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西北黄金储量

西北黄金储量

发布时间:2021-06-15 01:27:03

1. 胶西北金矿综合信息资源潜力预测

一、胶西北金矿区域成矿预测研究历史

胶西北金矿区域成矿预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山东省地质六队完成了《山东省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预测全省36个有矿单元金矿资源总量3026.486t,其中潜在资源量2319.079t;1989年物探队完成了《1∶20胶东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编图与金成矿预测报告》,将胶东地区划分为9个成矿区、71个预测矿田,其中Ⅰ类预测矿田12个、Ⅱ类预测矿田19个、Ⅲ类预测矿田40个。这一阶段的金矿预测工作是山东省第一轮成矿区划的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第二轮成矿区划对主要成矿带开展了大比例尺成矿预测,1993年地质六队完成了《山东省胶东西北部焦家金矿带1∶2.5万金矿成矿预测报告》,采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思路预测焦家矿带金矿资源总量992.687t(包括已探明金矿资源量335.987t);1994年地质六队完成的《山东省胶东西北部招远-平度断裂带1∶5万金矿成矿预测报告》,采用多元回归法定量评价招平带金矿资源总量849.173t,其中潜在资源量665.043t。进入21世纪,在20世纪末区域成矿预测研究的基础上,陆续出版了成矿预测研究成果专著,2003年王世称等编著出版了《山东省金矿床及金矿床密集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2007年李士先等编著出版了《胶东金矿地质》,两书均在《山东省金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基础上提出胶东矿田单元级金矿资源总量3026.4948t,其中胶西北地区金矿资源总量2492.02115t。

二、预测单元的确定

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圈出18个矿田预测单元,作为本次成矿预测的对象(表9-2)。其中部分预测区工作程度较高,且已探明较多资源量,属于已知有矿单元,本次预测将其作为模型单元,其余单元则为评价单元———预测单元。

三、预测矿田单元信息和地质变量赋值

(一)预测单元有用信息

成矿有用信息的分析确定是地质变量研究的前提,此项工作是在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控制条件总结分析、资料综合解释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做法是:以已知有矿单元为对象,以单元卡片中的各项内容为目标,进行信息之间及信息与资源间统计对比,并从成矿理论角度确定其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在对胶西北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控矿地质条件和综合找矿标志研究基础上,把地层、构造、岩体、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特征等几个方面的信息作为重要的标志。在金矿成矿理论指导下,同时考虑到信息的关联性,提取了各预测矿田单元与金矿资源评价有关的信息(表9-3),这些信息构成了成矿预测的地质变量。

(二)各预测单元地质变量赋值

变量赋值是按一定准则将单元的不同变化状态赋予某种定量数值,使状态与数值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变量的变化可通过数值的变化加以表达。本次预测的赋值方法如下:

表9-2 胶西北地区成矿预测矿田单元一览表

续表

续表

表9-3 预测矿田单元成矿信息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 SJH—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SγJH—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γJH—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JH—黄铁绢英岩,γJ—绢英岩化花岗岩,Kγ—钾化花岗岩,J—绢云母化,Sj—硅化,K—钾化,S—黄铁矿化; ρ—伟晶岩,ργ—伟晶花岗岩,δμ—闪长玢岩,X—煌斑岩,δομ—石英闪长玢岩,q—石英脉,δX—闪斜煌斑岩,β—辉绿岩,δ—闪长岩,N—基性岩脉

表9-4 二态预测原始变量一览表

续表

表9-5 三态预测原始变量一览表

续表

表9-6 回归分析模型连续型变量数据表

注:带*者为推定数据。

1)二态变量的赋值:变量存在的为“1”;变量不存在或资料不清的为“0”。

2)三态变量的赋值:对成矿有利者为“1”;对成矿有利程度一般或资料不清者为“0”;对成矿不利者为“-1”。

通过对各预测单元地质变量分析,按照上述方法赋值,分别形成了预测单元的二态原始变量和三态原始变量(表9-4、表9-5)。

3)定量变量分析与赋值:按照定量预测变量选择和构置的原则,分析了18个预测矿田单元的回归分析模型连续性变量特征,测算的变量数据见表9-6。

对7项25个描述性定量变量,均按二态变量赋值原则赋值,即该状态存在赋值为“1”;不存在或资料不清的为“0”。

四、资源潜力预测

(一)模型单元的确定

模型单元,即建立评价模型所使用的单元,通过模型单元与未知单元的类比达到矿体定位预测的目的。模型矿田单元必须具备下列要求:①矿田单元内应包括一个以上的已知矿床,其资源储量是由工程所控制的;②资源类型清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成因清楚;二是单元应具备胶西北矿集区找矿模型的典型特征,工作、研究程度相对较高,能够获取评价所要求的各种信息,包括地质、磁法、重力、重砂、分散流等方面。

通过对胶西北18个矿田单元进行分析对比,选择10个单元作为金矿资源评价的模型单元(表9-7)。

表9-7 胶西北矿集区成矿预测模型单元一览表

由于计算方法原理上的差异,对模型单元的要求也不相同,本书在10个已知模型单元的基础上,根据所使用的计算模型,对模型单元做了进一步的选择。选取焦家、玲珑、灵山沟、原疃、马家窑5个单元作为资源量规模预测逻辑信息模型的标准模型单元。标准模型单元的选择条件是:①单元的亲近程度较高,表现在不同的投影平面中单元都有明显的群聚性,如单元1与2总是形影不离的;②单元资源储量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沿某一方向资源储量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规律变化;③由于不同规模的边界单元具有分类的不稳定性,所以不能作为标准单元。

(二)变量优化

上述原始地质变量的地质意义清楚,与矿产资源特征关系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胶西北金矿床的某一方面特征,这些变量的使用是有意义的。但原始变量只能显示单一变量与金矿资源的关系,不能揭示变量重要性的变化特点,不能直接用于成矿预测。必须对原始变量作进一步优化,从而获得一组用于实际预测的最佳变量组合。本次工作采用特征分析中的主分量法和平方和法进行变量优化。

