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716黄金是纯金吗
纯金是指24K金,它的含金量是100%。在理论上100%的金才能称为24K金,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的黄金,所以中国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
B. 0.716g黄金等于多少钱
建议索要发票看发票品名
最近一周黄金涨股票跌
2014年12月16日交易价到240元左右,黄金首回饰285元左右,投资黄金250元,回收答220元,典当行回收价格只有210元以下,投资有风险从业需谨慎,如需查询详细品牌价格可追问核实;
谨防类似“兴邦”案和黄金佳非法集资广告
鄙视广告,鄙视某些助纣为虐的知道管理员
C. 香港黄金一两等于多少克
香港用“司马斤”制,一斤有16两,司马两是目前香港黄金市场上常用的交易计量单位,香港黄金1两(司马两)=37.42849791克,。一般计算金价时使用约数,即37.5克。
内地的“两”是50克,一斤等于十两,1公斤等于20两;但在香港,“斤”和“两”是中国传统的概念,一斤是600克,一斤等于16两(半斤八两即来源于此),一两等于10钱。折算下来,港澳地区的一两等于37.5克。目前香港黄金价格行情依据国际金价变动每日更新,香港黄金首饰今日价格为13830港元/克,换算为大陆报价则约为289元/克,比内地金价便宜。
香港黄金单位换算规则
香港黄金单位换算规则 在香港地区买黄金首饰,很多规矩和内地不一样,比如成色标识、计价单位等,另外,汇率以及付款方式,也会影响到实际购买价格。香港买金论两 ,在内地买金条或黄金首饰,店家都按克计价,香港度量衡制,一般专用于黄金。
1司马两=37.42849791克
1司马两=10司马钱=37.429克(g)
12司马两=1磅
换算方法:1司马两=37.42849791克或1千克=26.718司马两
也就是说,无论是港澳地区的珠宝店,还是金铺、当铺,商家标注的每两多少港元的标价牌,绝对不是“除以50”的概念,而是要除以37.5。 付款也有讲究,一般店家会鼓励内地游客用银联卡付款,这样既不收刷卡手续费,汇兑损失也相对较小。
香港金价比内地便宜:
据专业人士说,香港黄金比内地便宜,主要是没有增值税和关税,一般在香港和澳门买黄金,比在内地至少便宜10%。此外,内地黄金首饰价格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挂牌价和工费,而香港、澳门地区则一分为三,首先是“纯金价格”,再是佣金(一般为纯金价格的2%-3%),最后是工费(一般为纯金价格的0.5%-1%),店家会把每一项费用打印在发票上。
内地消费者在购买时,把所有的价格加起来,才能进行换算比较。一般香港和澳门的黄金首饰,工费比内地高,因为香港工资水平更高,而且当地黄金工艺也比内地的更好一些。当然,对于金条、金币等投资型产品,港澳地区与内地的差距并不大。除了单价比内地便宜,香港和澳门的黄金首饰成色也比内地更高。
D. 什么是神秘的黄金城与黄金湖
当年,皮萨罗一伙开进库斯科城后发现大批黄金被转移了,他们不但想知道这批黄金藏于何处,更想了解它们来自何处。于是,西班牙人抓来一些印加贵族严刑拷打,重刑之下有一位贵族吐露了黄金的秘密:这些黄金珍宝全都是从位于亚马逊密林中的一个印第安酋长帕蒂统治的玛诺阿国运来的,那里金银财宝堆积如山,难以数计。亚马逊密林中隐藏着用之不竭的黄金。但这一神秘的地方,除了国王和巫师外,谁都不清楚在哪里。
西班牙人十分高兴,立即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开赴那个方位不明、道路不清的神秘地区。茂密葱郁的亚马逊原始森林幅员辽阔,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在这广袤无垠、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恐惧和死亡。这里寒冷潮湿,猛兽出没,有剧毒致命的毒蜘蛛、毒蛇、毒虫、毒蚁、毒植物,有野蛮无比、力大如牛的食人部落,还有遍布其间的湖泊沼泽,到处充满危险。一支支探险队或狼狈逃回,或不知下落,或损失惨重。西班牙人遥望亚马逊密林,长叹不息,企图寻找到金山银海的美梦终究难以实现。
