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炒股亏钱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炒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股市是个风险市场,有赚钱的当然也有赔钱的,特版别是在A股市场赔钱还权是多数,那为什么有很多人要炒股票呢?
多数人是因为手里有些闲钱,但又不愿意存到银行里,因为银行的利率太低,正常情况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股市虽然有风险,但是每当一波牛市启动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很多人赚钱,会影响到周边很多人,当牛市越来越红火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开始陆陆续续进入股市,毕竟股市里面一天就有可能转到存银行几年的钱,牛市中赚钱的还是多数,甚至有的人可以赚,比工作一辈子还要多的钱,但是牛市要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赔钱了,赔钱不见得一定离开这个市场,因为,大多数赔钱的人都希望把赔掉的钱再赚回来,只有极少数人彻底离开这个市场,应该是百里挑一吧!
等到下一次牛市来的时候,要有很多人加入进来,也有不少赔钱的人又赚钱了最近市场又开始走好,又有不少新入市的朋友,开始又一轮循环
比如中国石油在2007年发行上市的时候,最高48元,现在是多少钱?只有四块钱,是不是机会呢?
个人看法,尽供参考
㈡ 炒股票七赔两平一赚是怎么个意思
“一抄赚二平七亏”这袭是股市的铁律。只要炒股就有人赚,当然也就有人亏。赌场老板有句话“不怕你赚钱,就怕你不来”,股市也和赌场差不多,特别是中国股市,主要靠买卖股票的差价赚钱,而不是企业的每年分红来获得利润。当你战战兢兢地用几个月时间从股市赚了几个钱,但你不知道哪一天的暴跌就损失怡尽;07年的5.30、6.20、11.20就是股民们疼苦不堪的日子,来不急抛的就深套其中,要么割肉、要么长期当股东。
㈢ 炒股亏了好多,心态不行了,怎么办
买股票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股票不是炒出来的,而是捂出来的,原则就是买入公司成版长性很好的权股票不到半年以上坚决不卖。
炒股最多只有20%的人能赚到钱,无论在哪个国家,历来都如此,赚钱的人有多种原因,但亏钱的人逃不掉两点:一是贪婪;二是恐惧。
炒股不能老盯着大盘,天天盯着大盘,短线频繁进出,很容易被机构吃掉.一个人精力有限,主要精力关心一个股票就好了,放久了,你就会对它产生感情,对它的脾气十分了解。
从今年的大牛市行情里,只要捂住不放,涨10倍以上的股票很多!
炒股一定要学会“舍得”,先去“舍”,舍去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再去考虑“得”。如果什么都想得,那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心太贪,牛市上照样会倾家荡产。
你读懂了我这段经验之谈,就会在股市里有所收获了!
㈣ 为什么个人炒股票总是亏钱
1、贪
2、自以为是
3、过于自信
4、喜欢自吹
炒股其实是很容易赚钱的,为什么多数人都回亏?没有那种耐心去等答待,有的人会说,我是做长线啊,也没见赚钱啊?这是为什么呢?谁说做长线就赚钱的?做长线是建立在这主动寻找优质高分红的个股,而不是去玩题材概念,被套了被迫做长线,概念不同。就比如,万科A,前复权股价已经涨了几百倍了,为什么这些散户不去买呢?心里总想去做短线买中小创,今天涨停明天涨停,估计是想多了。
㈤ 为什么炒股票的人大多数亏钱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㈥ 都说炒股亏钱,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炒
都想在股市里暴富,因为股市里门槛很低!但却不知道,股市是最难赚钱的领域!这里没有专家!因为股市里能把人性的弱点无限放大!在股市里最大的敌人不是主力,庄家机构,而是自己!因为自己的人性,赚了也会回吐!还有不去学习,不去总结却想赚钱,真是可笑!
