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哪些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对于银行流动性监管有四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
1、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2、净稳定融资比例是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另一个流动性监管指标,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该比率的分子是银行可用的各项稳定资金来源,分母是银行发展各类资产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3、贷存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又称存贷比。影响贷存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会逐步放开)、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款由于利率变动或居民拓宽投资理财渠道(如居民将存款更多地投向股市就会提升银行贷存比)、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经营策略等因素。
4、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㈡ 流动性比率一般包括哪几项它们通常控制在什么水平
流动性比率一般包括那几项?它们通常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答:流动性比率是测量一个企业仅靠变现其短期流动性资产来满足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性不足是促使企业破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流动性比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这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常用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活等.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交税金和应计费用等.该比率因企业经营规模和性质各有不同,一般应在1.5到2.5之间比较合适.正常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债权越有保障.但要注意,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产品滞销的结果,或因为资金未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所以,银行应对此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
(2)速动比率.也称酸性试验比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迅速变现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指流动资产中的现金、上市的短期证券、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即不包括存货的那些变现速度快的流动资产.这一比率通常应保持在1以上,即每单位流动负债至少需要一单位的能迅速变现的资产作保证.
(3)现金比率.该指标可以用来进一步度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
其中,现金指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所持有的高流动性有价证券.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这一比率应保持在5%以上.
同学,我也是网络的,我也上那节课……
㈢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常用指标包括哪些
1、盈利性指标。
①资产收益率;
②银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净收入率;
④银行利润率;
⑤权益报酬率;
2、流动性指标。
①现金资产比例;
②短期国库券持有比例;
③持有证券比例;
④贷款资产比例;
⑤易变负债比例;
⑥短期资产;
⑦预计现金流量比
3、风险指标。
①利率风险
②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核心是资产收益率和股本回报率,利用这两个财务指标及其他派生财务比率指标可较准确地认识银行的获利能力。
(3)测量银行流动性状况指标不包括扩展阅读:
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中,风险被定义为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收入的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价值。商业银行面临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收益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风险指标将这些因素做了分类,并定量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和抗压能力。
流动性在任何企业经营中都是营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更容易受到流动性危机的威胁,这也是银行将流动性指标从一般风险指标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流动性指标反映了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和各种实际的或潜在的流动性需求之间的关系。
流动性供给在资产和负债方均可存在,如银行拆入资金或出售资产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流动性。流动性需求也可通过申请贷款和提存的形式作用于资产负债两个方面。
㈣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有哪些
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当银行的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时,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
(4)测量银行流动性状况指标不包括扩展阅读
衡量方法
一、财务比率指标法
又叫流动性指标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计算流动性指标,用以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预测方法。
1、资产流动性指标
(1)现金状况指标(Cash position 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2)流动性证券指标(Liquid securities 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3)净联邦头寸比率(Net federal posi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4)能力比率(Capacity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5)担保证券比率(Pledged securities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2、负债流动性指标
(1)游资比率(hot money ration),又称为热钱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2)短期投资对敏感性负债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3)经纪人存款比率(Deposit brokeage index)。(与流动性负相关)
(4)核心存款比率(Core deposit ra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5)存款结构比率(Deposit composition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二、市场信号指标
1、公众的信心
3、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工具的风险溢价
4、资产售出时的损失
5、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6、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情况
7、资信评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业银行流动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㈤ 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大小的指标有哪些
1、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总资产。其中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清算存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2、超额准备比例。超额准备比例=(在央行存款+现金)一法定准备金。
3、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贷款/存款。贷款对存款的比例越低,说明用稳定的存款来源发放新贷款(或进行投资)的余地越大,风险越小。但存贷款比例指标不能反映贷款和存款的结构差别。
4、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核心存款与总资产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核心存款是那些相对来说较稳定、对利率变化、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变化不敏感的存款。
(5)测量银行流动性状况指标不包括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存贷款比例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为银行的各项贷款之和与各项存款之和,存贷比率越高预示着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这表明相对于稳定的资金来源而言,银行占用在贷款上的资金越多,流动性当然越差。相反,该比率越低,则表示银行还有额外的流动性,因为银行还能用稳定的存款来源发放新贷款。
资产流动性比率为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这一比率越高,表示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问题在于银行的某些流动性资产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内(通常指一个月)变现,比如应在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未能如期收回,就使得银行的流动性被虚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商业银行流动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指标
㈥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衡量方法
又叫流动性指标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计算流动性指标,用以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预测方法。
1、资产流动性指标
(1)现金状况指标(Cash position 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2)流动性证券指标(Liquid securities indicator)。(与流动性正相关)
(3)净联邦头寸比率(Net federal posi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4)能力比率(Capacity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5)担保证券比率(Pledged securities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2、负债流动性指标
(1)游资比率(hot money ration),又称为热钱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2)短期投资对敏感性负债比率。(与流动性正相关)
(3)经纪人存款比率(Deposit brokeage index)。(与流动性负相关)
(4)核心存款比率(Core deposit ration)。(与流动性正相关)
(5)存款结构比率(Deposit composition ration)。(与流动性负相关) 1、公众的信心
2、股票价格
3、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工具的风险溢价
4、资产售出时的损失
5、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6、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情况
7、资信评级
㈦ 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有哪些2017
1.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
2017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9.6万亿元,占比37.6%,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3%;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3.9万亿元,占比18.4%,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3.8%。
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负债总额为220.4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总额82.7万亿元,占比37.5%,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1.6%;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41.1万亿元,占比18.6%,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3.9%。
2.银行业继续加强金融服务。
2017年一季度,银行业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9.2万亿元,同比增长8.9%;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用于信用卡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9%和52.2%,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5.6和39.9个百分点。
3.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1.5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7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89.3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85.8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42万亿元。
4.利润增速有所回升。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933亿元,同比增长4.61%,较上季末上升1.07个百分点。2017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07%,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4.77%,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风险抵补能力继续加强。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28236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560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78.8%,较上季末上升2.36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11%,较上季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9%,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8%,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26%,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8.74%,较上季末上升1.19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65%,较上季末下降0.68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67.74%,较上季末上升0.13个百分点。
㈧ 流动性比率一般包括哪几项它们通常控制在什么水平
流动性比率一般包括那几项?它们通常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答:流动性比率是测量一个企业仅靠变现其短期流动性资产来满足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性不足是促使企业破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流动性比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这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常用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活等。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交税金和应计费用等。该比率因企业经营规模和性质各有不同,一般应在1.5到2.5之间比较合适。正常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债权越有保障。但要注意,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产品滞销的结果,或因为资金未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所以,银行应对此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
(2)速动比率。也称酸性试验比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迅速变现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指流动资产中的现金、上市的短期证券、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即不包括存货的那些变现速度快的流动资产。这一比率通常应保持在1以上,即每单位流动负债至少需要一单位的能迅速变现的资产作保证。
(3)现金比率。该指标可以用来进一步度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
其中,现金指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所持有的高流动性有价证券。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这一比率应保持在5%以上。
同学,我也是网络的,我也上那节课……
㈨ 评价信贷资产质量的指标不包括( )。
正确答案为:C选项
答案解析:
评价信贷资产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信贷平均损失比率、信贷资产相对不良率、不良率变幅、信贷余额扩张系数、利息实收率、加权平均期限。故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流动比率是衡量流动性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