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山西商人不僅發揚了中國傳統的金融機構

山西商人不僅發揚了中國傳統的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5-16 02:54:30

1. 晉商又稱為什麼

晉商被稱為「天下第一商幫」;

徽商又稱新安商人、徽州商人稱「徽幫」。

2. 山西票號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票號是山西商人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又叫「票莊」或「匯兌庄」。因晉商所創辦經營,所以也叫「山西票號」。山西票號是當時國內國際貿易發展的產物,是善於抓住商機的山西商人的獨特創舉。山西票號產生的歷史背景,源於當時的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金融組織賬局、錢庄的出現,以及鏢局運現的風險。當然,富於開拓精神的晉商,本身也需要更為靈活的資金鏈。正是這些背景,催生了票號這一撬動整個金融體系的行業的誕生。

3. 晉商銀行的晉商簡介

晉商是指山西商人,山西的簡稱為「晉」。晉商首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票號。「票號」是當時商人通商的一種方式,商路遙遠,匯通天下,曾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直至如今還傳頌著「山西人善於經商、善於理財」的說法。
晉商,肇始於虞舜,鼎盛於明清,稱雄商界,縱橫亞歐,創無數金融第一,領中國商業與金融革命,成山西為中國金融發源地。晉商所創造的賬局、票號等金融機構被西方人稱為「山西銀行」。
山西商人的活躍,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到明代(1368年-1644年)已在全國享有盛譽。清代(1644年-1840年)初期,山西商人的貨幣經營資本逐步形成,不僅壟斷了中國北方貿易和資金調度,而且插足於整個亞洲地區,甚至把觸角伸向歐洲市場,從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東起大坂、神戶、長崎、仁川,西到塔爾巴哈台、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
當時中國從陸路對俄貿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個俄國城市,都有過山西人開辦的商號或分號。在朝鮮、日本,山西商人的貿易也很活躍。
舊時曾有人說:「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們在商界以群體的形式活躍五個多世紀,經營范圍十分廣泛,上至綢緞,下至蔥蒜,他們在清初即創建中國最早的銀行———錢庄,執中國金融界之牛耳。今天,我們將他們統稱為「晉商」。
山西晉商有著官商的特點,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時期、那一地區得以發展起來的。山西離北京地理位置很近,當時進關出關都很方便,茶、絲、鹽、糧有著得天獨厚的交易便利。也就是當時在山西得以實現便利的「物流」。山西商人也很有特點,就算再有錢、再驚天動地,他們也是這塊泥土地上的人,他們誠信待人,有很多純朴的特色。《喬家大院》主要人物身上有很多山西商人代表性的有意思的東西。比如,再有錢他們也很土,很摳門,很簡朴。他們遵循儒教精神,用以德服人的方式去處理經商的關系、家族內外部的關系。 晉商文化有許多值得表現的地方。晉商成功的根本在於儒商精神。當時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晉商,有著很進步的經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誠信」二字,這可能也是現代社會比較缺失的一種價值觀念。

4. 清朝時期都說浙江安徽最有錢,那山西富可敵國這個稱號怎麼來的,山西人喬致庸發明出了票號中國最早的銀行

清朝的浙江沒錢,是窮地方。
清朝最有錢的開始是山西省和江南省(安徽江蘇),
到了清中期廣東崛起,主要是廣州和湛江。
再後來到了清末,上海和奉天崛起。

5. 山西商人對中國金融貿易史的貢獻

一、山西商人資本的發展,使山西商人聚集了大量的貨幣資財,讓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回家鄉,促進了山西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全國商品物資的交流,加快了中國自然經濟解體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進程。清乾隆年間,山西商人王廷煜投資開采銅礦,劉永和投資開采龍門煤礦,使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明朝官營解鹽生產,征發鹽戶到鹽池服役做工,叫做「鹽丁」。鹽丁另立戶籍,世代相起,實際上是封建國家的工奴,生活痛苦萬狀,經常抗工逃亡,生產效率極低。1648年,清政府廢除「鹽丁」制,把解鹽生產改官營為民營,交給商人自行澆曬。第二年又把鹽池分為五百一十三號,規定一戶商人經營一號,逐一登記。這種經營解鹽生產的「坐商」,自籌資金,僱人撈鹽,每產鹽一百引(二百四十斛為一引),其中七十引要納稅,一引摺合白銀三錢二分,另外三十引不納稅,抵作商人工本費。坐商對鹽池雖然沒有所有權,但是卻有佔有權和使用權,他們只要向政府納稅,就可獲得一號鹽池,經營生產。坐商雇傭工人的工資,以其技術高低來決定,按年支付,實際上已構成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坐商就是早期的資本家,鹽工則就是近代鹽池產業工人的前身。當時,鹽池有 20000多名工人,生產規模巨大,超過了歐洲早期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水平。

