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出口退税什么叫外汇核销通俗点。
问题一、出口退税:
我将用白话的方法写写这部分,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从总的方面说,国家是鼓励出口的,赚外国人的钱呀。用实际行动表示,就是对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免收或者部分免收了,之前环节产生的进项税怎么办呢?退给你。这么好的政策谁可以用呢?当然也是有规定的,主要就是两类:生产企业自营出口 、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出口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国家的出口体制还不完善,拥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只有少部分,其他非生产性企业出口还是得老老实实交税;还有很多资源性商品当然也不能鼓励出口呀,要不中国的矿产、稀有金属不都跑到国外去了。
这么一算,国家的出口政策就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出口免税并退税的。出口环节不交增值税、消费税,还把以前交了的进项税退给你。爽呀。第二类是出口免税但是不退税。这一类说白了也和上一类一样。因为出口的货物在前一道环节里面本来就是免税的,当然也没有什么退税了,还想国家做亏本买卖不成。第三类就比较惨啦,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主要是税法列举的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货物,比如天然的牛黄呀、麝香、白银呀,都是好东东。
《税法》书上还列了很多条文、框框,我的意见是估计出不了什么大题,最多出选择,看看得了,实在头痛不看也行,我们从大的方向把握就行。万一做题时碰到,再细看吧。
现在来说最重要的一部分,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书上列了好多公式、例子,其实搞懂基本原理也就一通百通了。)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生产企业适用的,叫做“免、抵、退”方法;一种是“先征后退”的方法,主要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贸企业。
先来看“免、抵、退”方法。
我们前面说了,国家政策规定,出口环节免收增值税,把前一个环节的进项税退给企业。但是是把所有的进项税都返给企业吗?不是的,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退税率,总共有六档:17%、13%、11%、8%、6%、5%,那上一个环节的进项税(一般是17%和13%)和出口环节的退税就有了个差额,这个差额是国家不退给你的,专业术语就是“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计算公式书上有,大家自己看看,这里不列了。
这里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我们知道企业生产货物是买进一批原材料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能一部分在国内销售了,一部分出口了。内销的这部分有销项税、进项税,而出口的部分没有销项税只有进项税。怎么区分哪些是内销货物应该负担的进项税还是出口货物应该负担的进项税呢?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办到的。但难不倒英明神武的政策制定者,可以从企业整体来考虑这个问题。计算企业整体的当期应纳税额。还是按销项减进项的基本思路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只是这里的销项是指内销的销项,而进项里面是要扣除出口环节由于税率差而不让退的部分,即免抵退税不得免抵的税额,当然上一期留下来没有抵完的税额也要减去。这一步就是所谓的抵税,说白了就是用出口货物的应该退的进项税抵顶内销货物的销项税。
如果当期应纳税额算出的数是正的,说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没有抵完,那您就老老实实的交税吧,交的这部分是内销货物销项扣掉了国家应该退给你的进口货物的进项的。如果当期应纳税额是负数,恭喜您,国家还得退钱给你,是不是前面算出来的钱都退给你呢,才不呢,有个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出口货物按退税率算国家最多退给你的钱,官话叫做“免抵退税额”。如果前面算的数比这个数少,就按你算出的当期应纳税额退给你,如果前面算的这个数比它多呢,那对不起国家只能按最多退给你的钱算呀,多出的部分怎么办,留到下一期继续抵吧。
这个大部头终于说完了,也不知道大家明白没有。总结一下吧。
第一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离岸价格×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第二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抵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第三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的退税率
第四步——比较确定应退税额:
第五步——确定免抵税额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出口公司有进料加工业务。根据国家进口政策的规定,进料加工部分在进口的时候就没有收增值税,那出口时这部分当然也不能算退税了,那怎么算呢?和上面这些业务相比,只是在出口货物离岸价里包含了进料部分,抛去这部分就行了。也就是在上面公式的第一步和第三步中离岸价减去进料部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就很简单了。“先征后退”的方法,用不含税购进金额乘以退税率就行了。
