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炒股赚钱的人多不多有把炒股当职业的吗
炒股的人当然多,下至18岁,上至80多岁,你加个股票群就知道,有没有专业做票的人了,就说我们那群吧,群主就是专业级的散户,很厉害的。
B. 炒股票赚钱的人多吗
而且中国的股票市场总体是净流出状态.
1、股市本身是零和市场,交易本身不产生价值。大机构资金实力和信息方面比起中小投资者,一个是运气,优势太大。中小投资想赚钱。也就是说赚的钱和亏的钱加起来为零不多,一个是所谓的技术。融资的金额远远大于分红的金额、交易的市场主体不平衡。
2
C. 股市中赚钱的人多吗
有,但是不多。希望通过炒股去发家致富,改变了命运,那最少要在A股的市场里面赚到了1000万以上的资产。对于中小股民来讲这基本上是没可能的。试想一下,原来仅仅有十几万或者说几十万的钱去炒股,并且几年来基本上总是亏的多盈的少,可以输掉了本钱就已属于高手了,希望通过了股市去发家并且致富,那只会是在民间传说里的股神了。
D. 请问炒股票是赚钱的人多还是赔钱的人多
在某种意义上可来以说股市是源个零和游戏,有人赚钱就有人亏损,每天还要从中抽取交易的佣金和印花税,而且上市公司还在不停地圈钱,高价发行新股也在这个蓄水池里不断地抽水,总体上参与市场的投资者是赔钱的.加之机构投资者有信息和资金上的优势,散户难以为敌,散户通常就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对手盘,机构投资者盈利相应就是散户在亏损.
有一个这样的说法,十个人炒股,是七赔二平一赚.
E. 炒股票真的能赚钱吗赚的人多,还是亏的人多真的有人,在炒股票吗
有人赚钱,也有人亏钱,但一直赚钱不亏钱的很少,炒股票的人群什么群体都有。无论是谁,在炒股票时都要做资产配置,不能全部钱拿来做股票的。
F. 股票赚钱容易吗赔钱的人多吗
在任何的资本市场上赔钱和赚钱的比例应该是:7:2:1就是说在10人当中有7人赔,2人平,1人赚。
首先股票能赚钱。不过贪心是赚不到钱的!股票有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种。用哪种都可赚到钱。
心态第一位,难与不难还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使用方是一样的情况下,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祝开心,顺利)
G. 炒股 赚钱的人多 还是亏钱的人多
大部分是亏的,亏的多是散户。当然也不能因为他们亏了就“谈股色变”,很多亏的原因都是盲目的买。但是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律是不完善的,还有证券商给出的上市公司的资料都不全面,想要的资料没有,不想要的它偏偏有,我的感觉是它很混乱。
怎么才能稳赚,这个很难说,只能靠自己的判断。但还是有些原则可以遵循的,就是不熟悉的公司的股票不要买,别人的话不要盲目地听(包括什么所谓专家,不管他多有名,很多都是忽悠人的,其中的猫腻谁知道呢),等等。只能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风险当然大。比如说去年很多散户在六七十的价位上买了中石油的股票,后来中石油一路爆跌,就是今天为止,它的股价也就11块多,如果你撑不住了,你卖一股你一股就亏五六十块,就算不卖,要想让股价再涨到六七十块,要多少年呢,还能涨得上去吗,只有天知道,这就是风险。还有就是你买的这个公司被ST了,你就可能赔得更多了。如果倒闭了,你的股票就没了,一分钱也没了。不过这种情况是少的,目前在大陆上市的公司好像还没有一家出现这种情况的。当然,如果在一个熊市里买到了绩优股,将来还是能大赚一笔的。还有就是可以进行短线操作,今天买,明天涨了就卖。
H. 靠炒股发财的人多吗,
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二八分化,也就是说只有20%的人能真正赚钱盈利,而80的人则是亏损被收割的!但是在股市里靠着炒股发家致富的人可能在这个20%里还有缩小一半多,也就是真正能靠股市致富的人凤毛麟角,仅为5%左右!
致富和赚钱不一样,因为致富的概念非常广,根据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对致富的定义不同,所以答案也不尽相同!就拿我来说吧,在我眼里靠着股票能够达到几千万级别的资金盈利就是致富的表现,而赚取50万,100万来看根本不算致富,只能说一个不错的盈利而已!
和大家说两个我炒股十多年里真正让我看到靠股市致富的例子吧!
我的师傅带我进入了股市世界,他也是我认为的第一个靠股市致富的人,从28年前的股票开门第一天他就炒股至今,从未上过班!靠着长线价值投资的思维一直有不错的盈利,从第一桶金50万发展到现在的上海两套房产和千万多的股票资产!我觉得就是一个股票致富的典型代表!
我在宝马车友会上认识的一个私募!在2014年的牛市行情里靠着大胆的10倍杠杆,从百万资金赚取了几千万的收益!最后在牛市崩塌之前买好了上海千万豪宅和法拉利!
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但都是凤毛麟角!在眼里,想要在股市里致富你必须拥有以下几个必要条件,足够的启动资金,我认为100万左右为基础,足够多的时间,我认为运气差一点3-5轮的牛熊市,运气好一点2-3轮的牛熊市!勇气,眼光和坚持!想要致富就不不能贪图蝇头小利,想要致富就要懂得在熊市别人恐惧的时候布局,在牛市别人贪婪的时候卖出!想要致富就一定要懂得坚持!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通过炒股致富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虽然很多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是哪极少数,但是现实很残酷,尤其是A股的股民,一般人,最好还是把股票当成是闲钱投资,图适当增值比较合适,做到稳健增长其实已算成功。
所以在股市里致富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非常大,要求非常高而已!记住:每一次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等候,在此之前,坚持!就是一切!
I. 买股票的人越来越多,真正赚钱的有多少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