1.二态变量优化

用10×49模型计算49个变量的权系数(表9-8),根据各变量权系数值的大小和变化状态,经反复筛选,取权系数较大的前45个变量作为预测的变量组合(表9-9)。

2.三态变量优化

对10个模型单元的31个变量进行计算(表9-10),最终选取前27个变量作为三态定位预测的变量组合(表9-11)。

(三)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1.单元级别预测模型

单元级别预测评价数学模型,即用某种数学方法建立起成矿可能性与地质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本次工作选择特征分析法建立数学地质模型,进行预测远景区圈定、矿产资源级别预测。数学模型是: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深部大型-超大型金矿找矿与成矿模式

式中Y为联系度,i=1、2、3、……m;m为变量数;ai为第i个变量的权系数;xi为第i个变量的取值。

将各地质单元中的变量值及其权系数代入式中,即得联系度。联系度是反映成矿信息的综合指标,其大小代表着单元成矿前景的标志。通过预测单元与模型单元之间联系度的对比,即可判断出预测单元成矿概率的大小。

2.定量预测模型

选择回归分析法建立预测单元资源量的预测模型———回归分析模型。使用模型单元已知资源量及与其有对应关系的变量,预测各有矿地质单元的资源量。

回归数学模型是: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深部大型-超大型金矿找矿与成矿模式

式中:a,b,Sb为参数;x为5×20模型对象权。

表9-8 10×49模型二态变量权系数计算结果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深部大型-超大型金矿找矿与成矿模式

(四)单元级别预测

根据单元级别数学模型的原理方法,分别使用二态变量预测和三态变量预测对确定的18个矿田地质单元进行预测。

1.二态变量预测

使用确定的10个模型单元以及表9-9所示的变量信息。以10×45模型采用主分量法和平方和法分别计算出各变量的权系数(表9-12)。然后将这些权系数代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方程,进行预测计算,获得各单元的联系度(表9-13)。

表9-9 二态预测优化变量一览表

续表

表9-10 10×31模型三态变量权系数计算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联系度曲线图(图9-1),曲线呈平缓变化,至第15个单元(三山岛单元)时出现陡降,以其联系度为阀值,划分出预测单元级别Ⅰ、Ⅱ级。

图9-11 0×45模型二态变量预测各单元联系度曲线

表9-11 三态预测优化变量一览表

表9-12 10×45模型二态变量权系数计算结果

2.三态变量预测

采用表9-11所示变量信息,以10×27模型计算。计算过程与二态变量预测一致。获得变量的权系数和单元联系度(表9-14,表9-15)。

根据表中计算结果绘制出联系度曲线图(图9-2),曲线也在第15个单元(三山岛单元)时出现陡降,以其联系度为阀值,划分出预测单元级别Ⅰ、Ⅱ级。

上述二态变量预测与三态变量预测的结果非常吻合,各单元联系度的序次虽略有差别,但划分级别基本一致。在综合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将两种预测结果结合起来作为本次预测成果,对预测单元进行了分级(表9-16)。

Ⅰ级:最有希望寻找大、中型金矿的单元;

Ⅱ级:有希望形成中型以上矿床的单元。

表9-13 二态预测矿田单元联系度一览表

表9-14 10×27模型三态变量权系数计算结果

表9-15 三态预测矿田单元联系度一览表

图9-2 10×27模型三态变量预测各单元联系度曲线

表9-16 单元级别预测结果

(五)单元定量预测

使用模型矿田单元已知资源量及其地质变量建立单个有矿矿田单元资源量的预测模型———回归分析模型,进而预测出各预测矿田单元的资源量。

根据回归分析这一数学方法的要求,首先提取连续型数值变量(表9-6),将标志进行对比,判查出最小分区标志组合。然后按5×20标准模型计算得出各标准模型单元的标志权、相对标志权、标志信息权、标志分权及标志分权差,最后得出各标准模型单元的对象权。

根据模型所算得的标志分权求得18个预测单元的对象权(表9-17)。以9个连续型定量预测变量作自变量,以模型单元的探明资源量作因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分析之后,求出方程中各自变量参数,再将预测单元各对应的对象权代入方程,求得各预测单元的预测资源量。

表9-17 18个预测单元5×20模型对象权表

采用回归分析的信度0.05,预测深度1000~1500m,各预测单元的资源量完全有可能在95%的概率条件下达到回归模型的上限值置信区间,其上限是回归数学模型加上1.96倍剩余标准差。

按回归数学模型预测的18个预测单元的资源量列于表9-18。预测结果,胶西北矿集区金矿资源总量3217.919t,比前人预测结果多725.90t。

(六)预测结果评价

本次预测的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地质单元级别预测成果是可信的;资源总量预测采用的方法是得当的,定量预测结果是比较可靠的,为胶西北地区金矿找矿奠定了基础。预测结果可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预测地质依据充分。本次预测在对地质、航磁、重力、重砂和水系沉积物等成果资料按纵向深入、横向联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深了对金矿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认识,为矿田的圈定、成矿信息的提取、变量的确定与筛选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

表9-18 18个矿田单元预测资源量表

(2)预测矿田单元确定合理。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成矿带中矿田单元的定位条件和边界条件,除了有矿体、矿化点,金重砂异常,金分散流异常等金矿成矿信息外,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地球物理场也是矿田单元定位的重要条件。本次所圈定的矿田单元均有充分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依据的,是金矿床存在的最可能的空间。

(3)提取了与金矿成矿关联度高的信息和变量。首先,是在对金矿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和综合找矿模型研究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确定42个与金成矿有关的信息。其次,对各个信息作横向比较,确定它们与成矿作用的内在联系,进而综合与归并,凝练出二态变量49个、三态变量31个,确定了它们的赋值原则和使用范围。第三,是变量的优化,使用数学方法,给出度量各个变量与资源关系重要性的数值指标,从而达到变量优化的目的。

(4)各单元的预测次序与单元中的金矿规模、资源储量相对应。所有的预测单元基本上都有金矿床、矿点、矿化点,有工业储量的单元就达14个之多。虽然各单元之间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多少与预测次序不完全吻合,但总体上看是非常一致的。模型单元中以焦家、玲珑两单元金资源储量最大,单元内有特大型金矿,其预测次序始终排在前两位。

(5)各个级别的预测单元在工作区内均匀分布。这一方面反映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又说明了在胶西北地区运用一个找矿模型对全区进行成矿预测的可行性及所总结成矿规律的可靠性。