㈦ 炒股会亏完么
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除非发生极端情况,比如公司破产版,比如公司退市不再上市,权不过概率很小。
作为新手,不建议一开户就购买股票,买股票不是说的那么简单,都是一样,股票也有好坏之分,要要筛选,这样做股票才能挣钱,不然盲目的买入,可以说90%都是亏损的。
股票的买入和选择要根据操作想法来决定,是做短线呢?还是做长线呢?在大盘振荡的时候怎么做,在大盘稳涨的时候怎么做。所以不是单一的那么考虑。比如说要做长线投资,就是买了后放个2-3年的时间,选择这种长线投资的股票就要看该公司的业绩,基本面,成长性,国家政策扶植等方面。一般在中国的股票市场里面,大盘蓝筹基本都适合做长线。如果做短线的话,就要去看最近的题材炒作,政府短期的消息面,股票市场里面资金的流向等消息。
理论学习和时机操作要结合,作为新手,不建议一开始投入太多,尝试的少量投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这一小分布资金仅仅当作学费,亏损了也不严重,挣钱了更好,当感觉自己基本摸清股票市场之后,再慢慢加大资金的投入。
㈧ 炒股票到底怎么赔钱的
最多赔完本金。能把本金全亏完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股票就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投资,在这个市场中想要生存下去,一个是良好的心态;二是要认真细心;三是要当机立断不犹豫不后悔。
炒股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盈利方式,只要掌握好方法,你就能做到在股市里只赚不亏,新手的话还是先去游侠股市模拟练习,等有了一定的经验再去实战,这样炒股也能稳妥得多。
首先入市前想好你买股票的钱,是否短时间内不需要用它。也就是说它是暂时的闲钱。
二、选好要买的股票,平时多去观察。
三、等待买入时机。(1)股市出现较大调整后。(2)股票出现较大调整时。(3)只买入一支股票。
四、买入数量。(1)手中资金的三分之一,即1/3仓位。(2)当天买入后,收盘前五分钟前,如买入的股票又跌3% 以上跌幅时,马上再补仓1/3。(3)第二天收盘前,你昨天买入的股票,再跌3%时。将手上剩下的资金全部补仓。
五、卖出股票。买入股票后耐心等待。(1)当你买入的股票连续两天上涨,且每天有3%涨幅以上时,第二天早盘开盘半小时前卖出。(2)当股市在你买入股票后,第二天突然放量暴涨,你的股票也有6%涨幅时。这时你要马上卖掉手中的股票。
永远记住:买股票要慢,卖股票要快。个人意见,愿能帮助到你,祝你投资顺利!
㈨ 那些炒股票亏了钱的人都去哪里了
散户赔的钱去哪儿了?
有人说不对呀,我买了股票赔了钱,如果真正的钱没有蒸发,我赔的钱到哪儿去了呢?确实赔钱的散户很多,大家都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想清楚,股价从低位上涨到高位,哪些人是赚钱的哪些人是赔钱的。
例如一只股票,从5元上涨到20元,最后再跌回到5元。在上涨过程中,赚钱的有哪些人:
1、5元买入,20元卖出的那些低位进场、高位离场的人;
2、5元买入,8元卖出或10 元买入,15元卖出等中短线操作人士;
3、高位减持的上市公司大股东;
4、对每笔征收印花税的国家;
5、对每笔交易收取佣金的证券公司。
在20元下跌到5元的过程中,赔钱的又有哪些人:
1、20元买入,5元卖出的超级接盘侠;
2、20元买入,18元卖出的人;
3、18元买入,12元卖出的人;
等等诸如此类(反正就是亏)。上述之人,可以是散户、中户、大户等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赚钱的人1、2类也同样如此)。
所以呢,人们赔的钱一方面通过“乾坤大挪移”转移到了赚钱的人手中,一方面又通过人们频繁的进场离场(流动性)中被平摊掉了,只不过有的人摊得多,有的人摊得少。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一些,但也不是很难理解。股秀才-股市行情分析,股票知识,炒股技巧分享!(至于有人会说:这不就是零和交易嘛,这不是本文讨论的焦点,咱们以后有机会再做讨论。但确实,每一轮牛熊轮回,都是一个资产大转换的过程。)
看完上述假设,你就知道在股灾中,国家为什么要救市。救市的目的不是让指数回升,更不是要让投资者不赔钱,而是为了救流动性,有了流动性,才有成交,人们即使赔钱,也不会连割肉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