4个世纪以来,亚马逊河流域不断采掘到黄金及密林黄金宝藏的消息风靡世界。一批批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美国人、荷兰人和德国人组成一支支探险队,蜂拥而至,闯入亚马逊森林中。据有人估计,这样的亚马逊密林寻金队大小总计有300多个,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或空手而归,或葬身密林,或死里逃生,真可谓:不见灿灿黄金,只见累累尸骨。亚马逊密林的神秘性使许多人望而却步,望林兴叹。但毕竟也有不怕死的。17世纪时,有6个葡萄牙人带领一群黑人和印第安人挺进亚马逊丛林。不到1年,热带病、毒虫猛兽等便夺去了几个人的生命。他们在密林中辗转数年,正当山穷水尽时,有一天他们透过密林突然发现一片大草原和一座熠熠生辉的宝山。他们走近宝山,一座古城遗址映入眼帘。中间有一石像的手指向北边高山。前后10年磨难,几个气息奄奄的幸存者将探险经过写成报告,报告至今仍珍藏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图书馆里。
后来,一位叫凯萨特的西班牙人率领716人的探险队深入密林,在密林中仔细搜寻,终于在康迪那玛尔加平原发现了传说中的黄金城和黄金湖,意外地找到了价值300万美元的翡翠宝石,而这仅是其中的微小部分,因为据统计,这一带的珍宝价值大约在60亿美元左右。为寻找这些财宝,探险队付出了550条性命的惨重代价。
黄金城和黄金湖是传说中印加人存放黄金的地方。印加人早就开始开采金矿,冶炼黄金。数千年来,他们聚敛了上千吨黄金。他们把黄金作为装饰品和祭祀用品。修建了专门的城池以供祭祀神祗之用。当然,这些城市建造得十分神秘,外人根本无法接近它。400多年来,经过人们多次考察,已确定黄金城在安第斯山脉的利安加纳蒂山中。这里有一笔价值大得令人惊叹的黄金。但这个地区地势险恶,森林密覆,神秘莫测,有许多传说中的藏宝地点,为此,许多寻宝人命丧黄泉。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他们都是在挖出财宝之后死于不明不白之中,结果许多秘密被带进了坟墓。难道金币上或其他宝物上都涂有致命的毒药?
E. 916黄金是什么金
916金是金,黄金含量为91.6%,金量字印标识为AU916,是黄金和贵金属的合金,也就是里面掺了其他金属。
916黄金融合了18K金和24K金的双重优点,它不仅继承了黄金富贵靓丽的色彩,及不易变色的稳定属性,又兼具了18K金硬度高,易制作加工的优点。916黄金硬度更高,佩戴更持久,色泽也更亮丽。造型多变更时尚。
价格916金卖价更贵,贵在设计费和工艺费。
(5)716黄金扩展阅读:
K金,是黄金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少量其它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按含金量多少又分24K金、22K金、18K金、14K金等。国际标准把理论上100%纯度的黄金称为24K金,1K含金量约为4.166%,22K金就是指含金量为22K的黄金饰品。22K金含金量约为91.6%,金量字印标识为AU916。
22K金优势
1、轻薄:
22K金质地坚硬又具有很好的延展性,适合设计制作轻薄且立体的首饰造型,相同大小,重量只有黄金的一半,而且结构牢固不易变形。
2、精细:
22K金追求极致工艺细节,承载时尚与情怀并存的永恒精品。
3、坚硬:
22K金坚硬的质地,能够胜任任何复杂工艺的雕琢,如3D炫彩、CNC等高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带来意想不到的佩戴体验。
4、稳定:
22K金有着稳定的物理化学属性,不易变色褪色,长时间佩戴也亮丽如新。
5、光泽:
天然闪亮的光泽感,赋予22K金强烈的金属质感和镜面反射效果,成为最新的时尚流行焦点,SO EASY!
