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

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

发布时间:2021-06-04 17:51:52

1. 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国债偿债率(10%以内)
国债依存度(警戒线20%)
国债负担率(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发达国家不超过60%)
国债债务率
3%的赤字率,60%的债务率
借债率(国际以10%控制上限,我国按照西方的经验3%-5%)

2. 影响一国公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衡量公债的规模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
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债规模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其举借公债的规模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由于资本主义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子,是将生产经营资本转用于非生产性方面,这样相对于其经济规模来说,资本主义赤字公债的举借就应小一些。社会主义公债则不同,它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而且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对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的危害性可能相对小一些。这样,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规模可以相对大些。当然,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也有其客观限制,并不是因为公债收入被用于经济建设而例外。

政治背景
同样经济发展水平和同样生产关系情况下,不同的政治背景决定着不同的公债发行量限量。

职能范围
职能范围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财政赤字的规模,而对财政赤字的存在则是公债产生的最初动因。

财政政策
国家在特定时期实行何种财政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债的规模。财政政策通常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就小,公债规模也会相对减小;但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总需求必然以扩大公债发行为条件。我国近几年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就是靠发行公债来支撑的。

金融市场
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操作的,而公开市场业务能否顺利进行要看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

衡量方法
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
1、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2、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3、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
4、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所谓“挤出效应”。
5、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五个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围绕这两个标准具体又分为四个衡量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数。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公债适度规模的衡量:
1、国民应债能力。国内公债的资金来源是储蓄,这里的储蓄包括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银行存款、股票和各种债券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形式。一个国家筹集资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该国的储蓄水平。
2、社会资金应债能力。社会资金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企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等。
从国民的应债能力和社会资金的应的应债能力看,我国公债规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3. 什么是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公债负担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

公债负担率是指当年的公债累积余额与当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

计算公式

这一指标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考察政府累积的债务总量。国债负担率成为发达国家和IMF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主要观测和控制指标。如,Maastricht 条约规定,加入欧元体系的国家必须将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3%以下,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控制在60%以内。还有一个标准是,一国的当年的国债发行额最高现额是当期的财政收入。

4. 衡量国债负担的主要有哪些指标

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主要有: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还本付息率(国债偿债率)
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当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是20%。国债依存度,表明财政支出靠债务收入的安排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财政对债务依赖性越强,对财政未来发展威胁也越大。
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所占的份额,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说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公式: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5. 一个国家可以无限度地发行国债吗影响一国国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衡量

你好,国家不可能无限制发行国债。
国债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观调控工具。
国债规模通常包括三层含义:国债余额、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债的还本付息 额。
衡量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国际上常用的指标有四个,即国债负担率、 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居民应债力。

6. 试述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
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债规模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其举借公债的规模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由于资本主义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子,是将生产经营资本转用于非生产性方面,这样相对于其经济规模来说,资本主义赤字公债的举借就应小一些。社会主义公债则不同,它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而且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对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的危害性可能相对小一些。这样,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规模可以相对大些。当然,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也有其客观限制,并不是因为公债收入被用于经济建设而例外。
政治背景
同样经济发展水平和同样生产关系情况下,不同的政治背景决定着不同的公债发行量限量。
职能范围
职能范围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财政赤字的规模,而对财政赤字的存在则是公债产生的最初动因。
财政政策
国家在特定时期实行何种财政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债的规模。财政政策通常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就小,公债规模也会相对减小;但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总需求必然以扩大公债发行为条件。我国近几年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就是靠发行公债来支撑的。
金融市场
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操作的,而公开市场业务能否顺利进行要看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
衡量方法
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
1、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2、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3、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
4、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所谓“挤出效应”。
5、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五个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围绕这两个标准具体又分为四个衡量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数。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公债适度规模的衡量:
1、国民应债能力。国内公债的资金来源是储蓄,这里的储蓄包括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银行存款、股票和各种债券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形式。一个国家筹集资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该国的储蓄水平。
2、社会资金应债能力。社会资金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企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等。
从国民的应债能力和社会资金的应的应债能力看,我国公债规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7. 衡量国债规模的相对指标及其意义

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变动能够较好地表现未来经济走势预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只是市场预期的表现特征之一,还有其它许多灵敏的指标,而且每个指标都可能失灵。经济预测没有万灵药。债券收益率变动之所以能反映经济预期,是因为银行作为国内债券的主要配置者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债券收益率变动能够很好地反映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经济预期。国债在所有的债券品种中,集发行量大、发行频率高、参与者广、价格发现机制好、纵向历史数据完备等诸多优点于一身。10年期是较长时间跨度中,中长端国债流动性最好的品种。跟踪中长端国债收益率变动能够尽量减少市场短期流动性冲击对收益率变动带来的巨幅扰动,更加纯粹地表现机构的经济预期。债券(Bond)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想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券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决定债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债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俏和购买价格。最基本的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为:债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发行价格)/(发行价格*偿还期限)*100%由于债券持有人可能在债券偿还期内转让债券,因此,债券的收益率还可以分为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和债券侍有期间的收益率。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下:债券出售者的受益率=(卖出价格-发行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发行价格*持有年限)*100%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买入价格)/(买入价格*剩余期限)*100%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买入价格*持有年限)*100%

8. 简述衡量国债规模的相对指标及意义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状况我国国债发行始于1950年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年—1958年又相继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其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终止了政府举债融资,我国成为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从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国债的发行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当时弥补财政赤字可以向银行透支,因此,国债发行规模较小,增长较慢。从1994年起,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出台了《预算法》,规定财政赤字不允许向银行透支,使得国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并在以后逐年增加发行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大量发行国债筹集建设资金以投入基础设施等建设,为此,1998年国债规模达3310.09亿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至2006年发行量达44556.4亿元(详见下表)。我国国债对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9. 公债规模可以通过哪几类数量指标来衡量

1、公债负担率。2、偿债率3、债务依存度

阅读全文

与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元汇率现在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356
什么是外汇交易的点差 浏览:486
十英镑人民币 浏览:412
股票陈文 浏览:823
津贴买理财 浏览:262
中国股指期货的事件 浏览:564
油菜籽期货相关外盘品种合约 浏览:733
科创板基金靠谱吗第一批 浏览:791
理财女销售 浏览:174
080012基金亏损多少 浏览:180
投资最终结果盈和亏或平 浏览:318
投行融资案例 浏览:41
民生货币理财 浏览:516
如何看股票的资金流入 浏览:18
中投届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8
合伙企业从事股权投资 浏览:177
一元人民币等于多少捷克钱币 浏览:66
贷款承诺函赎楼 浏览:764
32新加坡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959
新兴筹管股票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