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交易员有前途吗我特别喜欢金融商贸有这方面的麻烦解答一下。
首先关于交易员这个行业大概有不少人可能听过,不过目前这依然是一个不为大众所熟悉的职业。很多人就想知道,交易员是干什么的,这是一个怎样的职业,收入怎么样,这门职业有没有前途。
一句话,交易员是一门通过买卖获得价差利润的职业。一般来说,交易员主要是交易金融产品及及衍生品,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外汇,股票,期货,基金等等,在这就不再一一细说。根据交易员是否持仓过夜,笔者把交易员分为日内交易员和非日内交易员两类。非日内交易员跟国内股票交易很相似,因为现在中国的股票实行的是T+1,不过国内只能做多,而在国外做多做空都没有限制(做多做空很形象,做多是先买入待涨,做空是先卖出待跌);在这主要说下日内交易员,因为国内大部分人对这很陌生。日内交易员主要是靠抓住一天之内的小波动来获取价差利润,也就是通过多次T+0操作,积累利润。这对国内做期货的朋友就来说就不陌生,现在国内期货是T+0交易的。可能有的朋友对T+0和T+1不明白,在这里也提一下,就拿股票来举例子,T+1交易表示一天之中如果你买入某支股票,在这一天你买入的股票不能卖出去,必须等到这天过完后的交易日才能卖出去,而T+0交易是表示一天之中你可以完成多次股票的买卖,只要你乐意进行交易。有在国内做过股票的朋友就会质疑这些交易员,那一天交的手续费岂不是海了去了,在国外做日内的交易员一般是从属于机构的,机构由于资金和成交量都非常大,其交易成本自然很低,使得即使赚取微小的价差也有利润。
说完了交易员是干什么的,那么收入呢,这就分几种了,一种是大机构,商业银行的交易员,国内这类交易员并不多,进入门槛也比较高,这类交易员收入有基本保障;另一种是目前逐渐在国内兴起的炒外国股票的交易员,同时也包含了炒外汇,炒期货的交易员,这类交易员进入门槛比较低,一切以赚钱能力说话,初期公司会投入资金培训新人,新人无需承担培训资金亏损,几个月后如果当月盈利达到公司规定金额,称之为毕业,在毕业之前,新人基本零收入,通常进入这行的都基本需要自备半年干粮度过无收益阶段,并且要适应交易工作时间,比如北美市场需要倒时差。新手毕业之后依然无需承担资金风险,工资与盈利直接挂钩,按当初和公司达成的协议比例分享盈利,工资的上不封顶。很多想入行的朋友既然来到这来了解这行,自然是听说了不少关于这行的传奇,以及见识过金融市场赚钱的魅力,需要先行仔细了解后再谨慎考虑是否入行。而对那些不了解这行,幻想一成为交易员就能赚大把钞票的人,就更加需要理性对待。
说完了收入,最后说说这门职业的前途。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金融业也是不断向国际靠拢,随着股指期货的推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脚步越来越快。金融产品也会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理财能力迟早会成为成就个人地位的关键因素。一个掌握有一定交易艺术的交易员是永远不会缺少资金的。有些优秀的交易员不一定愿意替人或公司操盘,可能他觉得他自己的资金已经足够了赚取他想要的,又或者是他向往自由的人,不愿意受束缚;当然也有不少优秀的交易员愿意替人或公司操盘,为什么?很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他自己有100万元,他要赚取100万元需要赚取的利润比例是100%,如果他替别人操作1000万资金,假设盈利五五分,他只需要赚取20%就可以赚够100万,请问赚100%容易还是赚20%容易呢?当然资金大到会影响市场的时候,就要另说了。现在的确有不少人受到过没有稳定盈利能力甚至是没有盈利能力的个人或公司的蒙骗,弄得财富大缩水,然而这并不代表没有优秀的交易员愿意替人操盘,巴菲特还替人炒股呢。前面光说了好的一面,接下来说说残酷的一面。成为优秀的交易员的过程是充满痛苦的,成功者是踏着一大批失败者上位的,大部分入行的人都是陪太子读书的。当交易员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说了这些,希望能让您对这门行业应该有了个大概的印象,如果您是一个想坚定入行的人,交易员 先祝您好运了,也同时希望提供的这些资源能给您入行后少走一些弯路。(上和金融教育搜集整理)
B. 感觉北京的外汇业,除了那些骗子公司招聘交易员考核的,就没有正经想发展外汇及衍生品的了。
