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汇风险具有哪些特征
或然性,不确定性,相对性
❷ 请问恒生指数期货风险相对于外汇,期货,股票风险是怎么样的
有空帮忙看看此问题:
恒生指数期货是基于恒生股指,指数波动的风险是可预见的,不同的是加上期货的内涵(有了保证金)利用了金融
杠杆,风险就会成倍放大。期货与指数期货市场特性相似只是具体交易对象不同,风险都属相对较大的。至于股
票在投资领域也属风险较高的只是与期货类相比要小一些。如有时间参详一下98年香港与国际对冲基金通过指
数期货搏弈的过程或许你会对其风险有一定了解。
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香港股票和外汇市场受到了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对冲基金的强烈冲击,股票指
数期货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8年8月28日,600多万香港市民目光被锁定在位于港岛中环的香港联
交所和香港期交所上。因为8月28日是8月份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结算日,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打击以
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集团控香港金融市场的第十个交易日。双方经过9个交易日的激烈搏杀后,迎来了首
次决战。
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而在同月的14日一整天,香港政府仅动用了
30亿港元吸纳蓝筹股,就将恒生指数由13日报收的6660点推高到7224点。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
元,到上午收市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高峰时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的日成交量历
史最高记录。下午开市后,抛售压力有增无减,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恒指和期指始终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
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分别在7829点、7851点、790亿锁定。
1998年8月28日,对于众多国际炒家来说,是一个心痛的日子。香港股市在周边股市普遍下跌的不利条件下
,仍能顶住国际炒家的抛售压力,大出炒家们的意料,也使炒家们在此战中惨败而归,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
月14日入市干预以来的最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针对炒家们惯用的汇市、股市、期市的主体性投机策略,以"其人
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在这十个交易日中,香港政府将恒生指数人8月13日收盘的6660点推
高到28日的7829点报收,并迫使炒家们在高价位结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货,并抬高9月份股指起火。在此之前,
炒家们见了大量的8月份期指空仓,这样一来,即使它们转仓,成本亦很高,一旦平仓,则巨额亏损不可避免。
自入市以来,香港政府已动用了100多亿美元,消耗了外汇基金的13%,就此而言,香港政府的胜利也是有
代价的胜利。此举,大大超过了1993年"英镑保卫战"中英国政府动用77亿美元与国际投机者对垒的规模,堪称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一、 对冲基金与香港政府的战斗
(一)前期工作
1.对冲基金在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冲击时所需要的资金不可能在进行冲击时一边冲击,一边筹集。因为一
旦受到冲击,被冲击的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而事实已经证明在前三次冲击(1997年
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也
被戏称"任一招"。利率的提高会提高冲击着的成本,但此前是在冲击者在有关利率被提高后,仍有借款行为。
在这次炒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与以往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炒家没有进行即期拆借活动,而是预先屯结了
大量的港元,这些港元来自多方面,但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发行的一
年至两年期的港元债券,总数约为300亿美元,年利息为11%。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将这些港元掉期为美元,而借
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对冲基金。这些港元为对冲基金攻击香港金融市场提供了低成本来源,使投机者具备了在
汇市进行套利的条件,而对冲基金又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的远期美元,据说索罗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总数约
400亿美元买入合约,到期日为1999年2月。
2.在1998年6、7月恒生指数在8000点的时候,大举沽空,建立了大量的恒指空仓头寸,对冲基金建立恒指
空仓是因为它们预计香港股市在受到冲击后恒生指数必然会大幅下跌,而恒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每张每点50港
元,也就是说,若建的是空仓,恒生指数每下跌一个点,一张期货合约可收入50港元。众所周知,恒生指数代