二、造就了一代理財人物。山西商人資本不論是商品經營資本還是貨幣經營資本,一般都不是資本的擁有者(即商業資本家)直接從事經營活動,多數是由財東(商業資本家)出白銀若干,委託一個自己信賴的、精明能乾的人當掌櫃(相當於經理),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財東把資金運用權、人員調配權、業務經營權交給掌櫃,獨立自主地從事經營活動。定期結帳一次,由掌櫃向財東匯報經營成果。如果財東滿意,就繼續任用,財東信不過就可以辭退。這種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行經理負責制的方式,再加上以後實行的頂身股制度,促使經營者工作不敢懈怠,把職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結合在一起,促進了管理人才的出現,提高了經營效益,這在中國企業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

三、捨得智力投資,舉辦商人職業教育。早在元代,運城鹽池就設有鹽商子弟學校,叫做「運城鹽運使司學」。清代在包頭城,也有山西商人自辦的子弟學校。馳名中外的旅蒙商「大盛魁」商號,在外蒙古的科布多設有本企業的訓練機構,從晉中招收十五、六歲的男青年,騎駱駝經過歸化、庫倫到科布多接受蒙語、俄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及商業常識的訓練,一般為半年,然後分配到各分號,跟隨老職工學習業務。這種重視提高職工業務素質的辦法,就是現在來看,也是很有遠見卓識的。

四、首先創造了民間匯兌業務、轉帳和清算中心,首先創造了類似中央銀行的同業公會,都顯示了山西商人的精明能乾和創造能力。山西商人,最先打入國際金融市場,表現了他們敢於向新的領域開拓的風姿。

6. 票號業是什麼票號業為什麼能夠在山西興起以及發展呢

票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融機構,主要從事金銀的匯兌業務。在這其中,尤以清朝末年的“山西票號”名氣最大,不僅覆蓋面積廣泛,而且業務種類齊全,已經初步具備了近代銀行的許多職能。

不過,票號既不是發端於山西,更不是出現於清朝,早在唐朝時就有了票號業的雛形,稱作“飛錢”。宋朝時,更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不過,真正作為一種主要的專營匯兌的完備信用機構,的確是形成於清朝的中後期,形成於山西。

“義在利前”的商業理念,是由山西票號所極力推崇並維護的准則。這個准則,同樣適用於今天的金融業和其他的領域。

7. 清代晉商新發展具體表現是什麼

後金(清)政權與晉商的關系:依託關系 + 附庸關系
後金崇德三年(1637),皇太極曾命滿族貴族帶領100名內地漢族商賈,攜帶貨物到歸化城貿易。清兵入關,軍費支出猛增,財政十分困難,對此,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曾建言:「山東乃糧運之道,山西乃商賈之途,急宜招撫,若二省兵民歸我版圖,則財賦有出,國用不匱矣。」因此,後金政權對山西商人多採用招撫政策。
順治初年,清政府將山西旅蒙富商范永斗召為內務府皇商,賜產張家口,受朝廷委託,往來關內外。清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及歷朝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中,大都得到過山西商人的財力資助。
康熙中葉,清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騷亂期間,曾組織一部分漢族商人進行隨軍貿易。他們跟隨清軍,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販運軍糧、軍馬等軍需品,同時與蒙人做生意。這些「旅蒙商」絕大多數是清廷命名為「皇商」的山西商人,他們為清軍的軍事行動保證了後勤之需。當然,清政府也給予了這些商人獨占其利的經商特權,使他們大獲其利。清政府與商人這種非常形式的依託關系,自然對清政府的政治和經濟政策的制定有相當影響。
清道光年間日升昌票號的建立,標志著山西商人在經營甚為發達的商品貿易的同時,其中心開始轉向以匯兌業為主的票號。山西票號很快成為全國最有實力的金融資集團。晉商最輝煌的一百年。是金融業把晉商推向它事業的頂峰,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晉商經營范圍和地區遠遠超過了其他商幫,更重要的是,它的金融業是其他商幫遠遠無法比擬的。
到鴉片戰爭前夕,山西票號大約有八家。鴉片戰爭後的十年內,日升昌、蔚豐厚、日新中三家山西票號在各地設立的分支機構有35處,分布在全國23個城市,除專門經營匯兌業務外,還兼營存款、放款業務,並把匯兌、存款和放款結合起來,利用承匯期,佔用客戶的現金放高利貸,得到了很高的利潤。據記載,1847年末,山西票號蔚泰厚蘇州分號已有存款(白銀)36000兩,放款80000兩,1850年,日新中北京分號有存款近37000兩,放款近70000兩。太平天國起義後,清政府的財政更加困難,山西票號也由起初為封建商人服務轉向清政府。為了承攬清政府對外活動款項匯兌等國際業務,票號商人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祁縣合盛元票號總經理賀洪如於1907年在日本神戶、東京、橫濱、大坂都開設分支機構,平遙的永泰裕票號在印度加爾各答開設分號。此時的山西票號真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從清朝末年到抗日戰爭之前。這一階段是晉商由商業資本向工業資本轉化時期,由票號業向銀行業轉化時期。由於轉化的失敗,山西票號逐漸衰落,晉商也就漸漸消亡。