问题二、外汇核销单:
1.“出口外汇核销单”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发,出口单位和受托行及解付行填写,海关凭此受理报关,外汇管理部门凭此核销收汇的有顺序编号的凭证(核销单附有存根)。
2.出口要用到核销单,是国家为了要对外汇进行管制,要求进出口企业对于出口的每批货物,在规定期间内办理核销退税。说得简单点,就是你出口了多少价值的货物,这些钱是外汇,必须每分都要收回来,其实这也是国家在帮进出口个企业降低风险。
3.在没有实行核销单制度以前,国营外贸公司的一些腐败分子将公司的货物大量运送到国外,而对应收的货款则称死帐或坏帐,实际是留在了国外与进口商瓜分了。对此外管局实行了外汇核销制度,每一笔出口货物都要凭国外进款水单和报关单、核销单核销,如没有水单,就证明货已出而款未进,这样就不能核销。外管局对此会限制核销单的发放,直至取消违规公司的出口权。
⑵ 在外汇公司的销售主要做什么工作
外汇公司销售主要做两类工作:一是招商;二是开发终端客户。
如果外汇公司属内于平台商,也称注册经纪商的话容,那就是以招商为主。就是寻找合作伙伴,开发IB即代理商。平台商目前很多是不直接开发客户的,销售就是纯粹的招商。
如果外汇公司属于代理商,那就是开发终端客户为主,一般没有招商权限。
销售的话,两者区别不大,都是推广外汇交易,招商额可以理解为批量开发客户。主要还是要认同这个行业的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销售方法,才能在外汇行业有所作为。
⑶ 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
出口外汇净收入指的是扣除运费和保险费后的FOB外汇净收入,我们通常所说的换汇成本,就回是根据这个数答算出来的: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非要抠字眼的话,既然是外汇净收入,为什么还要折成人民币的数额呢?
⑷ 外汇销售是做什么意思
就是让你,开发客户,让客户投资。你从当中赚些佣金。
⑸ 出口额与外汇收入关系
是内含关系
外汇收入含有出口产品收入等
⑹ 中国的3万亿外汇都是出口积累的吗
中国近4万亿的外汇储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部分产生的外汇积累,这部分外汇储备相当稳定,是外汇储备的最大组成部分;二是我国长期以来吸引外资流入的境外投资,绝大部分境外投资属于长期投资,在外汇储备中也相当稳定。
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完全有能力对抗外汇市场动荡,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⑺ 如何理解外汇汇率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
这个挺简单,举例说明一下吧。
假设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1:8。中国从美国进口内一批大豆需要8000万元容,即1000万美元。
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为1:6。此时进口同样数量的大豆只需要6000万。
因此可以得到结论: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升值有利于进口。
假设美国需要从中国进口一批价值10000万人民币的钢材,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1时,美国需要出1250万美元,但如果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到10:1时,刚美国只要支付1000万美元。
因此可以得到结论:人民币汇率兑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进口,即有利于我国出口。
这就是汇率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整理来说,就是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
⑻ 收外汇为何要通过外贸公司结汇收人民币
1.首先我国实行外汇管制,简单的说是要求谁出口,谁就收回美金,谁来核销.你是回工厂若没有答进出口权,你就做不了出口的程序,只能找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或买单出口.买单出口, 就是没有出口权的企业买别人的核销单, 以别的进出口公司的名义出口,发货人图个方便。而外贸公司根本就收不到钱,外汇还是汇入发货人指定的帐户。例如你找A公司代理出口,A公司就必需收回相对应的美金,帮你出口报关,核销报关单上的外汇金额,出口后还要办理退税;但是如果你采用买单出口,美金根本就不会汇到提供核销单的外贸公司,外贸公司没外汇来核销,也办不了退税.如果你不要退税,自己买核销单自己可以操作,你要退税,没出口权,最终还是要找代理.很多工厂在报价时都有考虑退税,让单价有优势,如果你不要退税,有赢利的话也可以自己操作.
2.少算了退税的收入。
退税金额:100*(7.2-0.05)/1.06*0.11=74.2
工厂的收入=674.53+74.2=748.73
⑼ 中国企业出口挣了很多外汇。
有些关系。但是不能说钱没到老百姓这。因为出口企业雇佣了大量工人,解决了就业问题,给工人发了工资,钱会到老百姓手里一部分,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企业黄了,大量工人就会失去工作,那是相当可怕的。而因为工人会拿着工资进行消费,这样就会生产出新的产品,如果多出来的货币和新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相等的话,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所以国家鼓励老百姓消费,消费就是爱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