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中国外汇储备天涯

中国外汇储备天涯

发布时间:2021-08-04 23:20:08

A. 中国外汇储备有多可怕

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1663.82亿美元,环比减少187.85亿美元,此前8月的环比负增长规模为内158.9亿元;2011年5月份容外汇储备数据则为31659.97亿美元。

央行同时公布,9月末官方储备资产中黄金储备为781.69亿美元,环比增加9.94亿美元;以盎司计,9月末黄金储备为5911万盎司,8月末为5895万盎司。

B.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是多少 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

截至2018年9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为31097.16亿美元。
外汇储备过多可能引起的问题:
1、外汇储备的过度增长,有可能通过基础货币的扩张,引发泡沫经济或通货膨胀风险。而泡沫经济和通货膨胀,是威胁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两大宿敌。尽管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冲销干预吸收过多的货币,但是,其效果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从市场的承受能力来看,央行每年大规模发行票据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一旦出现通货膨胀风险,央行会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2、过多的外汇储备有可能降低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和财富增长速度。这一结论主要来自以下三个观点:其一,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率要远远低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率,二者的差额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国民财富的流失。据推测,通常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大概在3%左右,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至少达到10%。其二,央行发行票据回笼货币需要支付利息,而外汇储备利息形成央行收入,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央行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会相应上升。其三,官方外汇储备属于短期、低收益对外投资,而民间对外资产主要为中长期、高收益投资,因此,前者的比重过高会降低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
3、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贸易摩擦。国外一些人士一直把外汇储备的增加作为中国政府阻止人民币升值和操纵外汇市场的“证据”,并据此要求中国扩大汇率制度弹性和实现人民币升值。此外,一部分发达国家政府也会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贸易保护措施。
由此可见,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外汇储备过度增长,不仅妨碍了对外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威胁”着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就业状况有所好转的宏观形势下,国际收支不平衡正在成为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突出矛盾。正是基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

C. 回复: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不

不什么?
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专据,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属外汇储备总额增至3.94万亿美元。[1] 2014年6月底达到39932亿美元的最高峰。
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2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29982.04亿美元,连续第七个月下滑,并自2017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3万亿美元。[2]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D. 中国大量外汇储备的利与弊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
中国外汇储备太多还是太少?官员学者畅谈利与弊
[ 2004-03-05 14:00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1993年到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20倍。仅去年一年,中国新增外汇储备,包括向中行和建行注资的450亿美元,超过了1600亿美元,与建国到1999年50年间的积累相当。

外汇储备充足,无疑有助于抵御金融风险。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是保卫中国金融业的一道"长城"。然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注意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4000亿美元,是这两天政协委员们和记者交谈中频率较高的一个数字。大家都在试图破解一个疑问: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于中国来说究竟多还是不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说,外汇储备是否太多,不能从数字上一概而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量,都会考虑到如果出现对国家经济安全严重不利的情况。如果出现像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事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国家就很难度过。从抵御风险的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地讲一个国家拥有多少外汇储备就够了。郭树清把保证充足的外汇储备量比作"大楼防火"。一座大厦可能永远不会起火,但防火的任务却要时刻牢记心头。

的确,外汇储备是国力的象征。没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既影响进出口,也影响引进外资、举债。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庞大,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的确不用担心会太多。

然而,"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却对目前的外汇储备量表示了忧虑。

全国人大代表尹继佐就外汇储备问题,专门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议案。他告诉记者,巨额外汇储备构成了高成本低效率占用资源,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他说,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各项指标已经高于国际警戒线。尽管这些警戒指标并不具备绝对的可靠性,但如果外汇储备仍然保持1990年至2003年间约140%年均增幅的话,显然弊大于利。

尹继佐代表在议案中则用数据说明了这一观点。国际上通常把外汇储备支持外贸进口、外汇储备支付外债和外汇储备与GDP比率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依照此参照,按三个月进口额计算,中国需外汇储备约600亿美元;按15%的外债备付金计算,约需300亿美元,再加上2.4%的GDP,约需200亿美元。综合三项,中国的理想外汇储备规模约在1100亿美元左右。因此,目前的外汇储备额大大高于"最优规模"。

尹继佐的建议则是要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确立合理管理外汇储备的理念,同时,制定外汇储备调整规划,完善运营机制,从而实现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

