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神龙,最直接的赚钱方式
没有一劳永益的指标或公式。
2. 详介sony
SONY公司简介。[分享]创 始 人:盛田昭夫
公司总部:日本
http://www.sony.com
索尼公司创建于1946年。索尼的创立人之一盛田昭夫将其自传命名为《日本制造》,他认为"日本制造"从轻蔑的用语变为一种称赞,索尼功劳不小。在过去的50年里,索尼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其独特之处在于,索尼品牌注重强调重点发展及树立严谨的形象,索尼成功的原因可概括为:
对索尼品牌的无比热爱;拒绝成为其他品牌的附属品牌。
注重企业形象,将对品牌的任何伤害都看做是对整个企业的伤害。
明确强调一个生产领域------电子。
将创新产品迅速市场化的特殊技巧。
形成了一个自由思考、非官僚的环境。
及早重视国际市场。
50年代 --- 创建索尼SONY商标,取代了公司自1946年开始使用的繁复日语商标;开发出小型晶体管收音机。
60年代 --- 通过激烈的品牌、质量和技术竟争,在电视机行业建立世界级地位,例如,晶体管电视机和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技术。
70年代 --- 连续以超过年销售额6%的资金投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出包括随身听和计算机3.5英寸硬盘等新型电子产品。
80年代 --- 主要投资于娱乐业,例如电影制片公司。
90年代 --- 被誉为多媒体行业的领导者;有可能发展成21世纪最具价值品牌。
SONY的由来 以发明随身听(Walkman)、单枪式彩色电视、8厘米手提摄录放影机而赢得全世界声誉的SONY,是日本在全球创立的价值最高的品牌。
SONY创业之初有一个不太吸引人的名称“东京通信工业”,创办盛田昭夫与井深大有感于RCA与AT&T这样的名字简短有力,决定将公司名字改成四五个英文字母拼成的名字。这名字要用做公司名称与产品品名,所以一定要令人印象深刻。
经过长期的研究,盛田与井深觉得拉丁文SOUNDS(表示声音之意)还不错,与公司产品性质相符合.他们将它英语化,受到盛田先生最喜欢的歌”阳光男孩”(Sunny Boy)影响,改成Sonny,其中也有可爱之意.但是日文发音的Sonny意思是”赔钱”,为了要适合日本文化,把第二个”n”去掉,SONY的大名终于诞生.它念起来象英文又不是英文.
选用从字典里找不到的名字,后来证实是先见之明.一来其他厂商绝对不会使用,二来全世界都不会有商标重复的问题.
1986年,SONY在全世界的广告促销费用达1.88亿美元。SONYR头号竞争对手松下电器,在中级品使用“Panasonic”及”National”两个牌子,在高级品使用“Technics”的品牌。类似地,东芝的高级品叫“Aurex”,三菱的高级品叫“Diatone”,其中级品则使用公司名称。而Sony公司坚持单一品牌策略,因为SONY这四个字母就代表高品质的创新电子产品。
目标统一的品牌化进程
索尼的品牌扩展能力是一流的,当索尼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它就象一个强大的空间入侵者,去占领行业领导地位。索尼公司进入作为移动通讯器材的手机行业,就是一个近期的例子。索尼“成为任何电子消费品领域的全球性公司”这一品牌形象反映其具有扩展力和极具渗透力。索尼公司在品牌管理方面做得出类拔萃的是:不断增强消费者导向的品牌特征;世界级的领导地位;品牌标识和品牌形象。
成为一个世界级领导品牌
公司的‘核心’是将其提供的可见价值和企业文化整合为一个品牌,并不断地回答:如果公司的品牌消失了,消费者将失去什么?1946年一位公司创立者的发言表明了索尼公司创建时就确立的发展方向:
“如果能建立一种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以公司的团队精神而团结成一整体,每个成员都由内心深处渴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那么这样的组织必能产生无数的快乐和收益。”
Akil Morita,索尼公司前半个世纪的领导者,解释了员工创造性对公司的重要性:
