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小企業股東

中小企業股東

發布時間:2021-06-06 17:59:12

『壹』 小企業股東之間如何合理分紅

你好,企業無論大小,只要是股東按股份投資的,原則上都是以股份的多少進行分紅(含乾股和技術股份),也可以由股東之間協商具體分紅事宜。

『貳』 小企業股東利潤分配問題

一,區分資本分配和勞動分配.資本分配是企業取得利潤後,對扣除所有成本費用後的純利潤進行分配,不管他有沒有參與經營.如果出資人同時參與了企業的管理,那麼應該為他支付勞動工資,他的工資應該計在成本之中.如果不參與管理,那麼只能將最後的純利潤按出資比例分配
二,你題目中可能有敘述筆誤,既然是純利了,那就是已經計算過工資成本了.至於管理人員和工人的工資究竟占毛利的多少百分比,這沒有定論,各個企業人工成本所佔總成本比例是完全不一樣的.唯一的標準是,員工的數量和工資標準是否合理,確定了合理的員工數量和工資將金標准,那麼工資總額就是合理的.
三,工資和獎金的比例,要看你對員工的考核力度,總的來說六四開比較多,員工收入的60%是基本工資,40%是獎金.如果你想加大考核力度,比如對銷售人員的考核,可以降低基本工資,提高獎金額度.
三,你講的"參與管理股東經理人給予全年利潤的6%作為智力投資的獎勵",這一點我不是很理解.他平時不拿工資嗎,只拿利潤的6%作酬勞?如果這樣我覺得不是很好,因為利潤是很不確定,如果全年沒有利潤,但他付出勞動,難道不給他錢嗎?所以我覺得,還是我前面講的第一條,如果是股東並參與管理,應該是平時按他的勞動付出拿工資和獎勵,年終再參與利潤分配.當然,如果他的出資不是貨幣資金,而是以智力\勞務或其他關系資源出資,那麼應該是另外的演算法.

『叄』 中小企業的股東是什麼感受

雖然只是中小股東,但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也要操心很多事情。

『肆』 小企業股東分紅怎麼算

小企業分紅按照出資比例分紅。
舉例子啊。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資100萬,開了個公司。
甲出40萬,乙出30萬,丙出30萬。
到了年底,公司賺了100萬。
大家先開會決定這100萬的用途。到底是分掉,還是作為資本公積用於企業以後的發展。
開會決定如下,甲要求留作資本公積用於明年擴大生產規模。乙丙都要求分掉。
乙丙的出資額總和是60萬元,比列為60%。高於51%.所以少數服從多數。這100萬分掉。
分的時候,按照甲乙丙出資比例分,
最後甲分40萬。乙分30萬。丙分30萬。

『伍』 股票里的中小企業股份轉讓是什麼意思

一般指公司股東將其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轉讓給他人的法律行為。全部轉讓的,轉讓人不再是公司股東,受讓人成為公司股東;部分轉讓的,轉讓人不再就已轉讓部分享受股東權益,受讓人就已受讓部分享受股東權益。股份轉讓一般包括股份回購和並購。
股份轉讓是指股份的持有人和受讓人之間達成協議,持有人自願將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以一定的價格轉讓給受讓人,受讓人支付價金的行為。股票轉讓還可進一步細分為記名股票轉讓與非記名股票的轉讓、有紙化股票的轉讓和無紙化股票的轉讓等。
股份轉讓是通過股票的轉讓而實現的。股票轉讓是指股票所有人把自己持有的股票讓與他人,從而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行為。

