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提成20%是私募產品一般都會收取業績報酬,也就是獲利部分的20%2、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是相對於我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人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的,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和富有的個人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在這個意義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可以稱之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
② 請教大神,投資公司收到的基金業績報酬算會計上如何處理,謝謝您的幫助!
投資公司收到的基金業績報酬:借 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 投資收益
③ 資產管理業務中的業績報酬可以不交增值稅嗎
按照新規的要求,資產管理業務是指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接受投資者委託,對受託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為委託人利益履行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義務並收取相應的管理費用,委託人自擔投資風險並獲得收益。金融機構可以與委託人在合同中事先約定收取合理的業績報酬,業績報酬計入管理費,須與產品一一對應並逐個結算,不同產品之間不得相互串用。
與此前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業績報酬被正式予以挑明。指導意見明確金融機構接受委託從事資產管理業務可以收取管理費用和業績報酬,管理費用計入管理費,而且需與資管產品對應掛鉤,不允許不同產品之間串用業績報酬。業績報酬必須針對單個產品,新規禁止不同產品之間資金池混用,當然業績報酬也就必須就單個資管產品確定。
管理費用和業績報酬對於增值稅上的資管產品來說,都屬於管理人的直接收費金融服務,需要按照金融服務的一部分來繳納增值稅。但是業績報酬對於增值稅上的合夥制基金和私募基金基金尚存在一定規劃或者爭議空間。
④ 什麼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的優勢和區別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區別如下:
1、募集的對象內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容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5.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6.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
⑤ 基金專戶理財的業績報酬
基金公司可以從專戶理財業務中收取不低於同類證券投資基金費率60%的固定管理費率以及不高於委託投資期間凈收益20%的業績報酬。
⑥ 私募基金 業績報酬 r≤ 什麼意思
r代表的是收益return,業績報酬是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取的,市場上一般的收取標準是超額收益的20%,≤是分段計提的業績報酬,如果凈值比較高的話管理人收取業績報酬的比例也適當提高
⑦ 私募基金如何計提業績報酬 哪種方式更為公平
私募基金行業的投資收益比例一般是合夥企業按凈投資收益的20%歸執行事務合夥人所有,80%歸有限合夥人人所有。
但是不同公司不同的項目會略有不同,總的來說是要依據根據所投標的行業特點,按照標的項目退出時的收益基數來收取不同比例的業績報酬。
就我公司的醫療龍頭獨角獸項目來說,其報酬比例如下:
(一)、收益投資在2倍以內(不包括2倍),合夥企業按照凈投資收益的10%歸執行事務所合夥人所有,90%歸有限合夥人所有。
(二)、投資收益在2-4倍,2倍以下部分按(一)條收取,2倍至4倍部分(包括2倍但不包括包括4倍),合夥企業按照凈投資收益的80%歸 有限合夥人所有,20%歸執行事務合夥人所有。
(三)、投資收益4倍以上,4倍以下部分按照(二)條收取,超出4倍部分(包括4倍),合夥企業按照凈投資收益的70%歸有限合夥人所有,30%歸執行事務合夥人所有。
例如投資X元,退出時總額為Y元,則對應收益如下:
當Y<3X,投資收益=(Y-X)*90%
當3X≦Y<5X,投資收益=2X*90%+(Y-3X)*80%
當Y≧5X,投資收益=2X*90%+2X*80%+(Y-5X)*70%
我公司專注於私募基金與股權投資領域,有問題歡迎垂詢
⑧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提成20%是什麼意思
1、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提成20%是私募產品一般都會收取業績報酬,也就是獲利部內分的20%
2、私募容證券投資基金是相對於我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人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的,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和富有的個人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在這個意義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可以稱之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
⑨ 什麼叫業績報酬計提基準
現在的私募基金行業提取業績報酬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凈值法;另外一種是份額法。
先說說凈值法:
我們在購買基金時,閱讀基金「產品要素表」,看到的通常是:業績提成,盈利的20%。這很好理解,你幫我投資,賺到了錢,你拿20%,我拿80%。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唉,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假設年初,你買了某個基金產品,買時,假設基金單位凈值是1.50,上半年,行情很好,幾個月後,凈值很快到了2.50。這個時候,基金開始分紅了。通常,分紅日,就是基金業績報酬提取日。這個時候,你的基金份額賺了1.00。(2.50-1.50=1.00)。於是,將這1.00拿出來分,你分得0.80元,基金管理人分得0.20元。大家都非常高興!
分完後,你的基金凈值還是1.50元。
但是下半年,行情風雲突變,結果,你的基金凈值,從1.50元,幾個月後到了年末12月底,掉到了0.80元。你浮動虧損了0.70元。
這樣算下來,你口袋裡分紅的0.80元,加上浮動虧損0.70,這一年,你實際賺到的是0.10元。
我們再來看看基金經理,你虧的錢,他不會負責賠償的。他的口袋裡面,還是0.20元。居然,賺得比你還多。
此時,你還會以為基金經理是賺20%嗎?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行情總是在波動的,而基金經理,在賺的時候,有業績報酬,而虧的時候,不會補償損失這個機製造成的。這就有點類似於,你建了一家工廠,請了個總經理。經營好時,總經理有獎金,經營不好,工廠虧損,總經理面臨的只是職業風險,被你炒魷魚,但不會將您發給他的獎金吐出來。
這個例子揭示的是:理解「業績報酬為盈利的20%」時,不能按字面去理解。
那麼,如何解讀這個20%呢。應該從一下幾個角度去理解
來舉例說明吧:
情形一:連續上漲
1、 分紅兩次的情況:
您買入時是1.50,上漲到2.50,此時分紅1.00元,你得到0.80元,基金經理得到0.20元。你將得到的0.80元,繼續追加投資該基金,購買的份數為0.53333。
分紅後,凈值又回到1.50元,繼續上漲,又漲到了2.50元。上漲了66.67%,此時,又分紅,和上次一樣,每份凈值分1.00元,你得到0.80元,基金經理得到0.20元,凈值又回到1.50
⑩ 基金可以設置業績報酬嗎
這個屬於協議合約,是合法的。即管理費+託管費+回報
所謂業績報酬就是投資(基金)收益分成。比如說你投資10萬,投資回報是20%,那麼贖回時基金公司分走20%的20%,你的回報是1.6萬。
但按照基金持有時間長短和份額這個條款如果不是具體說明的話,或者說是彈性的話就有霸王條款的嫌疑了,即要求你的贖回時間和投資金額。因為基金管理公司對此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