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股票怎么看股票
分时图的基础知识
分时图是指大盘和个股的动态实时(即时)分时走势图,其在实战研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即时把握多空力量转化即市场变化直接根本,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概念性的基础常识。
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
1) 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 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参考白黄二曲线的相互位置可知:A)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B)当大盘指数下跌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跌幅小于盘大的股票;反之,盘小的股票跌幅大于盘大的股票。
3) 红绿柱线:在红白两条曲线附近有红绿柱状线,是反映大盘即时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在数量上的比率。红柱线的增长减短表示上涨买盘力量的增减;绿柱线的增长缩短表示下跌卖盘力度的强弱。
4)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单位是手(每手等于100股)。
5)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下三档和卖出上三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6)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股指上涨的机率大;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股指下跌的机率大。
个股即时分时走势图:1) 白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实时成交的价格。
2) 黄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成交的平均价格,即当天成交总金额除以成交总股数。
3)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细:在盘面的右下方为成交明细显示,显示动态每笔成交的价格和手数。
5) 外盘内盘:(来源:股市马经 http://www.goomj.com)外盘又称主动性买盘,即成交价在卖出挂单价的累积成交量;内盘主动性卖盘,即成交价在买入挂单价的累积成交量。外盘反映买方的意愿,内盘反映卖方的意愿。
6) 量比:是指当天成交总手数与近期成交手数平均的比值,具体公式为:现在总手/((5日平均总手/240)*开盘多少分钟)。量比数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时成交量的增减,大于1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已经放大,小于1表示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萎缩。
实战中的K线分析,必须与即时分时图分析相结合,才能真实可靠的读懂市场的语言,洞悉盘面股价变化的奥妙。K线形态分析中的形态颈线图形,以及波浪角度动量等分析的方法原则,也同样适合即时动态分时走势图分析,具体实战研判技巧笔者将另文探讨。
❷ 股市到底挣谁的钱
本人金融专业研究生,根据自己所学尽量回答楼主的问题:
简单的来说,你赚的钱就是其他投资者亏进去的钱。
因为不知道楼主的金融知识有多深厚,所以分几个步骤来解释这个有点粗糙的答案:
一,首先要明确二级市场并不产生价值:
你所说的股市指的是股票二级市场,根据定义,二级市场主要功能之一是为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
在二级市场上,各种对股票的未来持有不同预期的交易者按照自己对股票的评估进行买卖【比如:你认为某只股票现在的价格被低估了,未来一定会涨,于是你买入该股票】。总的来说,你买就有人卖,你赚的总有人亏。但股票交易本身并不产生任何价值。
二,那么股票的涨跌主要由什么决定呢?
极其粗糙的说,是由其他股市上的投资者对这只股票总的预期决定的【也就是说:大多数投资者觉得某只股票要涨,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买进,于是股票就真的涨了;经过实证分析已证明,符合某些条件时,股票价格与公司的实际价值基本无关。】
三,股市上的钱是谁的钱+博傻理论?
如果股票的价值已经与公司价值脱离了紧密的联系,那么就是说,这已经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完全是在投机,而投机的标的是其他人对股票的预期。之所以说这是投机,是因为我们无法知道股市上其他投资者的观点,只是在进行类似买 大 小一样的猜测。
一些研究者认为,股市上投资者普遍的心态是:
虽然我不知道股市未来的走势,但总会有一个比我更傻的人,他总是比我更迟缓的买入或卖出他的股票。只要我不是最后一个卖出的人,那么我就还有赚。
这就是博傻理论——投资者总认为至少有一个人比我更傻,而我可以赚他的钱。
所以更详细的回答楼主的问题:
股市上你赚的钱是那些比“我”更傻的人(对股市价格分反应更慢的人)的钱;投资者赚的钱都是与这些比自己更“傻”的人斗智斗勇得来的。
另外,在世界上某些地区的股市上,也会出现传说中的“庄 家”,他们一般都是“聪明人”。
------------
回答补充的问题:
首先,这里讲“股市交易没有创造价值”,是说股票不会因为交易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有价值。
但专业投资者的劳动依然是需要获得回报的。
所以给职业投资者工资的道理很简单:
如果你是资本家,但不会投资,就很可能成为股市上的“最笨的那个人”,在股市上非专业投资者的收益很低,甚至可能是负数(不知过少富翁败在股市上……)。
但如果借助专业投资者(或者受过训练的投资助理)的技能,就能让这些低收益资本获得更高收益,于是这些代理人从中抽成作为工资。
比如:有1000块钱,自己投资只能赚5块;借助投资助理,1000块能赚30块,但助理要求提成10%。
你会不会答应呢?