『陸』 中小企業可以不設股東嗎

中小企業可以不設股東,但是得看你的經濟條件能達到什麼樣的狀態

『柒』 中小企業股權架構怎麼做合理


何為股權架構?
1
誰能成為合夥人
今天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家都講合夥人,但其實法律的合夥人和法律上的股東是有差別的。合夥人在法律上針對的是合夥企業,包括有限合夥企業和普通有限合夥企業,股東相對應的是公司,所以合夥人和股東在法律上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這里講的合夥人是一種俗稱,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合夥人,實際上是有限公司里的股東。但因為現在創業火熱,大家有點約定俗成,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中國合夥人》里的合夥人。
所以關於合夥人適合的標准,我看了很多案例之後,自己也總結了一下,認為有3個標准。
第一,要有創業的能力。
第二,要有創業的心態。
第三,要找到一起吃苦堅持的人。
以上幾個標準是大方向上的,涉及到具體的還有以下5個標准:
一、理念要認同,要同舟共濟。
二、資源互補、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三、各自能獨當一面,在某方面能撐起來。
四、需要背靠背的信任,相互之間沒有什麼顧忌,可以相互託付。
五、共同出資。這個有必要跟大家重點說一下,現在創業注冊公司一般不要注冊資本,但是公司成立以後,可能為了拉某個技術入伙,又因為公司現在沒錢,就以股份的形式,而不要求出資。比如為了先把Demo或者App做起來,不要求技術出資,直接給15%,甚至30%的股份,讓他以技術入股。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讓技術先在原先公司待著,等到公司成長、融到資後再辭職,我認為都不可取。
如果是後續加入的合夥人、中途加入的合夥人,那一定要堅持「先戀愛再結婚」的原則。
所以從法律上來講,你可以通過法律文件的方式跟他說清楚,如果做我的聯合創始人,我可以給你什麼樣的待遇,但是這個條件目前還不生效,到一定程度以後才能給你生效。這個時間也就三個月左右,差不多也能完成真正的了解和磨合,這就是所謂的「先戀愛再結婚」
2
股權的理解和分類
股權有兩種理解,一種比較通俗,就是10%、70%、90%,這是法律登記上的股權。你佔有公司多少法律上的股權,就代表這個公司里有多少比例是屬於你的。
第二種理解叫創業股權。這個不一定完全正確,但可以與大家交流一下。這種股權舉個例子,你我他三個人按照721模式合夥,雖然都有出資,佔有20%的股權,但是對不起,這個20%,還只是在你名下而已。它是一種企業成長的股權,這20%是你的沒錯,但不是說你前期投入了,這個公司就必然成長到什麼階段,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都有它的成熟期,也就是企業只有在成熟階段以後,這個20%才真正是你的。
這具體法律上的股權分類
第一種:實打實的股權,在工商局登記的30%、60%等股權。
第二種:限制性股權。就是你一開始就出資了或享有了,但可能需要在付出多少年之後,才能達到兌現機制。或者企業發展過程中,你轉讓、質押和處理等方面都會受到限制,這是限制性股權。
第三種:期權,就是期待性的權利。主要是針對企業員工,做一個激勵核心員工、高管,各種VP的方案。
3
股權架構原則
涉及到股權架構的基本原則,主要有5點。
第一:公平,貢獻和股比要有正向相關。所以對於CEO來說,你需要清晰知道每個人每個崗位在各個階段的不同,對於貢獻和股權架構設置也就不能一刀切。
第二:效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資源,比如人的資源,產品、技術、運營和PR,甚至是融資;其次是這個架構要便於公司治理,特別是涉及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能夠在議事規則下迅速做出比較高效、正確的判斷。最後結合第二點,這個股權分配架構需要考慮決策,就是要有一個老大,能讓任何事情決策更加高效。
第三:便於創始團隊對公司的控制,是控制權。
第四:有利於資本運作。這個主要涉及兩個層面:融資和掛牌IPO。
第五:避免均等。很簡單,避免55開,或者333之類的,這種結構非常糟糕。
4
股權蛋糕怎麼切
很多人來找我們律師的時候,大都會問合夥人份額怎麼分。我的回答都是標準的,任何一個事業不可能靠幾個合夥人、幾個「O」做起來,一定要靠很多夥伴、VP和高管,包含全體兄弟姐妹。
所以基於共同打拚這一點,考慮問題的思路就不再是怎麼分,而是分給誰。一般來講,我們律師都會根據你的行業,給你一個建議,應該拿多少的期權值出來,比如數據統計,現在一般是10%到16%,或者到20%都有,而奇虎360拿出40%,應該說是比較慷慨的,換個直觀的說法就是,他們公司現在隨便一個高管或者部門主管都是千萬級富翁。
還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是華為,他們說自己是全員持股,不過法律上講的話只能叫全員激勵。華為是用現金價值的方式來激勵,而不是實打實將所有的公司員工都作為股東。但這個可以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考慮股權這個蛋糕怎麼切的時候,首先要照顧的是員工份額,留多少才能持續吸引後續的優秀人才加入?這個是需要提前分出來的,那作為律師來講,我們建議10%到20%都正常,15%、12%,在資本市場比較認可的是12%,但比較折中的方式有15%。
第二個需要考慮給新的合夥人預留。剛才說了,不是所有團隊都能從剛開始的時候就找到齊整合適的創業團隊,中間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聯合創始人需要引進。一般我們會根據測算建議你先預留15%,會相對合理一些。
所以扣除了以上預留的兩部分,才是創始合夥人的股權份額。
5
創始合夥人的份額分配
從企業剛創立就給它估值,哪怕是通過資本市場去估值。比如一個互聯網項目,注冊資本是100萬,剛開始的估值是500萬,去融天使的時候估值1200萬,這種情況下你出資30萬,就只能佔6個點。這是第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
第二個因素是要有一個老大,即CEO,對公司有更多擔當和責任,特別在前期是為了決策效率。企業的發展與CEO的能力直接掛鉤,所以CEO在一個創業項目一定要大股,始終能夠控制住這家企業。
接下來就需要考慮合夥人了,這個需要多方面綜合考量,因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各有優勢,有資金、資源、專利、創意、技術、運營和個人品牌等。而資源的話,包括融資的資源、數據的資源等,在前期會很重要。
每個階段大家都要科學地評估,有個全面的認識,現在的互聯網創業跟以前的創業確實不一樣,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是在合夥人問題上,在項目規劃里,平衡了各種資源、人才和發展階段之後的科學評估,會比較適合。
第四個方面就是要在合夥人股權分配上有一個明顯的梯次。在剛才講過的不要均等的基礎上,實現梯次,這種梯次不是CEO60%,剩下的40%,還有三個人,每個人13.33%,這也不行。比如CEO老大、CTO是老二,然後依次各種「O」,按照20、15、10,或者15、12、8、5這種梯次,會在以後方便很多。

