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发生经济大萧条时,最保值的是房子还是黄金
黄金,不管是房子还是黄金,都是维持生存的附加产品。即使你购买大量黄金,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很难变现,但是在灾难过后,可以变现换得资金,使得自己的事业发展有资金支持。
而房子的本质作用是人们居住的“窝”而已,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以起到保值升值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大家为之奋斗的动力和目标。而在经济差的时候,甚至是大萧条时期,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命。此种情况下,房子的价值就大大缩水。拥有几套房子,不如拥有黄金或者几车粮食管用。
(1)经济大萧条时黄金如何扩展阅读
房子够住就好,不要多买,更不能负债去炒房。有剩余的钱可以购入适当的 黄金,黄金比房子更有价值,并且没有使用年限,全球通用。想带到哪儿去都可以。也有经济方面的专家认为,经济大萧条时期,最保值的并不是黄金和房子,也不是债券,而是粮食。
按正常的逻辑来说,经济越萧条,柴米油盐酱醋茶无疑就越保值,这一定的。但是,如果你大量的囤积这些商品,是有极大风险的。比如储存风险,这些东西难以长久存放,所以粮食虽然保值,但也不适合大量投资。
Ⅱ 金融危机时黄金的用处
黄金在历史上长期作为法定货币使用
近代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更是将黄金作为维持纸币信用的根本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黄金非货币化用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外汇储备逐步多元化,黄金似乎也渐渐被人们遗忘。投资大亨巴菲特公开表示不看好黄金,他认为黄金本身不会增值,只会随着通胀和地缘政治因素改变相对价格,远远比不上可以增值的公司资产。
巴菲特的话并没有错,黄金的核心价值在于保值,被称为被囚禁的货币之王。在经济稳定时似乎看不到它的价值,然而一旦金融风暴来临,人民都倾向于购买黄金来避险,从根本上来说美元无限扩张的信用越来越增强了全球经济风险,使用信用货币就等于和政府签约允许他们随时从你的账户提现,即通胀,而投资实物黄金则能守护你的财富。
美国之所以千方百计摆脱黄金美元的挂钩关系实际上为了保存其国内的财富,为了维持美元霸主地位,改变美元危机,美国在70年代逼迫阿拉伯世界允诺石油用美元计价,有了石油的支撑,美元重新走强,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再次得以巩固,这实际上再次说明了黄金的重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私人场合强烈建议人们在自己的资产配置上加上黄金,个中缘由,相信大家已经心知肚明。
Ⅲ 为什么经济危机的时候,黄金价格上涨而白银价格下降
黄金作为银行储备,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所有遇到经济危机,银行为了稳定货币自然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来平衡货币!因此价格就会上涨。白银虽然没黄金这些功能,但是以前会跟随黄金上涨!
Ⅳ 为什么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黄金会下跌。
在经济来危机的时候黄金价格下跌是产自能过剩、经济紧缩的标志。
因为黄金的避险价值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于黄金残存的货币属性,即历史上长期作为金属货币或纸币本位的黄金相对于各国发行的信用纸币的保值功能。经济波动乃至政治军事突发事件动摇了人们对一国货币的信心,从而引发购黄金以规避货币贬值的风险的行为。
因此黄金的避险需求遵循的的逻辑是“金融危机或政治军事变乱———一国实体经济下滑或者货币供应失控——一国货币贬值的风险——抛出纸币购买黄金的避险行为 ”。
(4)经济大萧条时黄金如何扩展阅读:
经济危机的原因可能是: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5、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在生产方式危机才变成了现实。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发展,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Ⅳ 如果出现经济大萧条会对黄金、白银会有什么直接影响
初期由于货币的贬值肯定会上涨。但长期来说应该是黄金白银也会贬值(连生活都没法保内障了,谁还有买黄金的容欲望,谁还有兴趣投资啊)。生活必需品应该会涨价也能叫升值吧(生产过剩的必需品就不好说了,应该也会学美国销毁一部分吧)。
Ⅵ 1929 经济危机 黄金的价格如何
1.进入19世纪初开始,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货币金本位的建立意味着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从狭窄的宫廷范畴进入了平常的经济生活;从特权华贵的象征演变为资产富有的象征。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金本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世界已有59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具有如下特点:(1)黄金在国际交往中充当国际货币,各国中央银行汇票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是黄金,黄金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2)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3)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当外汇收支出现逆差,黄金外流时,如果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明显减少,会导致货币供给紧缩的效应,进而使物价下降,这将会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的单键能力并抑制进口;同时紧缩也会使利率上扬,引起资本流入。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促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亦然。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经济需求。在“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但实际上仍是通过市场吞吐黄金,因此黄金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必须指出,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黄金市场不能得到自由发展。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只有唯一的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
金本位制可以保证货币汇价的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由于国内货币发行受到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储备的约束,不会出现过分的通货膨胀;对于国际收支也能起到调节作用。但同时金本位制也有其不利之处,最致命的缺陷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不稳定.黄金存量的增长跟不上国内生产和流通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货币基础的矛盾日益尖锐;其次是它往往使—国的国内货币政策取决于黄金流出还是流入,有可能出现由于黄金的流出,即使对外贸易收支已陷于逆差,仍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或由于黄金流入而被迫采取膨胀政策的情况。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到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一关便是15年,直至1954年方后重新开张。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此后对黄金的管理虽有所松动,但长期人为地确定官价,而且国与国之间贸易森严壁垒,所以黄金的流动性很差,市场机制被严重抑制,黄金市场发育受到了严重阻碍。
