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解釋新規時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計劃在版解除限售後六個月以內通權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股份達到5%以上的,應該在解除限售公告中披露擬出售的數量、時間、價格區間等;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在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後六個月以內暫無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5%以上解除限售流通股計劃的,應該承諾:如果第一筆減持起六個月內減持數量達到5%以上的,他們將於第一次減持前兩個交易日內通過上市公司對外披露出售提示性公告。
上交所規定,:即當買入股份比例首次達到5%時,必須暫停買入行為,並及時履行報告和公告義務。在上述報告、公告的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份;對於持股比例已達5%以上的投資者,股份每增加或減少5%,均應及時履行報告和信息披露義務,在報告期及報告後兩日內不得再進行買賣。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㈡ 關於大股東減持有哪些規定
1、大股東任意連續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版股份總數的1%。
2、大股權東減持公司人民幣普通股票(A股)、人民幣特種股票(B股)時,減持比例中的股份總數 按照境內外發行股份的總股本計算。
3、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 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 。協議轉讓價格範圍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本所業務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2)賽升葯業股票大股東限售情況擴展閱讀:
現階段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票交易方式主要有單筆減持及多筆分量減持方式。
根據股東需要及所減持股份市場流通特點,制訂靈活多樣的減持方式。針對市場流通性強、減持量小的股票,上市公司股東可單筆減持,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大宗交易平台一次性完成。
而市場流通性弱、減持量大的股票,上市公司股東可以通過設定交易觸發價,將所減持的股份分筆分量在設定的交易時間內,根據市場流通變化擇機、擇量減持,以達到市場逐步消化的目的,從而不會導致因減持造成股價波動下跌,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及維護股東市場形象。
㈢ 大股東解限售有什麼相關規定掛牌前12個月以內的除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之外的股東買賣的股票是否受限制
限售股:
要了解限售股解禁的意思,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限售股。
與限售相對應,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為更好地保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證監會對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作了期限和比例的限制。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二)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了解了什麼是限售股之後,我們來看看解禁,解禁就是允許上市
大小非是指大額小額限售非流通股,解禁就是允許上市。大小非解禁就是限售非流通股允許上市。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指的是小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內。
大非指的是大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
大小非的由來
當初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說,有許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暫時是不能上市流通的。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大部分叫大非。
㈣ 什麼樣的股票有三年限售期,是公司前三大股東還是前幾大股東股本合計超過50%,具體規定如何
一般新股,都要求有三年限售期,不僅僅是公司前三大股東,而是指所有分到原始股的股東。
㈤ 上市公司大股東持有股票多久不能賣
首發原股東限售股指開始發行前原有股東限制流通的股份,一般限售期長達三年。所以大股東持有的股票要上市三年後才能賣。
上市公司的股東通常被稱為「大股東和小非股東」。「大中小非股東」是指股權分置改革產生的限制性股份。
「小非流通股」是指持股低於5%的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股份,「大非流通股」是指持股超過5%的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股份
除了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限制性股票外,a股市場也因首次公開發行和增發而充斥著限制性股票。其中,新股發行限售股分為兩種類型:原股東限售股和初始戰略配股。
(5)賽升葯業股票大股東限售情況擴展閱讀: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㈥ 股票大股東限售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好,因為大股東要拉高股票價錢才出貨,他們不會在低位出貨的。
㈦ 新上市的公司,大股東和一些高管都有很多限售股,這些限售股一般多長時間後可以解禁
股權分置改革前未流通股本在股改後獲得流通權,並承諾在一定的時期內專不上市流通或在屬一定的時期內不完全上市流通的A股稱為限售流通A股.
股權分置改革就是把以前不能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變成流通股,但為了減少大量的股份集中上市給股市帶來沖擊,所以對這部分股份上市時間有所限制
股權分置改革當天或新股上市當天算起:
1年後可拋售5%
2年後可拋售10%
3年後可拋售全部
部分上市公司對拋售條件有另外規定:
限售流通股上市是利空還是利好,是相對的:一方面,限售股可流通會增加市場的拋壓,也就是利空;另一方面,為了能讓拋售的價格高一些,限售股的相關利益方會想辦法將股票價格做上去,這又變成了利好。
㈧ 大股東控盤股票在限售股解禁時一般是什麼表現
限售股解禁的提示如果這個股票的市盈率合理的話 就是具備投資價值 從中長線的角度來看 當然會想著投資這樣的股票 所以是利好;但是如果市盈率不合理的情況下 限售股解禁增加了流通盤 很多人開始把原來不允許賣的股票給賣掉了,造成了市場的拋壓,也會引發利空出現。
㈨ 新股上市後大慨多久會解禁限售股
1、對於一隻新股來說,其限售解禁一般會有三次:第一次限售股是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個月後,這次限售解禁是由於IPO網下申購的部分解禁。
2、第二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一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該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東的解禁;第三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大股東的解禁。
3、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作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9)賽升葯業股票大股東限售情況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參考指標: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可能存在的風險,推薦參考以下指標:
1、大股東的類型。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另外,屬於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關法規完善,如是否上繳社保基金,還是部分上繳等。在相關法規出台前,這些公司的股票還不會形成較大的套現壓力。
2、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並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於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3、業績狀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後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願較強。
㈩ 大股東解禁對股價的影響
解禁股分為大非解禁股和小非解禁股,解禁只是一個時間窗口,解禁當日開始,解禁了的股票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投資者是否買入或者拋出,取決於自己。
股票解禁對股價是利好還是利空,取決於解禁數量,解禁後的大盤走勢以及投資者。如果解禁後,如果大盤下跌,投資者跟隨大盤的走勢,拋出手中的股票,這是利空消息,導致股價的下跌;如果解禁之後,碰上大盤大漲的行情,股票持有者繼續持有,外面投資者買入,這是利好消息,促使股票的上漲;解禁股的股東小股東較多,在解禁之後,他們可能會拋出手中股票,刺激股價下跌;股東大機構較多,在解禁之後,股價平穩或者上漲的機會較大,總而言之,股票解禁對股價的影響受大盤的點位、股票的走勢、持有者這三大因素影響。
股票限售解禁是利好還利空?
股票限售解禁是指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
股票限售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需要結合綜合因素,進行具體分析。
1、股東的類型。其大股東屬於大機構或者國有股東,他們會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進行輕以的拋出手中股票,進行套現,對股價具有一定的穩定作用,反之,小股東較多,紛紛拋出手中股票,套現壓力增加,對股價有一定的打擊作用。
2、業績狀況。經營狀況良好的公司,股票解禁之後,套現需求不大;業績不佳的公司,在股票解禁後,投資者恐慌,紛紛拋出手中股票,套現需求較大,股價下跌趨勢可能性較大。
3、有無套現價格、增持計劃。上市公司答應較高的套現價格,大股東增持計劃,解禁之後,套現性較低,對股價有一定的好處,反之,對股價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