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供求规律在外汇市场适用吗
是的,供求规律在外汇市场也适用。
但是,供求的具体情况是难以准确了解的,尤其是外汇市场。
往往市场上很多的波动,无法通过供求关系来分析,就是因为对供需的具体情况,是难以掌握的。
那为什么说供求规律在外汇市场适用?
在市场上出现影响供求关系的政策或消息时,规律就会呈现出来,虽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具体供求情况,但某一方在这个时候或一段时间明显的量大是存在的。
比如利率调整或者大家都在预期利率有调整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Ⅱ 外汇市场哪一个层次的外汇供求是最重要的
我是市场哪一个城外的外汇供求是这样的?
Ⅲ 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有变化吗
外汇局方面表示,新年伊始,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主要表现:一是外汇储备专余额属持续增加。从2月7日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看,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615亿美元,较2017年末增长215亿美元,体现了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平衡、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升值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二是银行结售汇和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总体平衡的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近一段时期,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势头更加明显,市场对各主要货币走势看法合理分化、预期趋稳,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的态势,推动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加稳定,外汇市场基本实现自求平衡。未来,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内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内生增长动力逐步增强,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Ⅳ 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升值,这句话怎么理解
意思是:国际收支顺差,就是出口的多,进口的少。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外汇"两字可以理解为就是美元,一国储备的国际货币)
出口是指中国人拿中国的货物到美国市场上去卖,那么在美国市场上卖出货物后收进美元,但是显然出口商拿着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
所以出口商要将这些美元到中国中央银行去换成人民币才可以,这时就是出口商把美元卖给中国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把人民币卖给出口商.
进口则是中国人需要美国的货物,但是进口商手里没有美元,那么进口商只有到银行用人民币去换美元,这时候就是进口商买美元,银行买人民币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如果收支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就是出口商卖出货物得到的美元卖给中央银行比进口商去买美国货物需要从中央银行买的美元多。
这时候外汇(就是美元),出口商卖出美元(供给),大于,进口商买进美元(需求),美元供给大于需求,美元贬值,人民币就升值,最后得出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升值。
(4)外汇市场供求扩展阅读: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截至2015年,中国位居世界各国政府外汇储备排名第一。但美国、日本、德国等国有大量民间外汇储备,国家整体外汇储备远高于中国。
广义:
一国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是指货币在各国间的流动以及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
实际上就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
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必须具备三个特点:
可支付性(必须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可获得性(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和可换性(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外汇供给与 “外汇需求” 相对而言。
从理论上说,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体现着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构成外汇供给,具体来说,一国外汇供给主要来自于:
①本国的商品劳务出口。②外国对本国的单方金融资产转移。
③外国居民购买本国的金融资产或对本国进行直接投资。④本国居民出售所持有的国外资产。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各国货币发行量脱离了兑换黄金的物质制约,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势必出现变化。
汇率作为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但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状况对汇率变动的制约仅仅是第一层次的,外汇供求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决定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外汇
网络:外汇供给
Ⅳ 外汇市场有哪些需求者和供给者
外汇实际供求者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微观经济主体、投资者、投机者、旅游者和留学版、移民权等都是外汇实际供求者。外汇银行和中央银行也是外汇实际供求者。
外汇需求主要包括:①购买外国商品;②购买外国服务;③外国人将在当地直接投资获得的利润和间接投资获得的利息汇回本国;④本国对外国的单方面转移;⑤本国企业向外国进行长期投资或短期贷款;⑥本国政府增加外汇储备。
外汇供给主要包括:①本国商品出口,获得以外币表示的债权;②本国服务出口;③本国人将在外国投资所获得的股息和利息汇回;④外国对本国的单方面转移;⑤外国企业向本国进行长期投资或短期贷款;⑥本国政府减少外汇储备资产。
Ⅵ 7月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如何
8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银行结汇11278亿元人民币(等值1683亿美元),售汇11908亿元人民币(等值1776亿美元),结售汇逆差630亿元人民币(等值94亿美元),同比下降39%。
展望下一阶段,发言人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好、适应能力强、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保持不变,将继续成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同时,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目标不动摇,随着相关措施的稳步推进,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的日臻完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活跃度和稳定性都会进一步增强,有利于维护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格局,也有利于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
Ⅶ 外汇市场上是什么决定货币供求
外汇的供求:不同外汇,不同周期;就是同一种外汇,在不同的时间过程,也存在不同的趋向,汇价经常由于一国的货币需求量或供应量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出波动。在出口旺季的月份,国外的进口商更需要增加该国的货币去购买产品,生产国的货币在外汇市场出现求大于供,在买方力量的推动下,货币便会升值;同样,在进口旺季的时,该国的货币供应量出现大增,造成超额供应,其对外汇价便会下跌。
Ⅷ 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平衡吗
国务院新闻办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在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明显好转,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
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7年,银行累计结汇110884亿元人民币(等值16441亿美元),累计售汇118532亿元人民币(等值1755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7648亿元人民币(等值1116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02081亿元人民币(等值29969亿美元),对外付款210561亿元人民币(等值31213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8480亿元人民币(等值1245亿美元)。
王春英表示,2017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均明显回落,部分月份呈现顺差。2017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同比增长14%,售汇下降1%,结售汇逆差1116亿美元,同比下降67%,其中9月、10月和12月结售汇呈现顺差;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长7%,支出增长1%,涉外收付款逆差1245亿美元,同比下降59%。
第二,外汇市场供求更趋平衡。从银行结售汇季度数据看,2017年前两个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为409亿和530亿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亿美元,四季度转为顺差12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银行结售汇是影响我国外汇供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内容,如果综合考虑即期、远期结售汇以及期权等影响因素,2017年2月以来我国外汇供求就开始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第三,市场主体购汇意愿下降,外汇融资稳中有升。2017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5%,较2016年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一至四季度逐季回落,一季度68%、二季度67%、三季度63%、四季度62%,说明企业根据自身经营需要继续融入外汇资金,购汇偿还外汇贷款的情况减少。2017年,境内外汇贷款余额累计增加3亿美元,2016年累计下降858亿美元;企业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外币跨境融资余额累计上升284亿美元。
第六,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回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399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1294亿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11个月回升。
很平稳很稳定。
Ⅸ 外汇供求如何影响汇率
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价的过程
外汇市场决定汇率的过程是这样的:市场汇率是外汇需求等于供给时的均衡水平,当外汇的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外汇汇率上升;当外汇需求不变而供给增加时,则外汇汇率下跌。
现在假定,外汇市场上只有一种外币美元。外汇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对外投资者对美元的需求。外汇的供给则取决于出口商和在本国投资的外国人对美元的供应。这种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影响过程可由图(2.1)来表示。
图中纵轴P表示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美元)的汇率,横轴Q表示一国所有国际经济交易的外汇收入总额和外汇支出总额,即外币美元的数量。曲线S是外汇美元的供给曲线,表示在外汇市场上,每一时期外汇持有人在各种可能的汇价上要用外汇购买本币
图2.2
供给曲线往右下方移动,需求曲线往左下方移动,这样原来均衡的汇率水平在新的外汇供求关系中已不适用,于是均衡汇率也会重新产生,如图中P0’。可见,在图中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就是通过移动外汇供给曲线和外汇需求曲线来体现的。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