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外汇会员制

外汇会员制

发布时间:2021-10-18 10:30:43

外汇交易 咨询 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原理是什么

一般不建议满仓操作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保证金,交易系统是不会让你进行相关操作的,亏了是肯定要还的,银行一般不会亏损,即使你爆仓也还是跑不了滴。。。

Ⅱ 金道外汇交易

这个要看他所受到那些监管,由于国内对外汇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很多来自国外的外汇交易商看中中国市场,正不正规要看他的监管资质,监管的国际非盈利性组织有
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简称FCA)。这个机构在外汇市场可谓是鼎鼎有名,是英国金融投资服务行业的中央监管机构,负责监管银行、保险以及投资业务。FCA目前是全世界监管最完善、法律执行力最强的 外汇监管机构,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学习的典范,得到投资者高度认同。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同时也是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监管商品期货、期权和金融期货、期权市场。
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于2001年根据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法》成立,依法独立对公司、投资行为、金融产品和服务行使监管职能。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是瑞士负责金融监管的政府部门,监管瑞士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商以及其他各类金融中介(其中包括外汇交易商)。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外汇市场一个耳熟能详的监管机构——NFA,即美国全国期货协会。这个机构在投资界也是十分权威的,NFA与以上那些机构不同的是它属于非国家政府监管机构。是一个自律的非盈利性会员制组织。NFA监管措施十分完善且提供风险服务,是外汇市场中十分可靠的金融监管机构。你可以看看他的监管是不是具有权威性。我知道的一家外汇公司就是NFA监管的,非常可靠

Ⅲ 外汇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外汇抄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袭
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篇章里还提到,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资本走出去。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改进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

Ⅳ 所有外汇平台都受NFA 美国监管吗

不是复的~要判断是否受制NFA监管查注意以下三点:
一看:要成为NFA监管的外汇交易商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净资本要求最低为2000万美元。二要明确:美国NFA监管的零售外汇交易商只有两家,分别是嘉盛美国和Oanda美国,而且由于美国NFA监管限制太多,这两家也是用NFA之外的其他牌照开发中国客户。如果有其他平台宣称是受NFA监管零售外汇交易商,你可以麻溜地闪了。三要懂查;选平台前建议可以到FX110监管查了解一下。

