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對沖基金人士姆努欽

對沖基金人士姆努欽

發布時間:2021-04-11 15:17:01

① 世界最大對沖基金創始人做了什麼

2月26日)消息,世界上最大對沖基金公司「橋水」(Bridgewater)創始人瑞·達利歐將攜帶其暢銷書《原則》開啟他四天兩地的中國之行。鳳凰網財經將進行全程報道。

值得注意的是,橋水基金擬推出的這只新基金投資范圍不限於全球通脹掛鉤債券與大宗商品期貨,還包括中國股票與債券。

「通過投資中國市場,能讓富豪們更熟悉其投資邏輯,這也是吸引他們出資的一種有效策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若這項投資策略收益可觀,不排除橋水基金會將其納入旗艦基金投資組合。

② 美監管機構就對沖基金爆倉召集華爾街銀行舉行緊急會議

是的,3月30日,資本邦了解到,知情人士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召集華爾街於對沖基金爆倉相關的銀行舉行緊急會議,討論是什麼促使了Bill Hwang的Archegos Capital被迫賣出超過200億美元的股票。

一位知情人士說,會議還涉及金融業監管局,官員們向這些經紀業者詢問了對其運營的影響,潛在的信用風險和其他威脅。

(2)對沖基金人士姆努欽擴展閱讀

野村和瑞士信貸均提醒投資者公司業績會受到負面影響:

據了解,Bill Hwang的經紀商包括瑞士信貸集團、野村、高盛和摩根士丹利。SEC發言人在電子郵件聲明中說,自上周以來,其一直在關注情勢,並與市場參與者進行溝通。

截至今日,野村和瑞士信貸均提醒投資者公司業績會受到負面影響。野村在一份聲明中稱,正在評估可能的虧損程度,以及對該集團業績可能產生的影響。公司將取消價值32.5億美元的債券發行計劃,因美國部門的潛在虧損可能影響該公司的綜合業績。

瑞士信貸周一表示:「一家大型的美國對沖基金未履行瑞士信貸和某些其他銀行上周發出的追加保證金要求。」 「在基金未能履行這些保證金承諾之後,瑞士信貸和許多其他銀行正在退出這些頭寸。」

國際金融大鱷、對沖基金之王是誰

索羅斯是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雲人物,號稱「金融天才」。在世界各地興風作浪,當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出現問題的時侯,他的嗅覺特別靈敏,就好似一條大鱷魚,痛下殺手,鯨吞各國的財富。現時,索羅斯管理的資產超過百億美元,主要是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從事各種的金融交易,特別是在期貨市場尤為出色。他是全球最大的投機者,短短的時間輸贏常在數億元以上。92年幾個月內,獲利超過數十億美元,創造了投資史上的神話,又有消息說,他在俄羅斯的投資損失達到20億美元,在香港的投資損失了幾億美元。和一些富豪相比,索羅斯顯得很儉朴,沒有遊艇、高級轎車和私人飛機,出外旅行,他乘普通民航飛機,自己招計程車,甚至搭巴士,但把賺來的很大一部分錢用於慈善工作,涉及的金額近十億美元。一方面是慷慨解囊,另一方面是無孔不入地攫取金錢,索羅斯堪稱是天才與魔鬼的結合體。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一個中上等級的猶太人家庭,出生時的匈牙利名字叫吉奇·索拉什,後英語化為喬治·索羅斯。喬治·索羅斯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性格堅強,極其精明,他對幼時的索羅斯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他不僅教會了索羅斯要自尊自重、堅強自信,而且向索羅斯灌輸了財富太多對人是一種負擔的觀點。索羅斯在以後的生活中,不太重視積累財富,而是將億萬家財投入慈善事業,這不能不說是得益於其父親的影響。

索羅斯在少年時代就盡力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個性堅強突出,在運動方面比較擅長,尤其是游泳、航海和網球。他還常是各種游戲的常勝將軍。索羅斯的童年是在父母悉心關愛下度過的,非常幸福。但到了1944年,隨著納粹對布達佩斯的侵略,索羅斯的幸福童年就宣告結束了,隨全家開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痛苦的時期,全家憑著父親的精明和堅強,靠假身份證和較多的庇護所才得以躲過那場劫難。這場戰爭給索羅斯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冒險是對的,但絕不要冒毀滅性的危險。