“日本公司成功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这非常简单。人天生具有好奇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好奇心日渐减弱。我的工作就是培养公司员工的好奇心。在索尼公司内形成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和相互信任的环境,有利于产生新的创意。”
著名的福布斯杂志指出,索尼公司的全球性远见正致力于在多媒体产品的两个消费终端形成世界领导能力。
“索尼公司把将信息/娱乐节目传播到家庭的产品和信息/娱乐业本身合二为一,并将自己定位为这方面的领导者。无论在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都存在比索尼更大的公司,但还没有哪家公司在整全媒体和信息方面比索尼做得更出色。”
“仅此一个”的品牌标识
品牌标识使其设计语言视觉化,并且选择各类不同的传播媒体以保持其品牌一致性,使品牌价值不断增加。品牌标识系统的目的是使人们的思维在任何时候,地点,产品或事件中首先回忆起索尼。用D.奥格威的话说,“生命中的每一部分”都有索尼。索尼公司内部有关建立品牌标识的某些描述如下:
索尼从开始生产电视机的第一天起,就已经设计出了商标字。当你通过索尼电视机看电视时,索尼标识就一定会映入你的眼帘。一位索尼公司的工程师说,即使在看好莱坞的电影,对影片中转瞬即逝的索尼电视机出现的镜头也不应该没注意到。当年索尼公司非常擅长对其产品进行媒体曝光策划;如今,索尼公司已拥有几个电影制片公司,包括好莱坞著名的哥化比亚制片公司。
一些最佳的传播机会来自于培养有影响力的顾客,借助他们进行传播,其中一个成功的事例如下:
“威乐士亲王将要出席在东京70年国际展览会,英国大使希望我们能为亲王在英国大使馆的住处安装索尼电视。在后来的一次招待酒会上,我认识了亲王。亲王首先为我们的电视向我道谢,然后问我索尼公司是否有意在英联邦投资设厂。我说公司暂还没有这样的计划。亲王对我报以微笑,说:“如果有一天你们有举到英联邦投资,不要忘了威尔士。”后来我们选择威尔士作为投资英联邦的第一站。……几年后,伊莉沙白女王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我有幸在英国大使馆与女王相识。她问我威尔士亲王是否推荐过投资地点,我说确有此事,女王听后十分高兴。
从那以后,由威尔士商务发展委员会的许多文件可以看到,威尔士与索尼公司的合作一直十分重要。
随身听的影响力像其它单个产品一样,随身听除了为公司带来利润,还应有助于提高的全球知名度。有趣的是,市场调查预测随身听并没有市场前景。因此,随身听的诞生,得益于索尼公司以新产品引领公众消费时尚的经营理念。正如盛田昭夫所描述的:“我们由一开始就请一些年轻在星期天漫步于东京的步行街,一边听着他们的随身听,一边向别人炫耀。”
联合品牌:出众的公司+出众的消费者
品牌形象将公司/产品的出众标识传递给消费者。当他们购买世界级品牌时,他们会感到自身的出众。并且在使用产品时,会使产品形象流行,让自己成为最出众品牌的使用者。事实上,品牌化不断前进的过程比这复杂得多。由于索尼具有全球知名度,并且公司能快速掌握竞争对手的创新,有时某项新产品并非由索尼公司首创(如听说一体的手机),但许多消费者却认为是由索尼公司发明的。索尼致力于在它的每个市场成为领导者,表达这种信念最一致的方法就是将公司作为一个品牌,并与每个次级品牌相关联,以品牌标识,品牌形象和世界领导地位这三个消费者导向的特征为核心,是索尼品牌化的基本方法
福建省环保业重点企业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丰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福建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朝日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厦门隆力德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厦门陆海环保产...
4. 关于此次日本地震的作文 600-800字左右
我也正在写呢。。
写写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当时的情景(比如很多建筑物和车怎么怎么样了)
日本地震对市场的影响、股票怎么怎么样啦、、等等
日本地震,将来复苏会怎么怎么样
如果日本没了,会怎么样(比如汽车啊,漫画啊,日本料理啊。。。等等)
日本地震,日本人还不忘民族精神。男人保护女人和小孩(男人让女人与小孩先出去,还跑进建筑物里为他们拿东西。感动!!)
