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章程,不易管理和监督。
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它没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场所,而是由许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经营机构分别进行交易的,并且主要是依靠电话、电报、传真和计算机网络联系成交的。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的区别在于不采取经纪制,投资者直接与证券商进行交易。证券交易通常在证券经营机构之间或是证券经营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直接进行,不需要中介人。
(1)发展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浅析扩展阅读:
从交易的组织形式看,资本市场可以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是相对于交易所市场而言的,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
传统的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在物理概念上的区分为:交易所市场的交易是集中在交易大厅内进行的;场外市场,又被称为“柜台市场”或“店头市场”,是分散在各个证券商柜台的市场,无集中交易场所和统一的交易制度。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证券交易的方式逐渐演变为通过网络系统将订单汇集起来,再由电子交易系统处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物理界限逐渐模糊。
目前,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概念演变为风险分层管理的概念,即不同层次市场按照上市品种的风险大小,通过对上市或挂牌条件、信息披露制度、交易结算制度、证券产品设计以及投资者约束条件等作出差异化安排,实现了资本市场交易产品的风险纵向分层。
❷ 当今世界上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情况
英国:英国于1980年设立非挂牌证券市场(Unlisted Securities Market,USM),当年有23家公司挂牌。截至1989年底,USM共有上市公司448家,总市值为89.75亿英镑。这之后,USM市场逐年萎缩,至1996年关闭时只有12家公司和8.39亿英镑市值。 伦敦证券交易所建立英国另项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简称AIM),主要为新创建的成长型小公司提供融资服务。1999年11月,英国设立了高科技企业融资市场TECHMARK,是伦敦股票交易市场为满足创新技术企业的独特要求而开辟的市场,它按照自成体系的认可方式和指数将高科技行业板块的公司重新集结起来组成一个市场,称为“市场内的市场”。
美国:纳斯达克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的英文缩写,但目前已成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代名词。粉红单市场创建于1904年,是为那些选择不在交易所或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或者不满足挂牌上市条件的股票提供交易流通的报价服务,它也是美国唯一一家对上市既没有财务要求,也不需要发行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披露的证券交易机构。1990年,为了便于交易并加强场外交易市场的透明度,全美证券商协会开通了美国场外柜台交易(以下简称“OTCBB”)电子报价系统,OTCBB电子报价系统提供实时的股票交易价和交易量,它带有典型的第三层次市场的特征——零散、小规模、简单的上市程序、较低的费用。
台湾地区:台湾场外交易市场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形成了柜台交易市场和兴柜股票市场的双层次体系,而柜台交易市场内部又包含一般上柜股票和挂牌标准略低的二类股票。可以说,台湾场外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建议看看这本《直击新三板》,讲的比较齐全。
❸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如何
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沪深主板,深市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包括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其中新三板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国证监会设立的,是全国性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被定位于为省级行政区划内,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转让和融资服务的股权交易市场,是区域性的。
二、“区域”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区域限定的问题
政策指导:“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有“区域性”的限定,“原则上”不得跨区域开展业务,也不得接受跨区企业挂牌。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区域限定,不符合上海是中国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利于推进融资的开放,上海资本市场的优势无法发挥,无法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的中小微企业。
2、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竞争无序问题。
各地政府及各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自定市场准入条件、交易规则制度,容易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操纵价格、补贴垄断政策)等无序竞争的情况,妨碍企业选择最为适合的资本市场,又形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情况,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3、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融资交易的活跃性欠缺问题。
政策限定,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不能采取做市商制度;一些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强大的专业团队,无法进行市商制度的操作。
❹ 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介绍
OTC(Over the Counter)市场:即场外交易市场,或称柜台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的各种证券交易活动,市专场参与各方属由众多企业、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以及普通投资者组成,是一个分散且无固定交易场所的无形市场,主要采用协商定价方式成交。在中国于2013年11月份成立中国股权托管交易联盟(中国场外市场服务联盟),标志中国场外市场进入了行业自律与维护,交流,规范的状态。由国家科技部牵头的科技金融部级联席会议的主办司--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巡视员邓天佐任首届联盟主席。
❺ 谁了解有关于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的书啊,麻烦告诉我一些,因为论文最后要标注
《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构建》作 者:顾功耕;《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研究》作 者:胡经生;《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报告》作 者:高峦;《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报告》作 者: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❻ 场外交易市场的市场意义
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回层次资本市场体答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在金融服务业方面,《规划》明确多项发展内容,其中包括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推进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保险、信托、理财、担保等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品种体系。
❼ 国内的场外交易市场有哪些及其特点
泛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又叫柜台交易市场、店头交易市场,回也叫无形答交易市场,比如代办股份转让,非上市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在银行发行的非上市债券,金融机构的互换交易和信用衍生品交易等otc交易,以及商品证券和货币证券的交易等都属于场外交易市场。特点就是交易量大,交易比较自由双方往往可以协商,交易双方大多是金融机构,监管比场内交易要宽松
