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一般将什么定为中央银行的主要操作指标之一
利率 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操作
⑵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什么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1.cpu工作频率:计算机的指令是由时钟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工作越快。
2.内存:硬盘网页中需要的信息、程序都是先录入内存,而后再由cpu调取执行、显示,内存越大,包容的信息越多,cpu工作更流畅(不需或更少的从其他地方调取信息,执行时间缩短,效率变高)。
3.显卡。
4.硬盘:硬盘是存储工具,越大越好,就现在的情况而言,硬盘有160G~300G因该能满足一般人的要求。
⑶ 请问操作系统有哪几个主要指标特别是安卓的,谢谢大家!
系统没有什么性能指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通常都是以系统安装方便、快捷、集成所有驱动、附带安装常用软件等等,一般这样的系统就比较不错了,剩下的就是对系统做一些优化等等。系统的划分要看是按什么来划分,比如按系统的种类可划分为2000、2碃顶百雇知概版谁保京003、2008、XP、Vista、Linux、WIN 7等等,如果按照版本来划分可分为家庭版、旗舰版、正式版等等。
⑷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字长,运算速度,主存储器,外存储器,硬件扩充能力。
1、字长
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2、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
3、主存储器
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
4、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
5、硬件扩充能力
并行I/O是一种不需要转发的操作,是由各进程各自独立地发出I/O请求,以得到相应的数据区域,即多个处理器可同时对共享文件或不同文件进行I/O访问。扩充并行I/O能力是指提高I/O设备并行输入输出速度。
(4)主要操作指标的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1、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可将计算机分为高性能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等。
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科学与工程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
3、控制器和运算器合在一起成为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
4、主存储器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具有存取速度快,可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等特点。
5、系统软件是指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管理、维护、控制和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编辑、翻译和装入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服务程序。
6、服务程序分为诊断程序,反病毒程序,卸载程序,备份程序,文件压缩程序。
⑸ KPI指标是什么啊
KPI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
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5)主要操作指标的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操作流程。确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确定业务重点。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二)分解出部门级KPI。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三)分解出个人的KPI。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治理者的绩效治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五)审核关键绩效指标。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参考资料:网络-KPI指标
⑹ 你认为短线操作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我认为任何指标都不重要,操作短线重要的是判断K线的支撑位置与阻力位置,请问楼主如果没有K线,会有指标吗?
把话说回来,如果指标真的那么有用的话,那么这个市场里面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亏损了.
K线才是问题的根本.
⑺ SDLH指标的原理是什么
买股票要看BOLL指标,OBV指标。买股票要看RSI指标。祝你好运!收益满仓!
⑻ 请说明计算机中的几种主要技术指标,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MACD称为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从双移动平均线发展而来的,由快的移动平均线减去慢的移动平均线,MACD的意义和双移动平均线基本相同,但阅读起来更方便。当MACD从负数转向正数,是买的信号。当MACD从正数转向负数,是卖的信号。当MACD以大角度变化,表示快的移动平均线和慢的移动平均线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开,代表了一个市场大趋势的转变。
相对强弱指标相对强弱指标:RSI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强弱指标最早被应用于期货买卖,后来人们发现在众多的图表技术分析中,强弱指标的理论和实践极其适合于股票市场的短线投资,于是被用于股票升跌的测量和分析中。
是最主要的两种指标之一,呵呵
⑼ 简述计算机的几种主要技术指标,他们的含义是什么
电脑硬件性能指标
CPU主要性能指标
—————————————————————————
性能指标介绍CPU的性能指标 CPU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微机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
(1)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
(2)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 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3)扩展总线速度(Expansion-Bus Speed) 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接口卡的工作速度。
