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反应资产运营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1)存货周转率。它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2)应收账款周转率。它是指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3)流动资产周转率。它是销售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值。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4)总资产周转率。它是资产平均总额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该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总之,各项资产的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和反映收益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
② 什么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
营运能力,指企业运用各种资产的效率,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一,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全部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在一年内周转了几次,可以衡量企业在现有资产投入水平下产生销售收入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全部资产平均余额。第二, 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考|试/大表示应收帐款在一年内周转了几次,反映当年应收帐款的收款频率。
(2)反映生产资料运营能力的指标包括扩展阅读:
1丶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而且还反映企业的绩效。
2丶截至3月16日,据目前已经公布的534家公司的年报数据,食品饮料业存货周转率较2010年增加4.78次,商业贸易业存货周转率较2010年增加3.29次。
3丶分析人士指出,受欧债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2011年我国GDP增速回落至9.2%,而食品饮料业和商业贸易业等行业凸显防御性特征,存货周转率较2010年增长超3次。
4丶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已公布的年报数据,食品饮料业2011年年报存货周转率为8.07次(整体法),相比2010年度存货周转率的3.29次(整体法),增加4.78次,食品饮料因为其防御性,成为2011年资本市场舞台上的主角之一。
5丶在已经公布年报的食品饮料业公司中,上海梅林2011年年度存货周转率9.9112次,相比2010年度存货周转率6.3782次,增加3.533次,暂是年度存货周转率增加最多食品饮料类公司,去年净利润为14978.15万元,净利润增长率为84.87%。
6丶据悉,2011年12月,公司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通过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公司已从肉和肉类罐头生产制造企业转型成为以肉和肉制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综合食品生产制造企业,并一跃成为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六加一”核心主业之一。
7丶公司依托光明食品集团强大的综合食品竞争优势,通过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从资源控制、食品加工和通路建设全产业链公司组织架构,实现向食品制造与食品分销为双主业的二次转型,新梅林将被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综合食品制造和服务的提供商。
8丶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以史为鉴,美国1990年和2000年时期GDP下行的过程,美国食品饮料公司防御能力突出,其中,烈酒企业收入波动较大,利润相比增速较稳,而快消品啤酒、肉制品后期的恢复能力很快,从它们的历史股价看,啤酒、肉制品的防御能力突出。
9丶而日本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同样经历下行阶段,啤酒和火腿股的表现亦有亮点,这是由于啤酒和火腿企业的后期业绩的恢复能力较好,股价表现超越指数。
10丶华泰证券认为,短期看淡白酒,主要是即将披露的年报、一季报中,主流白酒公司较难有超预期的情况出现,同时近期催化剂较少。倾向于从大众食品类中选取公司,推荐业绩增速快的伊利股份、春节后生猪价格有所下跌的双汇发展、糖蜜成本下降超预期的安琪酵母。
③ 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也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款项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帐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越高表明:
(1)收帐迅速,账龄较短;
(2)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
(3)可以减少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同时借助应收帐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订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在评价一个企业应收款项周转率是否合理时,还应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也称存货周转次数,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和销货能力的一项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货营运效率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存货周转速度快慢,不仅反映出企业采购、出库、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存货占用水平低,存货积压的风险就越小,企业的变现能力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就越好。但是存货周转率分析中,应注意剔除存货计价方法不同所产生的影响。
(3)反映生产资料运营能力的指标包括扩展阅读
相关原则
反映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有许多,要正确分析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首先必须正确设计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选择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提高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要求
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周转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创造尽可能多的纯收入。
2、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体现多种资产的特点
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它们各有其特点。对于固定资产应考虑它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相脱离的特点,指标计算上,从两方面加以考虑;对于流动资产,主要应体现其流动性的特点。
3、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有利于考核分析
应尽量采用现行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或根据现有核算资料可以计算并便于分析的指标,否则,指标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④ 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是什么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一、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资产周转速度就越快,能够相对节约流动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周转速度过低,会形成资产的浪费,使企业的现金过多的占用在存货、应收账款等非现金资产上,变现速度慢,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高,说明企业在以下四个方面全部或某几项做的比较好:
快速增长的销售收入;
2. 合理的货币资金存量;
3. 应收账款管理比较好,货款回收速度快;
4. 存货周转速度快。
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计算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通过制定合理赊销政策,严格购销合同管理、及时结算货款等途径,加强应收账款的前中后期管理,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够反映出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的好坏。
如果企业形成应收账款,意味着企业提前交税 ,而税金都是以现金方式支付,这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如果因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导致企业经营现金流为负数,企业就要通过银行贷款来补充经营中短缺的现金,企业负债增加,同时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费用,导致企业偿债风险加大,减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运营能力不强。
那如何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呢?首先要规模得当。规模太大造成设备闲置,形成资产浪费;规模过小则生产能力小,形不成规模效益。其次是结构合理。即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结构合理有效。
四、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出企业单位资产创造的销售收入,体现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
1.在企业盈利能力较高的前提下,通过适当降低产品售价,提高销售量,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提高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 在企业资产规模不变,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增加销售收入,可以提高企业总资产周转率。
3. 企业通过处置闲置的固定资产,减小资产规模,也会提高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
4. 在企业资产规模不变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总资产周转率的目的。
⑤ 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哪些
企业营运能力的抄财务分析比率有: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
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5)反映生产资料运营能力的指标包括扩展阅读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也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款项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⑥ 下列指标中,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有( )多选
A
B
D
E
⑦ 什么是资产运营能力,具体包括那些内容,急!!!
资产运营能力指标
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运营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1)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2)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周转期越短,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⑧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营运能力分析:
(一)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
人力资源营运能力通常采用劳动效率指标来分析。
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
对企业劳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例如将实际劳动效率与本企业计划水平、历史先进水平或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
(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
生产资料的营运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营运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具体地说,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2.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
3.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
供参考。
⑨ 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有那些如何应用
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权益总额=全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利息保障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应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
盈利能力:
长期资本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长期负债平均值+所有者权益平均值)
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
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值
普通股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利)/(股东权益平均值-优先股股东权益平均值)
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普通股每股帐面价值=(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额)/平均资产追总额
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利息支出净额)/销售收入
销售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终于写完了,真佩服自己,居然能够静下来打了这么多字,真实
是破记录了,呵呵,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
⑩ 运营能力的生产资料运营能力的分析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本章下同)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帐款周转率(周转次数)= 营业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收帐款余额年初数+应收帐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帐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帐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示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本章下同)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状况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的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表明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不良资产比率和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也能够反映资产的质量状况和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帐+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100%
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