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

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

發布時間:2021-06-26 14:42:25

Ⅰ 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1、房產。一線城市穩中升值,二三線就看人品了,今年放假漲了不少,估內計後面幾年會消停點,容每年平均收益率在6-8%左右吧,跟國家GDP差不多的(你懂得)。但是房產流動性不好,並且部分城市限購,佔用資金也大,建議50%的資產投資房產。
2、股票。浮動大,但收益頗豐,也可能虧的比較多,常言10個人有9個虧錢,不是專家就不要入場了。可以給你個簡單的股票,絕對不會虧的(買銀行股打新股-這個可以後面追問吧)。建議5%的資產投資股票。
3、銀行保險理財。收益率在2%-5%左右,這一般買一些保障性的保險(比如養老的補充,越年輕越便宜;家裡老人買大病醫保等),銀行的固定理財收益,這個收益低,但一般比較穩定,時間較長,流動性不大。
建議10%做銀行定期理財,10%做銀行活期產品理財。
4、p2p。互聯網金融是最近才出現的理財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取消銀行成本,將投資人的錢直接投資給需要錢的人,省了中間的銀行環節,年利率在6%-14%差不多。這個穩定性就要看平台了,比如國資系銀行存管的四海眾投一般都在10%左右,其他比如收益較高的平台差不多在12-14%左右,自己判斷吧,建議25%的資產做互聯網金融理財。

Ⅱ 互聯網發展給中國銀行業帶來了什麼沖擊和挑戰

在金融業中,商業銀行占據主體地位,能夠有力推動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商業銀行類似於一般的工商企業,經營方式自主化、風險完全自己承擔、盈虧自己承擔,不斷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在自我平衡中尋求更好地發展。然而,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不得不迎接互聯網所帶來的挑戰。所謂互聯網技術是指,通過聯合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來進行資金通融,這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組織形式;新發展起來的小貸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金融中介。其中,支付寶就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代表,而阿里金融是一種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網路信貸群體。目前,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社會消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有很多學者持有這樣的觀點:現代科技將會從根本上影響人類的的金融模式。第三種金融模式,是一種區別於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與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存在明顯區別的全新模式,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就實際情形來看,互聯網所提出的挑戰是有利的,因為這可以推動傳統行業的發展。這種挑戰會使傳統行業逐漸適應新情況,並以強大的刺激力來推動傳統行業的快速發展,跟上科技的發展腳步,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競爭的最終結果,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好產品和更加優秀的服務。金融模式不斷創新,將不斷開拓金融發展全新未來,產生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傳統行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考驗其生存能力是否良好。隨著第三方支付的迅速發展,傳統銀行業承受的沖擊越來越大。小微金融服務正在在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不斷被革新,這也是金融改革的工作重心所在。

Ⅲ 互聯網金融為銀行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挑戰:1.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重要功能特點是金融脫媒。脫媒的過程,減少了客戶內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依賴。2.銀行業多了競爭對手。3.客戶分流:分流了銀行的客戶,銀行存款余額直線下降。銀容行理財產品銷售也沒有以前那麼好賣了!
機遇:1.互聯網金融比如網貸、股權眾籌等平台,按照監管要求,必須資金存管銀行。這是給銀行業直接的市場機會。2.互聯網金融外部施壓,迫使銀行業進行創新與轉變,為銀行提供了變革力量。 3. 銀行推動多年的電子渠道,現在互聯網金融教育用戶方面比銀行效率更高。

Ⅳ 如何理解當下互聯網金融對汽車金融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談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明白傳統汽車金融互聯網金融的區別。

傳統汽車金融:主要構成是銀行、本主機廠成立的關聯公司或融資租賃公司,可以由機構放貸給個人。優點是安全性高、利率低,缺點是門檻高。

廣義上的互聯網金融:如人人貸等P2P平台,是點對點放貸。跳過了個人存款到機構,機構再放貸給個人的過程。優點是門檻低、可貸額度高,缺點是利率高,安全性低。

還有一種是汽車金融互聯網公司:如易車旗下的易鑫汽車金融互聯網公司,在平台上可以對比和挑選金融產品,讓客戶足不出戶,方便快捷地挑選合適自己的產品,可以是傳統汽車金融機構的產品,也可以是P2P產品。優點是方便快捷、金融產品類型豐富多樣還不用手續費,缺點是客戶選擇的金融產品分類有什麼缺點需要接受。

看到以上的優缺點分析你就能明白互聯網金融給汽車金融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了。

對於汽車金融這個傳統行業來說,互聯網金融勢必是會給汽車金融帶來挑戰。互聯網金融去平台化、點對點放貸、門檻低,獲利的是個人,利所趨必勢所向,所以互聯網金融雖然跟傳統汽車金融機構有各自特點,但可以滿足那些對互聯網接受程度較高,資質一般的那部分中間層的客戶,這是傳統汽車金融機構在這場爭奪戰中最有可能失去的。