8. 1824年在山西誕生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金融機構是什麼

1824年在山西誕生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金融機構是日升昌票號,他是第一個現代銀行的雛形,很快各省有了分支機構。其後業務發展到日本,新加坡等地!

9. 關於晉商文化

晉商簡介——源遠流長的山西商業資本
一、山西商人的足跡遍布全國

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創中國歷史上票號的山西票號商人,商路遙遠,匯通天下,曾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直至如今還傳頌著「山西人善於經商、善於理財」的佳話。

山西商人的活躍,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到明代已在全國享有盛譽。清代初期,山西商人的貨幣經營資本逐步形成,不僅壟斷了中國北方貿易和資金調度,而且插足於整個亞洲地區,甚至把觸角伸向歐洲市場,從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東起大坂、神戶、長崎、仁川,西到塔爾巴哈台、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有些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俄語同北方少數民族和俄國人對答如流。可以說,從蒙古草原上的駱駝商隊,到吳淞口正在出海的商船,都有山西人在計價核算,從呼倫貝爾的醋味,到貴州茅台的酒香,都有山西人在釀造叫賣。無怪有人說:「凡是有雞鳴狗叫的地方,都有山西人」。山西商人活動過的地方遺址,至今到處可以看到:甘肅的老西廟、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銅鼎、江蘇揚州的亢園、安徽毫州的花戲樓,大都是山西商人創建的;安徽雉河集(渦陽)的山西會館,曾經是捻軍起義的發源地;著名的貴州茅台酒是1704年山西鹽商雇杏花村汾酒廠工人和當地釀造工人共同首創的。以山西商人字型大小命名的城市街巷,至今猶存:張家口的日升昌巷、包頭的復盛西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寧武巷等等,無怪在東北流傳著「先有曹家號,後有朝陽縣」,在內蒙流傳著「先有復盛西,後有包頭城」,在西北流傳著「先有晉益老,後有西寧城」的諺語。山西商人經商的地域之廣,人數之多,確實是相當可觀的。

--------------------------------------------------------------------------------

二、山西商品經營資本的發展

山西商業資本開始的時間很早。先秦時代晉南一帶就有了商業交易活動。晉文公稱霸時,榆次、安邑就已成為有名的商業集鎮。秦漢時代,太原、平陸、平遙、汾陽等地已成為重要商品集散市場。唐朝定太原為北京,使太原城成為商業繁華的有名城市,韓愈形容當時的太原是「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盡管如此,這一時期的山西商人還沒有一定組織和突出的地位。

到了宋代,山西商人與徽州商人並稱,成為當時中國商業的中堅力量。北宋王朝所需要的戰馬大多數依靠北方的遼來供應,遼也急需要宋的手工業製造品。據歷史文獻記載,宋朝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宋王朝出藏絹2000多匹在山西岢嵐買馬,又出絹 30000多匹在山西各州府買馬,非官方的民間貿易更是頻繁。《馬可·波羅游記》中寫著:「從太原到平陽(臨汾)這一帶的商人遍及全國各地,獲得巨額利潤」。

從明代到清代初年,山西商人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明代全國較大的商業城市有33個,山西就有太原、平陽、蒲州(永濟)三處。這時,山西商人的資本積累已相當可觀: 「平陽、澤、潞富豪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明代末年,山西商人已進入了東北地區,1618年努爾哈赤佔領撫順時,對在撫順的山西等地的大商人寫了「七大恨」,命令他們退回山海關內,可見當時山西商人已經和後金進行著貿易活動。清兵入關後,蒙古地區歸入清王朝統治,歸代城商業開始蒸蒸日上。康熙中年,山西商人進入外蒙古草原貿易。從此,東北的松遼平原和內外蒙古草原,就成為山西商人販運貿易的新市場。當時,蒙漢貿易必須經過張家口和殺虎口(後改歸化城),俗稱東口和西口。張家口的八大家名商都是山西人,其中最大的企業是祁縣人范家開設的「興隆魁」,這個商業性的企業有職員 290多人(有的則說共有職員1000人左右),是清代中國對外蒙和俄國貿易的第二大型企業。