合理的股權結構合理的股權結構
提問/回答/建議
問:我們項目融資現在已經A輪了,需要吸納一個聯合創始人、一個非常厲害的CTO進來,那該給多少股份合適?
答:這樣的問題,我一般都會先問這個人進來的具體作用是什麼?能不能用錢來解決,接著才會看輪次。在北京,產品還沒有就引起CTO,給人15%-20%是正常的;天使輪之後,產品已經有Demo了,那這個CTO可能要在股份上打五折了,原來15%,現在只能是8%、6%,或者5%;在A輪以後,就可能只給3%-5%了;如果到了B輪,可能就只給期權了。所以這就是剛才講到的,股權都是動態分配的,你要根據你的階段不斷做評估,因為你的融資階段不一樣,企業的估值也是不一樣的。
建議:CEO給50%-60%都是正常的,但是聯合創始人,不管有多少個人,一定不要加起來超過30%,你還需要預留10%-20%的職權期,這算比較科學的股權架構結構安排。
6
股權架構的法律設計
就互聯網創業來講,股東協議應該有這么幾個機制:
第一:股權兌現機制,也叫股權成熟機制。比如剛才講到,我這個項目成熟期是4年左右,我在裡面佔20%的股權,但是在這過程中我認為太辛苦,無法再堅持下去,無論是迫於生活壓力、失去興趣還是什麼原因,反正我不再跟著一起玩了。這個時候出現的問題是:我要走了,但工商局登記里,我的名下還有20%的股權,這如果一直到上市IPO,對於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對於股權兌現機制,它的核心就是:登記在工商局的股權是你的,但一定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按照時間和階段的發展,你個人對公司的付出來不斷評估兌現。
以上是第一個機制:涉及回購。另外需要考慮的第二個機制是股權的動態調整。比如公司未來是要往雲計算、大數據方向發展的,但現在還不會到那個層次,相關的人需要成長,那就可能涉及到我給技術本來是10%,但是現在先給5%,等到你也能達到再給5%,或者你達不到就用這5%來給別人。所以這個是一個動態的可調整的機制。
第三種情況是離婚,股東里有夫妻離婚,因為夫妻離婚涉及到共同財產的分割,就會導致公司相應變動,所以關於離婚可能要有提前的約定,一種是誰創業歸誰,你這個項目與配偶無關。
第四種情況是繼承,這個一般不會被關注,但是又很常見,比如股東去世之類的,他的繼承人就會成為股東,但是如果繼承人和這個項目不對路,聊不來,那可能就會影響公司的決策和發展。所以對於繼承相關的情況,協議里也應該有一些權益可以清算的條款,這樣會比較科學。
第五種情況是犯罪,就是創業項目中的創始人因為各種工作的原因或者個人的原因犯罪,如果這些犯罪可能影響到項目後續的資本運作,或者是因為被關押導致公司決策受限,那也要在股東協議中考慮到。

