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持有FRM和CFA双证年薪能拿多少
说起金融界证书,最为知名的大概就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有志在金融领域有所发展的同学们,也一定都听说过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的名字,感觉都很厉害的样子!
那么,持有FRM和CFA双证年薪能过百万吗?
首先,我们先详细的介绍一下CFA和FRM这两个证书。
CFA
拥有全球金融必考证书的CFA考试在国内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认证,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CFAI)授予。自CFA考试进入中国后,CFA每年的报考人数在成倍的增长,仅今年6月份的考试,报考人员已经达到近5000人。
CFA考试的目的就是一个职业规划的完善过程,考CFA也许是为了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也许目的仅仅是镀金,这里小编觉得CFA证书其实给大家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直认可度,而是在职业规划,还有一国的证券市场完善,还有人才引进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意义,另外还可以给自己带来不少的人脉。
FRM
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由美国「全球风险管理协会」(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简称GARP)设立,是风险管理领域认可度**的证书之一。
FRM证书已经得到华尔街和众多欧美著名金融机构、大型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以及各国政府监管层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同,并已经成为全世界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认证。金融人升职必备证书。
FRM考试始于1997年。截至2016年底,全球约有3万多名人员获得FRM头衔。
FRM考试在中国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深圳、北京、杭州、天津、济南、厦门和香港设有考点,目前中国(包括香港、台湾)FRM持证人依然属于极度稀缺的金融高级人才。
1.CFA偏向投资,更加全面,包含了FRM没有的财务分析、股票投资、经济学、职业道德等。包含的知识点数倍于FRM。但对于一个基金经理,这些都是必要的知识。另外CFA里的道德部分看似鸡肋,实际上却是了解西方人职业观很好的途径。
2.FRM偏向风险管理,定量(Quantitative)的比重更大。FRM里对于市场/操作/信用风险的讲解更加深入。FRM中巴塞尔协议的部分在商业银行之外的地方恐怕无法用到,但商业银行非常欢迎有巴塞尔协议经验的人。
考试FRM和CFA双证对工作的帮助有哪些?
哪个证书本身对于就业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基于很多考生参加考试的初衷正是就业或者转行,所以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对就业帮助更大的证书的话,那肯定是CFA。在美国找工作的网站上,如果以“FRM”为关键词搜索职位有50个对应结果的话,那么搜CFA就会有至少100个。
在华尔街岗位招聘描述里,如果提到CFA,通常是这么说的:”participation in CFA program would be a plus.”换言之,有没有考,考完没考完,都不是最要命的筛选标准。
但是,如果你找工作时恰好正在准备CFA或者FRM,那么其中的知识会让你的面试非常非常轻松,保证在知识环节不会出现硬伤。所以对于就业而言,证书对你**的帮助在于过面试关,而不是简历关。
FRM考试前做什么?当然是易错题!高顿FRM小编整理了一份“FRM易错题汇总”分享给大家。题目刷起来~
回到,文章的主题:持有FRM和CFA双证年薪能过百万吗?
咱就不是或双证了,单说FRM这一个证书:
风险管理向来是金融工作的核心,而FRM就是金融风险管理最为权威、要求最严格、最受认可的资格认证证书。
FRM持证人目前在中国的平均年薪可达70万元人民币,妥妥的金融界“黄金证书”。
上海不久前发布的《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更是直接将FRM证书持有者列为最紧缺金融人才,真可谓是太缺人了。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何你肯花时间考出双证,至少能够证明:
1.你很勤奋很刻苦,花了几百甚至上千的学习时间,能够沉下心学习。
2.你很有上进心,至少在大学的时候,别人可能在看剧玩游戏,你选择了提升自己。
3.你的家境可能还不错,毕竟这两个证书考下来不便宜,也许你还报了辅导班……
不管怎样,你的简历上有这六个字母,就能比其他人要增色不少。注意,只是“增色”,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的个人能力。
证书是你的成功阶梯里的其中一个
“人生就如阶梯,唯有阶梯真实存在。攀爬才是生活的全部。”
一张张手牌决就像一节节阶梯,帮助你向上攀爬。对于我们这种没啥背景的人,CFA、FRM证书,也是我们的手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获取他人信任,让别人愿意认识你,通向更多资源的一张手牌。
㈡ 在华尔街取得百万年薪的FRM证书,在中国能赚多少
谈到财会/金融领域的国际证书,往往就不得不谈一个问题:这张证书在中国有用吗?