在對蒙貿易的西口——殺虎口,山西的行商經常在大青山和西營一帶貿易,並得到清政府的特殊照顧,獲得了很高的利潤。這些行商會說蒙語的被稱為「通事行」,其中最大的「通事行」就是山西人開辦的「大盛魁」,從業人員達六、七千人,人們曾形容「大盛魁」的財產能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從庫倫到北京鋪一條路。在寧夏,著名的大商號多是萬榮、平遙、榆次、臨猗一帶的山西商人開辦,寧夏的名葯材枸杞半數掌握在山西人開的「慶泰亨」手中。在青海,山西商人以西寧為根據地活動於各州縣。在北京,糧食米面行多是祁縣人經營;油鹽酒店多是襄陵人經營;紙張商店,多是臨汾和襄陵人經營;布行多為翼城人經營,鮮魚口以西有布巷,全為翼城人;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號「都一處」、「六必居」、「樂仁堂」等都是浮山、臨汾等山西商人首創和經營。此外,山西商人還到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廣東等地貿易和經商。廣州的濠畔街,多數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的。「廣生遠」、「廣懋興」、「廣益義」等實際都是山西人在廣州開設的企業。由海上出口茶葉,比如運往印尼的茶,都是由山西人在產地收購,運往廣州,由潮幫商人從山西商人手中購進再轉運南洋的。至於長江中下游一帶,揚州的鹽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長江口出海與日本的貿易,也數山西人最為活躍。

除了國內貿易外,山西商人還開拓了國外市場,我國從陸路對俄貿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個俄國城市,都有過山西人開辦的商號或分號。在朝鮮、日本,山西商人的貿易也很活躍,榆次常家從中國輸出夏布,從朝鮮輸入人參,被稱作「人參財主」;介休范家,幾乎壟斷了對日本的生銅進口和百貨輸出。在清朝統治期間,能夠興旺發達二百餘年的商業世家,最有名的是:榆次的常家、聶家、太谷的曹家,祁縣的喬家、渠家,平遙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臨汾的亢家,萬榮的潘家,陽城的楊家等等。他們既是大商人、大高利貸者,又是大地主,都擁有極為雄厚的資本。

--------------------------------------------------------------------------------

三、「匯通天下」的山西票號

山西商人資本中的貨幣經營資本形式,最著名的是票號。票號又叫票莊或匯兌庄,是一種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在票號產生以前,商人外出采購和貿易全要靠現銀支付,在外地賺了錢捎寄老家也得靠專門的鏢局把現銀運送回去,不僅開支很大,費時誤事,而且經常發生差錯。這就迫使外出經商的山西商人不得不尋求新的辦法。相傳平遙縣「西玉成顏料庄」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都設有分庄,總經理叫雷履泰。「西玉成」北京分庄經常為在北京的山西同鄉辦理北京與平遙、四川或天津之間的現金兌撥。比如平遙商人在北京把現金交給「西玉成」,那麼「西玉成」北就分庄就寫信給平遙「西玉成」總號,讓匯款人在平遙領取現金。這種異地撥兌,開始只限於在親朋好友之間進行,並不收費。後來,要求撥兌的人越來越多,在雙方同意的原則下,出一定手續費就可辦理。這位雷經理很聰明,發現這是一個生財之道,於是改設「日升昌」,兼營匯兌業務,果然營業很旺盛。接著,他就放棄了顏料生意,專門經營匯兌業務,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票號。以後,他們調查了山西商人貿易的地點,選派精悍的夥伴,先後在天津、張家口、沈陽、蘇州、上海、廈門、廣州、桂林、重慶、長沙等地開設匯兌分號招攬生意。由於這種匯兌在此處交款,彼處用錢,手續簡單,使用方便,所以除山西商人和其他地方商人匯款以外,還有政府及官員來托辦匯兌事宜。隨著資本的增加,通匯地點越來越大,利潤也越來越多。接著又吸收現款,發放貸款,「日升昌」的生意一派興旺。看到這種景象,山西商人紛紛學習「日升昌」的經驗,投資票號,從而形成了著名的山西票號。到鴉片戰爭前夕,山西票號大約有八家。鴉片戰爭後的十年內,僅日升昌、蔚豐厚、日新中三家山西票號在各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就有35處,分布在全國23個城市。他們除專門經營匯兌業務外,還兼營存款、放款業務,並把匯兌、存款和放款結合起來,利用承匯期,佔用客戶的現金放高利貸,得到了很高的利潤。據史料記載,1847年末,山西票號蔚泰厚蘇州分號已有存款(白銀)36000兩,放款80000兩,1850年,日新中北京分號有存款近37000兩,放款近70000兩。太平天國起義後,清政府的財政更加困難,山西票號也由起初為封建商人服務轉向清政府。為了承攬清政府對外活動款項匯兌等國際業務,票號商人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祁縣合盛元票號總經理賀洪如於1907年在日本神戶、東京、橫濱、大坂都開設分支機構,平遙的永泰裕票號在印度加爾各答開設分號。此時的山西票號真可說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了。