1947年秋天,17歲的索羅斯隻身離開匈牙利,准備前往西方國家尋求發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爾尼,爾後馬上又去了倫敦。他原以為在倫敦他會有很好的發展,但很快他就發現這種想法是多麼的錯誤。他在倫敦不名一文,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維持生計,生活毫無樂趣可言。索羅斯再也無法忍受處於社會底層的生活,一年以後,他決定通過求學來改變自己的境況。索羅斯於1949年開始進入倫敦經濟學院學習。

在倫敦經濟學院,索羅斯雖然選修了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米德的課程,但他本人卻認為並未從中學到什麼東西。在索羅斯的求學期間,對他影響最大的要數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卡爾·波普鼓勵他嚴肅地思考世界運作的方式,並且盡可能地從哲學的角度解釋這個問題。這對於索羅斯建立金融市場運作的新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鋒芒初現

1953年春,索羅斯從倫敦經濟學院學成畢業,他立刻面臨著如何謀生的問題。一開始,他選擇了手袋推銷的職業,但他很快發現買賣十分難做,於是他就又開始尋找新的賺錢機會,當索羅斯發現參與投資業有可能掙到大錢時,他就給城裡的各家投資銀行發了一封自薦信,最後Siflger&Friedlandr公司聘他做了一個見習生,他的金融生涯從此揭開了序幕。

後來,索羅斯成了這家公司的一名交易員,專事黃金和股票的套利交易,但他在此期間表現並不出色,沒有賺到特別多的錢。於是,索羅斯又做出了將影響他一生的選擇:到紐約去淘金。

索羅斯帶著他的全部積蓄5000美元來到紐約,他通過熟人的引見,進了F.M.May6r公司,當了一名套利交易員,並且從事歐洲證券的分析,為美國的金融機構提供咨詢。當時,很少有人對他的建議感興趣。1959年,索羅斯轉投經營海外業務的Wertheim&Co公司,繼續從事歐洲證券業務。幸運的是,Wertheim公司是少數幾個經營海外業務的美國公司之一。索羅斯始終是華爾街上很少幾個在紐約和倫敦之間進行套利交易的交易員之一。

1960年,索羅斯小試牛刀,鋒芒初現。他經過分析研究發現,由於德國安聯保險公司的股票和房地產投資價格上漲,其股票售價與資產價值相比大打折扣,於是他建議人們購買安聯公司的股票。摩根擔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據索羅斯的建議購買了大量安聯公司印股票。事實證明,果真如索羅斯所料,安聯公司的股票價值翻了3倍,索羅斯因而名聲大震。

1963年,索羅斯又開始為Arilhod&S·Bleichrocoer公司效力。這家公司比較擅長經營外國證券,這很合索羅斯的胃口,使他的專長能夠得以充分發揮。而索羅斯的僱傭者史蒂芬·凱倫也非常賞識索羅斯,認為他有勇有謀,富於開拓新業務,這正是套利交易所需要的。

1969年,39歲的喬治·索羅斯終於脫穎而出了。他靠這十幾年賺來的錢,能及他與倫敦和紐約金融界的良好關系,與人合夥成立了取名為量子基金的私募投資合夥基金。就像微子的牧師星不可能同時具有確定數一樣,在喬治·索羅斯看來,市場也經常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很難去精確地度量和估計。投資者如果能對明顯的事物打個折扣,而把賭注壓在別人意想不到的事物上,則必將獲取得大利。

喬治·索羅斯主管量子基金之後,他在證券交易的天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喬治·索羅斯的基金的投資原則就是全方位,多方向地投資。他投資的對象種類繁多:有恭賀蘭的股票、香港的房地產、日本的鐵路;有債券、期貨、股票、期權、貨幣、指數等。他運用技藝復雜、套路多變,以少量度的保證作大量地投機性買賣,如賣空、期權等。一般人難以捉摸,更不可能去效法了。

