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資機構集體唱多a股 這是什麼信號
我國的股票很多已經到了低位了,有些股票是值得長線持有了。
❷ 如何讓更多外資機構進入A股
但如何讓更多的外資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這卻是監管者需要正視的問題。這是對深港通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對監管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因為要達到這個目的,深港通僅僅只是滿足於讓兩地的投資者相互投資顯然是不夠的,從A股市場來說,至少還要藉助於深港通開通之機,認真學習香港市場比A股市場做得好的各方面的經驗,包括香港投資者較之於A股投資者相對成熟的投資理念。在這方面,深港通的開通,其實也是在倒逼監管者要提高A股市場的吸引力,而不是說深港通開通了,外資機構投資者就會自動地跑到中國市場中來,而這些外資機構的到來就會自動提升中國股市的質量。事實顯然不是如此,而是正好相反。即深港通開通了,要求中國股市要更好地提升質量,這樣中國股市才有吸引力,才會吸引到更多的外資機構進入到中國市場里來。
所以,深港通開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作為監管部門來說,要有第二步,第三步,也就是要通過深港通這個窗口來學習與引進香港市場乃至國外市場成功的經驗與做法,比如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這樣才能提升中國股市的質量,增加中國股市的吸引力。否則,單純的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只是緣木求魚。試想,如果沒有嚴厲的市場監管,沒有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從嚴查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又如何提高呢?就此而論,深港通的開通能不能達到預期目的,這對於內地監管者來說確實是一個考驗。
❸ 外資流入A股,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最近幾年外資持續性流入A股的,並且管理層也鼓勵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逐步取消對於外資的各種限制,最近幾年的政策較為明顯,比如把A股納入MSCI,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幾年前之前設立滬港通和深港通
這幾年增加QIFF的持股比例,特別允許外資控股一些金融企業,最為典型的就是證券行業,類似的政策數不勝數,很多投資者會感到疑惑,為什麼管理層願意鼓勵外資流入逐步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呢,特別是希望外資能夠參與A股的投資,對我們A股有什麼好處,下面我們圍繞這個問題重點討論下。
總結:外資持續性的流入A股後能夠增加股市的流動性,能夠扶持更多企業上市融資,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再次外資的投資手法和投資策略能夠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更好的企業和優質企業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逐步降低市場的投機行為。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❹ A股終於被納入MSCI 影響有多大
對於A股市場來說,在經歷了屢敗屢戰之後,MSCI終於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這將促進中國境內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也就是說,A股市場將更加開放,外資投資A股的大門將會被打開。
此外,海外投資者多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且資金量較大。而當前A股市場自然人散戶投資者有1.248億,機構卻只有32.04萬,散戶數量是A股占絕大多數。
而隨著MSCI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外資機構逐漸進入A股市場,會增加A股機構投資者的比重。這意味著,海外投資者的到來,會改變A股投資者的生態結構,以及投資風格。慢慢的A股市場散戶投資者的比重將會縮小。
❺ 美股大跌,外資連續撤離,A股後市如何
今年是全球經濟形勢嚴峻的一年,其實從去年年中開始就有了萎靡不振的跡象,而新館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加速了的這場緊急的雪球崩潰。其實但凡出現傳染性疾病這種會蔓延到全球的危急的情況,股市勢必會迎來暴跌的,這種跌法不是誰能夠控制的,在前幾年前大跌的股票還未解套,而這次就勢必將會迎來地下室的款待。其實大家都心知明了,用一句直白的話來講,就是這兩三年都不用仔細看A股的股票了,元氣很傷,一時半會好不了。
隨著生產建設有序恢復,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其國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更加積極,社會金融增速有望加快,這些對實體經濟和股市都是積極的因素。
❻ 「外資做空A股說」靠譜嗎
不靠譜,有很多問題沒有具體答案的原因第一就是沒有個具體問題
這句話:外資做空a股 那麼是問到底有沒有人做空a股,還是外資的做空造成了a股下跌
買跌在國外很普遍,有外資做空中國很正常,否者太奇葩了,不是國外投資者的風格
其此,是不是外資做空造成的a股大跌很難說 國外的投資客是來賺錢的不是來搞政治陰謀的,美國等國家也應該清楚,覆巢之下無完卵,現在的經濟是全世界一體的,中國經濟衰退美國也能哭了,買美國電子產品少了美國也扛不住
可以說金融市場的蝴蝶效應很多,可能是你的買賣造成的a股大跌,個別的做空就引起如此的大跌實在是沒辦法信服
❼ 國務院發文促外資增長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近日,國務院日前又印發一個重要文件——《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涉及進一步減少外資准入限制、制定財稅支持政策、完善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便利人才出入境和優化營商環境五個方面的22項措施。
《通知》指出,積極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在具體措施中,《通知》提出,鼓勵外資參與國內企業優化重組、鼓勵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推進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製造、船舶設計、支線和通用飛機維修、國際海上運輸、鐵路旅客運輸、加油站、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呼叫中心、演出經紀、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明確對外開放時間表、路線圖等。
證券行業人士認為,此次國務院再次提出推進證券業對外開放,期待未來有更多合資券商加入證券行業,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進一步放開。
所以國家上調外資持股比例從目前來講對中國股市是一把雙刃劍.