任何挑戰都能帶來機遇。對於汽車金融這個宏觀領域來說,當貸款變得門檻更低、更為方便的時候,客戶購車的意願會增長,那麼汽車貸款的市場會變得更大。所以對於汽車金融機構來說,這是機遇所在。

而汽車金融互聯網平台在線上給客戶呈現了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包括傳統汽車金融產品和P2P的產品,客戶可以挑選金融機構的低利率汽車金融機構的產品,也可以挑選門檻低、額度高的P2P產品。客戶在家裡就可以從眾多的金融產品中挑選並線上比價,找到性價比最高、與自己精確匹配的金融產品。

對汽車金融公司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獲取這部分對互聯網接受程度較高,資質一般中間層的客戶,是汽車金融公司最大的挑戰。

Ⅳ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對策是什麼

我想主要來就是貸款和源儲蓄。因為之前銀行貸款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弱,所以大力搞互聯網金融提高融資效率,會分流一部分銀行的貸款壓力,同時有很多短期的貨幣基金也威脅著銀行的存款收入,總體上就降低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商業銀行在降息升息時並不會主動幫儲戶進行調整,需要儲戶自己申請,但是貨幣基金就會自動調整;還有一些不合理收費,這些都降低了競爭力,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對銀行業務來講是個挑戰,會讓金融市場充分競爭,對老百姓是利好的。

Ⅵ 互聯網金融面臨的真正挑戰主要有哪些

個人看法
1、平台太多,平台比用戶都多,而且魚龍混雜,無法判斷真假
2、安全性,大家都很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Ⅶ 互聯網金融給當今企業帶來怎樣的挑戰與機遇

給一些有發展的中小企業解決了融資難得問題,但也帶來了跑路的風險,整體來看還是有利的,新融網

Ⅷ 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更多的是機遇還是挑戰

機遇和挑戰是並存來的,盲目的跟風可源能會一失足成千古恨,若是不接受互聯網金融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但是就個人而言,我認為機遇大於挑戰,現在已不像是七八十年代了,現在互聯網金融能被大家所接受,如果說挑戰的話,在七八十年代敢於接受互聯網金融的人才真算是挑戰。