像风控领域的顶级资格认证“金融风险管理师”FRM,在美国等地能为持证人争取到人民币百万以上的年薪。但有人就讲,国内外金融调控机制不同,这些证书到国内就失去效力,真相是否如此?
这时候就可以拿数字说话。全球风险管理协会官方数据统计,考取FRM证书的人在国内的平均年薪大约在70万左右,无论外国中国,始终保持住了“高薪水”的姿态。
其实要想攻破FRM在中国“没有用处”的谣言,就可以从中国哪些雇主认可FRM以及政府对待FRM的态度来分析。
1. 中国的FRM雇主有哪些?
国内目前FRM持证人还只有几千名,其中大多数在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工作。以工行为例,截止到2015年底,工商银行已经有462名员工取得了“金融风险管理师”资格,占全国总人数的17%,居于首位。
要说FRM的威信力在中国得不到承认的话,看下其持证人全球雇主排行榜就会马上被打脸——排在前四位的,都是中国的银行,即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农业银行。
清一色的中国银行直接告诉你,国内金融机构对FRM的认可度到底有多高,这样“国外金融证书在国内没啥作用”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并且,大量外国银行的中国支行也在积极招聘金融风险管理师,从事风控工作。此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开展企业风险咨询的业务,需要FRM持证人的加入。
2. 政府支持
要找出FRM在中国认可度如何的最佳证明,大概就属政府的红头文件了。
上海1月刚刚下发的《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里,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等国际资格认证证书持证人,要达到总数3.5万左右。
同一时间发布的《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将需要持有FRM证书的“金融产品研发团队人才”、“合规与反洗钱人才”、“风险管理人才”列为最高程度紧缺,强调要重点引进、加强政策倾斜程度。
总而言之,上海官方发声,未来几年要重点规划FRM人才的培养,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工商银行等国内大行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内部选拔人才参加FRM考试,费用全程报销。考取证书的人将优先进入银行内风险管理部门,满足其人员需要。
总之,FRM证书从报名形势、考取后的工作机会、政府支持力度来看,在中国的认可度都完全不低。中国近年为了将上海等大城市打造为国际金融中心、争取世界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对于国际金融证书持有人的需求必然是越来越大。
想要成为国家需要的金融人才,其实从大学开始就可以着手准备。FRM报名并没有学历上的限制,从大一进入学校就能够报名考试。这样大四毕业前就能通过FRM两级考试,毕业后直接进入金融界,为填补30万人才缺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㈢ 量化投资 cfa有没有用
对投资行业薪酬状况的调查表明,雇主愿意为拥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CFA持证人提供高额奖金。同行业,CFA持证人比非持证人收入高24%。如果不谈工作经验,CFA持证人于非持证人的薪酬差距将更大,CFA持证人的薪资高于非持证人54%。
CFA就业最多的世界著名机构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和瑞银、普华永道、国内头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是CFA持证人,CFA在中国已成为胜任能力的考量标准。
CFA的就业前景--鉴于CFA考试的正规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其资格证书在全球金融领域内受到广泛的认可,被称为“第2护照”和“华尔街通行证”成为银行、投资、证券、保险、咨询行业的从业通行证。
CFA职业方向包括投行经理,基金经理、财务经理、项目总监、行政总裁、资金分析高管、资金管理总监、审计项目经理、首席执行官、税务经理、融资经理、总出纳、财务总监、财务结算高级经理、投资分析高级经理、财务会计主管、财务结算高级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员等,同样薪酬也很可观。美国CFA的年薪40万美元以上,在香港年薪30万美元左右。
㈣ 啥是华尔街STB量化资产交易所
华尔街STB量化资产交易所,坐落在美国华尔街,是为全球优质的中小企业做股权通货产品发行与交易的媒介。