❽ 外資抄底A股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啊對我們中國人來說
不能簡單說好不好,股市就是讓人家投資的,美國的股市不也讓外資進嗎?也不見得美國每年要在這里虧多少錢,我們有錢也可以去美國抄底,開放必然是要開放股市的,只要我們自己能發展就讓外資發財去嘛,沒關系的。
❾ 股票市場對外資放開,會帶動A股的牛市來臨嗎
前幾天國家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限制,後面外資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相對比以前更加容易了,這時候很多投資者開始考慮,取消外資限制後,A股是否會迎來一波牛市,好比美股之前長達十一年的牛市,大部分跟這些資金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外資的更鍾愛業績較好的藍籌白馬個股,如果的外資持續買入A股的這部分股票後的是否會帶來A股的牛市,下面我們重點講解的下A股的牛市的啟動必要條件
目前的外資的持股情況和取消限制是否給A股帶來了增量資金了呢A股啟動牛市的必要條件我們A股市場跟其他國家的存在很大的差別,A股是牛短熊長的結構特點,一年的就能夠完成的人家的幾年甚至十年上漲幅度,短期快速暴漲後股市形成泡沫,被嚴重透支,那接下來的必然引來長期下跌的局面,首先去泡沫,去完泡沫後,經歷長期緩慢震盪下行和長期底部震盪為下一波牛市,然後牛市再次出現快速拉升上漲的情況,具體參考下圖數據:
總結:通過以上兩大方面講解了目前A股的現狀和外資和A股的關系,A股接下來是否能夠啟動牛市還是跟A股結構有關和國家政策有關,但是A股目前處於磨底階段,在接下來的一到兩年的時間裡面必然會迎來一波較好的上漲行情,而外資只能獲得市場上漲所帶來的收益,而推動的市場的上漲,目外資沒有這個能力。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❿ a股再迎msci大考,證監會關鍵表態,哪些概念股會被炒作
A股加入MSCI的第四次「大考」腳步越來越近。
北京時間6月21日凌晨,MSCI官方將再一次公布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這是A股自2013年以來第四次沖擊MSCI國際指數。
6月16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回應A股能否納入MSCI指數時表示,不管是不是納入MSCI指數,中國股票市場,包括整個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前進是不會改變的,改革開放的節奏也不會因為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而改變。
張曉軍指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無論是MSCI指數也好,還是其它的指數,假如沒有中國的股票在裡面是非常不完整的。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決定權在MSCI,這是MSCI的一個商業決策。
什麼是MSCI指數?