❽ 场外交易市场的与柜台交易市场的区别,以及场外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区别主要有:
1、和场内市场相比,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宽松,场外衍生品市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远远大于场内市场。
2、场内衍生产品是在有形的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产品,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参与者收取保证金、同时负责进行清算和承担履约担保责任的特点。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交易,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动性较高的市场。
3、场外衍生产品是在无形的、主要依据交易对手间达成协议进行交易的衍生产品。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出售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由于每个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双方互负责任进行的,交易参与者仅限于信用程度高的客户。相对而言,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难度更大,对于参与者的要求也更高。
场外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1.法律地位模糊,缺乏健全的法制建设和监管制度。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史上,从未出现一部与支持场外交易市场相关的专门法律,场外交易市场既没有清晰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规范,也没有相应的运行规则,其合法性问题也颇受争议。另一方面,场外交易市场缺少合理有效的监管制度,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该市场仍未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大量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及时的现象,且信息披露渠道不畅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2.协商交易和集合竞价交易的制度不合理。现阶段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进行的交易主要采用协商交易和集合竞价交易,协商交易容易导致交易双方互相串谋,使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股份转让大部分以集合竞价的方式配对成交,这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下,将导致投资者等待匹配的交易对手的时间大大延长,降低交易成功的几率。
3.行政色彩浓厚,管理效率低下。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起来的,政府过多对场外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交易条件等进行干预或控制,严重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市场的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4.市场参与者水平有限,阻碍市场发展。从融资者角度上看,中小企业是场外交易市场的主体,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且其对外负债水平偏高,盈利能力不足,整体风险较大,因此投资者容易蒙受损失,不利于促进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从投资者角度上,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市场的问题一直广受争议,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投资行为经常受到质疑,其甚至为了追求短期的高额利润破坏市场的稳定。而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经验和自主判断能力,投资行为总体不够理性,决策时容易因受羊群效应的干扰等原因而亏损,甚至因此对投资场外交易市场失去信心,阻碍该市场的发展。
5.融资和再融资功能缺失。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最大的缺陷在于缺少发行功能,从而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和再融资需求。公司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后,不能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再融资,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引导资金流向的功能丧失,降低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导致场外交易市场的吸引力下降,甚至会因此削弱人们的重视程度,使该市场难逃被边缘化的后果。
6.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间缺少合适的转板机制。现阶段上交所和深交所的退市企业可以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的企业却不能升级进入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或主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不应仅局限于承接从交易所退市的公司,还应成为二板和主板市场的摇篮和培育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目前的这种机制不利于公司的发展,限制企业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间有序、良性流动,降低了场外交易市场的流动性
❾ 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概念
场外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是的指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以外进行的各种证券交易活动的总称。又称店头交易或柜台交易。场外交易主要分为店头交易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三种类型,主要交易方式有自营买卖和代理买卖。
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
(1)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它没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场所,而是由许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经营机构分别进行交易的,并且主要是依靠电话、电报、传真和计算机网络联系成交的。
(2)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的区别在于不采取经纪制,投资者直接与证券商进行交易。证券交易通常在证券经营机构之间或是证券经营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直接进行,不需要中介人。在场外证券交易中,证券经营机构先行垫入资金买进若干证券作为库存,然后开始挂牌对外进行交易。他们以较低的价格买进,再以略高的价格卖出,从中赚取差价,但其加价幅度一般受到限制。证券商既是交易的直接参加者,又是市场的组织者,他们制造出证券交易的机会并组织市场活动,因此被称为“做市商”(Market Maker)。这里的“做市商”是场外交易市场的做市商,与场内交易中的做市商不完全相同。
(3)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拥有众多证券种类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市场,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为主。由于证券种类繁多,每家证券经营机构只固定地经营若干种证券。
(4)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以议价方式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在场外交易市场上,证券买卖采取一对一交易方式,对同一种证券的买卖不可能同时出现众多的买方和卖方,也就不存在公开的竞价机制。场外交易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不是公开竞价,而是买卖双方协商议价。具体地说,是证券公司对自己所经营的证券同时挂出买入价和卖出价,并无条件地按买入价买入证券和按卖出价卖出证券,最终的成交价是在牌价基础上经双方协商决定的不含佣金的净价。券商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所挂的牌价。
(5)场外交易市场的管理比证券交易所宽松。由于场外交易市场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章程,不易管理和监督,其交易效率也不及证券交易所。但是,美国的NASDAQ市场借助计算机将分散于全国的场外交易市场联成网络,在管理和效率上都有很大提高。