(6)预测结果与地质研究结果吻合。虽然本次工作确定的单元都是认为有希望寻找大—中型金矿床的地区,但各单元之间的地质构造条件差别较大,对它们形成大—中型金矿的期望值自然也不同。在地质背景分析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对几个成矿较有利地区进行了大致的判断,进一步应用数学方法预测,不仅证实地质认识,而且预测出各矿田单元资源量数量,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7)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高度的显著性,预测意义明确。定量预测回归模型的建立,采用了预测资源量居中的回归方程作为回归预测模型,为了降低回归方程的预测误差,采用回归方程加上1.96倍剩余标准差的办法,给出可信度0.05的上界值,这一回归模型是: 。其预测资源量与新近掌握的实际资料、目前地质工作形势及我们的经验与认识是比较吻合的。

(8)三山岛单元是本次预测中的最大问题。三山岛单元在二态、三态预测中分别排在14、15位,虽仍为Ⅰ级单元,但其排序与矿床规模和金资源储量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三山岛地区基本上为覆盖区,物化探信息较少,影响了预测效果。

2. 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是——南非。

自从1880年代开始,世界上约有50%的已经生产的黄金由南非而来。
南非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金矿。

图中,第9题,答案:A. 草木一片枯黄
分析:
A.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赤道以南的非洲草原在冬季属于干季,降水量少,所以草木一片枯黄。正确。
B . 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是非洲热带草原的雨季,非洲北部的大量动物会向赤道以南迁途。所以错误。
C . 乞力马扎罗山目前是一座休眠中的火山,尚没有爆发的迹象。所以错误。
D.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赤道以南的非洲草原在冬季属于干季,降水量少,不会出现河流汛期。所以错误。

图中,第10题,答案:C. 东非大裂谷的南端在死海附近
分析:
A. 目前东非大裂谷依然在活动当中,是地壳活动较旺盛的区域。地质学家预测几百万年后,东非可能会分裂成不同的版块形状。所以正确。
B. 东非大裂谷的主要特征是:高深峡谷多,湖泊多、火山群多。所以正确。
C. 东非大裂谷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三角形,南端在莫桑比克入海口,西北端在苏丹约旦河,北端可进入死海。所以错误。
D. 东非大裂谷的东部主要位于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所以正确。

3. 甘肃西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甘肃西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市海仕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现有职工4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主营业务范围:有色金属矿产勘查、采选及冶炼。公司发展方向是从事有色金属、贵金属和能源矿产的勘探、开发、深加工业务,建立探、采、选、冶集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法定代表人:陈京京
成立时间:2005-09-23
注册资本:7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20000000008907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产业孵化大厦0323室

4. 中国西部的金资源

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营业务为黄金采选及冶炼,同时从事铁矿采选以及铬矿石的开采。2013年公司黄金产量达到3.73吨,占新疆黄金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13》,2012年度西部黄金矿产金产量位居全国矿产金十大企业第十位,利润总额位居全国黄金经济效益十佳企业第九位,该年度全国共有黄金产量1吨以上矿山49家,其中西部黄金拥有2家。

西部黄金盈利能力良好,2013年实现净利润12,145.1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910.35万元。

西部黄金下属主要矿山及探矿权横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天山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后续通过资源勘查、资产并购等方式充分发掘邻近地区和国家矿产资源,增大自身资源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此次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我们有幸同西部黄金并肩经历了从改制、辅导、发行上市申请及审核、取得核准批文到发行上市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了公司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上下尽责奉献、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深刻理解了管理层以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我们相信,步入资本市场的西部黄金,一定能抓住发展机遇,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以持续的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5. 金矿的主要产区

世界前10名产金国依次为: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

国内主要矿床和产地分布有:山东、河南、贵州、黑龙江、陕西、广西、云南、辽宁、河北、新疆、四川、甘肃、内蒙、青海、安徽等省区。

我国主要黄金产区有四处,即胶东半岛、小秦岭地区、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区几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东地区的金矿产量占居我国黄金生产的大部分。

(5)西北黄金储量扩展阅读

19世纪形成的世界黄金生产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19世纪形成的产金大国目前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产出国。

自1980年以来,南非的产金量呈稳步下降趋势,尤其90年代以后,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产金量仍居世界各国第一位;美国的产金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特别是自80年代后期起,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亚的产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产金量趋于稳定,变化不大。

全球主要产金国有: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不过,百年来世界黄金生产格局也有一些变化,特别是美国、非洲黄金产量下降的同时,南美的秘鲁、阿根廷以及东南亚的黄金产量在显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黄金产量已占到全球的14%。

6. 兰州的西北黄金交易中心大家知道吗

兰州市庆阳路万盛商务大厦17楼C座 西北黄金交易中心

7. 为何都说世上一半黄金在布达拉宫,那究竟用了多少黄金

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笔者从2013年大学期间到现在,反复进藏7次,从第一次的骑自行车进藏后,感觉就像上瘾了一样,之后反反复复进藏7次,山地车换成125摩托,再后来换成大排量,到最后带家人驾车自驾。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骑山地车进藏的经历,不仅经历了一路的风霜雨雪,更是头一次进到了布达拉宫参观,那种壮阔,无以言表!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4904.76吨,我们已知的修建布达拉宫用的黄金往高了算也就50吨吧,和现有已知黄金储量三万多吨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世上一半黄金在布达拉宫”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不过当你去了一趟布达拉宫,确实会被里面的金碧辉煌震慑到,突然之间有这种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8. 西北黄金1000克万足银条多少钱

白银每克3.5元左右

9. 胶西北金矿地质研究现状

胶西北金矿开采历史悠久,自唐朝即有开采金矿的记载。近代金矿地质调查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早期外国人开展过零星的地质调查,20世纪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质学家陆续开展了一些地质工作。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1958年成立地质部山东办事处为标志,地质工作者在胶西北地区开展了系统的金矿地质工作:初期地质找矿目标定位于石英脉型金矿,地质找矿效果不理想;1965年以后,相继发现了三山岛、焦家等一系列破碎带蚀变岩型新类型金矿床,逐步建立起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丰富了金矿成矿理论,极大地拓宽了找矿领域,使山东省金矿资源储量大幅度增长;1975年以后,除省内地质、冶金、地方地质队伍外,尚有外省多个地勘部门、武警黄金部队等单位进入胶西北地区开展金矿勘查,地质找矿不断有新发现;20世纪末,随着地质工作难度的不断加大,发现新的金矿也越来越难,金矿找矿一度陷入困境;进入21世纪,开始了深部金矿找矿探索,并取得了新的振奋人心的找矿成果。

