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准力度空前大,央妈表示今年还是三四次的降准空间,本人因为有些黄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求高人指点。
降准主要是因为实体+金融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才降个准,松动个一万忆左右出来。但是大背景利空,这点降准讲不上多大的利好,最多股市来个小反弹而已。
2. 买房为什么不如买黄金
过去50年(1967-2017),在全球范围内,剔除那些因泡沫而大幅度波动的大类资产,表现最好的资产,就是黄金!
当然,我也从不否认,如果与中国(区域强调)大城市(特殊性强调)的房产的收益率相比,无论过去10年还是20年,黄金的确是毫无招架之力。
如果,用过去10年的趋势就确定可以推断未来的财富逻辑,那我用1年岂不是也行,用5年岂不是也行?
过去1年,全球涨得最猛的资产是数字货币里的以太币;
过去5年,全球涨得最猛的资产是数字货币里的比特币。
所以,我们应该把所有资产换成这位大神最不屑的比特币,甚至是以太币?
正如我和这位大神在对比特币与区块链的认知完全不同一样,我不否认他的文章中某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轻易得出“黄金已死有事烧纸”的结论,即便不说他对人类财富的历史非常无知,至少也可以肯定他的结论无比草率!
别的不说,全球印钞票的各国央妈都不会认可他的说法——因为,黄金迄今为止依然是是全球各国央行唯一普遍持有的实物资产。
过去20年中,为什么中国大城市的房地产成为全球收益率最高的一类资产,与我们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波城镇化过程和人口年龄分布密切相关,更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波信贷宽松周期密切相关,更不必说中国政治体制下特殊的土地行政管理制度和货币信贷发行制度……
拿个别阶段和特殊时期的资产回报特例,来论述财富的逻辑,即便是论据和事实部分合理,也不会得出合理的结论。
过去20年,所有通过大城市房产致富的人,本质上无非是站在了一个大趋势的浪潮之上,而做投资,最怕的是把一个时代的大趋势当做自身能力,把某个阶段的特殊情况当成永远的财富逻辑……
不信的话,同样是房产,同样是首都,20年前,你去比中国更富裕的德国柏林买一套房子,现在来对比房产和黄金的收益率,看看会是神马结果?
没有中国过去20年的高速城镇化,怎么会有中国房产价格雄冠全球的涨幅?
在讨论现在该买黄金还是该买房子之前,先给大家看三幅图表。
相比房产,我认为黄金被低估,并不是说房产就彻底不能投资。
对普通人来说,在当今世界的金融规则之下,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欧洲或者日本,购买房产有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使用杠杆。
500万的房子,你首付100万就可以买下,这相当于使用了5倍的杠杆。如果房价上涨20%变成600万,不考虑贷款利息成本,那么意味着你用100万的资产,实现了100%的资产收益率。
如果你买黄金,可就享受不到这个规则,无法使用杠杆。
进一步的说,只要你从银行申请到的房屋贷款利率低于政府新印刷钞票的增长率,那么理论上说,你就是赚了——而这个情况,在未来仍然是极大概率成立的。
但杠杆也是双刃剑——如果房产价格下跌,你的资产损失速度也是加了杠杆的,如果500万的房子价格下跌20%,那么你的100万首付已经全部烟消云散,如果下跌30%,你还要倒欠银行50万……
就现在,到底该买房子还是买黄金,这回到了我无数次强调过的观点,无论投资或者交易,归根结底是你和别人交换你对于未来的看法:
如果你认为房产还会像过去20年那样上涨,因为可以利用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加杠杆,那么你就去买房子;如果你认为黄金被低估,那么你就买黄金。
炒房大神提到:
迟早北上一间水泥做的房子,会比纯金打造的房子更贵!
