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普通家庭需要储备黄金吗。若需要的话储备多少比较好
普通家庭是否需要储备黄金以及储备多少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有闲置 的资金内。换言之,容就是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在除去开支之外还有部分结余并且长时间不会动用。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储备。
保证使用这部分资金之后对自己的以后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购买黄金所需的资金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如果有影响,建议不要储备。
自己是否有良好的储备方式。因为黄金属于贵重物品,需要妥善保管,防止被盗被损坏。
自己是否有理财的需求,并且可以承担黄金贬值带来的风险。一般储备黄金都是作为一项长期的理财手段。因为实物黄金的收益只有在很长一段时间时候之后才能体现出来。
至于储备多少,如果以上四条都符合,可以根据自己开支之外的结余适当购买。
㈡ 中国到底储存了多少黄金
作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的黄金储存量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近日,有分回析师估算出,答国内私有黄金持有量约为15500吨,而央行官方储备为4000吨左右,因此得出中国黄金持有总量为19500吨。
至于央行的黄金储备,尽管官方公布数据为1839吨,但詹森估计,官方储备应该更接近于4000吨。他指出,央行的购买量不会出现在官方进口数据上,而是直接从英国直接运输黄金。举例而言,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黄金总储量从2011年到2015年减少了2750吨,但净出口只有1000吨,去向不明的这1750吨黄金很有可能成为了中国的官方黄金储备。
㈢ 中国黄金储备有多少
中国黄金储备占比偏低
在多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同时,目前尚未有迹象表明中国回亦答在增持。中国外汇储备虽然冠居全球,但黄金储备只有1054吨,在世界排名第六,仅为美国黄金储备的八分之一。
中国曾在2001年和2003年调整过黄金储备,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但世界黄金理事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黄金储备在整个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仍不到2%,而发达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普遍高达60%-70%。
㈣ 当前黄金储备是必须的吗,一个家庭应投资储备多少黄金才会有避险作用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不是必须的,但是对于货币当局或外汇储备来说是必须的。
正确理解“避险”——负相关
黄金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但并不代表金融属性就必须是避险的。
避险它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两个产品之间存在负相关,那么便可以说这个产品是那个产品的避险产品。比如股票房产和黄金的关系是不相关,甚至是负相关,那么股票房产资产大幅减值,黄金相对的会增值,具有避险的效用,反之相反。
也就是说,避险不是绝对性的,而是相对性的,黄金并不具备有绝对性的避险作用,不要说到黄金就避险避险就是避险。当股票上扬或者房价上扬,反而是股票房价是避险的,比如我国20多年的房价上涨(牛市),美国10多年的股市上涨(牛市),而2011年到如今黄金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避险它是相对而言的,对用户来说风险就是收益,去避险也就是回避收益。比如股市和房产价格涨了,黄金跌了,一半一半分你赚什么?反而有持仓费用。反过来也一样,股市和房产价格跌了,黄金涨了,一半一半的投资你赚什么?这就好如期货既做空又做多,做多的赚了做空都亏了,你赚什么?
㈤ 个人可以储备多少黄金可不可以储备2吨黄金
个人储备黄金只要你有钱就可以的。特别是现在黄金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是一个很好的做多时间。
㈥ 个人可以储备多少黄金可不可以储备2吨黄金
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钱的话,想存多少就存多少。
目前,海外投资界已提出了“建立个人黄金储备”的资产配置,不管金价如何变化,在整个资产的配置中,长期持有一定比例的黄金,应对货币贬值,应对通胀。定投黄金,逢低买入,可以成为长期投资的一个策略。
