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率互换如何锁定融资成本
7%=6%+1%
“金融机构以LIBOR向C公司进行支付”,而C公司以“LIBOR+1%”的利率支付,c公司以6%的利率代替LIBOR,但支付的是LIBOR+1%,所以,融资成本锁定为7%。
❷ 什么是利率互换业务为什么这项业务可以使企业降低贷款成本
产品定义:
利率互换又称“利率掉期”,是指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它被用来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固定自己的边际利润。
产品功能与特点
利率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用于管理中长期利率风险。客户通过利率互换交易可以将一种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转换为另一种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一般地说,当利率看涨时,将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较为理想,而当利率看跌时,将固定利率转换为浮动利率较好。从而达到规避利率风险,降低债务成本,同时还可以用来固定自己的边际利润,便于债务管理。
利率可以有多种形式,任何两种不同的形式都可以通过利率互换进行相互转换,其中最常用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
案例:
某公司有一笔美元贷款,期限10年,从1997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利息为每半年计息付息一次,利率水平为USD 6个月LIBOR+70基本点。公司认为在今后十年之中,美元利率呈上升趋势,如果持有浮动利率债务,利息负担会越来越重。同时,由于利率水平起伏不定,公司无法精确预测贷款的利息负担,从而难以进行成本计划与控制。因此,公司希望能将此贷款转换为美元固定利率贷款。这时,公司可与中国银行叙做一笔利率互换交易。
经过利率互换,在每个利息支付日,公司要向银行支付固定利率7.320%,而收入的USD 6个月LIBOR+70基本点,正好用于支付原贷款利息。这样一来,公司将自己今后10年的债务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7.320%的水平上,从而达到了管理自身债务利率风险的目的。
利率互换形式十分灵活,可以根据客户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做到“量体裁衣”,既适用于已有债务,也可以用于新借债务,还可以做成远期起息。
几点说明:
l 利率互换的期限与费用:美元、日元及主要外币利率互换期限最长可以做到10年。叙做利率互换只需在每个付息日与银行互相支付浮动(或固定)利率的利息,此外无其它费用。
l 债务和资产实际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因此债务保值工具同样也是资产保值工具。利率互换同样可以运用于资产的收益管理,在利率看跌时将浮动利率的资产转换为固定利率的资产;在利率看涨时将固定利率的资产转换为浮动利率的资产,同样可以达到控制利率风险,增加收益的目的。
❸ 金融学利率互换降低融资成本计算题
中方银行 ,固定利率10.0% ,浮动利率LIBOR;
美方银行,固定利率 12.5%,浮动利率LIBOR+0.5%;
显然中方版银行信用程度较高,在固权定利率借款中,中方比美方低2.5%,浮动利率则比美方低0.5%,中方银行在固定利率借款中有优势,美方在浮动利率借款中占优势。相对优势2%
借款需求:中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浮动利率借款;美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固定利率借款。
互换设计(降低的成本两者均衡分享):
美方银行的固定利率款由中方来借,利率10%,全部由美方承担。
中方银行的美元浮款由美方来借,利率LIBOR+0.5%,其中LIBOR-1%由中方承担,余下的1.5%由美方承担。
结果:中方需要浮动利率款,支付浮动利率,达到融资需求,支付的利率为LIBOR-1%,比不互换降低1%;美方需要固定利率款,支付固定利率,达到融资要求,支付的利率为10%+1.5%=11.5%,比不互换降低融资成本1%
❹ 甲公司借入固定利率资金的成本是10%,浮动利率资金的成本是LIBOR+0.25%;
答:(1)存在互换的可能性。原因:对甲乙公司进行利率比较,固定利率借款中:甲比乙固成本少2%,浮动利率借款中:甲比乙少0.5%,2%大于0.5%;所以就两公司而言,甲公司具有固定利率融资相对比较优势,乙公司具有浮动利率融资相对比较优势。而题中甲希望支付浮动利率,乙希望支付固定利率,所以存在互换的可能性。
(2)就总融资成本来说:
如果甲采取固定利率借款,乙采取浮动利率借款,那么总融资成本=10%+LIBOR+0.75%
如果甲采取浮动利率借款,乙采取固定利率借款,那么总融资成本=LIBOR+0.25%+12%
第一种融资的策略总融资成本比第二种总融资成本节省1.5%
题中未给出怎么分配节省利率,在这采取各半的方式,各节省1.5%/2=0.75%
“互换完成后”
甲实际支付的利率是LIBOR+0.25%-0.75%=LIBOR-0.5%
乙实际支付的利率是12%-0.75%=11.25%
实际操作:甲在市场上以10%的固定利率借款100万;乙在市场上以LIBOR+0.75%的浮动利率借款100万;向债权人支付利息时,甲支付债权人10%的固定利率同时从乙收回10%的固定利率;同时甲在支付给乙LIBOR-0.5%的利率。
乙支付债权人LIBOR+0.75%的浮动利率同时从甲收回了LIBOR-0.5%的利率;同时支付给甲10%的固定利率。
(3)交割日期LIBOR为12.5%,根据第二问求解可得
甲支付债权人本金加利息为100+100*10%=110万元,同时支付乙公司互换协议利息差额为100*(12.5%-0.5%)-100*10%=2万元;实际陈本为12万元。
乙支付债权人本金加利息为100+100*(12.5%+0.75%)=113.25万元,同时收到甲公司支付的互换协议利息差额2万元。实际成本为11.25万元。
解析:存在利率互换的原因:预期利率上升期间,债务人倾向于固定利率筹资,债权人倾向于浮动利率出资;预期利率下降期间,债务人倾向于浮动利率筹资,债权人倾向于固定利率出资。当然无论什么情况下,浮动利率的好处无论对于债务人还是债权人都可以规避利率风险;固定利率的好处都在于可以锁定成本或收益。
当资本市场上,出于资产配置、套利以及投机等目的的参与人,对市场上利率的预期不同时,选择规避风险或锁定成本目的时不同,参与人的信用等级不同筹资成本不同,就会出现倾向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的选择。因此就形成了利率互换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