6、色彩:
22K颜色鲜艳浓郁,具有比黄金更加抢眼的色彩表现,满足民众对金色的崇拜,让人一见倾心。
7、舒适:
22K金含金比例高,既可满足民众对黄金成色的需求,且佩戴舒适不易发生过敏反应。
8、寓意:
"22"这个数字包含了福禄双全,好事成双的吉祥寓意。自己佩戴,送亲朋好友,其中蕴含着一份美好的祝愿和浓浓的爱意
F. 采金史
夹皮沟金矿区采金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本区唐、宋时期已开始采金,但元、明、清时严加封禁,特别是清代,以保护长白山区发祥圣地为由,严禁在此开荒种地、挖参、采金和狩猎。在清朝末期,由于朝廷腐败,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关内齐鲁、直隶等地灾民纷纷逃至关外,到长白山区谋生。道光元年(1821)“流民”在韦沙河流域附近的会全栈、老金厂一带发现了沙金,从此开始了本区近代的采金史。自1821年至今,本区的采金活动一直未断,在170余年的采金历史中,主要经历了发现时期(1821~1853)、韩边外时期(1854~1933)、日伪时期(1934~1945.8)、解放初期(1945.9~1960)、兴盛时期(1961~1990)和发展时期(1991至今)等6个时期。
(一)发现时期(1821~1853)
道光元年(1821)齐鲁“流民”在韦沙河流域的会全栈、老金厂一带发现沙金后,开始在此大量开采沙金。道光二十五年(1845)采金人马文良在夹皮沟北沟发现了山金和露头矿脉,矿脉厚达40~50m,含金量高,后经简单的采选炼等手段获得黄金。从此,大批采金者蜂拥而至,采金高峰时可达数千人。但当地采金秩序十分混乱,各路帮伙,乱采滥掘,加之胡匪骚扰,使采金工生活极度困难,安全也没有保障。
(二)韩边外时期(1854~1933)
1851年(咸丰元年)前后,老金厂、夹皮沟一带采金业兴盛,韩宪宗到马文良处当金工,由于豪匪梁才等横行沟里,鱼肉金工,为当地金工一大心腹之患。韩宪宗当时联合夹皮沟金帮等头人,在1853年、1854年两次击败了梁才等匪帮,夺回被占领的金场,后被采金人推为采金头目,从此韩宪宗名声大震,他也由此发迹。
韩宪宗(1819~1897)原籍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韩家庄人。幼年家贫,随父逃荒出关,长期居住在现吉林省九台县木石河流域花曲柳沟务农。该处属于清朝对东北封禁的“柳条边”外,因而历史上称韩宪宗统治夹皮沟地区建立采金的“家天下”为韩边外时期,其本人的绰号为韩边外。
韩宪宗取代梁才夺得夹皮沟金场开采权后自立法制,行赏罚、课赋税,自养私兵,俨然成了“国中之国”;同时产金量剧增,商贾汇聚,人烟渐稠密,韩家势力日渐扩大;到1860年(咸丰十年)开采沙金矿22处,脉金坑口7处,养兵上千人,设会房数处,统榄采金业。据有关史料,韩宪宗的统辖范围,以夹皮沟为中心,东西长二百里,南北宽百里,面积达2万余平方里(5000余平方公里),人口约5万余。据日文版《北满金矿资源》记载,在鼎盛时期,约1870年(咸丰二十年),夹皮沟金厂日产金500余两,月产金5000余两,年产金60000两以上,有日进斗金之说,是当时世界上产金最高的矿山之一。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韩家势力范围扩大到桦甸、磐石、敦化、濛山、抚松、安图6县,东西长800余里(400余公里),南北宽五六百里(250~300km)。
韩边外从崛起的那天起,就受到帝国主义各国的关注、干扰和侵略。1900年沙俄帝国侵入了我国东北。1902~1904年沙俄通过所谓的《吉林开办金矿条约》和《续订吉林开办金矿条约》,获得了在夹皮沟的开矿权,并建立了“大鼻子”事务所和矿井。沙俄采用了机械采金、锅驼机排水,在不到一年半时间内,从夹皮沟地区掠走了大量黄金。
日本帝国主义也利用各种手段对夹皮沟金矿进行掠夺。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获得了从长春到旅大地区的铁路管理权及所有权。1906年在旅大地区建立了经营殖民地的机构,即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千方百计想夺取夹皮沟金矿的开采权。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秘密签订了《中日条约》,在附件中提出了夹皮沟金矿的开矿权,但《中日条约》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而没有得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东北,当时韩氏家族四世韩锦堂在无力维持采金生产的情况下,从“满铁”贷款数万元。1933年12月23日“满铁”的附庸“大同殖产株式会社”与韩锦堂签订了《合作经营夹皮沟金矿契约书》,以解决韩家与“满铁”的债务问题。在《契约书》中规定:凡是韩家领域内的矿山、土地、森林全部转让给“大同殖产株式会社”合办经营。《契约书》的签订,实际上使日本侵略者以较小的代价强行吞并了韩家的全部财产,从此结束了历时80年、统治数百里的韩边外时期。
(三)日伪时期(1934~1945.8)
自1934年起日本侵略者派出200多人的武装调查班到夹皮沟金矿进行资源调查。1937至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在夹皮沟金矿开拓了小北沟、一坑、头道岔、小东沟、大金牛、大线沟、下戏台、东驼腰子等坑口。据《桦甸县史》资料记载,仅在1941~1944年的4年时间,日本侵略者就从夹皮沟掠夺黄金1825kg。
(四)解放初期(1945.9~1960)