喬治·索羅斯並不去花費大量時間研究經濟,也不花大力氣去閱讀鋪天蓋地的股票分析報告,而主要以自己獨到的眼光通過閱讀報章來形成自己對股市的見解和判斷。同時,他還經常與世界各國的權威人士保持聯系,以保證消息的通暢。他知道,在證券市場上,沒有任何東西會比確鑿的內幕消息賺錢更快。

喬治·索羅斯和巴菲特、林奇一樣,不相信證券市場是有效果的。他認為證券的技術分析是沒有任何理論根據的,真正有用的還是基本面分析,也就是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盡管他在部分的時間內都有是很成功的,決策略都是基本上正確的。但是,他管理的量子基金的路程絕非一帆風順,而是大起大落的。

如:在1981年,有近半數的投資者因為不看好喬治·索羅斯四處出手的投資戰略,而退出了基金。可到了1982年,量子基金的收益率卻達到了57%。1987年,全球性股災時,喬治·索羅斯雖然預見到期股市將狂跌,但錯過了最佳退出的時機,在短短的幾天之內損失了8億美元,相當於量子基金賬面資金的三分之一。

喬治·索羅斯因此說:只預見到某種事物還不夠,還要准確地把握事物變化的戰機。當然,如果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來臨,則更加無濟於事了。耐心的長期投資者如果真正懂得喬治·索羅斯投資對象的價值,花50元買下一年以後值100元的東西,就用不著擔心是否能准確地把握時機了!

談到量子基金的業績和喬治·索羅斯的成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位著名的投資金融天才羅傑斯,羅傑斯負責證券分析。在這一對證券界的雙子星座的天才指揮下,量子基金從1970年的1200萬美元增長到1980年的5億美元。之後,年僅37歲的羅傑斯在1980年決定從量子基金中退出,拿著其應得的數千萬美元的收益開始自創門戶。之後,他也四處出擊,成績斐然。尤其是在1985年,他在奧地利股市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其獲得奧地利「股市之父」的美稱。在得力的合作夥伴離開以後,喬治·索羅斯反而更可以放開手腳,完全按自己的意圖來進行投資了。從而帶來了世界金融史上創紀錄的精彩一幕。

④ 美國對沖基金爆倉事件會觸發大規模金融危機嗎

美國對沖基金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爆倉事件近日在全球引發投資者和監管機構關注。分析人士表示,盡管該事件造成諸多金融機構損失慘重,引發股市波動,但應不會觸發大規模金融危機。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9日表示,已經開始監測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保證金違約事件,並與市場參與者保持溝通。

(4)對沖基金人士姆努欽擴展閱讀

美國對沖基金爆倉事件的影響

26日,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因未能及時補足交易保證金而遭到強制平倉,導致包括多家美國公司在內的一些公司股票價格大幅下跌,一些向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提供融資的國際金融巨頭預計將遭受較大損失。

日本證券業巨頭野村控股29日發布消息說,其美國子公司在26日與美國客戶的交易中可能出現巨額損失。按當日市場價格計算,野村控股將向該客戶索賠約2200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瑞士信貸也表示,這一事件將對其今年第一季度業績造成重大沖擊。

德意志銀行對媒體表示,該銀行大量拋售了與阿奇戈斯資本管理公司相關的股票,但損失不大。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則表示,沒有因此次事件而遭受重大損失。

⑤ 什麼是對沖基金風雲錄2

《對沖基金風雲錄2:悲劇英雄》內容簡介:前摩根斯坦利全球投資策專略師、現對沖基金合夥屬人巴頓比格斯在《對沖基金風雲錄2:悲劇英雄》一書中延續了前一本暢銷作品《對沖基金風雲錄》的風格,將虛構與寫實的手法巧妙結合,向讀者描繪了一個真實而殘酷的對沖基金世界。過去20年,對沖基金就是一場淘金熱。像一切泡沫和瘋狂一樣,它最終也歸為泡影,摧毀了很多自大狂、大部分新手,甚至一些實力雄厚的人士。那些在短短幾年中積累起來大量財富的對沖基金經理多數都很年輕,在大肆揮霍時毫不猶豫,招來了別人強烈的的仇恨和妒忌。這個故事值得深思之處在於它講述的勝利和悲劇。這本書講述了2007-2009年大牛市中的造富傳奇和隨後的金融危機,生動描繪了投資管理業務、對沖基金的起起落落,以及金融大恐慌帶來的各種災禍與折磨。然而,歸根結底,這是一本關於人,或者說關於投資人士的書。他們的故事能夠幫助未來的投資者在因金融事業上的勝利而沖昏頭腦、遇到絕望的黑狗,或感到驕傲自滿時,懂得更好地應對。