本来外汇就是来灰色地自带,国内不开放个人外汇交易,能有多正经?也有不靠吃傻子的,有的就是抠门你真的过了也就收了,反正不考虑这样招人还要自己掏钱的。有实力自己拿单子说话,新手离得越远越好,绝对没戏。好公司可遇不可求,好的盘手百里挑一。 来自职Q用户:于女士
C. 电影魔鬼交易员里的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产品可以是没有实质性钱物的一张合约,魔鬼交易人利用了这一点,一下是版比较官方的解释:
金融衍生权产品是指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产品为基础,以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产品。
如:期货、远期合约。
)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象 原生资产 金融衍生产品
利率 短期存款 利率期货、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合约等
长期债券 债券期货、债券期权合约等
股票 股票 股票期货、股票期权合约等
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合约等
货币 各类现汇 货币远期、货币期、货币期权、货币掉期合约等
商品 各类实物商品 商品远期、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商品掉期
D. 欧美电影中一些投行或券商的交易员看的3-4个屏幕是什么
是一个类似于“彭博”的金融终端,非常贵,一台终端每年的年费就要上万美金了。专
但是它是非常厉害属的整合信息软件,基本上关于市场的实时信息都可以看得见。不同的信息,你可以放在不同屏幕上。我平时也在用,可以给你截一个图。
E. 金融衍生品投资协会颁发的高级外汇交易员证书权威吗
从网络的结果看,人力部的证书无效,应该由人民银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颁发颁发的才是对的,金融专业对口嘛。
F. 请问一下各位,前一段时间,是高盛由于期货交易员的交易,濒临破产吗
5月11日早盘,纽约股市的金融板块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下跌,开盘不到一小时,抛售情况越来越严重,华尔街几家主要银行的跌幅创下几日来的新高。据传,全美第一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突然损失了超过几十亿美元。又有传言称,这和一名叫“伦敦鲸”的交易员有关。
接下来的几小时里,事情逐渐浮出水面。摩根大通银行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季度文件中披露,3月底至今,公司的首席投资办公室在进行信贷信用投资时遭受了2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虽然其他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会弥补一部分损失,但公司的企业和私人证券投资部门,二季度仍将因此亏损约8亿美元,而之前摩根大通曾预计该部门二季度将盈利2亿美元。
消息一出,纽约股市金融板块加剧下跌。摩根大通股价收盘下跌9.3%至36.96美元。摩根大通的反应也算迅速,不仅是当日紧急召开分析师会议,C EO杰米·戴蒙本人也召开新闻发布会,诚恳道歉并表示此事件是公司的一次“重大失误”,犹如“脸上被扔了鸡蛋”。
戴蒙这么形容自己绝对不为过。“首席投资办公室”是杰米·戴蒙一直引以为豪的部门,它负责“管理整个公司所有主要业务线的日常运营所产生的结构性利息、汇率和某些信用风险”。戴蒙多次宣称这个部门足以对冲结构性风险,并投资于使公司的资产和债务处于更好的组合状态的地方。
而所有的一切,都和一个代号为“伦敦鲸”的交易员有关。
这位叫布鲁诺·埃克西尔的交易员在圈内早就知名。他任职于摩根大通的首席投资部门,每年都为摩根大通赚取约1亿美元。今年,他为摩根大通建立了巨额的信用违约掉期(C D S)头寸,在3月底之前空翻多卖出,押注美国经济的持续改善将推升企业债的价值。由于他撬动了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为自己赢得了“伦敦鲸”的称号。
但是,树大招风,多家对冲基金和其他市场参与方获悉后投入了巨额对赌资金买入针对这些公司债券的违约保护。从4月初开始,局势开始朝对埃克西尔不利的方向变化,摩根大通的许多衍生品头寸开始受损,而对赌的对冲基金则获利颇丰。