控制權
1
控制權分為哪幾類?
第一種:絕對控制,占股三分之二以上。因為《公司法》規定,公司重大事項,比如涉及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合並、分類、解散等,這些重要情況是必須要三分之二以上來同意的,這是叫絕對控制。
第二種:相對控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占股50%以上,另一種是有很多股東,我相對占股最多。不過常規情況下第一種方式比較常見,所以很多創業公司創始人的占股往往是51%。
第三種:一票否決權,比如占股34%,雖然沒有51%,也沒有67%,但有些情況下必須2/3以上通過的話,我占股34%,那其他人占股66%就沒用。所以這是一種非常直接、簡單粗暴的方法,在表決上擁有絕對話語權。
2
控制權具體可以怎樣來實現呢?
第一種:代持,比如昨天還有一個項目來咨詢,有8個創始人,占股差不多,最大懸殊也就3個點。這種情況下,比較直接的方法就是讓某個人,或者CEO代持。但我個人是非常不建議代持的,因為代持有幾個問題:給CEO代持或讓某個人代持,人什麼時候沒了都不知道;涉及道德風險。
第二種:表決權委託,比較常見於美國。表決權委託就是你讓我給你代持我不幹,但表決權可以給你,委託你來幫忙投票。
第三種:AB股,也叫牛卡計劃,也可以叫雙股權,是舶來品。簡單講就是公司里存在兩種股權,但工商意義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表決權不一樣。具體來說,我雖然占股30%,實現不了控制,但是我如果要求在表決權上放大,那也能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所以總結來說,就是股票所有權和投票權分離,放大自己的表決權。
第四種:持股平台,這個是律師比較推薦的。剛才說到代持不靠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票權委託有時候可以撤銷,並且是隨時可以撤銷,不是很方便。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做一個持股平台來實現控制,就是把一些零散、小額的股權集中起來實現投票權,或者有些人占股30%,可以放一部分進來到持股平台里。持股平台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限公司,一種是有限合夥。從法律的角度,我們建議還是放在有限合夥企業中,因為治理方便,基本是GP(管理合夥人)說了算,其他人只要負責做就行。
提醒
持股平台的地點選擇也很重要,因為現在來講北京工商部門是不允許設置什麼股權投資企業、亂七八糟的PE公司的。不過話說回來,全國很多地方也能注冊,而且有不同的優惠政策,不同地點的優惠是不一樣的,比如新疆、廈門自貿區和天津等,可以多方考慮一下。
3
公司創始人有哪些特殊權利?

創始人的特殊權利
第一:一票否決權。比如下列事項必須經過創始人、股東誰誰誰的同意,才能通過,這個就是一票否決權,是一種強有力的保有控制權的方式。
第二:董事提名權。類似的可以借鑒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比如說董事會一般是奇數,設立的董事會至少是3個人,所以可以約定,創始人可以有權提名一半以上的董事會的董事人選。
第三:董事長的任命權。不僅可以提名董事,還可以提名董事長人選。

『捌』 中小企業股權激勵方案怎麼做

一是股權激勵工具的選擇。通常的股權激勵模式有很多種,包括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虛擬股票、限制性股票、業績單位,等等。選擇何種激勵方式呢?這個主要是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對貝克公司來說,老闆最大的心願就是挽留核心的人才,共謀一番大事業,既然這樣,就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來,讓員工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和公司一起長期發展。為此,我們建議貝克公司採用限制性股票的方式,讓員工真正成為公司的股東,從治理層面上改善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決策方式。

二是股票價格的確定。一般來說,內部員工股權的轉讓,都是以凈資產來作價的。但貝克公司是一家以軟體開發為主的智力密集型企業,固定資產不多,凈資產不到2000萬元,但同時公司盈利能力很強,凈資產回報率達到50%。如果以凈資產作價,對大股東來說無疑是虧的。如何界定股票的價格呢?我們認為,影響股票價格的兩個因素,一個是凈資產,一個是盈利能力。為此我們以每股凈資產為基礎,並參考同類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確定該企業的股價。這個解決方案,得到客戶的認可。