⑥ 投行和對沖基金的人聰明和優秀到什麼程度

我為網路君的回復點贊👍

⑦ 對沖基金全球規模2.25萬億美元 中國夢還有多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兩位教授在接受和訊網訪問時通過對比國內外現狀,試圖揭開海外對沖基金神秘面紗。
作為全球研究對沖基金權威學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梁兵教授對和訊表示,據芝加哥一家對沖基金研究機構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共有9800多家對沖基金,截止去年年底管理著2.25萬億美元。行業分布具有不對稱的特點,50 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只佔總數量的5%,卻占據大約70%市場資產份額。
股指期貨的推出被譽為中國對沖基金元年開啟,但相比海外成熟市場還是襁褓中的嬰兒。其中,中國金融市場缺乏廣度和深度成為對沖基金在中國發展的一大挑戰。目前金融衍生品正式推出的是只有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剛剛於近日獲得證監會批准,也尚未正式推出。梁兵表示,國外對沖基金主要投資標的豐富不受限制,包括全球股市、主權債、公司債券等債券、以及各種金融衍生品和結構化產品。
除了投資標的和對沖工具受限,資金來源方也有差距。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嚴弘介紹,海外對沖基金資金來源除了高凈值人群,還有很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比如保險(放心保)資金、大學基金會、養老基金等,而在中國這些機構投資者對接對沖基金則需要審批,對沖基金募集、准入、監管都需要相關法律法規,而且投資者對對沖基金能對沖風險並獲得穩定收益的觀念也不成熟。
此外,國內不少期貨私募以商品期貨、金融期貨的投機交易為主,博取價差收益。即便也參與了股指期貨市場,但由於並非將其視為對沖價格風險工具而是投機標的,嚴格意義上也不能稱之為對沖基金。梁兵指出:「曾有研究顯示國外對沖基金使用衍生品的主要目的為套期保值,規避風險,單純以交易衍生品獲取投機盈利的很少,更多的是將衍生品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與國內衍生品市場以投機為主不同。」
近幾年來,國內量化投資交易風靡一時,備受推崇,甚至有公司在宣傳中將之奉若神明。但梁兵認為,量化雖可稱上是一種策略,但更是一個工具。「海外對沖基金目前主要策略為股票市場多空型、全球宏觀、相對價值套利,和事件驅動型。成功的交易需要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多年積累經驗是主觀藝術,量化是科學的手段,僅靠量化是不夠的。」
「實際上,中國真正的對沖基金還很少。」嚴弘說,海外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很多曾是券商自營部交易員、公募基金經理以及CTA(商品期貨投資顧問)經理,券商、基金的人才儲備比期貨業有優勢,但期貨業對衍生品更有經驗,期貨私募或期貨公司很有可能發展成「小而美」的CTA,而非對沖基金。
然而盡管在發展初期,對沖基金的魅力卻不可小覷。據和訊了解,原財通基金總經理陳東升離職後,正在組建同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基金公司高管到下海創業,陳東升十分看好未來中國對沖基金前景,致力於打造對沖基金平台。事實上,此前已經有多位期貨圈資深人士離職著手布局中國對沖基金行業。

⑧ 在對沖基金工作需要什麼樣的素質

先說投行,這得看哪個部門了。從智商的角度來講,無疑是操盤手(trader)和量化分析師(quant)。這兩個職位都要求極強的數學能力,而量化分析師往往是獲得自然科學或者工程學博士的牛人,智商高是毋庸置疑的。按智商排下來的話應該輪到技術部門,這群人通常畢業於名牌大學,擁有計算機或相關的學位。當然,餘下部門的人同樣很聰明很優秀,而他們會在軟技能(如溝通能力)上比上述兩三種職員更高一等。