--------------------------------------------------------------------------------

四、山西商人對中國金融貿易史的貢獻

一、山西商人資本的發展,不僅使山西商人聚集了大量的貨幣資財,讓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回家鄉,而且促進了山西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全國商品物資的交流,加快了中國自然經濟解體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進程。清乾隆年間,山西商人王廷煜投資開采銅礦,劉永和投資開采龍門煤礦,使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明朝官營解鹽生產,征發鹽戶到鹽池服役做工,叫做「鹽丁」。鹽丁另立戶籍,世代相起,實際上是封建國家的工奴,生活痛苦萬狀,經常抗工逃亡,生產效率極低,這表明落後的生產關系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1648年,清政府廢除「鹽丁」制,把解鹽生產改官營為民營,交給商人自行澆曬。第二年又把鹽池分為五百一十三號,規定一戶商人經營一號,逐一登記。這種經營解鹽生產的「坐商」,自籌資金,僱人撈鹽,每產鹽一百引(二百四十斛為一引),其中七十引要納稅,一引摺合白銀三錢二分,另外三十引不納稅,抵作商人工本費。坐商對鹽池雖然沒有所有權,但是卻有佔有權和使用權,他們只要向政府納稅,就可獲得一號鹽池,經營生產。坐商雇傭工人的工資,以其技術高低來決定,按年支付,實際上已構成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坐商就是早期的資本家,鹽工則就是近代鹽池產業工人的前身。當時,鹽池有 20000多名工人,生產規模巨大,超過了歐洲早期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水平。從明朝官辦,「鹽工」逃亡,到坐商經營,「居民踴躍赴工」看,這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性轉變,顯示出新的生產關系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

二、造就了一代理財人物。山西商人資本不論是商品經營資本還是貨幣經營資本,一般都不是資本的擁有者(即商業資本家)直接從事經營活動,多數是由財東(商業資本家)出白銀若干,委託一個自己信賴的、精明能乾的人當掌櫃(相當於經理),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財東把資金運用權、人員調配權、業務經營權交給掌櫃,獨立自主地從事經營活動。定期結帳一次,由掌櫃向財東匯報經營成果。如果財東滿意,就繼續任用,財東信不過就可以辭退。這種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行經理負責制的方式,再加上以後實行的人身股制度,促使經營者工作不敢懈怠,把職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結合在一起,促進了管理人才的出現,提高了經營效益,這在中國企業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

三、捨得智力投資,舉辦商人職業教育。早在元代,運城鹽池就設有鹽商子弟學校,叫做「運城鹽運使司學」。清代在包頭城,也有山西商人自辦的子弟學校。馳名中外的旅蒙商「大盛魁」商號,在外蒙古的科布多設有本企業的訓練機構,從晉中招收十五、六歲的男青年,騎駱駝經過歸化、庫倫到科布多接受蒙語、俄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及商業常識的訓練,一般為半年,然後分配到各分號,跟隨老職工學習業務。這種重視提高職工業務素質的辦法,就是現在來看,也是很有遠見卓識的。

四、首先創造了民間匯兌業務、轉帳和清算中心,首先創造了類似中央銀行的同業公會,都顯示了山西商人的精明能乾和創造能力。山西商人,最先打入國際金融市場,表現了他們敢於向新的領域開拓的風姿。學習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山西人並不一向就是那麼封閉落後,因循保守。明清時代,敢於遠離家鄉,開拓致富的山西商人,並不比沿海一帶的商人遜色。在發展現代經濟的今天,學習這段歷史,反思我省由開拓走向封閉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於振興山西經濟,建設美麗的家鄉是很有意義的。

摘自《山西,可愛的家鄉》,新華出版社,1990

10. 晉商是很有名氣的了,如電視劇中喬致庸,那他們的發家開始於那個朝代

http://www.sxpublic.gov.cn/sxsq/jswh/01.htm

晉商簡介--源遠流長的山西商業資本
一、山西商人的足跡遍布全國
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創中國歷史上票號的山西票號商人,商路遙遠,匯通天下,曾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直至如今還傳頌著「山西人善於經商、善於理財」的佳話。

