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阳光财产保险公司的股票
你可以参考一下公司上市的条件,对你的公司进行综合评估。有没有上市的能力,有的话,公司肯定会争取上市的。
如果你的公司差的远,说明老板想骗你们努力工作。
『贰』 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没有上市,没有代码。
『叁』 保险公司通过证券公司投资股票市场是如何操作
保险公司的资金投资于股市主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可直接从事股票投资的保险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保险公司,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可以直接从事股票投资:(一)偿付能力额度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二)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符合《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的规定;(三)设有专业的资金运用部门;(四)设有独立的交易部门;(五)建立了股票资产托管机制;(六)相关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七)具有专业的投资分析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八)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投资记录;(九)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种情况是不能直接从事股票投资的保险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保险公司,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可以委托符合本该办法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事股票投资:(一)偿付能力额度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二)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符合《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的规定;(三)设有专门负责保险资金委托事务的部门;(四)相关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人员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五)建立了股票资产托管机制;(六)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投资记录;(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以上只是说明,现在回答你的问题。根据《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保险机构投资者应当通过独立席位进行股票交易。独立席位即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专用席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办理专用席位。保险机构投资者也可向证券经营机构租用专用席位;向保险机构投资者出租专用席位的证券经营机构,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供符合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等,保监会从资产规模、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诚信状况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估并出具审核意见书。证券交易所应当依据中国保监会出具的席位确认函办理相关手续;证券交易所、证券经营机构应当协助保险机构投资者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专用席位一切交易委托和成交回报数据的信息安全。证券经营机构进入风险处置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在该机构专用席位的全部业务,可整体转托管到新的专用席位,不因证券经营机构的关闭、清算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出于资金安全和交易成本的考虑,保险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通过证券公司进行股票交易,而是直接进场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机构投资者从证券公司租用席位交易和在证券公司开户交易不同,前者是保险机构投资者租用证券公司席位,直接交易,向证券公司缴纳租金,后者则是通过证券公司下单,并向证券公司缴纳手续费。
『肆』 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保险,中国财产保险的股票哪个更好
中国移动,市场好;
中国石化(涉及石油)关注高度,受政策和国际局势影响大;
中国人寿保险(保险适宜个很重要的话题)涉及养老制度,可能在数年内被热炒;
中国财产保险(关注度稳定,看业务开展如何)。
这几支股票不容易跌,即使遇到危机也会有政策扶持,建议资金充裕的人购买和长期持有。
『伍』 中国人民财产普通保险 产品目前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这个 你应该去问 卖你保险的那个人 别在网上乱问 容易上当受骗
截止2019年12月,中国人保股价大跌5.03% 股价创1月新低。自去年11月以来表现非常糟糕。h股和a股相继下跌。a股甚至在11月18日跌破了一个极限。 a股下跌的原因可能与45.9亿股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和流通有关,相当于已发行股票的10.38%。
由于中国财险目前为2330亿港元的市值(1.58倍PB、8.36倍PE),而人保集团持有中国财险69%的股权,人保集团目前的市值实际上只体现了它持有的中国财险的股权价值,其它各个未上市子公司的价值都被市场错误地清零。
(6)财产保险股票交易扩展阅读
在香港股市中国人寿7760亿港元的市值、2.05倍PB、18.7倍PE;中国平安15540亿港元的市值、2.95倍PB、14.5倍PE;中国太保3720亿港元的市值、2.33倍PB、21.7倍PE,新华保险1750亿港元的市值、2.34倍PB、22.1倍PE;
中国太平1170亿港元的市值、2.09倍PB、25.8倍PE;集团1750亿港元的市值、1.14倍PB、8.5倍PE。就PB而言人保集团仅相当于其他几家的1/3至1/2;就PE而言也差不多这样;就市值而言,仅相当于新华保险,且不及太保的一半。这应该解读为已经出尽的基本面利空导致人保过度低估。
『柒』 保险股票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目前主要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以下几家:中国人寿:中国人寿目前是最大的寿险公司,公司主要是在从事个人人寿保险以及团队人寿保险,除此之外,在意外险以及健康险上也是非常丰富的产品,这次2019年行情保险股票也是出现了不错的行情走势的。新华保险:该公司也是大型的寿险公司,也主要是寿险业务,并且销售六大类首先产品:分红型寿险、万能型寿险、万能寿险以及投资连接型保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中国平安:中国平安是以保险业务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目前在寿险方面是第二大公司。中国太保:公司也是以保险为主业的综合类公司,除了寿险之外还有财产保险以及养老险等。除了运营保险类业务之外还进行资本运用业务。中国人保:公司虽然上市的时间不长,但是确实最早出现的保险公司,可以进行财险、人寿险还可以提供资产管理的业务。
『捌』 保险板块所有的股票有哪些
保险股票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
『玖』 请问保险行业有哪几支股票
证券代码:601628 证券名称: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证券代码:601336 证券名称:新华保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一家大型寿险企业。2011年,新华保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A股代码为601336,H股代码为1336。新华保险2013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人民币1036.4亿元,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5658.49亿元,实现保费收入正增长,继续保持国内寿险行业三甲地位。
证券代码:601601 证券名称: 中国太保 中国太平洋保险(A股:601601、H股:02601),又称太平洋保险,简称中国太保或太保,前身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于1991年5月13日,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2001年,根据中国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分业经营机构体制改革的批复,原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保是中国大陆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财险,也是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它本身经营多元化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等。
『拾』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份有限公的股票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的曰期是
中国内地保监会、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年报、季报数据显示,近年来,内地保险业每年新签约保费增长率在10%左右,而内地居民赴香港新签约投保保费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递增。
去香港买保险日益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然而,一些还没有全面了解香港保险的内地居民对香港保险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问,甚至误解。
对香港保险的误解主要有:
误解①:香港保险业向内地居民发售保单,属于“地下保单”不合法,不受法律保障。
误解②:香港保险公司会破产倒闭,内地不允许破产倒闭。
误解③:汇率风险造成内地客户巨大损失。
误解④:香港保险业销售佣金是内地几倍,客户退保损失高于内地。
误解⑤:香港保险纠纷处理与理赔难。
针对客户的疑问,我们的解答如下。
1赴港买保险合法吗?