三是購股資金來源問題。中小企業的激勵對象,在企業成長階段,每年所獲得的薪金待遇並不豐厚,在短時間內拿出幾十萬的現金購買股票,是比較困難的。為此,我們引進分期付款計劃,由大股東個人先借資給激勵對象,未來3年內從激勵對象的獎金或分紅里扣款償還,順利解決了出資問題。

四是員工參與度低的問題。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不一樣,由於其競爭力有限,經營不是很規范,因此並不是推出股權激勵方案,就會受到熱烈歡迎的。我們調查發現,絕大部分的員工,甚至得高層管理人員,對股權激勵都不怎麼感冒。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調查,了解員工不原因參股入股的原因。貝克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過程中,採取了三個策略:一是明晰公司戰略,樹立發展願景,確定未來3-5年上市目標;二是引進財務總監和新的財務軟體,修訂財務制度,使得財務信息更加公開化和透明化;三是大股東進行增資,增強員工信心。三個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員工參與度空前提高。

另外,在實施股權激勵的時候,還要兼顧歷史、現在和未來。歷史指的就是過去和員工一起發展並成長起來的資深企業功臣,現在和未來指的就是在位和將引進的骨幹力量。要處理好這三者的股權分配比例、股票價格,既要看過去,也要看現在和未來。

『玖』 中小企業股權結構一般有哪些問題

  1. 個人百分之百控股。

  2. 幾個人股權均分。

  3. 進入退出機制不明確

  4. 沒有明確的規則。


合夥創業有很多優勢,是創業者比較喜歡的模式,同時也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合作模式,其中的股權設計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一個可能合作成功的企業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必須有一個「帶頭大哥」。2、要有一幫志同道合的「小兄弟」。3、大家都有一個創業者心態。4、要分工明確。5、股權設計要合理。

那麼怎樣進行股權設計才合理呢?首先,「帶頭大哥」一定要保持著大股東身份,其次,要讓小兄弟們有安全感。合夥人在5個人以下時,「帶頭大哥」的股份通常要超過51%,如果合夥人超過5個人以上,「帶頭大哥」的股份可以不超過51%,這樣那些小兄弟們就會感覺到安全,不會輕易鬧掰。換一個角度來看,不給「帶頭大哥」絕對的權力其實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因為絕對的權力會產生絕對的腐敗。另一方面,這樣的股權設計使得小兄弟們也可以提意見,大家都會有參與感和成就感,有助於團隊凝聚。同時,「帶頭大哥」的存在也讓這群人很自然的就有了主心骨,不會出現誰都想說了算的僵局,也不會出現群龍無首、互相爭斗的局面。比如西少爺肉夾饃,最初三個創始人的股權分別為40%、30%、30%,典型的沒有大股東的股權設計,缺少了一個「帶頭大哥」,以至於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沖突不斷,矛盾加深,公司剛剛走上正軌,其中一個創始人就被踢出門,創始人團隊分崩離析。不管今天的西少爺發展如何,這都是一種沉重的傷害。分手的方式有很多種,傷害最小、代價最低的一定是好合好散。


更多的資料可以加我發給你:葳@心&號:而酒凌把散留兒而午傘

『拾』 請問一下小企業股東撤股要注意什麼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企業股東,在撤股的時候都必須遵循如下規則回:

  1. 《公司法》明文規定,股份制答公司任何股東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向公司直接提出撤資的要求。

  2. 如果該股東如果非要撤資,一是公司其他股東接受其股份,二是社會上的自然人或法人接受其股份。也就是說是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進行股份轉讓。

閱讀全文

與中小企業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方正重組理財 瀏覽:392
過戶多久拿到監管資金 瀏覽:977
近期的理財詐騙公司 瀏覽:721
260108基金今天凈 瀏覽:647
貸款提車上路需要多久 瀏覽:383
證券咨詢公司的投資顧問 瀏覽:382
杭州南海成長股權基金 瀏覽:373
合肥鑫匯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麼特點 瀏覽:958
醫院股權融資 瀏覽:245
信託產品圖片 瀏覽: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資金揭秘 瀏覽:515
怎麼買萬達股票 瀏覽:306
湖南源匯信託 瀏覽:891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
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舉報中心 瀏覽:388
孔門的理財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