山西商人的活躍,古代文獻多有記載,到明代已在全國享有盛譽。清代初期,山西商人的貨幣經營資本逐步形成,不僅壟斷了中國北方貿易和資金調度,而且插足於整個亞洲地區,甚至把觸角伸向歐洲市場,從南自香港、加爾各答,北到伊爾庫茨克、西伯利亞、莫斯科、彼得堡,東起大坂、神戶、長崎、仁川,西到塔爾巴哈台、伊犁、喀什噶爾,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跡。有些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俄語同北方少數民族和俄國人對答如流。可以說,從蒙古草原上的駱駝商隊,到吳淞口正在出海的商船,都有山西人在計價核算,從呼倫貝爾的醋味,到貴州茅台的酒香,都有山西人在釀造叫賣。無怪有人說:「凡是有雞鳴狗叫的地方,都有山西人」。山西商人活動過的地方遺址,至今到處可以看到:甘肅的老西廟、新疆的古城塔,昆明金殿的銅鼎、江蘇揚州的亢園、安徽毫州的花戲樓,大都是山西商人創建的;安徽雉河集(渦陽)的山西會館,曾經是捻軍起義的發源地;著名的貴州茅台酒是1704年山西鹽商雇杏花村汾酒廠工人和當地釀造工人共同首創的。以山西商人字型大小命名的城市街巷,至今猶存:張家口的日升昌巷、包頭的復盛西巷、外蒙古科布多的大盛魁街、呼和浩特的定襄巷、寧武巷等等,無怪在東北流傳著「先有曹家號,後有朝陽縣」,在內蒙流傳著「先有復盛西,後有包頭城」,在西北流傳著「先有晉益老,後有西寧城」的諺語。山西商人經商的地域之廣,人數之多,確實是相當可觀的。
二、山西商品經營資本的發展

山西商業資本開始的時間很早。先秦時代晉南一帶就有了商業交易活動。晉文公稱霸時,榆次、安邑就已成為有名的商業集鎮。秦漢時代,太原、平陸、平遙、汾陽等地已成為重要商品集散市場。唐朝定太原為北京,使太原城成為商業繁華的有名城市,韓愈形容當時的太原是「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盡管如此,這一時期的山西商人還沒有一定組織和突出的地位。

到了宋代,山西商人與徽州商人並稱,成為當時中國商業的中堅力量。北宋王朝所需要的戰馬大多數依靠北方的遼來供應,遼也急需要宋的手工業製造品。據歷史文獻記載,宋朝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宋王朝出藏絹2000多匹在山西岢嵐買馬,又出絹 30000多匹在山西各州府買馬,非官方的民間貿易更是頻繁。《馬可·波羅游記》中寫著:「從太原到平陽(臨汾)這一帶的商人遍及全國各地,獲得巨額利潤」。

從明代到清代初年,山西商人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明代全國較大的商業城市有33個,山西就有太原、平陽、蒲州(永濟)三處。這時,山西商人的資本積累已相當可觀: 「平陽、澤、潞富豪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明代末年,山西商人已進入了東北地區,1618年努爾哈赤佔領撫順時,對在撫順的山西等地的大商人寫了「七大恨」,命令他們退回山海關內,可見當時山西商人已經和後金進行著貿易活動。清兵入關後,蒙古地區歸入清王朝統治,歸代城商業開始蒸蒸日上。康熙中年,山西商人進入外蒙古草原貿易。從此,東北的松遼平原和內外蒙古草原,就成為山西商人販運貿易的新市場。當時,蒙漢貿易必須經過張家口和殺虎口(後改歸化城),俗稱東口和西口。張家口的八大家名商都是山西人,其中最大的企業是祁縣人范家開設的「興隆魁」,這個商業性的企業有職員 290多人(有的則說共有職員1000人左右),是清代中國對外蒙和俄國貿易的第二大型企業。