美元的量化宽松,欧元的债务问题,日元的经济低迷,英镑的日益衰落,全球已没有一个现成的“硬通货”可承担起全球的经济正常运转。人民币从结算货币,走向投资货币,乃至储备货币,在全球的全流通货币中占有与经济比重相适应的比例,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进程。
建立个人黄金储备的主旨,不是获取收益,而是对冲纸币贬值和通胀。这方面韩国央行的买金举措值得关注。韩国外储3000多亿美元,位居全球第7名,黄金占比仅0.7%,即使今年6月韩国央行增持了25吨黄金,仍难改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例位居全球40多名的较后位置。与韩国央行同步增持黄金的央行还有泰国、俄罗斯和墨西哥等,这说明一些央行对黄金的看法有了较大转变,将把黄金作为防范纸币贬值、经济动荡的一种工具。
黄金持有多少,占外汇储备比例多少,与经济发展并未有高度的关联性。因此,建立个人黄金储备也因人而异。一般而言,个人黄金储备与全部资产的占比可控在10%。如此,再遇黄金崩盘,再遇黄金变烂铜,也不会全军覆没,万劫不复。
㈦ 世界黄金储备一共有多少
1、当今世界各大国的黄金储备有多少? 序号 国家(地区)组织 数量(吨) 黄金占外汇储备% 1 美国 8135.5 75.9 2 德国 3422.5 62.9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217.3 4 法国 2709.6 57.4 5 意大利 2451.8 65.8 6 瑞士 1290.1 41.7 7 日本 765.2 1.8 8 欧洲央行 641.7 24.4 9 荷兰 640.9 55.3 10 中国大陆 600 1.2 11 中国台湾 423.3 3.2 12 西班牙 416.8 45.2 13 俄罗斯 402.8 2.8 14 葡萄牙 382.6 79 15 印度 357.7 4.1 16 委内瑞拉 357.1 20.4 17 英国 310.2 13.8 18 奥地利 288.7 46.5 19 黎巴嫩 286.8 31.2 20 比利时 227.7 35.2 21 阿尔及利亚 173.6 4.3 22 国际清算银行 171.9 23 瑞典 157.9 11.9 24 利比亚 143.8 4.9 25 菲律宾 143.7 13.2 26 沙特阿拉伯 143 11.9 27 新加坡 127.4 1.9 28 南非 124.1 10.2 29 土耳其 116.1 3.7 30 希腊 111.8 86 31 罗马尼亚 104.7 7.2 32 波兰 102.9 4.2 33 印度尼西亚 96.4 4.7 34 泰国 84 2.6 35 澳大利亚 79.8 2.8 36 科威特 79 11.5 37 埃及 75.6 6.4 38 哈萨克斯坦 67.3 6.7 39 丹麦 66.5 4.5 40 巴基斯坦 65.3 10.7 41 阿根廷 54.7 3.7 42 芬兰 49.1 13.9 43 保加利亚 39.8 7.5 44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 36.5 9.9 45 马来西亚 36.4 0.9 46 斯洛伐克 35.1 5.2 47 秘鲁 34.7 4.2 48 玻利维亚 28.3 18.2 49 厄瓜多尔 26.3 25.9 50 摩洛哥 22 2.2 51 尼日利亚 21.4 1.1 52 白俄罗斯 19.9 27.7 53 乌克兰 17.5 1.7 54 塞浦路斯 14.5 5.1 55 韩国 14.3 0.1 56 巴西 13.7 0.3 57 捷克 13.5 0.9 58 荷属安的列斯 13.1 34.3 59 约旦 12.7 3.8 60 柬埔寨 12.4 18.5 61 塞尔维亚 11.8 2.1 62 加纳 8.7 8.1 63 拉脱维亚 7.7 3.6 64 萨尔瓦多 7.3 7.6 65 缅甸 7.2 12 66 中非经济货币共同体 7.1 1.7 67 哥伦比亚 6.9 0.9 68 危地马拉 6.9 3.6 69 马其顿 6.8 7.7 70 突尼斯 6.8 2 71 蒙古 6.7 13.2 72 伊拉克 5.9 0.9 73 立陶宛 5.8 2 74 爱尔兰 5.5 12.9 75 斯里兰卡 5.2 3.9 76 巴林 4.7 0.5 77 墨西哥 3.8 0.1 78 孟加拉 3.5 2 79 加拿大 3.4 0.2 80 斯洛文尼亚 3.2 6.7 81 阿鲁巴 3.1 16.3 82 匈牙利 3.1 0.3 83 莫桑比克 3 5.1 84 吉尔吉斯 2.6 6.8 85 卢森堡 2.3 18.6 86 阿尔巴尼亚 2.2 2.5 87 中国香港 2.1 0 88 冰岛 2 1.8 89 巴布亚新几内亚 2 2.9 90 毛里求斯 1.9 3.1 9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 0.9 92 也门 1.6 0.7 93 塔吉克斯坦 1.4 14.8 94 苏里南 1.1 10 95 喀麦隆 0.9 1.3 96 洪都拉斯 0.7 0.5 97 卡塔尔 0.6 0.2 98 多米尼加 0.6 0.5 99 加蓬 0.4 0.7 100 马拉维 0.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