由于“伦敦鲸”账下的头寸损失越来越大,摩根大通不得不正式告知市场。在最初公布的可能损失8亿美元盈利后,戴蒙承认,损失可能在年底进一步扩大至40亿美元。实际上,在最近几个交易日中,该项交易的损失已经进一步增长了50%至30亿美元。
这30亿并不是之前所说的摩根大通银行在这笔交易中可能损失的30亿美元,而是其将在第二季度盈利的数字,而这一数字已经包含了目前的损失。“摩根大通银行的首席投资部门在过去的三年中净赚了超过50亿美元,”一名华尔街分析师表示,“即使这次损失惊人,但和摩根大通的盈利能力相比,仍然是可以承受的。”
针对已经出现的20亿美元投资损失,摩根大通银行目前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但这一努力目前看来似乎异常艰难。摩根大通面临两难选择,一种策略是缓慢减仓,并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逐步接受小额损失,最终完全清空仓位。另一种策略是“长痛不如短痛”,立即清仓结束这笔交易。第一种做法的风险是在逐步减仓的过程中,市场可能再度向着对摩根大通银行不利的方向运行,从而使得最终总的损失更大。而第二种做法的风险将是摩根大通银行短期内不得不接受巨额损失的事实,从而使得财报十分难看,也可能间接对其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摩根大通银行总共持有面值约1000亿美元的跟踪公司债券的指数衍生品。据知情人士称,其负责该笔交易的首席投资部门对该指数的仓位主要以多头为主,因此,一旦市场对这些衍生品标的物的信用状况感到担忧,那么指数将朝着对摩根大通不利的方向运行,从而使得该笔交易的损失扩大。
而摩根大通将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是,其所持的该笔交易占全部交易金额的比例过大,这使得摩根大通银行对该笔大额交易的操作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根据洲际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所有该交易的未平仓合约总额为7850亿美元,已占到了摩根大通的1000亿美元其中的12.7%。
“摩根大通的交易规模过大”T F M arket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员皮特说,“一旦他们的交易活动大到可以影响市场,他们就应该停止并且退出了。”
华尔街虽下调大摩盈利预期仍对金融监管说“不”
评级公司首先做出了预期回应。惠誉评级公司发表声明,不仅下调摩根大通的长期债券评级,还将其列为负面观察名单,理由正是声誉受损可能带来风险以及内部风险管理的种种弊端。惠誉说,目前导致亏损的风险敞口依然存在,且摩根大通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都很成问题,这些势必影响其日后的盈利能力,值得长期关注和评估。
标准普尔公司宣布维持对摩根大通的信用评级,但将其前景展望从“稳定”调为“负面”。
另外,部分证券机构也下调了对大摩的展望。“伦敦鲸”事件公布没多久,野村证券便下调了摩根大通的股价预期,并将其2012年每股收益从之前预测的4.75美元下调至4.32美元。该机构认为,对摩根大通来说,资本损失并不是主要问题,真正有害的是声誉受损。
“即使受到这一损失,我相信摩根大通银行依然是最具盈利能力的金融机构之一。”众议员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斯班瑟·巴切斯认为,“除非情况和我们所听到的大相径庭,我认为这一损失并不会影响到银行的储户。”
但是,即使盈利损失对大摩来说是可以消化的成本,本次事件确实对摩根大通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摩根大通一直是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受益者,CEO杰米·戴蒙本人作为金融危机中唯一幸存且获利颇丰的银行家,被华尔街引为翘楚。他一向反对严格的金融监管,这一次出事,相当于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确实令其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