回答是一定的——借助投资助理你赚得更多,他也获得提成,两全其美。
这里助理帮你赚的钱依然是其他“更笨的投资者”的钱。
所以简单的说,投资助理让资本变得“更聪明”,他们的工资就是让资本变聪明的“学费”。
❸ 香港股票交易时间是什么样的,和国内的时间是一样的吗,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香港是10点半开盘,现在正要改成和国内一样9点半开盘。但是下午是2点半到4点半。
❹ 为什么股票只能买涨不能买跌
以一卖烧饼的故事 来描述股市
有一个故事,来看看能不能解答你的疑问。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❺ 股票跌掉的钱都去哪了
因为股市本来就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牛熊转换也是交替的,版在牛市存在权泡沫,在熊市会被低估,并不存在投资者的钱亏给了谁,只不过随着这种周期转变市值产生了变化而已。
股票是以钱来量化的一种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商品的价值和市场对它的估值有关。所谓估值就是基于预期的证券价格,其实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上涨时,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时,持股人只是浮亏。这种上涨或者下跌就是由于预期的变化,也就是估值变化。
(5)卖烧饼股票扩展阅读
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散户甲认栽退出这个市场,卖出了自己手中的筹码,形成实际的亏损,而乙接手了,后面随着股价上涨,乙赚钱了,就意味着甲亏损的正好被乙赚了。
而事实上,这里的乙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股市零和博弈,其实股市不是零和博弈,是负和博弈才正确,因为只要投资者交易,就会有券商的佣金收入、印花税等成本,虽然每一笔不多,但是时间长了累计起来还是不少,这就是为什么亏损的人总比赚钱的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❻ 买股票怎么会赚钱
您需来要先开通证券账户,交易日16点前源开通的话,下一交易日可以交易股票。
如果您是年满18周岁且持有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助开户,您需要先准备好您本人的二代身份证以及同名银行借记卡(存折),通过券商官网或者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开户APP自助完成开户手续,比如广发证券的开户APP为“广发证券开户”,您亦可直接下载交易APP“广发证券易淘金”进行开户与交易。
❼ 股票赚钱是赚谁的钱
呵呵,这个问题也奇怪也不奇怪,很多才来股市的新股民们常常问这个问题,甚至于很多炒股炒了很多年的老股民也不明白。
股市上的人有赚的就有赔的,关于钱的流动,理论上应该是这样解释:
1、股市上的钱具有流动性,具体来说,赔的人把钱赔给了赚的人,一方面如此,另一方面也许你会说,那么股市上的钱的总数是一定的不变的?不!如果是那样,股票的股价也一定不会涨和落了。在市场清淡的时期,股价很低迷,因为大量的钱都退出了股市,这时候钱都到别的市场或者在股票帐户里存留,所以股价这时是缩水状态。市场比较活跃的时候,股价被买入的资金推高,钱都流向了股市,这时候其实是新的股民涌入了市场,他们在股价很高的情况下买入,他们却只能准备赔钱,当时他们却不知道,以后市场下跌,他们恐慌卖出,然后再到下一个牛市中被别人低价买入,赚钱的人也不知道是以前这些股民赔的钱。自然赔钱的人也不知道是赔给了赚钱的人。
2、不过有一个例外:国家是永远的赢家。国家在股市里养活了一批巨资持有者,他们被股民们叫做庄家,庄家在股市里操纵股价,兴风作浪,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量吃进股票,然后操纵股价节节推高,拉动整个市场掀起牛市行情,然后在很高的位置股民们蜂涌而至的时候他们却悄然抛出股票,然后用手中残留的股票拼命低卖,达到打压股价的目的,等股价十分低迷的时候再出手买入。周而复始。
如此您应该知道赔的钱就是赚的钱,而股民就是来赔钱的,赔给谁了?我不说,您一定就会知道了。呵呵
❽ 谁能帮我举个实际的例子证明一下股票的问题!
只要你买了股票,那你账户里面的资金就会根据你买入股票股价的波动而随版时波动。
比如你20元买了权500股股票,花费资金10000元;买上后,它一直下跌,跌到10元长期横盘,那你账上的10000元就变成了5000元。
❾ 股票的钱 都去哪里了
给你讲个故事,你就明白股市大概的运作和蒸发的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了。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 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 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 不是这样?在市盈率高企,资产又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市盈率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❿ 股票涨跌赚的是谁的钱
你5块钱买进一支股票,涨到6块钱你卖出,你获利一块钱。谁在6块钱买你的股票,你就回赚谁的答一块钱。
同样,如果你5块钱买进,股价跌倒4块钱时,你卖出,你就亏一块钱。这时候你亏得是你自己的钱。你所亏得那一块钱让成本价比5元低在5元或5元上卖出的人所得。至于在5元买进的人,他能不能获利,取决于是不是有人愿意以更高价买进这支股票,愿不愿意买进,取决于大家对这只股看不看好
如果股价持续高位横盘,很多人都没卖出的话,那只是账面盈利,并不代表实际赢利。
假如说某只股票你5元买入,大家一致看好,很多人以高于5元的价钱去争相买入,结果,该股连拉4个涨停,把股价推升到7元以上。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该股业绩造假,实际价值市场普遍认为不到4元,从第二天开盘起,所有人都争着想卖出,没有任何人想在7元甚至5元上方买进。这就导致该股连续5天开盘一字跌停。所有5天前账面盈利的人现在账面都亏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