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汇率变动只能在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
首先,你所说的汇率变动在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变动的前提是实行的金本位制度。
其次,在金本位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为铸币平价。
但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各国的汇率为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
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自由流动,并且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汇率变动就在铸币平价上下波动,范围就是黄金输送点。也就是黄金输入或输出时会产生运费,这些运费其实就是波动范围。
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
(我也是刚学,不知道表达清楚了没?)
B. 黄金和汇率的关系
外汇市场上美元的强势是影响黄金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与国际黄金价格之间的机制如下:
1、黄金和美元外汇是人们投资选择的重要金融资产工具,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从本质上讲,美元是一种不受尊重的信贷货币和债务金融资产。 在信贷时代,黄金无疑是一种金融资产,是少数几种非债务金融资产之一。
2、美元是国际公认的硬通货。 黄金尚未货币化30多年来,它已成为最值得信赖的黄金国际储备。 两者之间存在权衡,这意味着美元将会走软,黄金价格将会上涨。
3、世界黄金市场一般以美元计价。 当美元贬值时,其他货币的黄金价格也显示出下跌,因为黄金的美元价格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从而刺激非美国房屋。 黄金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国际黄金价格上涨。
4、美国GDP占世界GDP的1/4,外贸排名世界第一,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 黄金价格与世界经济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直接影响国际黄金。 价钱。
可以看出,美元的实力与国际黄金价格基本上是反向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影响与受影响,决定和决定的关系。美元汇率和黄金价格机制的前提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相互作用的正常机制受某些先决条件的制约。
这一前提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的稳定,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稳定,以及没有重大动荡。只有当国际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形势相对稳定。
(2)汇率为什么以黄金为准扩展阅读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是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为确定汇率的基准,汇率比较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上下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该制度在历史上早就存在过,但真正流行是1972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后。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两难、特别提款权、牙买加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联系汇率、美元化、汇率目标区制。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为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所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国际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为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可自由铸造;黄金可自由输出入;货币储备全部使用黄金;国际结算使用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人为的国际货币制度,其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特里芬两难: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增长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地增长;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牙买加协定: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得以形成的基础,其核心思想是:汇率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并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较少的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不受平价制约,主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汇率,政府既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也不限定汇率波动幅度。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是指政府预先确定、公开承诺,并用干预市场的方法而得到的本国货币与某种主要外币的法定平价和允许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但是可以定期地调整法定的平价,以利用货币的贬值或升值来校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一种国际汇率制度。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长期走势不受政府管理的影响而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但汇率的短期波动受到货币当局干预的影响;亦被称为肮脏浮动。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汇率
网络-黄金
C. 黄金价格是以国内的为准,还是以国际为准!
纸黄金和黄金期货受国际金价的影响,国际金价也就是现货黄金的价格,国际金价你要换算成克的话,你就这样算,当前的国际金价乘以汇率除31.1035就是克的价格了
D. 黄金和汇率有什么关系
你看欧元兑美元的走势与黄金的走势,差不多就是正相关,当然这个必须具体对待
E. 外汇汇率是怎么决定的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后两者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度下,流通中金币的价值与所含的等量黄金相同,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纸币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金币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币本位制下,各国均规定了本国金币的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两国间的货币比价要用各自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例如,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普遍实行金本位,英国规定每一英镑含纯金7.3224克,美国则规定每一美元含纯金1.504656克。这样,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7.3224/1.504656=4.8665,或者说一英镑的黄金价值是一美元的4.8665倍,因此一英镑折合为4.8665美元。但是,铸币平价只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实际的市场汇率并不一定就是1英镑=4.8665美元,而是会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在金币本位制下,汇率的波动不会漫无边际,其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s)的限制。这是因为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当汇率对一国不利时,它就不用外汇,而是改用运输黄金的办法来结算,从而改变了外汇的供求关系。所谓的黄金输送点是指两国间的铸币平价加减两国间的运金费用。其中,铸币平价加上运金费用为黄金输出点,是汇率波动的上限;铸币平价减去运金费用为黄金输入点。对英镑而言,假设在英美之间运输一英镑的黄金费用为0.03美元的话,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将在4.8365和4.8965之间波动。例如,美国进口商从英国进口价值10万英镑的商品,付款时英镑汇率为1英镑=4.9500美元,那么用英镑支付折合495000美元,直接用黄金支付只需10万×(4.8665+0.03)= 489650美元,可以节省535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进口商都会用黄金支付而不愿意美元兑换英镑支付。对英镑需求的减少,将使得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回落到黄金输送点之内。反之,黄金的流动也会使得低于黄金输送点的汇率回升到黄金输送点之内的。
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黄金并不流通,也不能自由输出入国境。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黄金平价(Gold Par)。所谓黄金平价是指两国纸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也称为法定平价。但是由于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黄金也不能自由输出入,黄金输送点便不复存在,对汇率波动的客观限制也随之消失了。汇率的波动幅度主要靠政府的规定加以维护,因而汇率的稳定程度大大降低了,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汇率。
(二)信用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现代信用纸币本位制下,各国政府已经不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了,黄金也不再是直接的国际支付手段,因此也就不能用金平价来决定货币的汇率了。
那么,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什么呢?按照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观点,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因此,可以用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来确定两国货币的汇率基础。一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对国内表现为纸币购买力,对国外则表现为汇率了。
F. 为什么六块多人民币才比得上一美元,这个汇率是按什么定的,是按国家储备了多少黄金吗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开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低。
(3)利率。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则汇率高。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G. 美元汇率与黄金的关系
黄金是一种货币储备,虽然美元实际上担当着黄金在以前的职能,黄金还是对货币内政容策有一定影响的,是对付 通货膨胀 的一种手段,它对美元是一种替代作用,黄金的在市场上的主要职能是储备货币和避险工具。
美元汇率直接反应美元的涨跌。
美元强弱是影响金价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美元是世界公认的硬通货,美元和黄金都是国际储备资产,美元坚挺就削弱了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和保值功能的地位。
其次,美国 GDP 约占世界 GDP 的 1/4 强,对 外贸 易总额世界第一,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而黄金价格显然与世界经济好坏成反向关系。
第三,世界黄金市场一般都以美元标价,美元贬值一方面势必导致金价上涨,另一方面,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于其他货币的持有者来说就显得便宜了,这将会刺激对于黄金的需求。所以,美元走势与金价应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H. 各国汇率是根据黄金储量计算的吗
上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黄金储量计算,现在是根据经济情况制定货币政策,黄金储备只是一个参考
I. 国家黄金储备和人民币汇率有关系吗
楼主,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以目前的货币体系黄金与汇率是不挂钩的!跟国家黄金储备也没有联系 历史上确实曾经存在"金本位"(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例如: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完全崩溃。取而代之的是"牙买加体系"。内容如下: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IMF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IMF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33,6%。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目前人民币汇率由政-府说的算,虽然号称市场汇率,但实际上是一种管制汇率。如果楼主有兴趣,可以后续追问~
J. 为什么为了维持国家汇率需要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
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导致国家货币得属性不同。
国家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叫储备货币,通常是美元,日元。
因为这些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被视为储备货币。(不是一两句能说的清楚)简单说这些货币是保值的。
黄金,古往今来都视为保值的贵金属。
一国持有这些的目的是规避风险,经济好的时候购入,经济差的时候抛出(或政治需要)来稳定本国货币利率,目的是稳定本国经济。
简单说持有储备货币和黄金是为了规避风险。或政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