华尔街STB量化资产交易所发行的产品为股权通货。所有产品上线交易时均具有独立的股权通货代码。采用最新的统计学和密码学的技术,保障交易秩序,提高交易效率,维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作为交易平台不自行发布产品。
产品流通期间申请企业每年需按照所质押的股权数量提供股权收益。交易所将指定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将股权收益金以交易的形式回购通货产品,所回购的股权通货产品将强制做市场清除。
所有的企业都持有能够在生产和流通中,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可以估计或者计算因盈利目的而持有、且实际也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以及股权、债权和其他价值的资产,这部分资产被称为量化资产。
企业申请发行程序:
1.申请时需提供营业执照、企业邓氏编码、地区企业良好证明、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证件及其他相关材料及公司章程和出资证明、融资需求、资金使用计划等。
2.申请企业需为连续二年持续盈利的优质中小企业。
3.申请企业相关评审通过后,需要与交易所签订股权质押协议,发行数量根据申请发行公司与交易所最终签订的股权质押协议为准,所质押一股股权对应一份股权通货。
㈤ 在中国,做量化交易一天的工作是怎样的
做量化交易一天的工作:
8:00~:00: 打开交易策略,设置一些运营参数
9:00~9:30: 观察策略运转,确保没有问题
9:30~15:30: 解决已有策略的问题并研究新策略,测试新想法
15:30~17:00: 分析交易记录, 确定第二天的交易计划
17:00~18:00: 运动
岗位职责:
分析金融市场(期货、股票等)数据,寻找可利用的机会;开发与维护量化交易策略;提供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相应的技术支持;
岗位要求:
1.熟练计算机编程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python优先;
理工科背景,具有良好的数理统计、数据挖掘等相关知识储备,熟悉机器学习方法(分析科学问题和相应数据,建立模型和方法,验证模型和方法,应用模型和方法并分析结果,改进模型和方法);
有处理分析大量数据的经验,并能熟练选择和应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解决科研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良好的自我学习和快速 学习能力,有工作激情,喜欢金融行业;两年及以上实验室研究经验或研发类工作经验优先;
(5)华尔街量化交易年薪扩展阅读
量化交易是指以先进的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
极大地减少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㈥ 在投行内部做量化交易与独立出去做量化交易有何不同
这里我们只说量化交易,不讨论量化研究和量化定价这一块的业务。
量化交易是分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2008年以前,或者说Dodd-Frank法案以前,投行内部林立着各样的很多对冲基金或者类对冲基金的实体,比如Morgan Stanley的PDT(Process Driven Trading)和高盛的Global Alpha,而很多投资银行的自营交易业务也很像对冲基金。在这一阶段,这些类对冲基金的实体和外面的对冲基金是没有啥区别的,业务很类似——赌方向、做部分对冲(Partial Hedging)、跨市场套利,也非常敢于承担风险。
当时在投行内做对冲基金类型的量化交易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为两点——第一是银行有着非常良好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显著地低于当时的对冲基金,如果你尝试去组建过一个基金,你就知道资金成本对于一个对冲基金的影响多么大——巴菲特这么多年的成功是离不开长期1.6倍的财务杠杆和其低于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资金渠道的(详细内容参见AQR的论文——Buffet's Alpha)。 炒股需要经常总结,积累,时间长了就什么都会了。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以私募风云网那个直播平台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对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是银行有着一个灰色的信息流——客户的交易记录。这个交易信息,就是今天,也是非常有用的内部消息。几周前Bill Gross从PIMCO离开时,所有投行的Sales都疯了,不停地研究之前PIMCO在自己银行的仓位,然后分析那些债券最有可能最先被清盘,从而给其它客户交易建议。而当年文艺复兴多次更迭合作的投行,就是因为其大奖章基金的交易记录得不到妥善的保密,很多合作银行的自营交易桌跟着交易。