金矿地质研究工作伴随着金矿地质找矿工作同步开展,1965年以前,是金矿勘查的起步阶段,也是科研工作的萌芽阶段,研究范围主要涉及石英脉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金矿勘查方法。1965年以来,是金矿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亦是地质研究相对活跃的时期,研究范围包括基础地质、矿床的控制因素、成矿规律、成矿作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方法等方方面面。从研究的性质上,金矿研究类型可分为勘查研究、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三部分。

一、勘查研究

是在勘查工作中,结合生产实践进行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找矿模型等研究,主要由勘查单位和矿山的地测部门完成。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以下简称地质六队、地质六院和六队、六院)在勘查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散见于勘查报告、专题报告中。主要成果包括:

(1)建立了“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突破了前人“大断裂只导矿不控矿”的传统认识,开辟了金矿新的找矿方向。后来又陆续建立了“河西式”、“上庄式”、“灵山式”等金矿模式。

(2)研究了金矿控矿构造型式和构造体系,认为控制焦家式金矿的断裂与控制石英脉型金矿的断裂属同一构造体系的不同性质的构造成分,是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是同一构造-岩浆-热液旋回的产物,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断裂的性质、规模和成矿形式。

(3)研究了金矿成矿规律,主要有侧伏规律、矿体斜列规律、尖灭再现规律、矿床等间距规律等。

(4)提出了金矿找矿的地质标志,主要有地层标志(胶东岩群)、岩体标志(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构造标志(NE向断层)、蚀变标志(黄铁绢英岩化、钾化、硅化、石英脉)。

(5)建立了地球物理找矿模型,认为焦家式金矿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是低阻、低磁、高极化。

(6)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研究确定了金矿的主要指示元素和判别金矿剥蚀程度的头晕、中晕、尾晕元素。

(7)对胶东内生金矿资源进行了定量预测。

二、基础研究

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专题研究中进行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主要由区域地质调查单位和科研部门完成,研究成果反映于区调报告、专题报告和科研论文中,主要成果包括:

(1)关于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许多人认为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与早白垩世大规模岩石圈减薄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基础,其引起的壳幔物质交换、岩浆活动等系列事件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翟明国等,2001;周新华等,2002;邓军等,2004)。

(2)关于金矿矿源岩,逐渐改变了过去认为金矿来自胶东群的单一源岩的认识,建立了来自不同时代源岩的多源岩认识。

(3)解体了以往划分的胶东群,从中识别出大量TTG质花岗片麻岩,从而突破了胶东金矿是绿岩带型金矿或胶东群为金矿的单一矿源层的传统认识。

(4)分解了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岩,认为他们都是岩浆多次脉动的产物,前者是壳源重熔花岗岩(S型),后者是壳幔混合花岗岩(I型)。

(5)发现了高压麻粒岩,并认为胶西北地区遭受了古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强烈影响。

三、理论研究

是在国家科研基金的支持下进行的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时代等研究,也包括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结合地质找矿、矿山开发开展的理论研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地球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和大学,以及有关地质勘查单位完成,研究成果反映于公开出版的专著、论文中,初步统计,近20年来有关胶西北金矿的论文达200余篇。主要成果包括:

(1)通过大量地球化学研究、稳定同位素分析,论证了金矿成矿物质来源。

(2)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研究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3)通过同位素年龄测试,尤其是高精度的SHRIMP测年方法,较精确确定了金矿形成时代。

(4)通过电子探针、透射电镜等分析,研究了载金矿物成分、结构及成因。

(5)研究了金矿成因、成矿机理、成矿过程、水-岩交换作用、壳幔相互作用与金成矿关系等理论问题。

10. 胶西北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胶东金矿集中区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毗邻大别-苏鲁造山带。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造就了胶东地区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既有广泛分布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克拉通化的变质基底岩系,亦有不同构造-岩浆期的岩浆侵入活动,还有中生代以来颇为发育的以NNE、NE向为主的不同方位、序次的脆性断裂构造等等,这种三位一体的地质条件,为胶东金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太古宙含较多幔源物质的变质岩系和侏罗纪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玲珑花岗岩构成了胶东金矿的矿源岩系,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成为含金流体活化的热源,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为金矿运移、富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一、矿源岩系

(一)太古宙花岗-绿岩组合

胶东太古宙花岗-绿岩带由唐家庄岩群、胶东岩群和官地洼变基性-超基性岩组合、马连庄基性-超基性岩组合、栖霞片麻岩套、西朱崔含紫苏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等地质单元组成。该套太古宙变质基底岩系(广义的胶东群)被认为是胶东金矿的原生矿源岩系(李士先等,2007)。

从胶东地区与金矿有关的主要地质单元金丰度值(表3-1)可看出,广义的原胶东群(花岗-绿岩组合)金丰度值为1.67×10-9,胶东岩群为1.88×10-9,其他前寒武纪地质单元的金丰度值为1.22~2.58×10-9,金丰度值均低于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4.0×10-9(黎彤,1997)。

表3-1胶东与金矿有关的主要地质单元金平均丰度值一览表

金在岩石中有两种赋存形式:一是具亲铁、亲铜、亲钾性易活化的金,二是具惰性不易活化的金。易活化的金在地质构造活动过程中,热液作用使其从岩石中活化、萃取出来,迁移、富集;不易活化者,则难以释放而残留于岩石中。研究认为,在胶东地区普通岩石中测试的正是这部分难以激活的剩余金,不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始金丰度。从物质不灭定律和有其物必有其源的角度看,原始变质基底金含量特别是易活化金含量颇丰,多已被后期热液活化、萃取,搬运、迁移而富集成矿,故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化改造的太古宙花岗绿岩组合中的金丰度值低。因此,不能因太古宙变质基底岩系中金丰度值低而否定其原始矿源岩系的性质。