在對蒙貿易的西口——殺虎口,山西的行商經常在大青山和西營一帶貿易,並得到清政府的特殊照顧,獲得了很高的利潤。這些行商會說蒙語的被稱為「通事行」,其中最大的「通事行」就是山西人開辦的「大盛魁」,從業人員達六、七千人,人們曾形容「大盛魁」的財產能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從庫倫到北京鋪一條路。在寧夏,著名的大商號多是萬榮、平遙、榆次、臨猗一帶的山西商人開辦,寧夏的名葯材枸杞半數掌握在山西人開的「慶泰亨」手中。在青海,山西商人以西寧為根據地活動於各州縣。在北京,糧食米面行多是祁縣人經營;油鹽酒店多是襄陵人經營;紙張商店,多是臨汾和襄陵人經營;布行多為翼城人經營,鮮魚口以西有布巷,全為翼城人;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號「都一處」、「六必居」、「樂仁堂」等都是浮山、臨汾等山西商人首創和經營。此外,山西商人還到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廣東等地貿易和經商。廣州的濠畔街,多數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的。「廣生遠」、「廣懋興」、「廣益義」等實際都是山西人在廣州開設的企業。由海上出口茶葉,比如運往印尼的茶,都是由山西人在產地收購,運往廣州,由潮幫商人從山西商人手中購進再轉運南洋的。至於長江中下游一帶,揚州的鹽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長江口出海與日本的貿易,也數山西人最為活躍。 除了國內貿易外,山西商人還開拓了國外市場,我國從陸路對俄貿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個俄國城市,都有過山西人開辦的商號或分號。在朝鮮、日本,山西商人的貿易也很活躍,榆次常家從中國輸出夏布,從朝鮮輸入人參,被稱作「人參財主」;介休范家,幾乎壟斷了對日本的生銅進口和百貨輸出。在清朝統治期間,能夠興旺發達二百餘年的商業世家,最有名的是:榆次的常家、聶家、太谷的曹家,祁縣的喬家、渠家,平遙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臨汾的亢家,萬榮的潘家,陽城的楊家等等。他們既是大商人、大高利貸者,又是大地主,都擁有極為雄厚的資本。
三、「匯通天下」的山西票號

山西商人資本中的貨幣經營資本形式,最著名的是票號。票號又叫票莊或匯兌庄,是一種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在票號產生以前,商人外出采購和貿易全要靠現銀支付,在外地賺了錢捎寄老家也得靠專門的鏢局把現銀運送回去,不僅開支很大,費時誤事,而且經常發生差錯。這就迫使外出經商的山西商人不得不尋求新的辦法。相傳平遙縣「西玉成顏料庄」在北京、天津、四川等地都設有分庄,總經理叫雷履泰。「西玉成」北京分庄經常為在北京的山西同鄉辦理北京與平遙、四川或天津之間的現金兌撥。比如平遙商人在北京把現金交給「西玉成」,那麼「西玉成」北就分庄就寫信給平遙「西玉成」總號,讓匯款人在平遙領取現金。這種異地撥兌,開始只限於在親朋好友之間進行,並不收費。後來,要求撥兌的人越來越多,在雙方同意的原則下,出一定手續費就可辦理。這位雷經理很聰明,發現這是一個生財之道,於是改設「日升昌」,兼營匯兌業務,果然營業很旺盛。接著,他就放棄了顏料生意,專門經營匯兌業務,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票號。以後,他們調查了山西商人貿易的地點,選派精悍的夥伴,先後在天津、張家口、沈陽、蘇州、上海、廈門、廣州、桂林、重慶、長沙等地開設匯兌分號招攬生意。由於這種匯兌在此處交款,彼處用錢,手續簡單,使用方便,所以除山西商人和其他地方商人匯款以外,還有政府及官員來托辦匯兌事宜。隨著資本的增加,通匯地點越來越大,利潤也越來越多。接著又吸收現款,發放貸款,「日升昌」的生意一派興旺。看到這種景象,山西商人紛紛學習「日升昌」的經驗,投資票號,從而形成了著名的山西票號。到鴉片戰爭前夕,山西票號大約有八家。鴉片戰爭後的十年內,僅日升昌、蔚豐厚、日新中三家山西票號在各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就有35處,分布在全國23個城市。他們除專門經營匯兌業務外,還兼營存款、放款業務,並把匯兌、存款和放款結合起來,利用承匯期,佔用客戶的現金放高利貸,得到了很高的利潤。據史料記載,1847年末,山西票號蔚泰厚蘇州分號已有存款(白銀)36000兩,放款80000兩,1850年,日新中北京分號有存款近37000兩,放款近70000兩。太平天國起義後,清政府的財政更加困難,山西票號也由起初為封建商人服務轉向清政府。為了承攬清政府對外活動款項匯兌等國際業務,票號商人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祁縣合盛元票號總經理賀洪如於1907年在日本神戶、東京、橫濱、大坂都開設分支機構,平遙的永泰裕票號在印度加爾各答開設分號。此時的山西票號真可說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了。