这没什么,500年前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里,早就提到了公有制之下,因黄金无用,所以只能被用来建造厕所和马桶——可惜的是,从托马斯-莫尔到现在近500年时间里,哪怕是在完全遵循“公有制”的原苏联和今天的朝鲜,黄金也从来没有丧失其价值。
更长远的,5000年人类文明史里,所有那些因为鄙视而彻底放弃黄金的人,除非他运气好到一辈子都不经历经济的大波动,否则,他的财富命运终归会被黄金所鄙视。
如果不考虑加杠杆之后的收益率,相比大城市的房产,我个人目前更倾向于支持黄金被低估。如果有谁愿意和我来一个10年期或20年期中国大城市平均房价涨幅和黄金价格涨幅的赌约,我乐于奉陪。
3. 为什么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和黄金,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
首先外汇是指中国企业向外国出口货物,而在别人的地盘卖东西肯定收版的别人的钱权,可是中国企业要把钱拿回来给员工发工资买原材料继续生产,而怎么拿回来呢?人民币不会凭空变出来(银行的人民币都是有主的不可能随便用于结售汇)那么责任就是央行的事了,央行会印发钱给企业,然后暂时接收外汇,这样就产生外汇储备(也可叫买入外汇),那么央行怎么印钱就是央行授权凭空买入商业银行的债券(不给钱就买,当然量能承受而且有益经济的程度)那么市场上流动性增加银行的存款就会变多,所以缴纳的准备金就增加。 因果关系是这样的,企业出口-创汇-结汇-央行印发资金-市场流动性增加-通过银行的资金增多-存款变多-准备金增加。 第二个问题 准备存款我不知道是什么,存款准备金是指 商业银行按客户的存款以一定比例存在中央银行,以保证一定的支付能力。
4. 央行不买黄金了,为什么
在技术层面。黄金储备并没有外汇储备好用。俄罗斯央行不停的增持黄金储备,是被版制裁怕了,没办法权。中国央行还在调整中,减持美债就是显著特点之一。
央行虽然不是商业银行,不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但也是要算账的,何时以何种价位购买黄金储备,一方面是根据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核算成本并预判价格趋势的。比如瑞士央行,就是倒卖黄金套利的老手。
5. 今年央行已经是第六次调息了,未来黄金价格会继续上涨还是会下跌呢
照我们的价值观来看,纸币只是一般等价物,他会因为经济危机而改变,而黄金则不一样,所以黄金应该不会下跌
6.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外汇与黄金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1.中央银行买卖外汇是经常发生的不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2.如果中央银行是本币和其它外币特别是本币和美元之间的买卖加干预汇率,这样的情况表示经济有比较大的问题,用政策已经无法调整了,需要直接干预。
3.央行买入黄金是经常发生的,对经济没有影响
4.央行卖出黄金说明国家经济出现很大问题,收支平衡肯定出现问题,而且用外汇储备已经无法弥补,才需要出售黄金,国际上也就苏联解体的前期,和阿根廷出现危机是才大量卖出黄金。
7. 银行收黄金嘛好像中国人民银行收,可是现在国家收黄金的价格是多少
你的理解是错误的,中国人民银行不是回购黄金的机构。
不知道你手里的黄金是黄专金首饰,纪属念金币,还是收藏品。看看下面的介绍,回购的成本太高了,假如你现在买入10克纪念金条花了2000元,而回购价格这时才1900甚至低于1900,所以不适合投资,要想做黄金还是做黄金期货吧。
目前国内属于现货黄金投资范畴的有两种,一种是原料金条,一种是贺岁金条。尽管各家商场买卖价格不同,但都是比较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时价格,再相应上调或下调来进行买卖的。比如,根据中国黄金旗舰店的规定,消费者在买这种可回购的投资金条时,要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当前牌价的基础上每克加8元的手续费,在卖出时,需要在当日牌价的基础上每克减去2元才能变现。有业内人士计算,由于黄金买卖差价的存在,只有黄金上涨约10元,才能回本。而如果消费者拿着从别处买到的金条进店卖出,每克则要减去5元,而这也仅是部分商家才提供的回收服务。
8. 中国央行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对于黄金概念的股票是利好吗
多国央行趁黄金抄价格暴跌之际增袭持黄金。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等国在今年4月份均增持黄金,当月金价发生数十年难遇的暴跌,达到两年内最低水平,引发了外界对黄金避险地位的质疑,但同时也提供了逢低买进的机会。
IMF报告显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三国4月份购买的黄金总量较3月份增加了75%。
分析人士认为,全球央行在金价大幅回落时,不断趁低位买入黄金,表明央行仍选择黄金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这金价的止跌反弹提供足够的支撑。A股市场中,受“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消息影响,黄金概念股或有望王者归来。中金黄金、东方金钰等相关个股值得关注。
9. 中国人民银行存黄金利息是什么
黄金利息一年定期可增值2%,两年定期可增值5%,三年定期可增值9%。到期后顾回客凭购买时的相答关凭证赎回,我们会按金条方式结算给顾客。如果顾客想要提前赎回的话,就不能获取利息,这就像银行的定期存款,不过我们这个活动比存银行定期的利息要高多了,而且金条具有人民币没有的保值功能。”如果到期的利息产生的零头不满1克可按取货当日上海交易所金价折现给顾客;如顾客想要置换饰品,可付加工费进行以旧换新业务;如顾客想要现金,可以按照到期当日的金价全部或部分折现。
“黄金定存”有风险
对于“黄金定存”,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虽然从表面来看,消费者通过定存可以获得“黄金利息”,但同时也面对一定的风险。该人士表示:“主要是商家的诚信风险,首先他只是商家,生意人,本身不是银行、也不是金融机构,而消费者购买了黄金之后,付了钱拿不到货,其实说白了是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黄金期货。”他认为,这其中,商家拿到了资金、也占据着货源,这对消费者而言,是面临一定的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