表香港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香港经济、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恒生指数下跌越多,人们对香港经
济的信心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恒生指数的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广大投资者的盲目跟从,从而既可能造成
恒生指数无序下跌的可能。对冲基金的经营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大量持有空头头寸。
(二)炒家出招引起香港政府干预
1.1998年8月初,投机者突然大肆宣扬人民币将贬值10%,其中,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民币黑市交易中曾跌
到了1美元兑换9.5人民币左右。投机者散播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是"声东击西"的招数,是想借此来影响人们对
港币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机者还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等谣言,其目的仍是为了其狙击港元创造心理条件
,其手段真可谓无所不用。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开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联系汇率脱钩的期权。
2.炒家开始冲击,恒生指数应声暴跌。1998年8月5日,炒家们一天之内抛售200多亿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
一反过去被动做法,运用香港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水平上,银行同业市场拆
借利息也仅是略有上升。1998年8月6日,炒家又抛售了200多亿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仅照单全收,而
且将所有吸纳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体系,从而起到了稳定银行同业拆借利息的作用,因为拆息率一旦提高,股
市下跌在所难免,以往三次狙击的结果都是保住了汇市,而股市大跌。但是8月7日因为已公布中期业绩的蓝筹
股业绩不佳导致股市下跌,恒生指数全日下跌212点,跌幅为3%。在此后7日到13日这几个交易日中,香港政府
继续采用吸纳港元,稳定同业拆息率的办法稳定股市。但由于炒家在股票市场上做空,恒生指数最终还是跌到
了6600点的低位。
3.1998年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参与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为了维护港元,携巨款外汇基金进入股票
市场和期货市场,也炒家进行直接对抗,开始前数分钟向香港的中银、获多利、和升等多家证券行指示大手吸
纳恒生指数蓝筹股。表示不惜成本,务求将8月期指抬高600点。香港政府的此举一反以往"积极不干预"对投机
者的政策,对投机者造成了一个始料不及的沉重打击。有代行中央银行职权的金融管理局直接托市干预期货、
股票市场,在全球开放型资本市场上尚属首次。当时恒生指数和8月份股指期货合约以7224点收市,股市成交量
达到81亿港元,而平时成交水平约在30亿-50亿港元。
临近8月28日期指结算日,对冲基金从香港经济商中借入大量股票,据说,索罗斯曾向中东石油大亨借入汇
丰股票用于8月28日与香港政府大决战。由于香港借贷利息为25%,大大高于海外借贷利息8%的水准,故投机者
向海外借贷成功。香港政府一面下令香港各上市公司和基金不得把手中持有的股票借给对冲基金,一面在股票
市场中如数接受对冲基金的抛售狂潮,以至于大战后,香港政府拥有了多家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权。至8月28日
,香港政府在10个交易日的较量中,最终顶住了国际炒家的抛售压力,将恒生指数成功地推高了1100多点,打
破了炒家们的如意算盘。概括起来,8月份香港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如数吸纳炒家抛售的港元,并将所吸纳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体系以稳定香港银行同业拆借率,并于8
月14日突然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突击投机者,提高投机者的拆借成本。
第二、自8月14日起大量买入恒生指数分成股(蓝筹股),抬高恒生指数及8月份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价格,
加大建立许多空仓的投机者在8月28日8月份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结算日的亏损。
第三、指示香港各公司、基金、银行等机构不要拆借股票现货给对冲基金,减缓股票市场的波动。
第四、抬高9月份指数期货合约,以加大投机者转仓的成本。
日期 政府策略 市场反应
8.14 通过数间证券行不及价格地购入大量恒生指数成分股和期指,号召华商入市 触发投机者平期指空仓
,恒生指数急升564点
8.18 没有大举扫货,重点吸纳电信股 将恒生指数维持在7200点水平,投机者开始将8月期指合约转仓9月
8.19 趁外围利好消息,开始获利吐货,干预股票期指,砍断投机者沽货 恒生指数升412点,过万张8月期
指合约转之9月,投机者从海外借贷,24日继续出现大量沽空
8.2 早先退高200点,再支持大盘不回落 防线再度推高至7700点水平,市场传闻基金开始平期指空仓
8.21 不积极入货,防止投机者搭顺风车 恒生指数干预后首次下跌,投机者有机可乘,尾市大幅造低
8.24 期市买8沽9,逼投机者8月平仓,港股在外围下跌的情况下独升317点 仍有过万张8约合约转交9月,
积极入市,出现新的"御用经纪"
8.25 挟高港元短息,增加投机者借港元成本,期市守住7800点,保8、9差价约100点 8月期指逼近8000点
,转仓的有减少现象
8.27 与投机者对峙,大量扫入成分股,全日股指维持在7800 股市成交激增,27、28两天分别成交229、
790亿