Ⅳ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业务与服务

组织原则:国家外汇管理局为外汇市场的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为外汇市场调控部门,交易中心负责外汇市场组织运行。
会员构成:外汇市场实行会员制的组织形式,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经营结售汇业务的外汇指定银行及其授权分支机构可成为外汇市场会员。
交易方式:外汇市场采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组织交易。会员通过现场或远程交易终端自主报价,交易系统按 价格优先、时间优先撮合成交。会员可选择DDN、F.R或拨号上网等方式实现远程联网。
交易时间:每周一至五(节假日除外)上午9:30-16:30。
交易品种:人民币兑美元、港币、日元和欧元的即期交易。
汇价形成:外汇市场每场交易产生开盘价、收盘价和加权平均价,人民币兑美元的加权平均价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作为第二日人民币兑美元的基准汇价,银行据此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挂牌价。
一、银行间外汇市场
银行间外汇市场是银行同业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实行会员管理,参与者包括外汇指定银行、具有交易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交易中心受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委托,为银行间外汇市场提供统一、高效的电子交易系统,该系统提供集中竞价与双边询价两种交易模式,支持人民币对九个外币(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的即期,人民币对七个外币(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的远期、掉期,人民币对五个外币(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的货币掉期和期权交易,以及九组外币对(欧元/美元、澳元/美元、英镑/美元、美元/日元、美元/加元、美元/瑞士法郎、美元/港元、欧元/日元、美元/新加坡元)的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同时还包括交易分析、数据直通处理和即时通讯工具等辅助功能。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发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外汇币种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港币、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汇率中间价由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英镑、港币、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对美元汇率套算确定。人民币对日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相应币种的做市商询价,将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日元、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汇率中间价。
三、银行间本币市场
银行间本币市场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组成。通过信用拆借、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现券买卖、债券借贷、债券远期、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交易,金融机构可以利用银行间市场管理资金头寸、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进行投资理财。在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的证券种类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次级债、企业债、国际开发机构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本币市场成员涵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金融机构。
交易中心负责为银行间本币市场提供高效、便捷的电子交易平台。由交易中心研发的新一代本币交易系统,具有高效、安全、开放、易用等特点,适用多种本币交易产品和交易工具,适合多层次机构投资者,包含成员端前台系统、成员端中后台系统、数据接口系统、清算系统和场务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同时,交易中心还通过互联网站为金融机构提供拆借票据报价服务。
四、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2007年初以来,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计算、发布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Shibor是根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的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每个交易日,交易中心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北京时间上午11:30对外发布。 清算原则:外汇市场实行集中、双向、差额、一级的清算原则,由交易中心在清算日集中为会员办理人民币、外汇资金收付净额的清算交割。
清算速度:外汇市场本、外币资金清算速度为T+1,交易日后的第一个营业日办理资金交割。
清算方式:人民币资金清算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办理,外汇资金清算通过境外清算系统办理。
清算备份:在北京备份中心建立实时清算备份系统。
交易中心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币、外币/外币即期竞价交易提供直接清算服务。为人民币外汇即期询价交易提供净额清算业务。该业务以多边净额清算为基础,并通过清算限额和保证金等风险管理措施,严格防范风险,保证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交易中心为本币市场成员提供间接清算服务。本币交易系统具有清算跟踪提示功能,系统自动提示会员在清算交割日收、付资金和债券情况。交易中心还通过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保证金管理账户,为债券远期交易、买断式回购、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保证金集中管理服务。 交易中心坚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安全、高效、可控的电子服务平台。经过多年努力,交易中心采用自主开发与项目外包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建设完成外汇交易系统、本币交易系统、Shibor系统、统计系统、清算系统、风控系统、中国货币网等30余个电子系统。除交易终端和信息终端外,交易中心还提供报价、交易、实时行情发布、交易事后数据核对等接口,方便银行内部前中后台的直通处理。
交易中心在上海、北京双中心异地备份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发展为“两地三中心”的容灾系统,以上海张江为总中心,在北京建立异地灾备中心、在上海外滩建立同城灾备中心。为支持业务发展,保障信息系统满足市场需要,交易中心于2002年建立了数字认证中心,全面实施了网络系统的扩容改造,在重庆、大连、广州、青岛、汕头、深圳、天津和厦门八地设立网络中继站,所有成员会员除了可以通过上海总中心和北京备份中心接入交易中心网络外,还可以通过以上八地接入。经过网络扩容和本外币交易、信息、风险管理、监控等系统改造升级,系统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可扩展性明显提高,为加速实现全国统一联网和交易主体增加、交易量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交易中心在成立的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基础,交易中心正积极加快金融产品、工具创新,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产品,推动外币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加强各业务领域的系统平台建设,倾力打造全新外汇交易系统,自主开发新一代本币交易风控系统,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快速反应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等,努力提升交易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