Ⅸ 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金融服務業帶來哪些挑戰

與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主要採取線上操作,交易成本低。盡管目前還沒有互聯網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管理費用的比較數據,但根據普華永道的調查,美國銀行業一筆交易通過網點完成的平均成本為4美元,通過手機銀行的平均成本為0.19美元,通過網銀的成本為0.09美元,即網點的交易成本是網銀的40倍。由於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主要交易是通過網路完成的,基本上沒有物理網點,也不需要隊伍龐大的營銷人員,加之流程相對簡單,而商業銀行通常都有眾多的物理網點、有眾多的前台營銷人員、中後台管理人員,因此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管理成本相對傳統商業銀行具有一定優勢。
幾乎不受金融監管,存在制度套利。互聯網P2P公司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網路基金、保險(放心保)銷售和融資)和金融的互聯網居間服務兩類,其中互聯網金融的融資服務實際上在履行傳統商業銀行的融資功能,即實現儲蓄投資功能的轉換。目前商業銀行的存款負債業務接受嚴格的監管,存款需要向央行上繳約20%的存款准備金,貸款余額需要接受75%的存貸比限制。更重要的是,商業銀行需要滿足8%的最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另外,銀行還要接受監管機構對其流動性、合規性、反洗錢等方面的定期、不定期的檢查。而互聯網金融P2P公司卻可以不受這些監管規則的約束,尤其是可以不受資本充足率這一杠桿倍數的限制,這使得P2P公司的貸款業務擴張不受資本的約束,可以實現快速的擴張。簡言之,P2P公司相對銀行通過監管套利實現較快增長。
運用互聯網先進技術,在信息獲取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傳統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評級時提供的利潤、現金流等財務數據,即銀行信息主要依賴貸款申請人提供和調查人員的搜集,而互聯網金融P2P公司則通過社交網路(像Facebook)、電商平台、搜索引擎、雲計算等互聯網平台或技術獲取客戶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信息,然後運用數據挖掘、模型分析等技術手段,對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進行准確評估。因此,互聯網金融公司相對傳統商業銀行,可以更好地解決小微金融客戶的信息不對稱,更准確地識別和評估客戶風險,實現科學地資產定價和風險管理。
與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P2P公司的劣勢
資產負債規模相對較小。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無論是單個互聯網金融P2P公司,還是互聯網金融整體,從信貸規模、負債規模等都無法與傳統商業銀行同日而語。資料顯示,國內互聯網金融公司中最具影響的阿里金融,其小微貸款余額約200億元,吸儲產品余額寶余額約500億元,而2013年三季度工行貸款總額為9.6萬億元,存款總額為14.7萬億元,分別是阿里金融的480倍和294倍。《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3》的數據顯示,2012年末,P2P貸款服務平台超過200家,可統計的P2P平台線上線下借貸規模在500億~600億元之間,而2013年10月銀行業貸款余額為70.8萬億元,可見短期內互聯網金融貸款規模和傳統銀行遠不是一個量級。
融資渠道少,經營風險高。傳統商業銀行,尤其是上市銀行可運用眾多融資方式,包括發行股票、債券、同業拆借、央行貸款、發行理財產品、吸收存款、轉讓貸款等,但互聯網金融公司除了通過高收益金融產品(余額寶)吸引存款之外,其他融資渠道較少,因而,互聯網金融公司面臨著巨大的流動性風險。另外,中國缺乏成熟的個人徵信體系和類似Facebook那樣的實名社交網站,這導致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貸款面臨更高的違約風險,致使互聯網金融公司面臨較高的信用風險。據「網貸之家」統計,2013年1至11月,出現危機或關停的網貸公司有49家,一些公司老闆甚至已「攜款跑路」。
信息披露不充分,資本杠桿倍數過高。由於互聯網金融P2P公司不受銀監會、央行和證監會等機構的監管,沒有披露類似銀行的存貸比、存款准備金率、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不良率等指標,甚至沒有披露基本的財務報表,因而投資者(借款人)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風險難以判斷,而且當互聯網金融公司違約或破產時投資者的損失得不到補償。另外,互聯網金融公司用來緩沖貸款損失的自有資本明顯不足。數據顯示,2012年互聯網金融公司「溫州貸」、「人人聚財」注冊資金均為500萬元,「人人貸」、「拍拍貸」、「中寶投資」的注冊資金均為100萬元,而它們在2012年的交易額分別達到20.7億元、8.5億元、3.97億元、3.4億元、13.45億元,如果以銀行的標准計算這些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資本充足率,估計不會超過3%,這使得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資本杠桿倍數超過30倍,與破產之前的雷曼相當。
對銀行業的啟示
1、大力發展網路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渠道,降低傳統銀行的經營成本。
2、充分運用社交網路、大數據、雲計算、搜索引擎、電商交易數據和數據挖掘等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對小微金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和貸款定價。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已勢不可擋,中國銀行過度依賴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面臨挑戰。大力發展銀行具有定價優勢的小微金融已成銀行業的共識,但由於小微企業並沒有可信的財務報表數據,運用傳統的方式並不能獲取所需的財務信息。銀行業可以借鑒互聯網金融公司處理信息的經驗,運用社交網路(例如Lending Club與Facebook合作)、雲計算、搜索引擎、電商交易數據等互聯網、計算機技術或平台,運用數據挖掘、模型分析等技術手段,對小微客戶的還款意願及還款能力進行准確評估,從而有效控制信貸風險,並實現交叉銷售。
3、借鑒互聯網金融P2P公司經驗,發展節省資本的P2P撮合業務。由於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保持快速增長,而資本補充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銀行業發展面臨資本充足率的約束。目前銀監會對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為11.50%和10.50%,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勉強達到規定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因此,調整資產和業務結構,大力發展低資本消耗業務是銀行業的必然選擇。建議物理網點不具優勢的中小型銀行通過建立P2P平台(可借鑒招商銀行(行情,問診)的小企業e家投融資平台),在監管政策許可的情形下,適度發展針對小微企業、零售客戶的P2P投融資撮合業務,增加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減輕補充資本的壓力。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沉重的貸款 瀏覽:540
360貸款申請如何取消嗎 瀏覽:356
信託公司被接管後的影響 瀏覽:773
神州租車融資 瀏覽:332
融資租賃每期租金 瀏覽:583
融資租賃合同合同法 瀏覽:69
創業融資百科 瀏覽:917
2015年外匯平台排名 瀏覽:789
項目融資樣卷 瀏覽:670
融資租賃內部收益率 瀏覽:641
融資對接 瀏覽:124
融資股權比例 瀏覽:715
合買信託 瀏覽:668
融資管理再創 瀏覽:589
1051美元換人民幣多少元 瀏覽:918
股市安信信託 瀏覽:401
准變性信託 瀏覽:291
信託起訴 瀏覽:991
跨境融資額度 瀏覽:741
一般融資金額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