8.28 进一步跨到8、9月期指差价,加大投机者转仓成本 8、9月份期指差价在8月28日扩大到600点 ……
❸ 现在股票、基金、外汇、期货哪个相对来说风险低一点,收入稳定点,或者高风险高收益,有没有这方面经验的
你好,你可来以参考下,自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目前国内没有正规军得外汇交易平台,所有外汇现货账户,都是违法的,都是假盘!!!所谓的假盘,就是骗子公司自己做了一个假的交易软件和后台账户 ,你买卖的单子,没有真正挂到交易所,而是直接到他们的后台。相当于他们在和你对赌,你亏钱,他们赚钱,你赚钱,他们亏。。有当地政府背景圈钱就跑。
建议去正规的期货平台开户入金 目前国内有 上交所 、 大连交易所、 郑州交易所 、上能所。
❹ 下面哪种货币制度下的汇率风险问题最为突出
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一般来讲,政局动荡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相对利率水平导致借贷资本的供求变化。 3.相对通货膨胀率,其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将会趋于贬值。 5,主要影响短期汇率。 6:例如当一国货币汇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影响该国国际收支改善和经济发展时:只要市场上预期某国货币不久会下跌,那么市场上立即就可能出现抛售该国货币的活动,即铸币平价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却有力支持者本币的强劲势头,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就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国际收支,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从而使本币汇率下跌: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 大概就是这样了: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纸币本位下决定汇率的基础金本位制度下: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大于支出时。而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则是在其产生之日起由各国所规定的! 还有什么不清楚,对长期影响十分有限.市场预期,以达到扩大出口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目的.相对利率水平: 1。 4,该国中央银行就会向外汇市场抛出本币而收购外汇.政局变化。 2,因此,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的供求大于需求。 7。一般而言,外国货币汇率下降: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经济增长率,造成该国货币的市场价格立即下降,但从长期看.的市场干预,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情:发生战争。 纸币本位制度下
❺ 外汇相对于股票有什么优势
1、盈利能力:股票设有涨停当日最多盈利最多10%,而外汇当日都可能可能翻倍。 2.、止损:股票遇见跌停版无法平仓,遇见涨停板则买不到,而外汇你在任何时间任何价格买进或者卖出银行都必须有义务接受,外汇还可以由你自行设置一个止损位或者赢利点,防止扩大你的损失或者错过赢利的机会。 3、交易时间:股票每天只有4个小时,而外汇是全球市场每天交易时间24个小时。 4、结算周期:股票是T+1当日买进次日卖出,而外汇是T+0资金周转灵活,可以当天买卖多次。 5、交易品种:股票有数千只,繁杂难以选对,而外汇主要是美元、英镑、欧元、日圆、加元等货币,做好其中一种即可。 6、交易资金:股票需全额资金,持仓需缴全额资金,而外汇占用杠杆式保证金,资金可放大交易100倍,1000美元的保证金就可以操作100000美元的单,由交易商提供融资。 7、交易方向:股票是单向交易,买涨才有盈利,而外汇可双向交易,可以做空,上涨下跌都有获利机会. 8、风险控制:股市规模小,容易受庄家机构操纵,而外汇市场由于交易量非常庞大,每日成交上兆亿美元,不受庄家机构操纵,比较公平、公正。 9、市场分析: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很多是人为的因素,所谓的内部消息、庄家的操作还有等等的黑幕,实际是很小的一部分人控制的市场,作为股民根本无法去分析,而外汇市场信息完全公平公正公开,人人平等,由各个国家公布,而这些信息又是判断汇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英磅某段时期公布的一系列疲软数据,消费信心指数下滑到6个月的最低,零售销售降幅为22年来的最大,以及货币委员会的一系列关于降息的会议记录,直接导致英镑在一个星期下跌了800点,如果只动用1000美元的保证金沽空英镑一手,获利都在5000美元以上,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大家完全是公开获得的,也没有庄家能控制的了日成交量兆亿美元的市场的。
❻ 外汇中做哪个品种比较稳定 风险相对小
日美比较稳定行情波动小容易掌握。
还有澳元也算可以的。。
❼ 股票,外汇,期货,那个相对风险小一些
股票的风险相对小一些,期货其次,外汇最大。但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游侠股市有股票和股指期货模拟交易,可以去体验一下。