日本地震,我们该学习日本人!!
1、建筑物里,日本人坐在楼梯两侧,保持中间畅通!!
2、地震了。日本人避难。街上的人渴了,三得利自动贩卖机免费,饿了,便利店免费,累了,未倒塌的建筑物开放给你避难,寂寞了,公用电话免费,听不懂日语,电视台用N种语言告诉你怎么避难。。。
3、广场上,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1人抽烟,没有像中国人一样只想着自己,拼命向前挤。。。3小时后,人散。。妈的咧!!广场上一点垃圾都没有!!!
4、日本人到街上避难,只站在马路两边,汽车行驶的马路上连一条狗都没有!!
5、日本学校不是逃离的地方,而是避难的地方!!大家都到学校里来。。。安然无恙
6、学校里,老师叫学生躲到桌子底下,他站在学生们的中间。地震减轻了一点,老师命令学生什么都不要拿,快点离开教学楼。他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关了灯和风扇
7、那里高大的楼层都是整个倒下去的。而不是这里常见的土崩瓦解式的倒下。说明了他们及时无法抵抗8.9级的地震,但是当初修建的时候保证了质量!会使伤亡小的多!
佩服日本!!
5. 请问“赚钱之神”邱永汉的身价
邱永汉
开放分类: 人物
邱永汉
邱永汉小档案
邱永汉,1924年生于台湾。194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54年移居日本,1955年凭小说《香港》荣获日本最高文学奖"直木赏",成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外国人。他的《食在广州》一书被视为日本三大美食巨著之一。此后致力于投资股票、物业,创坝卩家企业,被日本舆论誉为"赚钱之神"。1972年,邱永汉在台湾开办企业近百家。1992年迁居香港,从事地产、百货等投资,带领中国台湾和日本商人投资中国大陆。
邱永汉论创业
哪些人不适合创业?无法控制支出者;下班前频频看表者;不能虚心检讨者;太漂亮者。
不要奢望几张邀请函就能把亲友变成顾客;过度隆重的开业仪式或滥送纪念品,毫无意义;让第一次上门的顾客满意。
听话者远比有能力者更易成为左右手;尽量任用与顾客年龄或个性相近的员工。
邱永汉,“市场军师”,日本“永汉集国”的创办人。邱永汉是台湾省台南市客家人, 1924年生。少年时代,他先后就读于台南市南门国小、台北高等学校普通科及高等科,后留学日本。 1945年,他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55年返台,就职于华南商业银行任调查科长等职。1948年,他因批评国民政府而被迫逃亡香港。
靠“准确诊断市场”经营要诀,他所建立的永汉王国,在日本拥有大量股票、百货业、房地产、银行、鳗鱼养殖业等,在台湾拥有50多家企业,在香港及中国大陆也有不少产业。他在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均有广泛的影响。
他曾经是一个"股盲",却在1年后成为日本股市的权威专家。他是个多产的作家,著作已达450本,曾获日本最高文学奖,并写出日本三大美食巨著之一。他叫邱永汉,被称为日本"赚钱之神"。邱永汉坚信,中国经济会持续高速发展;中国股市不久将有10倍的增长 把握升浪起点 现在机构底部建仓名单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
从"股盲"到专家
邱永汉被称为"赚钱之神"。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楼市一度急跌,邱永汉一口气拿下了100多个物业。在1997年7月楼市处在高峰时,邱永汉将所有物业卖掉,成为香港楼市滑坡前的大赢家。