Ⅵ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是什么如何完善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解析:
① 所谓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是依据国内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而定。
各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企业在银行的结售汇情况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其核定的结售汇周转头寸限额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抛补头寸,形成外汇供求。
② 所谓参考一篮子货币: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③ 所谓有管理的: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宏观监控,必要时运用外汇干预政策,使市场汇率稳定在合理水平上。
④ 所谓浮动的:中国人民银行每天公布的市场汇率是浮动的,各外汇指定银行对外挂牌的汇率可在规定的幅度内波动。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1. 对经常账户项目下的贸易以及非贸易收支实行结售汇制;对部分单方面转移支付项目和所有资本账户用汇实行审批制。
2. 建立统一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央银行授权交易中心集中管理外汇交易,然后中央银行会根据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干预。
3. 实行会员制交易主体。会员可以进行自营和代理买卖。
4. 对非中央银行会员核定其周转外汇头寸限额。
5. 交易中心对外汇的每日汇价浮动范围进行限制。
6. 交易日结束时,会形成一个市场加权平均汇率。经中央银行公布后,就是下一个交易日的基准汇率。在外汇折算上,2005 年7 月21日以前是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基础形成。2005 年7 月21日以后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形成。
7. 中央银行作为市场交易会员之一,在上海交易总部可以随时参与外汇交易,没有最高持汇额度限制。
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在借鉴我国以往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以及遵循汇率制度自身演变逻辑的基础上,人民币汇率制度在进一步改革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以下几个要求。
首先,根据以往的经验,政府主导的强制“渐进性”的制度变迁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在进一步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渐进性原则。
其次,鉴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初始的改革步骤会对以后的改革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过渡中的初始步骤和后续措施必须保持与最终目标的相对一致性。
最后,为了使退出盯住汇率的成本最低,退出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汇率制度的作用,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金融和贸易环境,我国仍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
1. 加强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等基础建设,逐步放宽目前参与外汇交易的银行必须经中央银行严格审批的限制,改变外汇交易主体构成单一的局面。逐步放宽行业限制,规范入市条件,使得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财务公司等按照入市条件逐步审批入市。当然,随着企业制度的健全,也可以考虑让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进入外汇市场。另外需要培养外汇交易经理人。现有外汇指定银行周转额度较低,外汇指定银行灵活运用外汇资产余地也较小,不便于内资银行参与金融业务的竞争。应逐步取消外汇周转额度最低比例,用外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式取代额度管理方式。
2. 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如实际有效汇率、月度交易余额、季度国际收支余额的变化、国际储备的充足性与变化趋势和人民币利率水平等。针对汇率波动区间不足的现状,应适度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并分步骤实施。
3. 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当前汇率运行除受央行的汇率政策影响外,还受制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因此,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除了改进央行汇率调控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汇率的形成机制:
(1)改进央行的市场调控方式。主要是要改变央行过去过于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的模式,确定央行需要盯住合理的人民币汇率目标波动区域,建立一套标准的干预模式,给市场一个比较明确的干预信号,降低干预成本。
(2)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外汇的买卖,避免大的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垄断市场价格,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
(3)推广大额代理交易。为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的种类和活跃外汇市场,可逐步推广银行代理企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大额交易。但在具体操作上,要保证银行在代理企业办理外汇交易时,严格按照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对企业有关交易凭证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4)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外汇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为企业和银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中国外汇市场交易币种单一,与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区别较大。为更好地发挥外汇市场的服务作用,应逐步建立银行间外汇拆借市场,增加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增加外币期货和外币期权等交易形式。
(5)建立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改革目前银行间市场撮合交易的外汇买卖方式,使商业银行从目前的交易中介变为做市商,活跃外汇市场,并使汇率真正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强化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

Ⅶ 为什么外汇保证金业务不在中国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汇保证金业务由香港进入了内地市场,但由于大量投资者出现了巨额亏损,该业务于1994年被政府明令禁止。之后在2006年–2008年,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经历了首次试水到再次被禁止。不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此外,政府虽开放了外汇保证金业务,但当时国内的监管机构权责不明,多头管理,相互推诿,自律监管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同样缺失,反观其他国家的市场,许多监管机构都选择在其原有衍生品监管的基础上扩充或加强对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监管。投资者对外汇保证金交易缺乏认识。当时,大量中国投资者对外汇方面的基本知识、复杂的交易规则和手段都缺乏了解。而当时,市场上的机构并没有对投资者进行系统的培训,投资者盲目地进行投资,导致其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从而加剧了投资的风险和亏损。其次,虽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一个会员制市场,像所有的市场一样,买卖双方自愿交易,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但中国人民银行是市场中的最大玩家,对人民币汇率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而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过多干预,造成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失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只是宏观调控者,而不是市场主体,外汇指定银行才应该是市场的主体,处于外汇市场的中心地位。而我国现代外汇管理的特征决定了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行为以及职能的扭曲。对于国家来说,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有独立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有利于稳定发展。除此之外,个人在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上同样有限制。目前,个人换汇每人每年都有5W美金的购售汇额度,这也是限制外汇保证金业务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Ⅷ 人民币币种问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王元龙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就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开始,人民币汇率生成逐渐走向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允许市场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准汇率上下浮动。尽管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上符合中国国情,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实事求是地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存在着以下缺陷。