網路顯示:
MSCI是美國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又譯明晟)。MSCI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沖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明晟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基準指數。據晨星、彭博、eVestment的估算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全球約10萬億美元的資產以MSCI指數為基準,全球前100個最大資產管理者中,97個都是MSCI的客戶。截至2015年末,超過790支ETF以MSCI指數為追蹤標的,美國95%的投資權益的養老金以MSCI為基準。
MSCI指數的計算方法本質上是一種拉氏指數,核心是根據調整後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根據 MSCI指數編制規則,各成份股的權重根據單只股票自由流通市值乘以納入比例(A股目前方案為5%)和該股票對應的自由流通調整因子(FIF,Foreign Inclusion Factor)得到。
其中,自由流通調整因子是指海外投資者可投資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例,計算方法為:
FIF=LIF*min(Free Float, FOL)。Free Float是自由流通股數比例;FOL(Foreign Ownership Limit)是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中國為30%;LIF是指除了外資持股上限之外其他外資投資的限制,例如投資額度、資金匯出匯入限制等,中國的LIF=1。
加入MSCI有哪些障礙?
去年6月,MSCI提出了納入A股需解決的三方面問題:QFII新規是否得到有效執行以及QFII渠道下的月度匯回限制能否移除、停牌新規是否得到有效執行和包含A股的金融產品上市需要中國交易所預先審批的限制能否取消。
A股納入MSCI新舊方案主要差異(來源:中銀證券)
哪些問題改善了?
首先,隨著2016年底深港通的開通,贖回額度問題可通過深港、滬港通每日額度解決。
其次,交易所發布停復牌新政,預示著對停復牌制度管理加強,停牌機制的不確定性下降。
哪些仍未解決?
一是贖回額度有限的流動性問題中QFII投資者的每月資本贖回額度不能超過其上一年度凈資產值的20%的限制,至今仍未有進展,但4月提出了弱的納入框架,藉助互聯互通的納入機制,基本可以繞過該限制,因此這一條目前已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雖然MSCI利用一個弱的納入框架繞開了舊問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本跨境流動問題,但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機制、停牌問題等同樣是投資者關心的要點,這兩方面尚沒有滿意地解決,最終A股是否可以納入取決於客戶對於新框架的接受程度。
加入MSCI有何影響?
管清友認為,納入成功,情緒大於實質;納入失敗,沖擊有限。
成功:影響正面
從統計角度來看,在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基於國際經驗),股市在一年內上漲的國家多於下跌的國家。通過統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的股市表現發現,60%以上的國家1個月後股市出現上漲,61.5%的國家股市在一年後股市上漲幅度超過10%。
傳導渠道在情緒非資金。
首先,新框架下被納入A股佔比大幅縮水,短期內增量資金有限。如果A股以5%的比例納入MSCI指數,參照目前新的框架,A股占 MSCI全球指數,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亞洲指數(除日本)的權重較之前有所下降,分別為0.1%(之前0.1%)、0.5%(之前1.1%)和0.6%(之前1.3%)。
根據MSCI、eVestment、Morning Star和bloomberg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追蹤MSCI全球市場指數、新興指數和亞洲指數投資規模分別約為 2.7 萬億、1.5 萬億和0.2萬億美元(注亞洲指數投資數據僅更新到2015)。假設以上MSCI指數為業績基準的資產規模按比例配置到A股,所帶來的資金流入較未調整前減少近一半的資金流入(126億美元),僅為114億美元。
其次,納入過程要持續數年,增量效果將被大大稀釋。韓國和中國台灣自首次一定比例計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到全部比例計入,分別耗時 6 年與 9 年。可見,一個市場要被納入到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一般都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市場逐漸接納和適應國際投資者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不成功:影響有限