邱永汉是个多产的作家,已累计出版了450本书,以经济为主要题材,涉及众多领域,包括文学、社会、老年人,甚至中药抗癌等。邱永汉说,他写书就像开百货公司,但最赚钱的还是写如何赚钱的书。他说,编辑告诉他,日本看书的人最喜欢两种类型的作者,一种是写性问题的,另一种是写如何赚钱的。要写书,就在这两类中挑一个。邱永汉笑言:"写性问题,我经验不够,也没有特别的想法,和人家竞争一定会失败,所以我选择写如何赚钱。"
为了写书,邱永汉开始投身股市。他最初什么都不懂,是个"股盲",甚至不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股票。然而,1年后,在日本著名的《周刊朝日》杂志上,邱永汉提及的股票都会"涨停",邱永汉迅速成为日本股市最权威的专家。
对于从"股盲"变成股市专家的神奇历程,邱永汉分析说:"这是因为我没有内行人的思想包袱。我是外行,不受传统选股理念的束缚。大公司是'成熟股',我要买的是'成长股'。什么股票赚钱,那要看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投资挖土机
邱永汉在中国投资挖土机。他认定,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过程中,政府一定会积极推动公共投资,而公共投资领域用得最多的产品就是挖土机。
不久前,邱永汉开始在云南投资咖啡。他认为,将来中国一定是咖啡消费的大国。"我计划在云南种咖啡,收购农民的咖啡豆,云南的咖啡将可以和蓝山咖啡媲美。"
邱永汉是为数不多的看好中国汽车修理生意的投资大师之一。"中国每年约有600万辆新车出厂,车一定会坏,我们开办汽车修理学校,培养人才,这会是一个大市场。"
采访中,邱永汉叫助手拿出一瓶污水,加上一些去污粉,随手摇几下,水立即变得透明。邱永汉说,他准备把日本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引入中国,因为在中国,环保也会成为一个大市场。
邱永汉看好中国的经济,认为中国经济还会持续高增长,中国股市在不久的将来会有10倍的增长。"我的工作就是预测未来。日本还很穷时,我就预言日本会成为世界上很有钱的国家,当时没人相信,觉得我在胡说。3年多以前,石油是25美元一桶,我就预言石油将超过50美元一桶。"
最近,邱永汉又有惊人之语。他认为,日本经济复苏很快就要停止,将有更多日本资金投入到中国市场。"这10多年来,日本经济似乎有些复苏,但消费并没有大的增长。索尼、三洋等大企业的业绩报告都是赤字,原因就是消费疲软。放在日本的资金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息,日本人的钱就都投到外国去了。过不了多久,日本经济还会衰退。"
经营篇
邱永汉,一个永远不会褪色的名字,一个商界奇才.他用他亲身的经商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观念,能够赋予人准确的判断力,可以帮助人预见风险.规避风险.
管理篇
邱永汉的管理经验非常具有实用性.这种贴合大多数经营者心理的管理经验,能给坐困愁城的经营者更加实际的指点.
为人篇
邱永汉凭借着聪明睿智,从一介默默无名的穷学生,成长为经济界的传奇人物.他十分直白地描述着自己人生经验,从毫无说教意味的叙述里,你可以把品德和财富的关系看个分明.
社会篇
经济与伦理是否相悖?财富与道德可否相谐?私欲与公利能否并存?邱永汉用自己的体验告诉我们:这只是未至臻境之时的困惑.没有一个不顾道德准则的.藐视公共利益的经营者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教育篇
用理性的经济眼光来眺望未来,方能预夺先机.这是因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和胆略,源自于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邱永汉一再告诫年轻人:先进的教育才能产生先进的意识,头脑的革新定会带来更大的财富.