胶东绿岩带中有较多的幔源超镁铁质-铁镁质岩石,一般认为地幔中金元素比较富集,因此,由这种岩石组成的太古宙古陆核和陆壳富金,为金的成矿提供了最初的物质来源。

栖霞片麻岩套TTG质花岗岩系是胶东地区太古宙规模最大的岩浆活动事件,亦是胶东地区具重要意义的一次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侵入致使处于塑性-半塑性的原始陆核、陆壳物质被冲碎、解体,分散为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残留包体。TTG岩系在侵位过程中,活化、萃取原始陆核、陆壳金质与其自身携带的金元素融于一体,完成了胶东地区原始金质的首次积累。以栖霞片麻岩套TTG岩系为主体的太古宙变质基底岩系的发生、形成和演化过程,是胶东金矿形成的建造基础,是矿源岩系得以逐步演化成矿的物质渊源。

(二)玲珑花岗岩

玲珑花岗岩是胶东地区最发育的侵入岩之一,亦是与金成矿密切相关而备受关注的侵入岩,被称为金矿成矿的衍生矿源岩系(李士先等,2007)。玲珑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以高Sr低Y为特点,相似于埃达克岩,然而,其以常具较明显的负铕异常和Al2O3含量一般不超过15%而区别于埃达克岩。多数研究者认为玲珑花岗岩属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宋明春等,2009),是由基底岩系组成的陆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以往研究表明,玲珑花岗岩的锆石组成十分复杂,导致其同位素年龄变化范围很大,前人对其形成时代的认识差异较大。现在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其形成于侏罗纪,其同位素组成复杂,主要原因是玲珑花岗岩是由不同时代的基底岩系部分熔融形成,其内保留了大量基底岩系的年龄信息。含金颇丰的由太古宙花岗-绿岩带组成的下地壳被交代、重熔和发生壳幔物质的强烈置换,在低压、高温条件下金质活化,形成了金显著富集的重熔型花岗岩———玲珑花岗岩。

二、热源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胶东金矿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大致形成于120Ma左右,这一年龄数据恰与胶东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时代相吻合。大规模岩浆活动产生的热量引起了地壳较浅部流体活动,流体从富金围岩中萃取金元素,由高压区向低压区迁移,在适宜的位置富集成矿。

胶东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侵入岩主要有郭家岭花岗岩和伟德山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被认为是与金矿关系最密切的花岗岩,是金矿的直接矿源岩,也是造成含矿流体迁移、萃取的主要原因(李士先等,2007)。来自上地幔的以中基性成分为主的岩浆和下地壳“衍生矿源岩”大比例混熔形成的中酸性岩浆,沿EW向构造带以热气球膨胀方式主动侵位,在结晶分异过程中,来自地幔的热流携带的成矿组分和挥发分,交代熔融“原生矿源岩”和“衍生矿源岩”系;岩浆成岩过程中,在侵入体内分异出含矿流体,并与大气降水混合,携带被活化、萃取的金质形成了一个新的岩浆-流体-成矿系统,金质与挥发分、碱质(K、Na等元素)等形成易熔配合物进入流体相,在温度、压力等物化条件影响下,含矿热液由高能向低能部位迁移,在成矿有利空间沉淀富集成矿(李士先等,2007)。

伟德山花岗岩同位素年龄集中于127~105Ma年龄段。其地球化学特点与郭家岭花岗岩具有相似性,其成因也是由壳源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形成。伟德山花岗岩是胶东地区中生代最发育的侵入岩,尤其在胶东东部沿海一带大量分布,胶西北地区虽然大规模侵入体不多,但是发育大量同时期的中酸性岩脉,说明该地区剥蚀较浅,大规模花岗岩体尚未出露。伟德山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金矿成矿时间吻合,该期岩浆活动规模大、强度高、热量高,足以引起上部岩层中大规模的流体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伟德山花岗岩岩浆活动是引起成矿流体活化的重要热源。

三、控矿构造

控制胶西北金矿的断裂系统,最具决定意义的是NNE—NE向弧形控矿断裂系统,它直接控制了该区特大型、大型金矿床及大部分中小型金矿床。

(一)三山岛断裂带

位于渤海之滨的莱州市三山岛—仓上—潘家屋子一线,其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覆盖。断裂陆地出露长12km,带宽20~400m;总体走向40°~50°,三山岛—新立段走向40°,从新立向南西以80°走向延入渤海,跨海后在仓北以10°~20°走向延至仓南。从仓南以85°走向往南西延长2km,逐渐转为45°,至潘家屋子延入渤海;倾向南东,倾角30°~40°,局部可达80°(图3-2)。断裂平面上呈“S”形,形态不规则,膨缩现象明显,其下盘多发育与其走向平行或呈“入”字形相交的分支构造;剖面上呈铲状,浅部倾角陡、深部明显变缓。断裂发育于玲珑花岗岩与栖霞片麻岩套接触带和内接触带,沿断裂带具强烈的绢英岩化蚀变。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成矿前为左行压扭,成矿期为右行张扭,成矿后为左行压扭。断裂带主裂面明显,其内发育有10~50cm厚的灰黑色断层泥,位于断裂带中偏上部位。带内构造岩发育,蚀变分带明显,以主裂面为界,以下依次出现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各带呈渐变关系;主断裂面以上,蚀变岩带较窄,蚀变分带不明显。

三山岛断裂由北向南控制三山岛、新立和仓上3处大至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图3-2 三山岛断裂带地质图

(二)龙莱断裂带

包括龙口-莱州主干断裂和其上、下盘伴生和派生的低序次断裂,如寺庄段的寺庄支断裂、邱家支断裂;焦家-朱宋段的侯家支断裂、河西支断裂、望儿山支断裂、金华山-洼孙家支断裂等。另有分布于这些支断裂之间和玲珑岩体内的以NE走向为主的更低序次的断裂或裂隙群。龙莱断裂带中段招远高家庄子以南金矿密集分布地段也称为焦家断裂带(图3-3)。

