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定位于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同时也制定并发布温室气体核算报告与核查、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共同搭建起全国碳市场的基本制度框架。
根据管理办法规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将被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而此次被划定排放配额的企业是年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发电企业,据悉将会有2225家发电企业将发到碳排放配额。
(1)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⑵ 全国最早形成的碳交易试点位于哪个城市
全国最早形成的碳交易试点位于北京。
2012年1月13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内广东、湖北、容深圳获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012年3月28日,北京市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2012年8月1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启动,200家企业被纳入试点范围。
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批。
2012年11月,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
2013年3月5日,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
2013年5月底,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推动会举行。
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启动,成为国内首家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城市。当天,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率先上线运行,首日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
2013年11月5日,上海市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做好本市碳排放挂牌交易相关工作的通知》称,上海市将于近期正式开展碳排放挂牌交易。
如果满意请采纳~
⑶ 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基本定义碳排抄放权交易袭机制为一种配额交易机制,首先政府通过总量控制,向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规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额度,要求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实行总量管理和减排,并对超出配额的排放设立罚则。主要特征多样化的减排路径在碳排放交易机制的促进下,企业可根据自身成本,选择通过调整战略、改善经营模式、低碳技术改造,优化产品开发等各种方式自主减排,或直接从市场购买配额抵消超额排放量,达到减排成本最低化。主要特征引导转变发展方式碳排放权交易使政府及企业形成强烈的“减碳”意识,体现碳排放空间的量化价值,引导投资趋于低碳领域,推动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和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⑷ 企业如何怎么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流程条件和相关资料
这个很麻烦,需要很多的资料,最好找个专门负责的人主管,我们这里最近进行摸底调查,查询了多少东西,最关键的是数据的准确性,需要用交叉数据进行验证,证明你的数据是准确的,误差控制在5%以内。
⑸ “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十六)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确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办法,建立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十七)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形势发展并结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十八)加强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建设。制定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制定减排量核算方法,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认证规则。加强碳排放交易机构和第三方核查认证机构资质审核,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平台和监管核证制度。充实管理机构,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建立统一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系统。
⑹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启动,碳排放权是什么如何交易
由政府确定“节能减排总额”,进而确定碳排放量,再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配额。有些企业的碳排放量不够用,有些企业有富余,这时就可以在官方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碳排放量。
具体的交易过程就是有富余的企业将自己的配额拿出来拍卖,需要配额的进行拍卖,价高者得。这能极大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环让自己的生产过程更加绿色、清洁。大家都不是傻子,从国家这些年的政策走向可以看出绿色生产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既符合国家大势,还能将多余的碳排放权“变现”,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⑺ 碳排放权交易暂行管理办法有效吗
1.进一步明确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着力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碳排放权的产权性质和商品属性,为碳排放权的顺利交易创造有利条件。要对碳排放权市场的主体资格确立统一的法律标准,明确碳排放交易市场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规范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条件、程序和内容;制定碳排放交易所创建、运行和管理的统一规定等。
2.加快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监管的法制建设。
我国应尽快完善有关环境法规和环境法律,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建立市场参与主体法律登记、碳排放交易指标法律报告、碳排放量法律监测等一系列法律监管和保障机制,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依法健康运行。
3.制定完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体核算办法。
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在组织营运边界设定、二氧化碳排放源的识别和确认、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和排放系数等方面做出具体细致的规定,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4.尽早出台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财务会计规范。
⑻ 我国哪些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了服务业
上海、深圳、北京试点碳市场过程中,已经纳入了服务业以及部分公共建筑设施。
⑼ 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碳排来放权交易,源于全自球变暖,和两个重要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人类对化石燃料,无节制的开采使用,大规模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化。
为了控制这种无节制的大规模排放,于是,有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约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同时提出了三个灵活的减排机制,碳交易是其中之一。
具体说,就是每年给一个国家,一家公司,发放一个碳排放指标。
(配额,限制每年只能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
如果某公司节能减排,这个指标没用完,剩余的部分可以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易卖钱;
相反,如果某公司碳排放超过配额,超过的部分,你要用钱到国际市场购买。
于是,碳排放成了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
碳排放权交易,目前比较成熟的是,欧洲的EU-ETS交易系统,它有一全套的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