赚钱之神邱永汉论创富(一)
1. 劳动力的素质左右着经济的发展。
2. 把大学所学的一切经济理论全部抛弃,老老实实从“赚钱学校” 的小学生重新做起。(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我想这是要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为禅师讲的话来体现杯子的状态。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建立自我--装满了就主动倒掉。)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达到无我的境界了。还有用装什么呢?又有什么装不下的呢? )
3. 尝试没有做过的新事业,对我是比麻将更有趣的消遣。
4. 基本上,一个人是否适合自行创业,应该是自己最清楚。譬如个性是否适合?能力或专业知识是否足够?勤不勤快?以及什么年龄最适当等等,都是如此;然而,通常最佳的创业阶段,应该是从27岁到35岁最适当。
5. 一般来说,高中或大学毕业的时候,差不多还是懵懵懂懂的,对于社会事物,几乎还一无所知,即使有了解,也仅是皮毛而己;究竟什么行业最适合自己,大部分都是踏入社会工作后才逐渐明白。
6. 事实上,23岁(大学毕业)到30岁,这应当是考验一个人工作性格的时期,所以在这段时期,要一个年轻人去决定他终身工作,是极不合理的事;因此,想要创业者,不妨就将这段时期当成是考验自己的试炼期。然后,再将27岁到35岁这段青春,规划为转业期,衡量自己的智慧及勇气,决定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创业行业。
7. 因此,这意味着40岁左右时,乃是最后的创业机会,这班“最后的列车” 如果没有搭上,以后想创业可能就较困难了!
8. 有些50岁的人也会前来请教我,他现在想要出来创业怎么样?我告诉他,你既然能够忍耐到50岁,为什么不忍耐到退休后再打算呢?事实上,除非他已经拥有很好的经济基础,或是他的智慧、专业知识足以协助他开创自己的事业,否则,50岁以后才来自立门户,通常是较难经得起商业潮流考验的!
9. 大学教授的经济理论是多么的不实用,别说成全人的发财梦,现在连解决生计都成问题。
10. 我身上同时具备了经济人的精明和作家的反叛精神及自由奔放,要抛弃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的。
赚钱之神邱永汉论创富(二)
1. 写作是动脑的劳动,稿费是付给这种劳动的报酬。在商业社会,如果没有稿酬版税制,虽然仍有人做作家,但不会有作家这种职业。那么,文学之萧条,也就可想而知了。
2. 做生意,如果一两年没赚到钱,就应该趁早改行做其他的。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做生意从不赚钱而到老仍坚持做生意的人。如果有,不是蠢猪,就是呆汉。
3. 作家做的是出售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的生意,成功作家在社会上被视为舆论的领导者而受到尊敬。但像我们这种看过和做过这种生意的人看来,那也只是一种生意罢了。
4. 倘若谈论金钱是一种堕落的表现,那么在社会上出现专门理财技巧及泡沫经济的热烈讨论,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呢?
5. 用我的话说,到了这个时代,有关金钱的论述,再不能局限如何去赚钱这一个方面。可以说,在现今社会,金钱的问题,是直接可以影响到人们生存方式的一个最大的哲学课题。
6. 为什么有的权威永远正确的秘密。因为言辞模棱两可,若顾主买下的股票赚了,自然是他的英明预见;若是亏了,是顾主自以为是,未听从专家的忠告。
7. 经营者必须要有不受制人事流动的觉悟。
8. 忠心的高级职员远比有能力者较易成为左右手。
9. 尽量要任用与顾客年纪或个性相近的员工。
10. 飙升太快的新行业,没落也快。“重复消费率” 愈密集的行业,愈具持久性。
赚钱之神邱永汉论创富(三)
1. 太漂亮的女性和邋遢的女性创业都不易成功。
2. 太漂亮的女人总是比较吸引人,但也因为如此,每天总是浸润在歌功颂德的环境下,甜言蜜语听多了难免会持宠而骄甚至得罪四周的人。再之,太漂亮的女人多少会招惹同性的妒忌妒嫉,以致专以女性顾客为对象的生意,似乎就很难发展。
3. 喜欢不喜欢干净,这与事业有何关系呢?有的!一般而言,女人从事的事业多以服饰为主,所以她个人习性上的洁净与否,就会影响生意了。
4. 有些女性身上虽是华美服裘,但却是不太干净,对自己都不要求的经营者,又怎么去要求员工呢?