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共同组成证券交易市场要具备以下功能:
(1)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发行的主要场所。新证券的发行时间集中,数量大,需要众多的销售网点和灵活的交易时间,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广泛的无形市场,能满足证券发行的要求。
(2)场外交易市场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按照有关法规公开发行而又不能或一时不能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提供了流通转让的场所,为这些证券提供了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为投资者提供了兑现及投资的机会。
(3)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交易所的必要补充。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投资者可以与证券商当面直接成交,不仅交易时间灵活分散,而且交易手续简单方便,价格又可协商。这种交易方式可以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需要,因而成为证券交易所的卫星市场。
柜台交易
柜台交易市场(即Over-The-Counter,简称OTC),柜台交易,指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主要在证券交易商柜台或营业处进行证券买卖的交易活动,又称店头交易或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的对象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其中股票则主要是依据证券交易法公开发行而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价格形成是通过交易。
柜台交易具有以下特点:
1.为个人投资者投资于公债二级市场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者;
2.场外交易的覆盖面和价格形成机制不受限制,方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3.有利于商业银行低成本、大规模地买卖公债等等。弥补这些不足,则需要其他多种交易方式的相互配合。
4.有利于促进各市场之间的价格、收益率趋于一致。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三十多万家非上市股份公司,其中包括一万多家非上市公众公司,这些公司的股权流转不畅一直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其股权流转的平台——柜台交易市场的设立更为业界关注。目前世界诸多证券市场都有比较完整成熟的柜台交易市场,我国建立全国性统一柜台交易市场(系统)已迫在眉睫。
托胎于为国企改制服务的产权交易所,在最近几年中发展相当迅猛,交易量不断增大,交易所的企业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逐渐突破国资交易向非公企业发展,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他们的愿望。
我国的宽阔疆域和中小企业的分散布局,最基层的资本市场应该是区域性的,这是产权交易市场承担地方资本市场职能的天然优势。目前中国有200多家产权交易机构,遍布各省和主要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各地产权交易所形成了区域性强强联合的局面,1997年成立了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2002年成立了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本月9日,泛珠三角区域9省区代表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产权交易机构合作框架协议》,开始联手构建跨省区的区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体系。产权交易机构走向联合不仅可以避免产权交易所的重复低层次建设,也为柜台市场的建立汇集了更多上柜资源。
当一些专家提出将各地产权交易所作为柜台交易市场的平台时,有人认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监管部门是证监会,产权交易所的主管部门是国资委,所以证监会不可能将柜台交易市场放在产权交易所。
天津、深圳、重庆等市争取建立全国性的非上市公司柜台交易市场。天津设立柜台市场有三种选择,首先是单独设立柜台市场,其次是将现在的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联同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更名和改造为柜台交易市场,还有就是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并入柜台交易市场。
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等地,都有意申请成为筹建OTC交易所的试点。几地各有优势和不足。
例如上海有众多的中外资投资基金,背靠江浙地区高科技企业园以及富庶的民营经济;北京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以及联合证监会与科技部共同试点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而深圳证券交易所更是早就在研究OTC市场与深交所的对接。
天津滨海的优势,则在于拥有无与伦比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政策,但它的民营经济、科技企业数量以及金融水平相对于其他的竞争者还存在差距。
上述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告诉本报,从全国大环境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调子基本定了,但是OTC市场究竟何时试点,在哪个城市试点,究竟是设置成为区域OTC市场还是建成全国统一的市场,这些问题还存在。
❿ 场外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
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共同组成证券交易市场要具备以下功能:
(1)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发行的主要场所。新证券的发行时间集中,数量大,需要众多的销售网点和灵活的交易时间,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广泛的无形市场,能满足证券发行的要求。
(2)场外交易市场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按照有关法规公开发行而又不能或一时不能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提供了流通转让的场所,为这些证券提供了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为投资者提供了兑现及投资的机会。
(3)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交易所的必要补充。场外交易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投资者可以与证券商当面直接成交,不仅交易时间灵活分散,而且交易手续简单方便,价格又可协商。这种交易方式可以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需要,因而成为证券交易所的卫星市场。
(4)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相互匹配关系,优化融资结构对于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稳定的资金供给至关重要。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在难以满足现有资本市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很难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供给。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拓展了资本市场积聚和配置资源的范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与其风险状况相匹配的融资工具。
(5)为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提供流通转让的场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标准较高,大部分公司很难达到这一标准,但是公司股份天然具有流动的特性,存在转让的要求,场外交易市场为其提供了流通转让的场所,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兑现及投资的机会。
(6)提供风险分层的金融资产管理渠道。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市场,不同投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场外交易市场能够增加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供给、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风险的分层管理体系,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管理渠道多样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