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取消對棉花加工貿易企業有何影響
往年一旦棉農惜售,加工企業會坐不住,會主動上門收購。令人奇怪的是,棉農不願賣的同時,企業也不願收,出現了收購的僵局。
這些加工企業為什麼寧願倉庫空置、機器閑置、工人休息,也不願意買來棉花加工?
之所以出現「農民不願賣,企業不願收」的收購僵局,是因為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取消後,新棉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國內棉價要與國際棉價基本接軌。目前,國內棉價雖然比前幾年下降了,但與國際棉價相比,仍然處於高價位。我國棉紡企業屬於外向型製造企業,要「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按照目前的價位,肯定不敢大量購買國內棉花。處於棉紡企業上游的加工企業自然也不敢放開購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在過去3年中,我國實行棉花臨時收儲,穩定了棉花市場,但也持續遭遇棉花品質下降、棉紡業虧損面不斷擴大的尷尬。為了擺脫這一尷尬,我國實施棉花「新政」,希望以此促使長期低迷的棉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提高國內棉花的質量,縮減國內外棉價差,增加國內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工貿易吧網路貼吧。
『貳』 國家對棉花有哪些政策
國家都是籠統的規定,只有地方雨政府才會明確出來的政策。至少省級的才會出來具體的條例。
『叄』 國家頒布的19800元/噸的棉花收儲價對棉花期貨會產生多大影響
影響很大的,19800元/噸相當於最低價,有很大的支撐作用。
『肆』 為什麼棉花期貨價格和2012臨收儲棉價格懸殊那麼多
企業可以在期貨市場買入棉花,交割實物後賣給國庫。
整體看下現在的市場:
根據《2012年棉花臨時收儲預案》,今年棉花將以20400元/噸的收儲價格作為支撐,收儲價格較2011年每噸提高600元。
鄭棉1301近期價格19500。
按今天價格計算,差價在900元/噸。
假定企業在期貨市場買入棉花再賣給國庫,中間要承擔交割費用,大約100元/噸;另外企業要根據期貨持倉的保證金規模和融資成本核算資金成本,要注意保證金規模不是說剛好等於建倉價格,要充分考慮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並有足夠規模資金可以應對;運輸費用因運輸距離的不同另算。
900的差價,減去以上的成本,就是企業的利潤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利潤,要企業充分考慮風險。
1、資質。不論是交割還是交儲,首先企業資質要達標。這是風險,也是一部分固定費用支出;
2、國庫不傻。底拋高吸,國家對棉花行業的關照,拋儲和吸儲2000元的差價一方面是保護棉農,一方面是保護企業。很顯然,這批收儲是面向今年的新棉的。所以在收儲條件里頭違約條件的第一條就是:「交儲棉花的籽棉收購價低於合同中約定的籽棉收購參考價」要承擔違約責任。因為我不是做實體企業的,具體過程沒有參與過,但是規則的風險是寫在文字上的。我的理解:除非你有關系幫你證明你的交儲棉花是新棉,否則交儲無望。
希望可以幫到你。
『伍』 國家的棉花政策應該如何調整
國家棉花政策是一個涉及棉農工利益和紡織企業生存的關鍵問題,而目前國家棉花政策並非讓人滿意,無論是配額管理還是國家收儲,都讓紡織企業感到困惑,而棉農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在處於經濟危機的關鍵時刻,以計劃經濟的方式和思維管理棉花的生產和加工,會讓紡織企業處境更加困難,會讓農民遭受更多的傷害。 首先,國家應該改變對紡織的看法,不應該把它年做一般的加工工業,而是應該把紡織產業視作涉農的產業,為什麼這樣說,一是紡織企業的加工原料主要仍然來自農產品(棉花、絲、麻),尤其是棉花是中國農民的主要經濟作物,對農民而言其重要性僅將於糧食生產。如果紡織企業出現問題,那麼棉農的利益必然遭受重創。二是紡織企業的職工現在多數為農民工,紡織企業是吸納農民工最多的產業之一,因為紡織的行業是屬於相對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為了參與世界范圍的競爭(紡織行業多數在第三世界國家),職工收入普遍偏低(否則就沒有競爭能力),只有家裡有責任田和宅基地的農民可以承受紡織行業的工資標准(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工資水平相當),同時也是農民創收的主要來源之一。保護紡織企業的生存,也是保護農民的利益。 