1.主干断裂

龙口-莱州断裂北起龙口姚家,南至莱州市紫罗姬家一带。断裂长约60km,宽50~500m。走向总体呈NNE向,但变化较大:从寺庄村沿NNE—NE走向延伸至高家庄子,过辛庄后拐向NE东向(75°左右)至水盘,从水盘沿25°方向进入龙口市境内;寺庄以南以170°走向延至徐村院村南。断裂倾向北西,倾角30°~50°,局部较可达78°。断裂平面上呈“S”形,形态不规则,膨缩现象明显,其下盘发育较多与其走向平行或呈“入”字形相交的分支构造;剖面上呈铲式,垂深1000m以下倾角最缓处为16°。断裂发育于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接触部位或内接触带,断裂发育部位往往形成较厚的灰黑色断层泥和规模不等的破碎蚀变岩带。断裂自南向北大致分为七段。

寺庄段:发育于玲珑花岗岩内,形成宽80~500m的破碎蚀变带,北段走向15°,南段渐弯曲为走向325°,倾向NW或SW,倾角30°~40°,其上盘发育寺庄支断裂,下盘发育邱家支断裂。此段赋存寺庄金矿床。

图3-3 焦家断裂带地质图

马塘-新城段:东季以南断裂发育于马连庄组合变辉长岩与玲珑花岗岩接触部位,新城附近发育于玲珑花岗岩内部或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接触带。破碎蚀变带宽80~200m。总体走向40°,平面上呈曲率较大的“S”形,变化范围5°~40°;倾向NW,倾角25°~60°,东季局部地段可达80°左右。此段赋存有焦家、新城、马塘、东季金矿床。

新城-高家庄子段:发育于玲珑花岗岩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接触部位,上盘发育埠后支断裂,下盘为侯家支断裂、河西支断裂、望儿山支断裂。主干断裂与支断裂在平面上呈斜列分布的“入”字形构造和菱形结环特征。

磁口-大宋家段:发育于马连庄组合变辉长岩与玲珑花岗岩接触带,走向由45°渐变为75°左右,倾向NW,倾角30°左右,破碎蚀变带宽度变窄,尚未发现有金矿床赋存。

大宋家-水盘段:断裂上盘为古近纪五图群的含砾长石砂岩、含砾硬砂岩沉积岩系及太古宙马连庄组合变辉长岩,下盘为玲珑花岗岩。断裂走向60°~80°,倾向NW,倾角30°~40°,蚀变带宽100m左右,尚未发现有金矿床赋存。

水盘-姚家段:发育于马连庄组合变辉长岩与玲珑花岗岩及郭家岭花岗岩接触带。断裂走向5°~0°,姚家以北地段走向30°左右,以南5°~10°;倾向NW,倾角30°~34°;破碎蚀变带宽40~120m。姚家金矿床赋存其中。

姚家以北段:发育于郭家岭花岗岩内部,走向由30°渐变为50°左右,倾向NW,倾角38°~50°,破碎蚀变带规模较小。

主干断裂复杂的形状变化反映了应力场变化的复杂性,“入”字形构造和菱形结块构造为断裂左行张扭活动的结果。初步认为,断裂在初始形成时为右行压扭性质,继而转为左行张扭成矿,成矿后又发生一次右行压扭活动,使矿体破碎或被切割。

2.望儿山支断裂

南起招远西曲城村北,经望儿山、上庄,于朱宋村北与焦家主干断裂交汇。全长12km,宽80~120m,总体走向35°,倾向NW,倾角30°~50°。断裂北段山后付家—朱宋村一带走向40°,付家以南走向近SN(5°~10°)。主裂面较发育,由厚10~30cm的灰色断层泥组成。主裂面两侧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呈对称分布。断裂发育于玲珑花岗岩内部或与郭家岭花岗岩接触带。断裂在上庄、河东村附近出现分枝复合现象。沿断裂自南向北近等间距分布有望儿山、付家、河东、上庄、陈家5处规模较大的金矿床。

3.河西支断裂

北起河东村,经河西村南与侯家支断裂汇合,再向南,于东季金矿床北部交汇于焦家断裂。断裂长约2km,宽30~60m;总体走向约50°,倾向NW,倾角25°~50°。平面形态呈舒缓波状。以黑色断层泥为标志的主断裂面,沿破碎带近底板发育。断裂切割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在两种花岗岩接触带部位赋存有特大型河西金矿床。

4.侯家支断裂

南端交汇于河西支断裂,向北沿徐家疃东—西良一带展布,于朱宋村北汇合于焦家断裂。断裂长6km,宽20~100m,走向40°,倾向NW,倾角30°~40°。断层泥不发育,无明显的构造主裂面。断裂切割玲珑和郭家岭花岗岩,其南段有工业矿体赋存。

5.金华山-洼孙家支断裂

南起金华山,向东北经前孙家、小诸流、洼孙家,于界河大宋家一带与焦家断裂交汇。断裂长约12km,宽0.5~20m,走向40°~50°,倾向SE或NW,倾角60°~72°。断裂南北两段发育于玲珑花岗岩内,中间段切割郭家岭花岗岩。沿该断裂基本等间距分布有金华山、前孙家、山后冯家、后孙家、洼孙家等中、小型金矿床。

6.埠后支断裂

发育于焦家断裂上盘的玲珑超花岗岩内,走向约50°,倾向北西,倾角20°~35°。北从磁口村南由焦家断裂分出,经埠后、马埠庄子南,在新城以北又交汇于焦家断裂,长约7km。平面形态比较复杂,分枝复合,膨胀夹缩特征发育。沿断裂发育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岩。该断裂未见工业矿体赋存。

7.寺庄支断裂

焦家断裂寺庄段上盘的分枝断裂。北从朱郭李家东由焦家断裂分出,于寺庄矿区南又复合于焦家断裂,沿栖霞片麻岩套与玲珑花岗岩接触带展布。断裂长2.4km,宽70~200m;北段走向50°,向南延伸偏转为330°,倾向NW或SW,倾角20°~30°。发育连续的主裂面及2~10cm厚的断层泥。沿该断裂金矿化较差。

8.邱家支断裂

发育于焦家断裂下盘,展布于玲珑花岗岩内。自北向南出现三个分支,西侧分支控制长度700m,宽20~80m,走向5°,倾向NW,倾角40°,由花岗质碎裂岩、碎裂状花岗岩组成,有工业矿体赋存;中间分支长度1700m,宽30~120m,走向15°~40°,倾向NW,倾角40°~50°,由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岩组成;南侧分支长1200m,宽10~100m,走向55°,倾向NW,倾角30°~40°,由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组成。