一战后,1922年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除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外,英法实行金块本位制,其它国家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国内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银行券只能有限制地兑换金块。而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是: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兑换外汇。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际上,它是一种带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当然,无论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定。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终于全部瓦解。
2. 布雷顿森林系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
1944年,经过激烈的争论英美两国达成了共识,美国于当年5月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1)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结算的基础,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2)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制定了35美元1盎司的官方金价),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可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3)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1%上下幅度波动,各国央行有义务在超过规定界限时进行干预。至此,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各国的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面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但因为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黄金的价格及流动都仍受到较严格的控制,各国禁止居民自由买卖黄金,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伦敦黄金市场在该体系建立十年后才得以恢复。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即它在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出,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成为国际储备。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如果美元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经济竞争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 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当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
在这一时期黄金价格一直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国家对黄金市场的介入干预时有发生,黄金市场仅是国家进行黄金管制的一种调节工具,难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市场的功能发挥是不充分的。
3. 黄金非货币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国际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使黄金成为了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从国家金库走向了寻常百姓家,其流动性大大增强,黄金交易规模增加,因此为黄金市场的发育、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环境。黄金非货币化的20年来也正是世界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时期。可以说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逐步放松了黄金管制,是当今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政策条件,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黄金制度上的非货币化与现实的非货币化进程存在着滞后现象。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但是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当今黄金仍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充当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产。
当今的黄金分为商品性黄金和金融性黄金。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且由于交易工具的不断创新,几十倍、上百倍地扩大了黄金市场的规模。现在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物,而且世界各国央行仍保留了高达3.4万吨的黄金储备。在1999年9月26日欧洲15国央行的声明中,再次确认黄金仍是公认的金融资产。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将黄金市场的发展原因归结为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也不能把黄金市场视为单纯的商品市场,客观的评价是:在国际货币体制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黄金开始由货币属性主导的阶段向商品属性回归的阶段发展,国家放开了黄金管制,使市场机制在黄金流通及黄金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出日益增强的作用。但目前黄金仍是一种具有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所以不论是商品黄金市场,还是金融性黄金市场都得到了发展。商品黄金交易与金融黄金交易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中的表现和活跃程度有所不同。
Ⅶ 经济危机的时 是做空黄金还是做多黄金
做多还来是做空都是一厢情自愿的想法。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来看。
按常理来说,经济危机,货币贬值,利率下降,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行更多的货币,这使得黄金可以换更多的纸币。由于理性经济人的预期,货币会越发越多,那么当然就说收藏黄金,使得市场黄金数量下降,价格会上涨。所以这个时候做多肯定是对的。
但是,另外一个情况出现了,黄金本身不仅具有货币性质,还具有其他使用价值,比如首饰,装饰。如果经济危机出现,这些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市场的黄金数量显然对应的需求大幅下降,价格也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这个现象其实,已经发生过了,记得07年的时候黄金价格到达过每盎司600多美金,而在经济危机的08年,它的价格一样跌倒了380美金啊。怎么不是上涨呢。
而且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因素很多,有美元指数问题,有黄金本身的产量和需求量问题等等。
所以在判断经济危机时,黄金是做空还是做多,只能说按趋势操作,顺势而为。任何提前1天的计划,都是错误的。
Ⅷ 经济大萧条时期支付宝买黄金靠谱吗
这个应该是什么时候买都可以 黄金是硬通货 一般都是平稳的上升 但这个不是投机的 偶尔出现那种大幅度上升的情况
Ⅸ 发生经济大萧条时什么最保值
有句老话说得好“盛世藏古玩,乱世买黄金”,蒋老师非常认同这句话,所以我认为,发生经济大萧条时黄金最保值!
总结:无论是美国经济大萧条还是全球金融危机都可以确定黄金的重要性,结合以上黄金的特点,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必定是黄金最保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