E. 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有用吗 为什么看到一篇文章说用不掉了

中国外汇储备达8536亿美元 超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
截至今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8536亿美元。根据日本财务省已经公布的数据,该国截至今年2月底的外汇储备为8501亿美元。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数字表明我国已经首次超越日本,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 事实上,今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增长263亿美元,达到8452亿美元,与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日本的当月外汇储备8517亿美元仅差65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同时,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剧增加大了投机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中国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不断在外汇市场上抛售人民币购进美元,陷入了一种不良循环,也引起了外汇储备的剧增。
之所以中国政府不敢多用外汇,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必须不断抛售人民币购进美元,才能减缓人民币升值的速率,从而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增长,使国内企业避免遭受人民币过快升值所带来的冲击。
那篇文章说中国在拿自己的资源在换取少量的外汇,还说中国政府不敢用外汇!!因为用了很不划算!! 是不切合实际的评论呀。

F. 中国的外汇储备为什么这么高

其一:因为我国经济结构是出口为主!也就是说。主要是靠外贸为主。由此卖出了产品必内然会换来外汇!容
其二:我国实行的是和美元挂钩固定汇率体系。也就是说,人民币不可以私下兑换,由此出口企业赚的的外汇必然要到官方机构去换成人民币来组织再生产!
再加上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为了转嫁自己的危机给别国。狂印美钞,而我国为了确保出口企业的利润不得已而只能人为的实行人民币和美元的挂钩。即。美元印钞,为了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我们也只能印钞以换取人民币兑美元的的低汇率以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会增加出口。但是代价就是人民币的低汇率政策造成了很强的升值压力。即外投机热钱在低汇率时候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在国内资本市场兴风作浪。以待人民币达到升值预期以后在大量出逃。总之一句话!目前的超高外汇储备有我们自己的因素。也有外部客观坏境的因素存在!利用得好是福,利用不好就是灾!

G. 中国的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物价的短期波动中表现不明显,在短期内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大,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外汇储备的增加没有导致物价所应有的上涨或未必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对长期的均衡关系的分析在前文的理论论述中已经进行了阐述,下面就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短期关系的实证结论予以分析。

1中央银行的对冲政策

由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外汇储备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小且滞后,外汇储备增加也就不能通过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来减少经常项目盈余,从而减轻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投放增加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和资本项目管制,外汇储备增加也不能使利率下降从而使资金流出增加以减少资本项目盈余、减少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但是,在短期内,通常见到的是在一段时期里外汇储备在持续、大幅增长,而物价并没有出现爆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央行的政策干预以及不完全的市场机制。下面从实际考察我国中央银行的干预情况,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995-2004年度数据,在这段时间之中及前后代写硕士论文我国经历了汇改,受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段时间还含概了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几段时期。

外汇储备余额与货币发行余额的增长呈现出相似性,趋势几乎一致,偏离程度不大,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增长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一致性,尤其是2003年之前。在央行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对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和对非金融部门的净债权之和总体下降的情况下,货币发行却一直在持续增长,很显然这一负债的增长完全是依赖于外汇储备增长的支撑,也就是说货币的发行不是通过央行增加对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的贷款实现,而主要是通过外汇占款形式流入到经济中去的,货币发行的增长趋势总体较为平稳,但外汇储备的增长明显呈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之前。1994年初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企业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汇率并轨,建立银行代写硕士论文间统一的外汇市场,我国外汇储备数量随之出现大幅度增长,这一强劲的涨势一直持续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这一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超过了货币发行增长速度,当外汇储备增长较快时,为了不使央行资产规模增长太快而导致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然会进行一些反向操作,比如减慢央行其它资产的增长速度或减少对其它资产的净头寸;第二阶段是1997-2000年。这一阶段,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放慢,增速低于货币发行增长速度(如图曲线显示),这一时期的货币发行增长主要来自于央行对金融机构净债权的增长,且2000年达到最高点(6100.5亿元);第三阶段为2000-2003年。在这一阶段,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外汇储备又恢复了迅速增长,增速超过了货币发行的增速(如图曲线显示),作为对冲操作,央行对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同时迅速下降,对政府净债权在2001年短暂回升之后也持续下降。

2003年之前,外汇储备余额与货币发行余额的增长趋势偏离程度不大,但自2003年始,外汇储备呈现迅速增长(2003年增长率约为41%,2004年增长率约为51%),外汇储备余额呈现出明显快于货币发行余额的增长速度,二者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偏离(如图10)。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导致外汇占款投放货币量迅速增加。为减轻物价上涨压力,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出现了急剧下降。

在2003年之前,用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变化对货币投放能够做出大概较好的解释。央行通过减少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可以较好地对冲过多的货币投放。