该断裂主矿体赋存在主裂面下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带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内,其产状与主裂面产状一致。次级矿体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内,其走向与主断裂面一致,倾角陡立或反倾。断裂内主矿体往南西方向侧伏明显,沿倾斜方向具有尖灭再现的特点。

9.焦家断裂带及其南延位置

人们通常把龙莱断裂带的朱宋-朱桥段习称为焦家断裂带,该断裂是焦家金矿田的控矿构造。由于在朱宋以北发现小涝洼小型金矿床,我们认为朱宋向北至高家庄子段属焦家断裂带的北延部分。焦家断裂带南段寺庄以南因第四系覆盖去向不明,因此前人对焦家断裂南延的位置争议较大。有人认为,焦家断裂在徐村院以南大致沿河道向南东方向转折;还有人认为,焦家断裂与徐村院西南方向的苗家断裂可以相接。

2006年山东省地质六院在莱州市徐村院矿区开展了金矿普查工作,发现了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带,工程控制蚀变带长1700m,宽160~360m。蚀变带走向350°,倾向W,倾角34°~60°,平面或剖面上呈舒缓波状延伸,发育于玲珑花岗岩中。蚀变带发育较连续的主裂面,由厚0.05~0.60m的断层泥组成。以主裂面为中心向两侧分别由绢英岩、绢英岩质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组成,各类蚀变岩之间呈渐变关系,岩石蚀变不均匀,以主裂面为中心向两侧依次减弱,其中绢英岩、角砾岩、绢英岩化碎裂岩呈不连续带状分布。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局部见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局部见金矿化。从岩心观察,沿断裂带的构造岩性分带、主裂面特点、破碎带蚀变程度、矿化类型等与北部相邻的焦家断裂寺庄段完全可以对比。

通过对物探异常验证,在紫罗姬家工区揭露出的断裂蚀变带,钻孔内宽度可达150m,蚀变带由钾长石化绢英岩化花岗岩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组成,局部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星散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分布于岩石中,岩石裂隙较为发育,裂隙面偶见粉末状黄铁矿分布,局部地段具金矿化。在紫罗綦家地区开展的钻探工作,也发现了一定规模的断裂带,与物探推测结果基本吻合,断裂分布于新太古界马连庄组合变辉长岩中,带宽80m,走向50°~60°,倾向北西,倾角45°~50°,断裂带岩性为绢英岩化变辉长岩及绢英岩化变辉长岩质碎裂岩、绢英岩化变辉长岩,沿断裂带具一定的金矿化。

在徐村院、紫罗姬家和綦家地区揭露的断裂构造特征与焦家断裂比较:断裂带分布部位一致、断裂构造蚀变带地质特征基本相同、空间位置基本对应、地球物理场均处于高磁场的马鞍部位、矿化蚀变带的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基本一致,因此认为,寺庄向南经徐村院至紫罗姬家的断裂应是焦家断裂带的南延段,该断裂再向南经綦家后有继续沿南西方向延伸的趋势。徐村院西南方向分布的苗家断裂,其走向与焦家断裂一致,但倾向相反,规模、蚀变矿化特征均与该带有较大差别,因此不可能是焦家断裂的南延。根据物探和部分地质勘查资料分析,徐村院南现代河流经过的位置可能是NW向或NNW向的后期断裂构造。前人也有焦家带过寺庄后被NW向的后期断裂切割错位而去向不明的说法,但根据招远界河、淘金河、诸流河等来看,河流两侧的地质特征完全对应,未发现明显位移。

总的认为,焦家断裂带应为龙莱断裂带南段的高家庄子-紫罗姬家段,包括高家庄子-新城段、新城-马塘段、寺庄段及其南延部分,长度大于21km,在前人所称的焦家断裂基础上向南北两端各延伸了3km。焦家断裂带是著名的金成矿带,其南延段的确立,对进一步的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焦家断裂带平均走向30°,倾向北西,倾角29°~43°,总体沿栖霞片麻岩套与玲珑花岗岩的接触带分布,但有的地段发育在栖霞片麻岩套或穿切玲珑花岗岩与郭家岭花岗岩。破碎蚀变带宽80~200m,具明显而稳定的分带特征。

焦家断裂带为金矿最密集的成矿构造带,特大型金矿焦家金矿、新城金矿及河东、河西等其他15处大中型金矿均受该断裂或其旁侧次级断裂控制,主断裂与其下盘次级断裂上的矿床具有东西横向对应产出的规律。

(三)招平断裂

招远-平度断裂(简称招平断裂)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展布,是胶西北S形断裂中规模最大的一条。断裂南起平度城北宋戈庄附近,呈NNE走向,向北至南墅以北转为NE向,经招远城后再转为NEE东向,延至龙口市颜家沟一带尖灭。断裂走向变化较大,在招远城以南近于南北走向或15°左右,经朱家嘴急转为45°~60°。断裂全长120km,宽150~200m,倾向南东—东,倾角30°~70°。断裂由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组成。其中主干断裂北段的丁家庄子-大磨曲家地段习称为破头青断裂。

1.主干断裂

招平断裂多沿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玲珑花岗岩的接触带分布,主干断裂下盘均为玲珑花岗岩,上盘在平度市山旺—山后一带为荆山群禄格庄组,山后至招远新村、大尹格庄至招城上盘均为栖霞片麻岩套;招城以北,上盘为文登花岗岩,局部切割栖霞片麻岩套;断裂具稳定的主裂面,在其两侧由糜棱岩、碎裂岩、碎裂状岩石组成,构成破碎带。