❽ 外汇风险特征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拓展,国际经济交流将更加频繁。对外贸易、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资金融通等,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水平上,都必将跃上一个新台阶。然而,在浮动汇率制度条件下,汇率波动具有经常性和不确定性,对外经济活动中难免会遇到汇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如何正确地认识外汇风险和较好地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方法。一 外汇风险的定义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国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并且经常大幅进行变动,正是如此,各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就会产生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等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二 外汇风险的表现外汇风险的种类很多,主要表现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和储备风险。 (一) 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指在约定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交易过程中,由于结算时的汇率与交易发生时即签订合同时的汇率不同而引起收益或亏损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 1、以即期或延期付款为支付条件的商品或劳务的进出口,在货物装运和劳务提供后,而货款或劳务费用尚未收付前,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 2、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活动,在债权债务未清偿前所存在的汇率风险。例如:某项目借入是日元,到期归还的也应是日元。而该项目产生效益后收到的是美元。若美元对日元汇率猛跌,该项目要比原计划多花许多美元,才能兑成日元归还本息,结果造成亏损。3.向外筹资中的汇率风险。借入一种外币而需要换成另一种外币使用,则筹资人将承受借入货币与使用货币之间汇率变动的风险。 3、待履行的远期外汇合同,约定汇率和到期即期汇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 (二) 会计风险会计风险也称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例如:某企业进口设备30万美元,当时汇率为100美元=890元人民币,换算为267万人民币,并记录这一负债。在会计期末对外币业务账户金额进行换算时,汇率发生了变化为100美元=830元人民币,这时资产负债表上外汇资金项目的负债为249万元人民币。其中18万元人民币就成为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会计风险。 (三)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价格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例如,我国某集团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组织生产,产品以美元计价销售。突然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这就会给子公司的经济绩效带来潜在的风险。 (四) 储备风险储备风险是指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上述四类风险有一定的联系,从时间上看,会计风险是对过去会计资料计算时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资产或负债的变异程度,是账面价值的变化;交易风险和储备风险是当前交易或结算中因汇率变化而造成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而经济风险是因汇率变化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收益所产生的潜在的不确定性。三、外汇风险的防范外汇风险属系统性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在对外活动中只要树立外汇风险意识,建立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对外汇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设计和选择防止或减少损失的处理方案,就有可能以最小的成本,达到风险处理的最佳效能。如果操作得当,不但可以化解外汇风险,甚至可以借之牟利。目前国际上常见的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外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外汇风险管理和金融工具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创新金融工具的出现是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发展的结果,外汇市场的发展,使得外汇风险日益加剧,从而对管理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创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也促进了外汇市场的发展,对外汇风险管理“雪中送炭”,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财务风险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企业外部的外汇市场之中。从目前情况看,外汇风险管理所运用的创新金融工具主要有外汇远期合同、外汇期货、外汇期权和互转等。 1、 汇远期合同避险远期合同指企业处于避免外汇风险或投机的目的,与他方签定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数量、汇率(远期汇率)和交割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买卖双方按合同约定,卖方交汇买方付款的外汇交易。