这两个优势造成了当时的自营交易极其暴利,而且管理层为了做大业绩,全力支持明星交易员放大杠杆——而实际上,金融危机期间很多的CEO都是靠着自营交易的暴利业绩从交易大厅升职到管理层的——比如Citi的前任CEO Pandit和摩根斯坦利的前任John Mack。
这也造成了,为什么很多高盛离职的自营交易员在金融危机后,当银行不能做自营交易后出来自立门户开设对冲基金,却完全无法复制当年的业绩——因为他们是因为整个组织的强大而获得超额收益,当失去了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后,一切都成为了浮云。
2008年,准确说是2009年后,一切都变了。
首先是政府明令规定自营交易不让干了,于是各种投行旗下的基金,放入资管部的放入资管部(比如Goldman Sachs Global Alpha进入GSAM),独立营业的独立营业(比如PDT从摩根斯坦利分离),要不直接就关门大吉了(比如UBS、德银)。
还有一些硕果仅存的,一般是在股票交易部门,打着对冲为名,通过会计手法,维持着极小的自营规模,这种类似的团队很多投行都有。但是不成气候了,也不会造成任何系统性的风险——当然,各种马路传奇故事也销声匿迹了。
银行内部还有没有量化交易了,其实还有——那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的自动化做市交易。做市在国内这个概念刚刚出现——因为期权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但是在美国这个是从华尔街开始就有的交易体系了。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你经营一家买可乐的小店,你有两个主要的交易——一是从总经销商那里拿货,用的价格是Bid,二是分销给街边下象棋和夕阳下奔跑的孩子们,这是Ask。Bid是你的进价,Ask是你的出货价格,Bid一般小于Ask(除非你是搞慈善的)。你持续的维持报出这两个价格,同时根据你的存货来调整报价或者对应报价的数量——比如你的存货太多,大爷不出来下象棋了,你就降低Bid,这样很难进到货了,而保持Ask,等待有人来消耗你的库存。
这个过程就是基本的做市商交易流程,在金融中,由于没有实际的总经销商供货,你的报价(Bid-Ask)是基于你对于对应资产的Fair Price的估计来决定的,通常是你算出来的均衡价格加减一个值构造成Bid-Ask组合。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个报价都是靠人来完成,这个过程是枯燥的,而且很容易出错——而对于期权类产品(非线性价格)也很难快速报价。我之前和期权交易员合作过很长时间,他们的工作不一定智力上很难,但是对于人得耐力绝对是一种挑战——因为在开市后他们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报价,一quote两quote,一quote两quote,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报价,报价,在这交易大厅报价... ...
于是,从简单的资产起,从交易所级别开始支持API交易了。什么是简单的资产,就是Vanilla类别的,比如个股、指数、外汇、国债等等。因此投行由于本来就是大量资产的做市商,开始把原来这套过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后面大家发现计算机是完美胜任这项工作的,因为计算机能够高速计算库存来调整报价,还能报出很多复杂的单类型。因此从2000年开始个股、指数开始逐步被自动化做市来包揽,2005年后个股期权自动化做市大热,而2008年后外汇自动化做市也相当成熟了,2010年开始国债自动化做市也在美国兴起——这也是我目前在工作的内容。
那么对冲基金呢,除了传统的量化Alpha,他们难道不能也做这个业务吗?实际上,很多对冲基金的自动化做市业务比投行还要好——比如Citadel,比如KCG。但是区别何在?区别在于两点,第一是很多对冲基金不是专属做市商(Designated market maker)。DMM的特权是其有专属席位——在美国这样高度商业化的国家,DMM也是非常稀有的。原因在于,DMM是有责任的,那就是在各种大型金融危机中,当流动性极差的时候,DMM还是要持续的报价,一quote两quote,一quote两quote,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 ... 在流动很差的时候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家丢给你的都是不好的资产,比如大跌的时候,都在卖,你的Bid反复被Hit,然后又没人来hit你的Ask,浮动亏损可以非常大。那么DMM的特权呢,DMM可以获得非常高比例的rebate,也就是说,佣金返点非常高。这是对于其承担的义务的回报。
