黑石股价下跌8%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缩水
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暂名联汇公司)的第一笔投资——在美国黑石集团的投资,刚刚经历了一场投资收益的“大震荡”,不过结果还算有惊无险。
北京时间6月25日晚间,黑石集团迎来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以35.74美元开盘,较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高出约1.9%。但是,股价很快“跳水”,在一个小时内连续跌破35美元和34美元的关口,整个交易日内最低跌到31.9美元。到北京时间昨日清晨收盘时,黑石的股价略有回升,达到32.44美元,但仍较上个交易日大跌了7.47%。
上个月,筹备中的联汇公司斥资30亿美元,赶在黑石上市前夕购入其大约10%的股份。根据双方协议,联汇公司的购入价是黑石招股价31美元的95.5%,约为29.605美元。黑石集团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3.1%,达到35.06美元,使联汇公司一日暴赚约5.5亿美元。
不过,黑石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股价大跌,使联汇公司的每股账面盈利从5.455美元“缩水”至2.835美元,账面总收益也减少至约2.8亿美元。
今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联汇公司一直处于组建的进程中。该公司将对国家外汇储备资产进行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开拓境外战略投资的渠道,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争取实现较高的收益。此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其对黑石的投资很有眼光。
美国股市的市场评论称,作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黑石的盈利能力惊人,仅今年前3个月就盈利11.3亿美元。其短线下跌源自投资者担心其股价已被高估,以及美国国会可能通过新法案,向私募股权基金加征税负。
尽管经历了一次大震荡,但中国首笔外汇投资的收益仍有约2.8亿美元。
❷ 中国外汇储备为何不全部对外投资
外汇储备是用来调节国际经济格局的一个工具,
所以不仅仅具有投资属性.
如果全部对外投资,那么一单出现***,
❸ 为什么对外投资会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应该是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会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如果是中国对外投资,那就会减少我国版的外汇权储备,因为外国政府相对于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不认可人民币。
外汇储备来源于一个国家的外汇收入,其按照收入一般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经常项目收入,也就是当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顺差大的话就会增加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
第二种:就是资本项目收入,也就是一个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大于本国对于国外的投资也会增加一个国家的外汇收入。
总的来说要提高外汇储备也就是要提高本国出品产品的竞争力,和拥有一个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
相关知识点: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❹ 中国的外汇储备为什么不投资于国内呢而非要借给美国呢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资产为主,有以下几方面历史和国际金融理论原因:
1、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
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
4、国际贸易中2/3以美元结算;
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
6、各大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
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❺ 外汇储备能不能投资国内项目
外汇储备是国家通过商业银行向出口商和居民收购的,一手拿进外汇,一手付出等值的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已在国内市场流通;国家再拿来在国内用,等于再发一遍人民币,人民币泛滥,老百姓受得了?
❻ 庞大的外汇储备能否用于那些投资市场
分为两个方面来讲:一是适度内的外汇储备如何管理?另一个是超过外汇储备本身需要的多余外汇资产如何运用?关于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做好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战略选择,以及在日常管理中解决好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平衡,例如根据流动性和盈利性,将储备资产分成“一线”、“二线”和“三线”储备分别进行管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资产形式持有,提高欧元、英镑等其它国际货币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应是明确方向。不过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于庞大,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实施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但这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学者们和舆论往往夸大了美元贬值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美元贬值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帐面上的(会计学意义上的),而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美国现在实行的是对外弱势但对内强势的美元政策。人们对美联储及其主席伯南克保持低通货膨胀的决心和能力应该有信心。只要美元储备不去兑换欧元、日元或人民币,而是去美国购买商品、服务、技术和不动产,或去国际市场购买那些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美元储备就不会因美元贬值而蒙受损失,何担心之有?
对于超过外汇储备本身需要的多余外汇资产如何运用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如用这些外汇购买黄金和石油等战略资源、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甚至是填充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投资教育和医疗等。通过购买黄金、石油和其它大宗商品来消化官方外汇资产,其困难在于巨大的需求将导致价格暴涨,从而使我们蒙受损失。所以与储备货币多元化一样,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将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属于微观企业的决策,应由企业自主进行(经常项目已实现自由兑换),这似乎不是官方外汇资产好的消化方式。至于填充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或投资教育和医疗这样一些方案,其问题在于,在现行制度下,外汇资产在国内的任何运用,都将导致这些外汇重新回流到央行,这就违背了消化多余外汇储备的初衷了。多余外汇资产恐怕只能够到国外去运用。关于多余外汇资产运作主体,成立一家专门投资公司来进行商业化、专业化运作会更加有效率,成立由政府控股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是值得考虑的方案。至于“国家投资控股公司”由央行主导还是财政部主导,我们认为应该是后者。央行是货币政策的责任机构,国有金融财产的管理从职能上来说应该归属于财政部。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财政部通过在社会上发行人民币债券筹集资金,用发行所得向央行购买这笔超额的外汇资产,然后用其出资建立“国家投资控股公司”。较之财政部直接向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置换这笔外汇资产,向社会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方式使央行得以回笼与这笔外汇资产相对应的高能货币,显然是更为可取的方法。要指出的是,一旦央行的外汇储备转移到了这家“国家投资控股公司”,它就变成了单纯的外汇资产管理问题,而不再是外汇储备管理问题了。至于这笔外汇资产如何进行运作,那是受聘的职业经理人去考虑的事。政府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规定业绩指标。要注意,这家公司虽然由财政部出资,但不应要求其执行原本属于财政的职能,注资社保这类事情是不能要求这家公司去做的。政府能否完全不干预这家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是能否指望它像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那样成功的关键。
❼ 我们有很多美国国债外汇储备,为什么不战略性投资(如多造航母)扩大内需(先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
呵呵,经济盲啊。美元可以在中国流通吗?给老百姓也没用。除非去美国消费,一旦拿钱去买美国货就悲剧了,比如:拿1万亿去美国买钢铁来造航母,那么国内的企业怎么办?只能倒闭,工人失业。相反美国工厂就得加班加点,就业率上升,指就叫损害了自己益了美国人。
❽ 我们有很多美国国债外汇储备,为什么不战略性投资(如多造航母),和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如社会保障)
这个博文有个分析和解答:
。。。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每年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等值人民币已兑换)28,690亿美元(2010年底数据),结合2009年的数据应该是比较准确的。这些外汇储备有部分9,000亿美元被兑换成了美国国债。占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可能还有其他的比如欧元、日元、黄金等。
这些外汇储备是不能分给国人的,因为已经被兑换成了人民币发给相关的企业、个人。如果大家想为国家减少外汇储备,就把人民币换成美金去消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bdb6010100txz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