1、汇率形成机制扭曲

建立银行结售汇制和全围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银行结售汇制和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构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从理论上来看,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关系。但从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看,由于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特点,即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扭曲,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体现的是政府意志,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汇率。

(1)银行结售汇制的强制性。结售汇这种制度安排具有较大程度的强制性,企业出口所得外汇必须无条件卖给外汇银行。企业不能持有外汇账户(以后虽允许大型外贸企业持有部分外汇,但受到严格的限制),不能根据自己未来的需求和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自主选择适当的出售时机和数量。至于企业的外汇需求,在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用汇通过外汇银行的售汇来满足,而经常项目下的非贸易用汇则受到较为严格的外汇审批控制。在这一制度下,企业无法意愿地持有外汇,由此“强卖”而形成的汇率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

(2)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和严格管制。银行间外汇市场即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建立该市场的初衷是为了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然而从实践来看这一目标并未达到,这是因为该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第一,封闭性而非开放性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会员制,作为市场主体的外汇指定银行其会员资格的获得,须经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局的审批,必须符合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从而使该市场失去开放性而成为封闭的市场。

第二,严格管制的市场。由于中央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持有外汇的额度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使得外汇指定银行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也难以根据本、外币资产的合理组合来实现在风险可控情况下的收益最大化和规避外汇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中,由于中央银行实际上处于垄断地位,即中央银行具有对外汇银行的额度控制权以及中央银行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权,从而使中央银行对该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中央银行在市场上的绝对垄断地位,使政府的意志自然而然渗透在汇率之中。

第三,被动干预的市场。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干预的地位,当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交易不能完全匹配时,由中央银行弥补不足头寸,以保证整个市场的“出清”。这种被动干预保证了市场的有效运转,但也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采用迫不得已的被动干预,极大地限制了中央银行采取灵活的干预模式,其结果使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仅有管理而缺乏浮动,人民币汇率趋向僵化。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对人民币体现外汇资源价格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市场配置外汇资源效率的进一步发挥。

第四,单调的市场。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交易的币种仅限于美元等少数几种货币,成交量也主要以美元为主,而且几乎不存在远期、期货交易,除了少数几家银行有资格办理人民币远期交易外,几乎没有其他衍生工具。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状况对外汇交易量有重要的影响。不言而喻,交易品种稀少和交易方式单调是制约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扩大的重要因素。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交易主体,形成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从而具有相当的交易规模。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活跃的外汇市场,也就不可能生成合理的市场汇率。

2、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

在客观因素以及一部分主观因素的作用之下,我国于1994年初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固定汇率安排。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承载了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沉重负担,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稳定亚洲经济金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稳定的极其重要的标志。正因如此,人民币汇率已经陷入僵化即缺乏灵活性或弹性,丧失了调节功能。

缺乏灵活性或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成为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的严重隐患,最突出地表现为弱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汇率长期窄幅波动,不仅制约了市场引导外汇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并导致市场忽视汇率风险。在基本固定的汇率安排下,使市场和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淡薄,在经营与投融资活动中很少考虑和顾及风险,从而出现和累积了一定的风险,如大量不良债务的产生,而这些风险的累积则是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条件。

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在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下,由于汇率浮动区间处在狭小的范围之内,这种状况使汇率难以对其他货币间汇率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美元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间的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做出反应,其结果往往是表面上名义汇率保持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与之发生偏离。

在我国的贸易结构中,与美元区的贸易额约占贸易总额的50%左右,而与非美元区即日本、欧元区和东南亚的贸易额约占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我国的现行汇率政策只是重视保持与美元区汇率的稳定,而对非美元区贸易伙伴的汇率稳定则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由于日元和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不稳定,出现了美元不断贬值的趋势,相应地也导致了这些货币的升值。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趋降。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时,我国规定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天的波幅为中心汇率上下0.3%,按目前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水平,每天可上下浮动250个基本点,而实际上人民币汇率每天波幅不过几个基本点。人民币汇率窄幅波动这种格局,较大程度是由于中央银行作为银行间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几乎每天都参与市场交易,平补市场买卖差额,影响汇率生成。这就形成了中央银行与市场博弈的格局,造成了汇率变动的政策敏感性。如果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向市场传递的是政府纵容或操纵汇率贬值或升值的政策信号,从而使得汇率波动从政策上变得比较敏感,这反过来制约了汇率政策操作的弹性。