主干蚀变带规模大,蚀变岩类型齐全,组合分带完整。断裂沿倾向和走向上均成舒缓波状,并且发育有较稳定的断层泥作为主裂面标志,以主裂面为界,上盘蚀变作用弱,蚀变带狭窄,宽十余米,下盘蚀变作用强,蚀变带宽大,数十米至几百米,并有明显的蚀变岩分带特征。根据蚀变岩的空间分布、蚀变岩特征和蚀变作用强度,分出四个蚀变岩带。自蚀变带中心向外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和钾长石化花岗岩带。断裂构造岩非常发育,包括角砾岩、碎裂岩和碎裂状岩石,且有先期的韧性变形糜棱岩相伴产出。以稳定的主裂面为中心,上、下两盘的构造岩呈带状分布,并且破碎程度依次递减,下盘的构造岩较上盘发育。热液蚀变主要表现在下盘,上盘较弱,下盘的热液蚀变自主裂面向外有依次减弱的趋势,蚀变类型有黄铁绢英岩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局部有金属硫化物和金银矿化。其中黄铁绢英岩化是主要的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招平断裂带是多次活动的产物,在成矿前至成矿过程中,其力学性质由右行压扭性斜冲,转为上盘斜落的左行张扭性,使早期的紧闭断裂发展成为张启性断裂,从而为矿液的上移提供了通道,为金矿的富集、沉淀提供了最佳场所。后期又有左行压扭性活动,形成以压扭性为主的左行断裂破碎带。

招平断裂为胶西北又一重要的控矿断裂,既是金矿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该带已发现的金矿床(点)多达36个,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15个,所有这些金矿床(点)均产于招平断裂带主干断裂蚀变岩带及其下盘派生或伴生的次级断裂蚀变岩带内,形成了一条北起玲珑金矿田,南止平度山旺,走向北北东—北东的狭长金矿成矿带。断裂蚀变带的形态、规模、空间展布严格控制了矿床(点)的产出部位、规模大小和矿石类型。特大型—大型金矿床有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及大尹格庄、东风、台上、夏甸等;另有山后、张格庄、石桥、南墅、山旺等一批中小型金矿赋存在该断裂及其附近次级断裂中。

纵观该带内金矿床,根据其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分布于该带北部玲珑金矿田,矿脉产于破头青主干断裂下盘的次级断裂裂隙内;蚀变岩型金矿则主要赋存于主干断裂蚀变带及下盘伴生或派生的次级断裂蚀变带内,局部也有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的复合型金矿床产出。

2.次级断裂

为招平断裂带主干断裂派生的低序次构造,构成玲珑帚状控矿构造,控制了玲珑金矿田的分布。次级断裂位于主干断裂北段破头青断裂的下盘,分布面积约为50km2,内有9条走向NNE—NE向的主要弧形断裂构成,在平面上呈向北东收敛,向南西撒开的帚状,其中长度大于50m的控矿断裂有300多条。主要断裂长达千米至数千米,宽度1~20m不等,走向由80°渐转为3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50°~90°,由内旋层到外旋层逐渐变陡,每条断裂的中间段均明显向南东凸曲,断裂间隔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增大,这些主要断裂控制了矿田的主要矿体。次级断裂蚀变带规模小,蚀变岩类型相对简单,分带性不明显。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床,如欧家夼、玲珑、大开头、九曲、双顶、东风、108号脉等金矿床(点)。

(四)大庄子-吉戈庄断裂系

在平度北部的石埠镇与张舍镇荆山群分布区,20世纪末发现了大庄子金矿(又称黑羊山金矿)和吉戈庄金矿,形成了胶东西部的一个新的重要成矿区(带)。该区金矿明显受大庄子断裂、宝落断裂、张舍-马戈庄断裂、东石岭-前楼、吉戈庄等一系列NNE向或NE向断裂控制。该区由于大面积第四系覆盖,断裂规模及组合规律不清,据工程揭露情况看,几条主要断裂的特征如下:

大庄子断裂带,矿区范围主要有3条断裂,1号断裂位于大庄子村东,断续出露长约3km,围岩为荆山群,地表矿化蚀变带宽40~60m,主要由硅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构造角砾岩和碎裂岩组成,金矿化主要发育在角砾间隙的胶结物中,为网脉状和细脉浸染状矿化,矿化富集与硅化关密切,多数角砾被挤压呈构造透镜体状,角砾成分主要是构造片岩、片麻岩、糜棱岩和角闪质岩石。

2号断裂位于大庄子村北,为一组平行分布的NNE向压扭性断裂,断裂产状:10°~15°∠70°。沿断裂形成一个长约700m,宽约150m的矿脉带群。矿体由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组成,部分由含矿的硅化碎裂岩组成。矿石矿物组合与玲珑式金矿类同,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次要有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铜矿,矿石呈块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为石英脉型金矿。

在1号和2号断裂之间,尚有数条NE—NEE向的规模不大的压扭性断裂,控制金品位较高的含金石英脉体。

吉戈庄断裂,位于吉戈庄村北,发育在荆山群变质岩中,控制长度为1.5km,由两条相距十余米的破碎角砾岩带组成,宽6~20m,走向40°,倾向北西,倾角47°~60°,显压性特征。

宝落断裂,位于吉戈庄断裂下盘,控制长度为2km,宽10~50m,总体走向5°~20°,倾向北西,倾角60°~65°。断裂为一破碎角砾岩带,角砾为荆山群中的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及石英脉等,断裂表现为压扭性特征。它是吉戈庄金矿最主要的控矿断裂。

大庄子-吉戈庄断裂系统的控矿构造有两种类型:主要控矿构造在荆山群内顺层产出,构成层间滑动构造,其内产出的金矿床有人称为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并认为与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金矿相似(邹为雷等,2001);在主断层下盘发育的反倾高角度次级断裂,走向45°~60°,倾向北西,倾角40°~60°,呈左行雁行状排列,其内充填石英脉型金矿,是以往民采的主要对象。

阅读全文

与西北黄金储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春生科技基金 浏览:819
沈阳新松股票代码 浏览:29
天能锂电投资理财是骗局吗 浏览:96
渤海信托电话 浏览:210
工资贷款包装犯罪吗 浏览:95
人民币的兑换哪个币最高 浏览:304
再生铜投资 浏览:70
传统外汇海星 浏览:897
期货外汇公司 浏览:388
掌众金额小额贷款 浏览:502
华天科技股票分析 浏览:746
海星股票 浏览: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14
帮贷宝贷款靠谱吗 浏览:92
ADx融资 浏览:380
p2p理财图片 浏览:939
国元证券基金托管 浏览:578
今日菜百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浏览:29
速卖通外汇申报 浏览: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