根据1995年-2004年这段时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看出,在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涨,央行采取对冲政策(如前所述)之后,使我国的物价水平并没有出现暴涨。1995年我国的CPI指数比上年增长了17.1%(而1994年比上年增长24.1%),1996年的CPI指数比上年增长8.3%,而1997年比上年增长2.8%,物价上涨率逐渐下降,直至1998年CPI指数比上年下降了0.8%,这时国内出现了紧缩症状,经济又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净债权又开始迅速增加,CPI指数又略有上涨。这说明,央行为减轻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对物价上涨产生的压力,采取的这种对冲措施在这段时间来说是有效的。

央行所进行的这些反向操作导致了央行净资产结构的变化,从而货币投放渠道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央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净投放的货币减少了,而对外贸部门投放的货币增长很快,货币投放的这种结构性变化对宏观经济有显著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的货币投放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而这些内向型部门的职工队伍庞大,它们的工资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消费能力的提高,影响到国内市场的物价水平。因此央行对金融机构等净债权的减少抑制了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多数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从而抑制了物价的上涨。相比之下,外贸部门就业人数比重较小,这些部门职工工资收入的提高对全国物价的影响不大,况且这些外汇收人中有很大部分归外商所有,职工只赚取少量的劳动报酬,因此该部门收入增加对职工工资的提高影响较小,对总体物价水平的影响就更小。这就解释了央行的货币投放一直在增长,但物价却没有暴涨的原因。

对于货币投放一直在增长,而物价却没有暴涨的原因,另外还有一种理论,是由Leeper(1991)提出,后由Sims(1994)、Woodford(1995,1996,2001)、Cochrane(1998,2000)等发展成为较成熟的价格决定财政理论。他们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政府的财政政策在决定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时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论强调财政波动对价格

水平的影响,认为价格由政府债券的数量决定,即均衡价格水平必须调整到使实际政府负债等于预期政府盈余的现值(()为在t期到期的政府债券(名义值),为从t期到t+j期的贴现因子,为实际初期政府盈余(不包括政府利息支出的财政盈余)),因此在政府收入给定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由实际债券余额决定,是财政冲击而不是货币冲击引起价格水平的波动。

尽管如此,种种对冲措施仍然不能有效吸纳外汇占款投放的过多货币。在2003年之后,二曲线(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曲线与货币投放曲线)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用原有的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变化就不能很好地解释货币投放,CPI指数开始上升,物价上涨迹象开始显现。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在2003年诞生了央行票据这代写硕士论文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种对冲工具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2004年央行不但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共进行110次公开市场操作,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同时开发了3年期央行票据、1年期远期央行票据等新品种。投放、回笼相抵,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2005年央行在逆回购同时,进一步加大票据发行力度。央行票据这一对冲政策工具的干预使央行各种净资产的组合和货币投放二曲线的偏离情况得到很大的纠正。

因此,从我国的数据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长,但是在短期内,央行可以通过减少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的净债权,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等措施来消除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投放过度增加的压力,使物价并没有达到如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所应致使的物价上涨幅度,所以说通过这些对冲操作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

H. 懂经济的解释一下,中国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

来源:

第一种是:贸易顺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贸易出口剧增,每年国际贸易顺差巨大,每年赚钱了大量外汇。

第二种是:外资投资。如各国外商对的中国投资,或者热钱的涌入,经过多年累积,形成了巨大外汇储备。

第三种是:资本升值。通过专业的投资机构,用外汇进行投资,购买外国债券、股票基金等等赚取的收入。

(8)中国外汇储备天涯扩展阅读:

在我国,外汇是央行负责统一管理。比如: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10万美元需要兑换成人民币,用人民币投资,央行得到美元。企业对外贸易赚取了10万美元,需要到央行兑换人民币,央行得到了外汇,企业得到了人民币。央行获得兑换来的20万美元,由专门机构进行投资、保值、升值,央行钱又生了钱。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阅读全文

与中国外汇储备天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莞长安股票 浏览:684
证券私募找投资公司 浏览:584
问理财余额宝 浏览:10
中国股票全部 浏览:263
南方科技混合基金配售比 浏览:504
企业投资医院 浏览:354
沪铜期货支付宝上没有 浏览:996
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特点 浏览:844
理财快易网 浏览:35
外汇入账汇率 浏览:305
导出融资余额 浏览:596
哪个资金盘有保障 浏览:198
首旅酒店股票诊断 浏览:781
企业贷款按月季日调息 浏览:194
买卖期货平台构成 浏览:359
红枣期货涨跌听板 浏览:283
财富管理中心信托 浏览:35
贷款风险事件处置预案 浏览:32
理财规划师培训中心 浏览:416
算账理财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