(4)工作电压(Supply Voltage) 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随着CPU主频的提高,CPU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
(5)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的物理空间。
(6)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7)内置协处理器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8)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Pentium级以上CPU均具有超标量结构;而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9)L1高速缓存即一级高速缓存。内置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10)采用回写(Write 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效,速度较快。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
内存性能指标
—————————————————————————
(1)速度。
内存速度一般用于存取一次数据所需的时间(单位一般都 ns)来作为性能指标,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只有当内存与主板速度、CPU速度相匹配时,才能发挥电脑的最大效率,否则会影响 CPU 高速性能的充分发挥。FPM 内存速度只能达到 70~80ns,EDO 内存速度可达到 60ns,而 SDRAM 内存速度最高已达到 7ns。
存储器的速度指标通常以某种形式的印在芯片上。一般在芯片型号的后面印有-60、-70、-10、-7等字样,表示起存取速度为60ns、70ns、10ns、7ns。ns和 MHz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ns=1000MHz 6ns=166MHz 7ns=143MHz 10ns=100MHz
(2)容量。
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而 Windows 系统、打字软件、游戏软件等,一般都是安装在硬盘等外存上的,必须把它们调如内存中运行才能使用,如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其实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通常把要永远保存的、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外存上,而把一些临时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内存容量是多多益善,但要受到主板支持最大容量的限制,而且就是目前主流电脑而言,这个限制仍是阻碍。单条内存的容量通常为 128MB、256MB、最大为 512MB,早期还有 64MB、32MB、16MB 等产品。
(3)内存的奇偶校验。
为检验内存在存取过程中是否准确无误,每 8位容量配备 1位作为奇偶校验位,配合主板的奇偶校验电路对存取数据进行正确校验,这就需要在内存条上额外加装一块芯片。而在实际使用中,有无奇偶校验位对系统性能并没有影响,所以,目前大多数内存条上已不在加装校验芯片。
(4)内存电压。
FPM 内存和 EDO 内存均使用 5V 电压,SDRAM 使用 3.3V电压,而 DDR 使用 2.5V 电压,在使用中注意主板上的跳线不能设置错。
(5)数据宽度和带宽。
内存的数据宽度是指内存同时传输数据的位数,以bit为单位;内存的带宽是指内存的数据传输速率。
(6)内存的线数。
内存的线数是指内存条与主板接触时接触点的个数,这些接触点就是金手指,有 72线、168线和184线等。72线、168线和184线内存条数据宽度分别为 8位、32位和64位。
(7)CAS
CAS 等待时间指从读命令有效(在时钟上升沿发出)开始,到输出端可以提供数据为止的这一段时间,一般是 2个或 3个时钟周期,它决定了内存的性能,在同等工作频率下,CAS 等待时间为 2 的芯片比 CAS 等待时间为 3 的芯片速度更快、性能更好。
(8)额定可用频率(GUF)
将生产厂商给定的最高频率下调一些,这样得到的值称为额定可用频率 GUF。如 8ns 的内存条,最高可用频率是 125MHz,那么额定可用频率(GUF)应是 112MHz。最高可用频率与额定可用频率(前端系统总线工作频率)保持一定余量,可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稳定地工作。
显卡性能指标
—————————————————————————
(1)刷新频率:指图象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即屏幕上每秒钟显示全画面的次数,其单位是Hz。75Hz以上的刷新频率带来的闪烁感一般人眼不容易察觉,因此,为了保护眼睛,最好将显示刷新频率调到 75Hz以上。但并非所以的显卡都能够在最大分辨绿下达到 75Hz 以上的刷新频率(这个性能取决于显卡上 RAM-DAC 的速度),而且显示器也可能因为带宽不够而不能达到要求。一些低端显示卡在高分辨率下只能设置刷新频率为 60Hz
(2)色彩位数(彩色深度):图形中每一个像素的颜色是用一组二进制树来描述的,这组描述颜色信息的二进制数长度(位数)就称为色彩位数。色彩位数越高,显示图形的色彩越丰富。通常所说的标准 VGA 显示模式是 8位显示模式,即在该模式下能显示 256种颜色;增强色(16位)能显示 65 536种颜色,也称 64K色;24位真彩色能显示 1677万种颜色,也称 16M色。该模式下能看到真彩色图像的色彩已和高清晰度照片没什么差别了。另外,还有 32为、36位和42为色彩位树。
(3)显示分辨率(ResaLution):是指组成一幅图像(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图像)的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乘积。显示分辨率越高,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像素越多,则图像显示也就越清晰。显示分辨率和显示器、显卡有密切的关系。
显示分辨率通常以“横向点数×纵向点数”表示,如1024×768。最大分辨率指显卡或显示器能显示的最高分辨率,在最高分辨率下,显示器的一个发光点对应一个像素。如果设置的显示分辨率低于显示器的最高分辨率,则一个像素可能由多个发光点组成。
(4)显存容量:显卡支持的分辨率越高,安装的显存越多,显卡的功能就越强,但价格也必然越高。
⑽ 关键业绩指标的操作流程
确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确定业务重点。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二)分解出部门级KPI。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三)分解出个人的KPI。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治理者的绩效治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五)审核关键绩效指标。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