3、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

1996年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并对资本项目下严格管制,从而使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决定于贸易项目。而货币的购买力则是与贸易相关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需要选择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为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理论模型。但是,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固定汇率安排的情况下,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人民币与美元的均衡汇率存在着重大缺陷,如购买力评价理论的前提条件(例如信息充分、交易成本为零、关税为零)几乎完全不能满足,而且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般物价水平既包含了贸易品又包含了非贸易品,其计算结果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显而易见,从理论上来看,现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缺乏充足的依据。

从实践上来看,现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缺乏准确的依据。在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时,这一市场十分狭窄,而且仅限于由经常项目中的贸易项目派生出的外汇供求,但由于一方面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央银行无法获取准确定价所需要的完全信息;另一方面,由供求偏好变化而造成的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中央银行管制定价的时间滞后,甚至发生判断错误。在信息不对称和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管制定价的中央银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难以计算出一个“出清”供给与需求均衡的汇率水平。当中央银行管制定价无法确定均衡的汇率水平时,汇率水平的调整不得不主要依赖于经验以及有关黑市汇率水平、出口换汇成本等参考指标,使调整的准确性大为降低。

4、较高的维持成本

维持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成本较高,需要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货币政策灵活操作的难度。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将没有自主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只能被用于维持汇率的稳定;而在资本管制条件下,资本难以自由流动进行套利活动,利率平价理论将不再发挥作用,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因此而重新获得自主性。但是,我国的实践表明,由于受资本控制有效性和货币管理当局冲销手段的限制以及贸易平衡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使在资本管制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依然受到较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发生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

(2)增加财政负担。当美元相对于主要货币保持强势的情况下,如果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绝对稳定,势必增加我国出口增长的难度,而扩大出口又是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为了刺激出口,我国采取了提高出口退税比率、对出口商品贴息等措施,其结果:一方面是保持了出口的增长,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并诱发了出口骗税等道德风险。

(3)增加外汇管理成本和难度。为维持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在政策操作上我国不得不在一定程度借助外汇管制的力量来实现既定目标。在1998年以前,为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中央银行加强了银行结汇管理,明确规定中资企业借用的国际商业贷款不得结汇成人民币使用;在1998年以后,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的贬值压力,中央银行又加大了对银行售付汇管理的真实性审核力度。毫无疑问,严格的管制势必增加管理成本。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由于人民币汇率基本固定、汇率无风险,当国内外利率存在利差时,必然导致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出现。尽管在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制之下,这种套利活动有一定的成本,但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套利仍会通过非法逃套等形式进行。这种状况增加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难度。

(4)外汇储备增加的成本与风险。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框架下,强制性结售汇的实施、经常项目可兑换以及中央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头寸额度控制,银行、企业与居民都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而中央银行则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这种状况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超速增加,由1994年初的212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持有如此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尽管可以看作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重要标志,或者说为市场提供了一个稳定与信心的重要标志,但是持有如此巨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最突出表现为:

首先,支付巨大的成本。既然外汇储备是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进行外汇交易和国际债务清算、干预外汇市场的外汇资产,而且这种重要资源又必须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外汇储备属于暂时闲置或只能获得很低收益的资产。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外汇储备的规模越大则意味着资源利用的效率就越低,同时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政府的短期债券和在境外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其资产收益率大大低于对外借款所支付的利息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所付出的成本。我国在持有大量低收益外汇资产的同时,又以高成本从国际金融市场大量借入外资,造成巨额的资源浪费,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其次,承担汇率风险。我国外汇储备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汇率风险就不可能向其他微观经济主体分散,必然由中央银行独自来承担,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元储备资产将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