远期合同避险,就是利用远期外汇市场,通过签定抵消性质的远期合同来防范由于汇率变动而可能蒙受的损失,以达到保值的目的,及企业预定在未来一定日期,会收到或支付一笔外币款项时,先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或买进该种外币,将未实现的汇率予以固定,而不管契约期间的汇率如何变动,企业都可以确定将来能够收到或付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远期合同是不可撤消的,应否采用这种避险工具的关键是对未来汇率的预测,若汇率预测失误,虽锁定了风险,却也失去了本应得到的收益。因而,这种避险工具常用于保守型管理策略之中。 2、 汇期货避险外汇期货的避险原理与外汇远期合同是相似的,即为了使实际或预期的外汇头寸免受汇率的不利影响,进行与现货头寸相反方向的外汇期货交易。也就是买进(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根据套期保值交易采取的方向,外币期货分为买进对冲与卖出对冲。卖出对冲又称空头,是指预期未来将在现货市场售出某种外币,而先于现货市场出售与该币相同或相当的外币期货契约,到时,在现货市场出售该币的同时,再将原先已售出的期货契约在期货市场结清。买入对冲又称多头,是指预期未来将在现货市场购入某外币,而先于此买入与该外币相同或相关的外币期货合约,到期时在现货市场上买入该币的同时,再将原先买入的期货契约在期货市场结清。通过对冲,实际上是将未来外币交易汇率事先固定下来,从而可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外汇期货交易的选择,同样也取决于汇率预测的可靠程度及信用风险,但期货有独特的保证金制度,它是利得与损失的杠杆,它既不限制风险,又不限制收益,即到期不履行时,支付保证金。可见,该避险工具可满足持“中庸型”或“保守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要。 3、 外汇期权避险外汇期权又称外币期权,是一种选择契约,其持有人及期权买方享有在契约届期或之前已规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额某种外币资产的权利。当形势有利时,他有权买进或卖出该种外币资产,如形势不利时,他也可不行使期权,放弃买卖该种外币资产。而期权的卖方则有义务在买方要求履约时,卖出或买进期权买方买进或卖出的该种外币资产。从避免外汇风险的角度看,外汇期权是外汇远期合同和外汇期货的延伸,但外汇远期合同是不可更改的,即使合同到期前,出现汇率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也必须按约定履行,从而不得不坐失本可得到的汇兑收益;外汇期货契约签定后,虽可在汇率朝有利方向变动时,与契约到期前以反向交易冲销原契约,而不坐失汇率有利变动的好处,但期货契约必须交纳保证金,并每日按清算价计算盈亏,必要时尚需追加保证金,否则已进行的期货契约会被拍卖掉;期权则不同,它有选择余地,买方可放弃履约,从而随市场行情的变化,获得无限大的利益,他无需每日清算,而只需支付权利金,又称其权费或保险费,于定约时由买方支付给卖方,以取得履约选择权的费用)。因此,这种避险工具可适用于持“积极进取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要。 4、 货币互换避险互换又称掉期,指交易双方依据预先约定的规则,在一段时间内,交换一系列付款的交易。货币互换为互换的一种,它的基本做法是,在交易之初,双方以议定的汇率互换的本金,根据互换的金额,计算利息,互换交易期间,双方按约定的付息期和金额进行利息互换;在交易到期日,双方进行本金的再次互换。在货币互换交易中,由于汇率是预先确定的,交易者不必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因而起到避险的作用。货币互换是以目前现汇汇率为基础,或以事先约定的远期汇率为准,汇率多少由交易双方商定,且互换交易的期限往往较长,因而它比运用期货、远期合同等方式来避免长期外汇风险要简洁的多;另外,它在企业筹资中具有筹资成本低,筹资灵活性大等优点,故受到企业广泛的采用。当然,外汇风险管理所用的创新金融工具还不止这些,随着国际金融业的竞争的加剧,不断有更新的金融工具推出。如目前最新的几种外汇交易方式,有可变式远期外汇交易、圆筒式期权交易、投标期间买汇期权、防止出口投标风险期权等;另外,为了扬长避短,各种金融工具往往组合使用。但是,正如前面所说,运用各工具避免风险,也仅仅是避免风险而已。(二)货币选择法规避外汇风险
选择好计价结算货币是涉外企业避免外汇风险的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企业计价货币选择的原则是:
1、合理选择计价货币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既有本币与外币之分,又有硬币与软币之分。企业在交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计价货币,是防范外汇风险的重要方法。选择计价货币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收硬付款”的原则。即在出口贸易中,力争选择硬货币来计价结算;在进口贸易中,力争选择软货币计价结算。但是在实际业务中,货币选择并不是一相情愿的事,因为交易双方都希望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货币,从而将汇率风险转嫁给对方。因此交易双方在计价货币的选择上往往产生争论,甚至出现僵局。为打开僵局,促成交易,使用“收硬付款”原则要灵活多样。比如,通过调整商品价格,把汇率变动的风险计进商品价格中,同时还可采取软硬对半策略等等,使买卖双方互不吃亏,平等互利。
❾ 金融投资中,外汇相对于其他投资方式有什么优势
可以建议做做现货的相对来说资金小收益也不错主要是自己操作而且更公开安全
❿ 风险投资相对于其他的投资形式有什么不同
所谓的风险投资是针对早期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一种业务,形式上是把资金“借”给了一个未来可能不错的小企业使用3-5年,企业用10-30%的股权作为抵押,或者说购买了一个小企业的股权,等5年后如果小企业上市,将股权抛售后获得高额回报。由于所冒的风险很大(相对与传统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渠道来说),一旦成功回报很高(远高于贷款利息)。这种投资不同于房产、贵金属等实物资产的投资,也不同与外汇、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