其次,紡織行業是中國在世界上最具備競爭力的行業之一,也是外貿出口的主力軍,紡織的產能有一半是供出口,加大內銷解決不了紡織產業的振興問題,而且紡織原料的外向依存度也是非常高的,目前原棉有一半需要進口,屬於兩頭在外的產業(原料來自進口、產品也依賴出口),和鋼鐵行業需要鐵礦石不同,棉花進口不是為了滿足內需,進出原棉主要也是為了出口紡織品的需要。所以,國家對原棉進口採取配額限制有一定的負面作用,尤其是在國內外差價大的時候,配額成了一種權利尋租的工具(誰擁有配額誰就可以賺錢)。 另外,紡織行業不可能是利潤豐厚的產業,是一種完全依靠成本競爭的行業,發達國家之所以從紡織產業中退出,就是因為其承受不了其高額成本的壓力,紡織行業普遍在第三世界國家,就是因為其有成本優勢,另外品牌的建設和品種的檔次提升並不能夠解決中國紡織產品生存的問題,因為品牌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品牌的產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而高檔次的產品畢竟市場有限,中國如此龐大的紡織產業不可能都去生產高檔高產,而且世界需要是多元化的,人們對普通產品的需要才是真正的大眾需求,才是市場的主流,不針對市場盲目發展高檔產品,也不是中國紡織行業的出路,成本優勢才是中國紡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對紡織行業的現狀,以及紡織行業與農民的關系有了深入了解之後,國家的現行棉花政策就應該有所調整,目前的棉花政策過多的是照顧了一些利益團體的利益(如國家控制的棉花經營部門和儲備部門),真正的棉農和紡織企業並沒有得到政策的關愛。 因此建議:一國家取消棉花配額的管制,讓棉花自由的進出,這樣可以讓紡織企業真正融入到世界市場之中,這樣的措施比降低關稅更加實惠與公平,也可以避免國外政府貿易保護的壓力,防止配額發放中不公平的產生。二是給棉農進行直接補貼,為了保護棉農的利益和鼓勵農民種棉花,國家可以根據國際棉價和國內糧食價格對種棉的農民直接補貼,在籽棉收購時兌現,避免中間環節出現問題而損害棉農的利益。三是國家儲備棉花主要作用應該是防止國際棉花的大幅波動,維護中國紡織產業的競爭力和保護中國棉農的利益,而不應該以贏利為目的。
『陸』 2020年國家棉花收儲嗎
2020年國家棉花是收儲的,每一年的棉花國家都收儲,今年也不例外。
『柒』 國家輪出儲備棉能達到期貨要求的交割標准嗎
棉花合約按序號排列,分為一號棉和交易所公告的其他序號棉花。
一號棉交割單位:185包±5包(227包10公斤/包),對應8手期貨合約。
一號棉交割適用國家標准。
基準交割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棉花 細絨棉》(GB1103-2007)規定的328B級國產鋸齒細絨白棉。
期貨交割棉實行分級計價。分級計價按重新檢驗的結果計算:
(一)有主體品級的棉花,各品級棉花分級計價。主體品級確定方法:按批檢驗時,佔80%及以上的品級,其餘品級僅與其相鄰。
(二)無主體品級的棉花,以累計方式產生結算品級,累計棉花按結算品級與未累計棉花分級計價。結算品級確定方法:根據按批檢驗結果,從高品級起依次降級累計,直至累計比例大於等於80%的品級,且未累計品級僅與其相鄰。
替代品及升貼水: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棉花 細絨棉》(GB1103-2007)規定的,主體品級和按本條第三款第(二)項累計產生的結算品級為四級及以上,長度級為28毫米及以上,馬克隆值級為A級和C2級的國產鋸齒細絨白棉,可以替代交割。
(一)品級升貼水:符合GB1103-2007規定的國產鋸齒細絨白棉一級升水450元/噸,二級升水300元/噸;四級貼水500元/噸;五級貼水1300元/噸。
(二)長度升貼水:棉花的平均長度大於或等於30毫米以上的,升水100元/噸。
(三)主體馬克隆值級為A級的棉花,升水50元/噸;主體馬克隆值級為C2級的棉花,貼水100元/噸。
(四)每交割單位棉花中,抽樣檢驗時發現異性纖維的包數為1包的,正常交割;超過1包的,每發現一包增加貼水200元/噸。
升貼水隨貨款一並結算。
N年產鋸齒細絨白棉從N+1年8月1日起每日歷日貼水4元/噸,至N+2年3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止。
棉花包裝及包裝物應符合國家有關棉花包裝規定。
『捌』 國家為什麼收儲棉花
屬於戰略物資之一,備戰備荒。防止奸商或者敵國哄抬價格,穩定物價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左鍵點擊我的答案後,點擊「採納「按鈕,以示尊重我的勞動和愛心。請不要點擊大拇指稱贊敷衍我。
『玖』 棉花收儲跟期貨之間的關系
對期貨是個利好消息。
『拾』 大豆、棉花收儲改為「直補」,這個政策落實會造成大豆與棉花的期貨價格大跌嗎
今天大豆1501盤中跌停,國內的盤面反映出市場對此消息解讀為利空!技術上,以周線為下跌節奏的空間已經打開。迎接2014年貫穿全年的跨年度熊豆市場吧!預祝新年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