(5)增加社会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下,必然增加企业的额外负担,使交易成本提高,而成本的提高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对交易真实性的审核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管理费用的支出,而且随之产生的效率下降也意味着社会成本的增加;第三,在结售汇制度下,对外汇的超额需求是外汇市场的重要特征,因外汇超额需求而出现的大量的行政审批则又是产生寻租、腐败等问题的重要根源。这样不仅降低了外汇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效率损失,而且又要为此支付监管的成本。所有这些,无疑会加大社会交易成本,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我国加入WTO之后,由于对外贸易扩大、外资流入增加、外资银行大量进入及其业务增加,外汇市场日趋活跃,致使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压力逐渐增大。伴随上述重要变化,资本的流动性在我国逐渐提高,稳定汇率的难度越来越大,外汇管制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Ⅸ 大家好,我想炒外汇,和期货,不知在哪开户!希望大鳄们,为小弟指点迷津

不管是炒外汇还是期货,个人是没法去交易所开户的,因为交易所是会员制,会员是专有要求的,属而且条件很严。会员是有资格代理客户在交易所内部进行买卖,所有的投资者都需要通过会员才能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期货交易。
如果想投资外汇或者期货,需要找的是期货公司,而不是投资公司。
目前国内的投资公司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去投资外汇和期货的,是自营的,这种公司的注册资金最少1千万以上,你找他们也没用,他们不能给你开户,他们也需要在期货公司开户才能投资。第二种是一种叫投资咨询或信息咨询类的公司。这种公司注册资金几万元即可,仅仅是一个服务类的中介机构,他们没有开户的资质,在打擦边球。
如果你炒外汇保证金,国内是不允许的,除了银行的外汇实盘业务是可以炒的。
期货是通过期货公司开户才能进行的投资,期货公司是交易所的会员单位。投资者要在期货公司开户,相关于委托期货公司替你在交易所内部进行期货交易,你下达指令,期货公司替你执行。
外汇分现货和期货,千万不要去找那些投资公司做外汇保证金业务,这属于非法炒汇,而且国际上的骗子外汇公司很多。很多投资咨询公司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是骗子公司,哪些是合规的外汇公司。

Ⅹ 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外汇交易中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由中央银行领导下的、独立核算、非赢利性的事业法人。交易中心实行会员制,到1994年底已有会员303家,包括中资银行及其分行、外资银行、其它非银行机构。其中,外资银行只能代理,而不能自营外汇买卖。买卖的方式只有即期交易,没有远期和期货买卖(在第三章我们将能了解到这几种交易方式的区别)

1994年1月1日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外汇交易市场无论从结构、组织形式、交易方式和交易内容都与国际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更加接近。我国外汇交易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a、运用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和电子计算机联网为各金融机构提供外汇交易与清算服务。在交易方式和内容上,实行联网交易。外汇市场只进行人民币与美元、人民币与日元、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现汇交易。

b、在市场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交易;二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交易和外汇指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易。

c、决定市场汇率的基础是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人行每日公布基准汇率,各外汇指定银行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自行决定挂牌汇率,汇率浮动范围在(0.25%)以内。

d、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央行主要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干预。

在我国,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外汇市场上存在着两大板块,即人民币兑外汇市场和外币兑外币市场。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大板块:

a、人民币兑外币市场;这一市场因涉及人民币业务,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较大,存在着许多的交易限制。例如,目前只能从事人民币兑美元、港币、日元的即期交易;交易限制多等。

b、外币兑外币市场;参与者不仅包括公司企业,还包括持有外汇的居民个人。市场发展的较为完善。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外汇市场融人国际外汇市场是必然的趋势,两大板块合二为一是必然的趋势。

阅读全文

与外汇会员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拾贝理财怎么样 浏览:969
农行玫瑰花贵金属图片 浏览:800
各省小微企业贷款比 浏览:142
投资b股 浏览:556
最新在岸人民币反弹 浏览:84
外汇黄金怎么样 浏览:161
乐视网投资现状 浏览:563
重仓格力的基金有哪些 浏览:107
中国银行现货白银价格走势图 浏览:968
21加币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826
国外橡胶期货实时行情 浏览:159
股票市盈动静 浏览:270
麦田外汇 浏览:202
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575
基金估值计算 浏览:354
基金投资债权税 浏览:859
航天机电资金流向 浏览:774
股票账户借用 浏览:712
国泰君安微融资 浏览:767
兴业银行贵金属交易客户端 浏览: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