四、山西商人對中國金融貿易史的貢獻

一、山西商人資本的發展,不僅使山西商人聚集了大量的貨幣資財,讓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回家鄉,而且促進了山西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全國商品物資的交流,加快了中國自然經濟解體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進程。清乾隆年間,山西商人王廷煜投資開采銅礦,劉永和投資開采龍門煤礦,使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明朝官營解鹽生產,征發鹽戶到鹽池服役做工,叫做「鹽丁」。鹽丁另立戶籍,世代相起,實際上是封建國家的工奴,生活痛苦萬狀,經常抗工逃亡,生產效率極低,這表明落後的生產關系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1648年,清政府廢除「鹽丁」制,把解鹽生產改官營為民營,交給商人自行澆曬。第二年又把鹽池分為五百一十三號,規定一戶商人經營一號,逐一登記。這種經營解鹽生產的「坐商」,自籌資金,僱人撈鹽,每產鹽一百引(二百四十斛為一引),其中七十引要納稅,一引摺合白銀三錢二分,另外三十引不納稅,抵作商人工本費。坐商對鹽池雖然沒有所有權,但是卻有佔有權和使用權,他們只要向政府納稅,就可獲得一號鹽池,經營生產。坐商雇傭工人的工資,以其技術高低來決定,按年支付,實際上已構成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坐商就是早期的資本家,鹽工則就是近代鹽池產業工人的前身。當時,鹽池有 20000多名工人,生產規模巨大,超過了歐洲早期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水平。從明朝官辦,「鹽工」逃亡,到坐商經營,「居民踴躍赴工」看,這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性轉變,顯示出新的生產關系適應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

二、造就了一代理財人物。山西商人資本不論是商品經營資本還是貨幣經營資本,一般都不是資本的擁有者(即商業資本家)直接從事經營活動,多數是由財東(商業資本家)出白銀若干,委託一個自己信賴的、精明能乾的人當掌櫃(相當於經理),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財東把資金運用權、人員調配權、業務經營權交給掌櫃,獨立自主地從事經營活動。定期結帳一次,由掌櫃向財東匯報經營成果。如果財東滿意,就繼續任用,財東信不過就可以辭退。這種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實行經理負責制的方式,再加上以後實行的人身股制度,促使經營者工作不敢懈怠,把職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結合在一起,促進了管理人才的出現,提高了經營效益,這在中國企業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

三、捨得智力投資,舉辦商人職業教育。早在元代,運城鹽池就設有鹽商子弟學校,叫做「運城鹽運使司學」。清代在包頭城,也有山西商人自辦的子弟學校。馳名中外的旅蒙商「大盛魁」商號,在外蒙古的科布多設有本企業的訓練機構,從晉中招收十五、六歲的男青年,騎駱駝經過歸化、庫倫到科布多接受蒙語、俄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及商業常識的訓練,一般為半年,然後分配到各分號,跟隨老職工學習業務。這種重視提高職工業務素質的辦法,就是現在來看,也是很有遠見卓識的。

四、首先創造了民間匯兌業務、轉帳和清算中心,首先創造了類似中央銀行的同業公會,都顯示了山西商人的精明能乾和創造能力。山西商人,最先打入國際金融市場,表現了他們敢於向新的領域開拓的風姿。學習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山西人並不一向就是那麼封閉落後,因循保守。明清時代,敢於遠離家鄉,開拓致富的山西商人,並不比沿海一帶的商人遜色。在發展現代經濟的今天,學習這段歷史,反思我省由開拓走向封閉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於振興山西經濟,建設美麗的家鄉是很有意義的。
--------------------------------------------------------------------------------------------------
http://www.sxpublic.gov.cn/sxsq/jswh/

http://club.sohu.com/r-Focus-238360-0-19-0.html

http://lib.sx.cn/zjsx/jswh/wzzl/%BD%FA%C9%CC%CE%C4%BB%AF.doc

http://www.shanxiok.com/web/jswh/2003-12/1071126428.html

閱讀全文

與山西商人不僅發揚了中國傳統的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60108基金今天凈 瀏覽:647
貸款提車上路需要多久 瀏覽:383
證券咨詢公司的投資顧問 瀏覽:382
杭州南海成長股權基金 瀏覽:373
合肥鑫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麼特點 瀏覽:958
醫院股權融資 瀏覽:245
信託產品圖片 瀏覽: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資金揭秘 瀏覽:515
怎麼買萬達股票 瀏覽:306
湖南源匯信託 瀏覽:891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
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舉報中心 瀏覽:388
孔門的理財 瀏覽:116
鼎融資本收益怎麼樣 瀏覽:305
融資價格是什麼 瀏覽:564
新基金封閉期不能贖回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