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汇市场均衡的内涵式什么
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
即期外汇交易是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原则上在两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即期交易采用即期汇率,通常为经办外汇业务银行的当日挂牌牌价,或参考当地外汇市场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加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B. 固定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人民银行的基础汇率。
C. 外汇储备为什么能平衡国际收支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D. 急求!!!谁能告诉我贸易平衡要求和外汇平衡要求分别是什么啊,具体点的
(1)贸易平衡的含义
外贸平衡数字(Trade Balance Figure)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于是便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贸易顺差”;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平衡”。美国贸易数字每月公布一次,每月末公布上月的数字。我国至少每季也要公布进出口数字。
(2)贸易平衡的解读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逆差现象,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由一国对外贸易状况而对汇率造成的影响出发,可以看出国际收支状况直接影响一国汇率的变动。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该国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该国货币需求就会减少,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该国货币贬值。具体说来,在国际收支诸项目中对汇率变动影响最大的除了上面的贸易项目外,还有资本项目。贸易收支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例如,美元汇率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愈益严重。相反,日本由于巨额的贸易顺差,国际收支情况较好,日元的外汇汇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样,资本项目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涨跌,当一国资本项目有大量逆差,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又不足以弥补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从而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下跌。反之,则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外汇平衡”得目的可以简单地认为:
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外汇收入和外汇支出相等。比如说,某企业预计7月底,外汇支出为1000万美元,而现有外汇存款500万美元,则在到月底剩下的时间应想办法增加外汇收入500万美元,以顺利对付月底的外汇支出。
外汇平衡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或不发生外汇汇兑损失
E. 如何均衡外汇市场
这个一般都是国家的央行才能调控 当外资流入 供大于求 本币升值 国家就会提高利率 来缓解本币的需求
F. 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平衡吗
国务院新闻办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在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明显好转,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
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7年,银行累计结汇110884亿元人民币(等值16441亿美元),累计售汇118532亿元人民币(等值1755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7648亿元人民币(等值1116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02081亿元人民币(等值29969亿美元),对外付款210561亿元人民币(等值31213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8480亿元人民币(等值1245亿美元)。
王春英表示,2017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均明显回落,部分月份呈现顺差。2017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同比增长14%,售汇下降1%,结售汇逆差1116亿美元,同比下降67%,其中9月、10月和12月结售汇呈现顺差;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长7%,支出增长1%,涉外收付款逆差1245亿美元,同比下降59%。
第二,外汇市场供求更趋平衡。从银行结售汇季度数据看,2017年前两个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为409亿和530亿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亿美元,四季度转为顺差12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银行结售汇是影响我国外汇供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内容,如果综合考虑即期、远期结售汇以及期权等影响因素,2017年2月以来我国外汇供求就开始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第三,市场主体购汇意愿下降,外汇融资稳中有升。2017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5%,较2016年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一至四季度逐季回落,一季度68%、二季度67%、三季度63%、四季度62%,说明企业根据自身经营需要继续融入外汇资金,购汇偿还外汇贷款的情况减少。2017年,境内外汇贷款余额累计增加3亿美元,2016年累计下降858亿美元;企业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外币跨境融资余额累计上升284亿美元。
第六,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回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399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1294亿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11个月回升。
很平稳很稳定。
G. 外汇收入怎样平衡国家收支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试着说一下,如果不是很理解建议你去“交易家”这样的投资社区问问,那边很多交易和理论方面的高手。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主张国际收支有顺差, 则货币升值;出现逆差,则货币走软。
国际收支的平衡是由财货与劳务的交易与国际间的资本移动来决定。从国际收支帐中财货与劳务的交易部分来看,当外国人向我们国家购买商品时,必须将外国的货币换成我们国家的货币,这就形成了外国货币的供给来源,也提供货币需求的来源。相反地,当我们向外国买进商品时,要先兑换成外国的货币,于是形成对外国货币的需求,以及对我们国家货币的供给。
而影响双方购买量多寡的因素包括:(1)我们国家的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物价低廉或昂贵;(2)两国人民实质所得的水平。当然消费习惯的改变、科技的发展、资源的累积、农作物的收成情况,甚至罢工、市场结构或商业政策的改变等也会影响这部分的外汇供需。
其次,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短期利率的不同,会造成国际间的资本移动,影响外汇的供需状况。如果一个国家降低利率,则资金会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对外汇便有了需求,该国货币就会出现贬值的压力。反之,如果一国调高利率,则会吸引资金流入该国,产生对外汇的供给,造成该国货币升值。
不过在实务上,事情并非如此单纯,调高利率不见得会产生资金净流入。正确一点来说,央行所能调整的利率是单纯的名目利率,而实质利率较高的国家才能吸引资金流入,使货币升值(所谓实质利率就是名目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换句话说,就算一国将利率调整到高于其它国家的水平,但如果存款人赚到的利息,还抵不过因为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资产缩水,资金仍旧不会流入该国。
H. 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大于供给,此时中央银行怎么操作才能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
1在外汇市场上投放外汇.或用其他外汇储备买入该需求旺的外汇。
2.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
3.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国内需求、进而可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最后使得外汇供求平衡、、、
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剩下的你自己慢慢揣摩、、
I. 外汇平衡要求是什么,贸易平衡要求是什么
平衡要求会不会是货币或者是贸易顺差和逆差啊?
J. 在金融课本里,外汇市场均衡坐标轴上,Y轴代表汇率E(美元/人民币)
这里美元抄/人民币 指的是本币汇率还是外币汇率?
一般指的是外币汇率.
延伸学习,如果你学的是LM曲线知识,我给你以下资料参考.
LM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的均衡。
横轴是Y收入,纵轴是r利率,这是由货币供求均衡的图形推导来的。
货币供求均衡的坐标轴上,横轴是M货币量,纵轴的r利率。货币供给是由央行决定的,因此在坐标轴上是条垂直的线,货币需求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有三大需求,其中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Y正相关与r无关,投机需求与r逆相关,反映在坐标轴上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且当r足够低时,货币需求变为水平,这就是流动性陷阱。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就意味着货币市场达到均衡,这个时候的交点就是LM曲线的一个点;当Y不同的时候,货币供求都会变动,在不同的Y上会有不同的均衡点,反映在Y-r坐标轴上就是LM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