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大霄的个人观点
2000年中期提出摘荔枝
2005年中期提出播种
2006年提出不拔青苗
2007年提出摘熟苹果
2008年提出“保护胜利果实”
2009年提出股票带来希望
2012年先后提出校花理论、黄金底及钻石底
2015年提出婴儿底(蓝筹底)
『贰』 李大霄说的砖石底是多少点谢谢了
李大宵当时说的时候在2000点以下 是前年说的 当时很少有人信
『叁』 股民怒问李大霄:到底有几个“婴儿底”
李大霄做客腾讯证券“看财经”直播间,就在直播间隙指数暴跌,跌穿“婴儿底”,李大霄机智应对主持人犀利提问。
主持人:此刻指数暴跌,您的“婴儿底”已经被跌穿了……
李大霄:没有跌破,那只是瞬间击穿,并未有效击破,婴儿底依然存在。婴儿会哭也会闹,过段时间大家看到婴儿会长大成小孩,小孩再过段时间就会长出翅膀,再过段时间小孩就飞走了,这时就会怀念跟婴儿在一起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抱紧紧”。钻石底亮晶晶,地球顶沉甸甸,婴儿底要抱紧紧。
『肆』 请问有人知道李大霄说的2132钻石底是怎么判定的吗
对於“2132不是钻石底,只是暂时底”的观点,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博客中说,“不可否认,现在的市场处在弱势,但仍在低点上方徘徊,证明多空拉锯仍是当下主基调。”他认为,要客观看待当前市场,还得结合深成指、沪深300等指数,片面强调2132这个点位是一种误读。
尽管李大霄对於2132这个点位不再执着,但他认为,支撑“钻石底”的六大因素都还存在,包括估值水平与1664点接近、从紧缩到略宽松的货币政策、产业资本的抄底、汇金社保资金的入市等。
“只是市场正在熊末牛初的转化过程中,优质股和垃圾股分化明显,所谓的‘钻石底’指的是优质股的‘钻石底’,垃圾股的‘暂时底’。”李大霄说。
谈到如何在弱市中选择优质股,李大霄表示要满足四个标准:首先,企业领导人是实干家,为人正直﹔其次,公司所处的领域快速发展﹔第叁,企业要能为股东创造财富,上市一两年便出现业绩变脸的企业要坚决回避﹔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公司被投资者抛弃的时候,其价值开始凸显。 跟上热点,踏准市场节奏,选择经传软件,唯信号论,长期生存。
『伍』 李大霄到底有多少底和顶
李大霄作为“网红经济学家”,被大家所熟悉的是不管的底部言论,像“黄金底”、“钻石底”、“婴儿底”、“少年底”等等,不计其数的底部。要说顶部的话,李大霄很少言顶,主要还是以言论底部为主。
其中,有一个规律可以参考,李大霄往往言论底部并不是乱言的,在3000点以下如果还有着下跌,他就会有着一些底部论了。要是上证高于3000点,往往并不会有底部论。
对于李大霄的一些言论,网络中有很多的误解。怎么讲呢?你如果以估值的角度思考、指数的角度思考,以及他所提到的相关目标市场,均是能够获得客观支撑的,并不虚晃,并非乱说。但是,这个观点不能以短期来看,如果你是偏投机、偏短线的投资者对于他的言论,就消化不了了。因为,根本不在一个调上。
我们总在说“短线就是短线,中线就是中线,长线就是长线”,你如果把时间的期限弄混了,那么很多问题都是看不清楚的。李大霄所言的是中长线,并非短线。那么,你带着短线的思路去看待,当然就认为不对了,因为股市仍旧有着震荡。但是,你要是以中长线的角度思考呢?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了。
不是为李大霄说话,而是客观的评论。在股市投资的过程中,机遇很重要,但也会有着时效性。所以,要将时间区分看待。
往往李大霄言论底部的时候,均是市场的相对底部。要说李大霄能真正的预测底部,这是不对的,毕竟一波下跌能每天给你一个底部论,这一点是不可取的。但是,当他言论底部的时候,是相对底部区域却是可以参考的。
不管李大霄到底有多少底与多少顶,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辨别,如果对自己具有参考作用,不管多少底也好、多少顶也好,均是可以利用的。
『陆』 李大霄再次提示疯牛风险是否会和15年一样是大盘见顶的信号
我认为是的。因为现在A股已经站上3400点,在股市的历史中都属于非常高的点位,因此已经见顶了。
『柒』 李大霄在股市说了几个底
市场底,婴和底,钻石底,每次暴跌都会出来鼓舞散户士气。当散户士气高涨加仓时,机构顺势跑路。其实股票这东西没有底也没有项,一级市场原始股价就是1元1股,二级市场几块几十几百的股都有,这种股票除非跌到2元以下,否则不存在底部一说。要真说股票跌到底了,那就是ST了
『捌』 股票软件指标黄金底怎么编公式
{“黄金底”--共参考}
MA4:=MA(C,4);
MA24:=MA(C,24);
MA10:=MA(C,10);
J:=KDJ.J;
SJ:=BARSLAST(CROSS(MA4,MA24));
TJ:=COUNT(CROSS(MA4,MA24),SJ+1)=1;
DD:=DMI.ADX;
XG:=CROSS(C,MA24) ;
DIF:=EMA(C,12)-EMA(C,27);
DEA:=EMA(DIF,9);
MACD:=(DIF-DEA)*2;
T:=BARSLAST(MACD<0);
X:=HHV(MACD,T);
GD:=IF(T>0,X,-1);
FF:=CROSS(-0.5,GD);
T2:=BARSLAST(FF);
黄金底:=GD>REF(GD,T2+1);
JJ:=GD>REF(GD,T2+1) AND REF(MACD,1)<=REF(GD,T2+1) AND REF(MACD,2)>REF(GD,T2+1) AND MACD>REF(GD,T2+1) ;
XG2:=XG AND 黄金底 ;
XG3:=XG2=0 AND TJ AND SJ<5 AND 黄金底 ;
XG4:=FILTER(XG3,6);
GL:=COUNT(XG2,BARSLAST(XG2)+4) AND XG4;
ZXG:=(XG2 OR XG4) AND GL=0 AND MA4>REF(MA4,1) AND C>O ;
ZZ:FILTER(ZX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