金融業的職場上有句老話,進四大的人總想著有天進投行,進投行的人總想著有天進對沖基金。進(像樣的)對沖基金會比進投行難不少。對沖基金里的人有不少擁有理工科的博士學位,也有很多來自有名的IT公司,如Google。在那裡遇到聰明的人的機率會比在投行里高好幾倍。

說到優秀,我並不覺得能在投行或者對沖基金乾的人就有多麼的優秀。優秀是多方面的,上帝給你打開一扇窗,就必定給你關上一扇。我遇過不少quant,雖然在智商上無人能比,但卻和社會脫節,說話缺少commonsense,說白了,就是情商低。

還是那句,這些只是我一些個人見解。

@Leon

投行和對沖基金不一樣,各自都有許多部門。即使排除輔助部門,核心業務部門也有好幾大類,它們的人員構成特點差別較大,應該分開講。公眾從媒體了解最多的,除了二級市場的交易部,應該就算投資銀行部了。也就是通常說的investmentbanking,主要做企業融資、並購、上市等業務。先說投行部,再說交易部,最後說對沖基金。

首先限定投行范圍,主要說那幾家大型投行(高盛摩根瑞銀之類),也會提到特色投行(比如像羅斯柴爾德這樣的家族投行)。

簡單的說,進投行確實難,混投行相對容易。

聰明的人才能進投行,這個說法基本成立。大部分畢業生是走完整套嚴苛篩選流程,被選拔進投行,這部分人總體比較聰明。每年情況也不一樣,市場差的時候招人少進人標准更高,市場好的時候擴招素質會下降。另有小部分其它行業人士憑經驗或關系進投行的,這些人情況背景不一,暫且不表。

先點明,從事投行工作本身並不需要非常聰明,但投行又是世界上聰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說白了,投行是一個揮霍人才浪費資源的行業,這也是投行讓人艷羨之餘,經常被人從價值觀上鄙視的原因之一。

投行設置了很高的門檻,能進投行的人大部分很聰明。聰明程度,體現在選拔標准。

第一關是CV篩選。名校(大部分頂尖投行只去固定幾所學校招人)、相關實習經驗(要先搞定不太好搞定的投行實習)、其它體現能力的成就(奧賽或其他學業獎項、出色社會活動、運動健將等)。

第二關是是筆試。數學、邏輯、閱讀三個部分。

第三關是數輪面試。考查專業知識、智商、情商、性格、外形、氣質。

第四關,是考驗運氣。運氣取決於面試官個人好惡、金融市場狀況、公司業務表現、人事政治斗爭、和一系列公司不會告訴你的常規非常規因素。

你全過了,就踏入投行了。你大概需要有這么聰明。投行里的人大概聰明到這個程度。

從事投行工作,並不需要多聰明。特別聰明特別熱愛投行工作的人,升職會快些。一般聰明的人,勤奮一點,數年如一日熬夜加班鑽研,也會升上去,沒有懸念。這是一個勤能補拙的行業。

有趣的是是,投行工作本身,會使得投資銀行家變得更聰明。首先,投行專業標准比較高,對技能綜合素質要求全面。在一個高標準的框架下工作,能生存下去,能力自然會逐步提高。另外,同事是名校里選拔出來聰明且有野心的那部分人,客戶也都是成功的企業家,以及各自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形成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和競爭環境。優秀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環境,也是一種氛圍。

閱讀全文

與對沖基金人士姆努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財富手機版看資金流向 瀏覽:382
什麼是股票的關鍵價位 瀏覽:812
中厚理財 瀏覽:41
中融信託客服電話 瀏覽:591
無錫中國黃金今日價格 瀏覽:371
去證券公司還是期貨公司 瀏覽:339
國際外匯消息 瀏覽:623
信用證項下融資 瀏覽:681
雅化融資融券 瀏覽:513
海航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407
多題材股票 瀏覽:698
基金代碼481001基金凈值 瀏覽:261
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結匯業務 瀏覽:781
股票pdi 瀏覽:366
雲南白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581
買基金為什麼顯示的股票 瀏覽:251
香港股票開頭 瀏覽:906
怎樣無抵押貸款100萬 瀏覽:493
100日元元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170
草根創業是拿不到天使投資的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