到香港买保险,这不就是媒体上常说的“地下保单”吗,是非法、无效的吗?曾经有一位有心的客户做了详细的赴港买保险前期准备。该客户说,“我先是向本地的一些保险代理人、律师咨询。咨询结果基本上属于两派。代理人的基本观点是不建议买,听说香港的保险只有持香港居住证的人才可以买,而且香港保险合同都是英文的,中文仅供参考,大部分人看不懂,就算看得懂,其中奥妙之处未必明白,万一上当受骗了浑然不知。因是外汇管制,缴付保费、理赔事宜比较麻烦。”在咨询过后,该客户还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查询香港法律,其中第41章是《保险公司条例》。(香港政府律政司查询网址:http://www.qishiwealth.com/)。为了确保投保人的利益,该条例对香港的保险公司的确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该条例没有明确写明香港境外人士可以在香港购买保险,但同时没有对投保人的身份进行限制,也就是说不违法。据其一律师朋友说,保险也是商务活动之一,香港是贸易自由港,法律对商务活动主体身份不作限制,只是合同签署地在香港,香港拥有司法管辖权而已。
二是咨询了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该客户发了一份电子邮件,问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究竟合不合法?香港保险公司认不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不出三个小时,一名监理专员就回复了他的邮件,内容大意如下:根据香港的法律,无论内地人、外国人还是香港人,只要持有合法身份与香港合法的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都是有效的,但是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保险是一份长期合约,如果期间出现没有连续付保费的情况,将可能造成投保人利益受损;
二是如果与保险公司出现诉讼时,将可能要投保人或代理人亲自到香港法庭聆讯;至于保险公司是否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决定。
由上述案例可知,去香港买保险是可行且合法的。
2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
有客户认为内地法律规定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监管严格,而在国外即使像友邦、富通这样的大公司2008年也险些倒闭,香港的小保险公司风险是不是更大?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全面的。全世界的人寿保险公司都是不允许倒闭的。2008年,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和美国友邦AIA的母公司AIG一起到了破产的边缘,美国政府没有挽救雷曼兄弟,而出钱收购了友邦保险的母公司AIG 80%的股权,从而避免了它倒闭的命运。
香港保监处规定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有再保公司或者其他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收购继续经营,以确保客户的权益。所以客户最多只会因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损失红利收益,但保障类投保保额肯定是100%得以保障的。对于寿险,香港政府监管非常严格,每出售一份,香港保险监理处都会要求香港保险公司把该份保单80%价值的资产维持在香港,以便更好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如果在香港有人寿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危机,香港政府即会出面,让有财政实力的保险公司兼并该保险公司,保障香港出售的人寿保单不受损失。香港政府也正在设立香港人寿保险再保险基金,用以担保香港出售的每一份人寿保单。
3汇率损失会造成内地客户重大损失吗?
有客户问:人民币与港币的兑换价格,七年内从1.2元跌到0.79元(每港元),从香港买保险长期看收益未必高?
赴港投保汇率确实是大的问题,如果人民币一直只升不跌,那么客户确实有汇率损失。但是这个世界会有只升不跌的定律吗?内地短短十几二十年间,通胀高企,在内地高保费的情况下,客户购买的保单贬值速度更快,而香港保险就算计上汇率损失,也比内地保单更便宜更能保值。
近年来,人民币在内地快速贬值,《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如果十年前拥有1000元人民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上海契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十年后因持续贬值,其购买力只相当于576元。而自进入2014年以来,人民币更出现了由过去“内贬外升”向“内贬外贬”同步的局面。由此可见,赴香港投资保险,汇率风险并不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4客户早期退保损失大?
在客户退保设计上,香港保险侧重于要求客户长期保障,严格控制客户准入和投资保险的心理预期,即“严进宽出”,因此在退保损失设计时,要求严格。相反,内地保险公司在保险销售上执行的“宽进严出”,且存在较为严重的销售误导,客户退保现象十分普遍。2013年,中国保监会公布内地客户退保金额高达19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4家的退保金总额超过千亿元,达到121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保险业保费规模已排名世界第四,而退保率可能是世界第一),这要是在保险市场十分成熟的香港,简直是难于理解和想像的。
5赴港买保险受法律保护吗?
事实上,香港保险公司是向全球发售保险的,保险公司均有设立签约认证中心,赴港投保客户必须亲临办理,三方见证。以录音录像作为客户赴港投保的记录,在香港境内签署的投保文件是受到香港法律认可以及被保护的。自2013年5月1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发布受理非香港居民之投诉,如客户与保险公司发生索赔纠纷,该机构则出面受理纠纷审判,审判结果直接产生法律效力。如判决保险公司必须理赔。与内地不同的是,假若在内地,客户与内地保险公司发生纠纷仍需与保险公司对簿公堂。
正因为香港是个法治社会,所以在法律上非常严峻。如保险计划书写着不适合于“中国大陆境内使用”字样,即是说买香港保险一定要在香港签单才有效,才受香港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