市場對A股加入MSCI失敗逐漸適應,對市場沖擊有限。如果MSCI再次延遲把中國 A 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並且繼續保留在 2017 年審核名單。那麼這也意味著A股將第四次「被拒」。從前三次A股沖擊MSCI失敗當天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對MSCI的決定消化充分,其沖擊十分有限。2016年6月15日A股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失敗後,上證綜指、深圳綜指上漲1.6%和3.1%。
A股國際化步伐不會停止。
首先,全球投資者無法忽視A股的存在,推進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利益所驅:如果將A股按初始比例5%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那麼理論上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配置比例可以從10%上升至20%,並且可以在同樣的風險下,獲得近20個基點的收益提升,這無疑對投資經理有著巨大的誘惑力。所以MSCI納入A股市遲早的事,這是全球投資者增加A股配置渠道、分享中國增長收益的利益所驅。
其次,A股是否被納入MSCI不會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的進程。一方面,A股自身在持續的制度完善,監管層會持續不斷地在制度改革、改善股市流動性等方面進行努力。擴大市場開放程度,積極引入海外機構投資者有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和穩定的發展,這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內部決策層心態比較平和,考慮到外匯價格還尚未完全出清及境內金融去杠杠尚未完成,資本管制依然趨嚴,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第一位的,因此為了納入MSCI突然調轉資本管制態度的概率比較低,整體政策考量上,國內強監管與去杠桿優先納入MSCI。
根據國金證券(11.990, 0.01, 0.08%)統計,此次新增的39隻股票分別為廣汽集團(27.960, -0.22, -0.78%)、海天味業(40.360, 0.32, 0.80%)、大唐發電(4.590, -0.02, -0.43%)、中原證券(10.270, -0.07, -0.68%)、蘇泊爾(40.330, 0.35, 0.88%)、艾派克、環旭電子(14.930, 0.14, 0.95%)、西部建設(22.340, 0.40, 1.82%)、古井貢酒(49.540, 0.12, 0.24%)、搜於特(7.030, 0.03, 0.43%)、三角輪胎(26.590, 0.02, 0.08%)、粵泰股份(9.290, -0.30, -3.13%)、建投能源(13.930, 0.06, 0.43%)、恆逸石化(13.190, 0.11, 0.84%)、吉比特(292.290, -0.65, -0.22%)、拓普集團(33.200, -0.59, -1.75%)、中化岩土(13.780, 0.71, 5.43%)、新華網(85.500, -0.59, -0.69%)、東旭藍天(12.700, 0.03, 0.24%)、海信科龍(15.610, 0.55, 3.65%)、安潔科技(36.940, 0.67, 1.85%)、偉星新材(17.430, 0.35, 2.05%)、太陽能(5.450, -0.04, -0.73%)、北方國際(26.080, -0.08, -0.31%)、齊翔騰達(10.800, 0.64, 6.30%)、節能風電(3.840, 0.01, 0.26%)、西部黃金(26.260, 0.00, 0.00%)、齊星鐵塔(37.320, 0.57, 1.55%)、長生生物(14.680, -0.07, -0.47%)、京漢股份(16.390, 0.04, 0.24%)、中鋼國際(9.410, 0.01, 0.11%)、未名醫葯(20.700, 0.08, 0.39%)、廣譽遠(38.800, -0.07, -0.18%)、嘉寶集團(20.660, 0.40, 1.97%)、杭蕭鋼構(13.960, -0.19, -1.34%)、工大高新(11.140, 0.00, 0.00%)、華東科技(2.890, -0.04, -1.37%)、聯創電子(17.830, -0.56, -3.05%)、西藏城投(11.320, -0.05, -0.44%)。
中銀證券研報指出,從入摩後的資金流入角度來看,入摩利好主板大市值的金融股、消費股和科技股。從MSCI的選股規則上看,MSCI青睞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強的個股。MSCI的指數編制非常注重流動性和基本面,建議關注主板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行業龍頭,這將是外資流入的主要標的。入摩潛在標的股價走勢強於滬深300和上證50。根據MSCI新方案中提出的169支股票按市值加權計算自2016年6月15日以來累計漲幅,發現其加權累計漲幅為 18.67%,高於滬深 300(13.15%)和上證 50(17.96%)。
MSCI169自2016年6月15日至今累計漲幅
中投證券建議,銀行方面推薦關注興業銀行(15.900, 0.02, 0.13%)、建設銀行(6.170, 0.00, 0.00%)、工商銀行(5.040, 0.00, 0.00%)、農業銀行(3.470, 0.00, 0.00%)。保險方面推薦關注壽險轉型堅決的新華保險(49.310, 0.39, 0.80%)以及保單結構優質的中國平安(48.880, 0.78, 1.62%)。券商板塊推薦關注綜合實力強,再融資比重較低的的中信證券(16.770, 0.09, 0.54%)、華泰證券(17.840, 0.06, 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