第二就是绝大多是对冲基金不是Broker,也是你一般想买股票不会去找他们报价。在外汇和债券这类市场中,有两级市场,一个是B2C市场,也就是零售市场,里面基本都是Broker-Client,而第二级就是B2B市场,都是Broker-Broker。一般来说,B2B市场的Bid Ask Spread要低一些。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我小时候去批发书的商店买书,一个商店有本习题集没有,于是老板去隔壁家拿了一本,卖给我,最后肯定这个老板要把一部分价格还给隔壁家,我付的价格和老板付给隔壁家的价格就是B2C到B2B市场的差价。
这里投行又耍流氓了,他们有着B2C市场的接入优势,因此只要客户量够大,基本都能把自动化做市实现盈利——因为根据大数法则,一定时间内,买卖双方的交易量应该是均衡的。
那么对冲基金靠什么——靠更好的策略。对冲基金如果要做高频做市的,基本在B2B市场参与,他们不是DMM,但是也自己去报价,然后靠着对于价格走向的准确判断,来调整报价,实现拿到多数对自己有利的单,或者持有更久符合预测方向的单,来达到盈利。这种不是DMM却自发去做做市商的行为,叫做Open Market Making。
Citadel是期权自动化做市的王者,顶峰时期一年的利润可以到1 Billion(2009),而整个市场那年的利润也就是7 Billion左右。因此如果策略逆天,没有客户流,也能靠做市赚钱的。
此外,做市业务之外,对冲基金还多了很多机会。因为很多业务银行做起来不划算——比如商品。考虑一个金融类公司,不能光讨论交易策略,宏观上你一定要思考资金成本等问题,这才是投资之道在投资之外。商品这些之前银行干了很多坏事的业务(详细参加高盛的铜交易和JP的风电交易)都被监管方克以了极高的资本罚金。这是Basel III里面的规定,也就是你拿着1元的股票和1元的监管资产过夜受到的处罚是完全不同的,具体算法参见Basel对于RWA(Risk Weighted Asset)计算的细则。这一系列监管,造成了对冲基金有了大量的新业务——因为投行退出。而大量银行的人才也流向了对冲基金。
现在门径这么清晰,那么投行和对冲基金做量化交易的工作差别就很明显了——投行主要以自动化做市为中心的高频信号、客户流分析、报价博弈论等研究为主。而对冲基金主要是传统的量化Alpha、量化资产配置为主——当然还有公开市场自动化做市了。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投资愉快!
㈦ 美国华尔街STB量化资产交易所,注册送500块钱,是真的吗
他平台在注册期,为了鼓励用户积极注册,他会按相应规则赠送积分。有送500的,版有送权300的,还有送100的。
积分需要按照相应规则操作才可以被释放。
在积分释放期结束后,未释放积分将被回收。
已释放积分,可以在积分释放期后直接兑换通货。
相当于,你注册完后500分在你的账户上,但是还不能用。你要通过登陆和分享的方式来释放积分,释放完的积分才能当钱用。你没释放出来的,这个钱你也拿不出来啊。
他平台相当于活跃用户,花一些成本也是正常的。正确理解,理性对待就行了。
㈧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年薪一般是多少
CFA是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简称,CFA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特许金专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属起成立。CFA考试总共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侧重部分不一样,需要逐级进行考试。
CFA考试各级别侧重内容:
CFA一级(侧重知识、理解)一级考试(单选题)总共有240道(上午和下午各120道题)注重工具及技术,包括资产估值入门及证券管理技巧,主要考察考生对投资评估及管理方面的工具及基础概念。
CFA二级考试侧重:资产评估分析、股票估值、固定收益、衍生品投资,针对案例考察如何对产品进行有效定价和投资组合分析,考试形式是针对案例分析投资绩效和收益变化。
CFA三级考试:上午为IPS写作,下午为60道选择题。侧重投资组合管理,投资绩效分析和理财管理,要求考生熟知资产定价和投资绩效分析,能够独立撰写投资报告,考试形式是按照例文要求分析投资绩效,独立撰写投资分析报告。
㈨ 今天看到一资料说华尔街顶级交易员近十年的平均交易胜率为35%-50%,感觉很惊讶,是真的吗
有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