1945年8月15日后,夹皮沟金矿获得解放。1946年1月恢复生产,成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新中国第一座黄金矿山。1946~1948年,由于停电后造成了水淹,给矿山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很快恢复了生产。1949年初,夹皮沟金矿进行了全面修整,恢复了旧坑,采用了混汞浮选,在生产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当年生产黄金703.86kg。1952年利用坑探相继探明了立山坑的新1号、新2号、新3号脉和下戏台坑新3号、新6号脉,获得总地质储量金金属量为19610kg。1951~1953年推广了直线筒形掏槽凿岩爆破和湿式凿岩,提高了掘进效率,降低了井下粉尘浓度。1954年改造了某些工艺流程,安装了球磨机、旋流器等,黄金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达1856kg,创历史最高水平。1955年以后,矿区地质资源日渐减少,三级矿量比例严重失调,矿山资源陷于枯竭。1955年12月31日老牛沟金铜矿闭坑停产,1960年10月夹皮沟金矿停产,本区采金事业面临十分困难的境地。在此时期共生产黄金11.76t。
(五)兴盛时期(1961~1990)
夹皮沟金矿由衰落到兴盛,这与对金矿地质认识上的突破有密切关系,也与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有关,这是从事矿区工作的矿山地质人员与地勘、教学和科研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1959年11月组建604队有关的技术人员做出的贡献最大。他们长期坚持开辟老区,开拓新区,反复实践,努力探索成矿规律,找矿成果不断涌现,为夹皮沟金矿的再度兴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夹皮沟金矿的领导和地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查清夹皮沟矿区部分资源的前提下,在1961年8月夹皮沟金矿再度恢复生产。1964年二道沟矿建成投产,1965年三道岔矿(原名红旗坑)开始基建探坑,夹皮沟金矿开始了再度辉煌的兴盛时期。1965年产金达553.33kg,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黄金生产又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干扰,1967~1969年整个矿山处于停顿和半停顿状态。1968年黄金产量由1966年的716.9kg下降到443.4kg。1970年矿山生产恢复正常,最大坑口——红旗坑(三道岔矿)由于引进了新的掘进设备,掘进速度日益加快,加之改造了选矿流程,提高了生产能力,1974年黄金产量由1968年的443kg提高到1543kg,使该矿山成为当时国内黄金生产最大的矿山。但是由于一味追求产量,再次造成采掘比例和三级矿量的严重失调,给以后的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理顺采掘关系,把生产重点转移到掘进探矿,使掘进量逐年提高。1982~1984年为了解决几近枯竭的资源问题和矿石品位的降低问题,加快了矿山重点工程的建设和改造,深挖老矿的内部潜力,八家子、高兴、二道沟中段盲井扩建工程先后竣工投入生产,同时加强了企业管理,注意技术进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4年在选矿全员劳动生产率、采矿一次损失率、合质金品位等都达到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在“六五”、“七五”期间,为了获得更多的地质储量,夹皮沟金矿成立了小型钻探队,对三道岔矿、二道沟矿的深部进行了探矿,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同时对四道岔、大猪圈、立山坑、洪沟区、下戏台、庙岭等生产坑口以及旧采区进行探矿,投入恢复工程,使夹皮沟金矿在1990年底保有6个生产坑口,日处理1000t选矿厂一座,1961年5月至1991年底共生产黄金28.722t。
同时吉林市、桦甸市等黄金部门在本区先后投产建成了吉林市金矿、板庙子金矿、辉发河金矿,有力地促进了本区黄金生产,其中仅吉林市金矿1990年产金就达140kg。
(六)发展时期(1991年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本区采金工业呈现一片众星捧月、欣欣向荣的发展时期。目前除我国黄金骨干企业吉林夹皮沟黄金矿业公司所属6个生产矿区(即三道岔、二道沟、八家子、小北沟、庙岭和下戏台),日处理1000t选矿厂一座外,还有劳动服务公司所属的四道岔、大猪圈等生产矿区和一个选矿厂。此外还分布着吉林市、桦甸市等黄金公司所属的吉林市金矿、板庙子金矿、大线沟金矿、大金牛金矿、辉发河金矿等一大批不同生产规模的矿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现有大小金矿山10余个,大中选厂10座,群星坑口遍布全区,选厂日处理能力接近2000t,成为我国目前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G. 黄金期货交易平台
期货不好做,有交割日期风险太大 ,不如了解下现货
H. 黄金股有几只,他们的代码是
000060 中金岭南 600489中金黄金 600547山东黄金 600531豫光金铅 601899紫金矿业
I. 0.716g黄金等于多少钱
交易单位 买入价 卖出价 涨跌额 涨跌幅
人民币/克 243.62 243.82 -0.22 -0.09%
0.716*243=173.9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