5. 妇女是最会花钱,也最关心金钱的。商界有句行话:‘要想赚钱,就打女人腰包的主意。’
6. 男人是从事赚钱的劳动,女人是从事花钱的劳动。比如买菜购衣,理家育子。同样是劳动,男人倍受尊敬,而女人的劳动却被认为是浪费。其实没有女人花钱的劳动,就不会有男人赚钱的劳动,也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那种陈见是极不公正的。
7. 女人花钱理财,实则大有学问。通常男人花去100元,只能得80元的实惠;女人花了100元,得到的实惠甚至可以高达120元以上。
8. 不要只是认为女人仅会擅长花钱。现在女人愈来愈热衷从事赚钱劳动,就是说,职业妇女愈来愈多。
9. 许多作家羞于谈钱,其实心里比谁都想钱。我这个人想钱、谈钱,还赚钱。
10. 这就像制造商,制造出的产品乐意为消费者所接受,这样的商人,就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理应受社会的尊敬才对。 赚钱之神邱永汉论创富(四)
创业者须知:
1. 生意不顺时,不应意气沮丧,而应冷静分析原因。
2. 最好从自己工作环境中,寻找创业机会。
3. 想要创立的事业,必须有发展前景,而且是自己的能力范围所及者,如此才有成功的希望。
4. 先进入自己认为理想的公司中去学习,乃是创业的捷径之一。
5. 要开创事业,一般来说,至少自己要拥有一半以上的资金。
6. 银行信用的取得,乃是要经年累月的建立才行。
7.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地点,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显然就在于经营能力的差异。
8. 不考虑效益只顾及租金问题,无疑放弃赚钱的机会。
9. 地段的优劣,并非生意成功的绝对因素,重要的是如何吸引顾客上门。
10. 除了通常概念的生意,什么是快速而较有效,并且人人都可尝试的生钱办法呢?大概只有股票。
赚钱之神邱永汉论创富(五)
1. 行销的第一要素,就是能够将市场目标明确定位。就以办杂志而言,最要紧的就是要明确,到底我要抓住什么读者,而不是办一本男女老少、士农工商都适合的刊物。要想把群鸟抓到手,到最后可能一只鸟也抓不到。
2. 生意不知何时好转,无法预料,因此一旦开始,就不要轻易中途而废。
3. 生意失败之际,不应逃避,仍应堂堂做人。
4. 失去财产,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失去朋友,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5. 苦心经营三年也无法赚钱的生意,应该断然结束,损失可降低到最低限度。
6. 在傻瓜都能赚钱的年代,并不意味着人人都真正赚了钱。股票买卖,运气的因素自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还是人为的因素。
7. 把赚钱的希望寄托于运气,十有八九会失败;另有一二不会失败者,确实是运气好。因此,凡要进入股市者,要有这种心理准备:求神不如求己。
8. 赚与不赚,赚多与赚少,都应该从自身去寻找原因——也就是通常所说“各人的造化” 吧。
9. 股票的面值是死的,股票的市值却是活的,股市变幻无常,最终是人在起作用。
10. 假使说,每个时代都有赚钱的生意和不赚钱的生意,那么,不管你如何努力,不管你如何有才能,如果你所从事的是属于不赚钱的行业,那就不容易赚到钱。相反,你所从事的是赚钱的生意,那么即使是稍微糊涂的人也会成为富翁。
赚钱之神邱永汉论创富(六)
1. 为了保障将来,储蓄是必要的。
2. 千万别让人知道你口袋里有多少钱。
3. 凡与金钱有缘的人,往往是靠后天的努力。
4. 受薪阶级每月均可拿到薪水,鲜有人去作任何计划,到月尾便拮据起来,这样是难以和金钱结下善缘的。
5. 积少成多。储钱和赚钱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要赚更多的钱,必须要有一定的本钱。所以发财致富的第一是把钱积聚起来。
6. 税务对策也是事业成功的第一个要素。
7. 仿效别人之前,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条件。
8. 从左邻右舍中,不难找到事业的导师。
9. 琢磨其他行业的成功,也能变成自己的成功。
10. 要想突破现况,就该多与一些其他行业的人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