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十大壟斷行業
1、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是根據國家關於電信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骨幹企業,於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冊資本為518億元人民幣。現市值1.8萬億,是全球最賺錢的電信公司。
2、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注冊資金1149億元,成立於1998年,其旗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獨家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1月5日。目前市值1.5萬億,是中國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3、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央四大行之一,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市值2萬億。中國建設銀行市值1.7萬億,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市值一樣都是1.2萬億。
4、中國煙草公司
作為中國最大的壟斷國企之一,作風非常的低調神秘,你很難准確的知道它的資產,利潤。中國煙草總公司2010年經審計的業績顯示,總資產9699億,股東權益8032億,當年營收7704億,實現凈利潤1177億。
根據2010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如果上市其年賺利潤能排在第四位,每天凈賺3.2億。據知情人士透漏,其凈利潤遠不止1000億,利潤大概是3000-4000億,這才是低調的王者。
5、國家電網公司(簡稱:國網)
於2002年12月29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金2000億元人民幣,年營業額3296億美元,2017年世界500百強第2。
(1)飛而康最大股東擴展閱讀
壟斷的行業基本是屬於國企行業,一般具有以下幾個性質:
1、壟斷企業不僅要追求利潤目標,而且還承擔著一定的社會義務,即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同時要考慮利潤目標和社會目標。
2、在規模報酬遞增的條件下,由一個或少數幾個企業大規模地生產的確要比由許多個規模較小的企業同時進行生產能夠更有效率地利用資源。
3、基礎產業就其資本規模和技術工程而言,需要巨額投資,且具有不可分性;就其施工過程而言,建設周期較長,因此投資回收的周期也很長;就其存量資本的流動性而言,具有較強的凝固性,基礎產業的外部效應一般較明顯。
4、基礎產業是一個需適度超前發展的產業,因為它是其他一切生產部門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性條件。
『貳』 趙本山被「查」了,從養不起飛機,到如今名下公司被曝違法,他這是怎麼了
斥巨資2億購置飛機,如今連停機費都出不起,靠賣煤炭發家,數百億商業帝國真的面臨窘境嗎?
2012年3月,一個老人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
對於孫女球球的網路直播,趙本山也是時不時地到達直播間為自己的孫女增加一些流量和熱度,不過趙本山 貌似並不喜歡出現在直播間中與網友進行交流。
或許並不是他不想交流,。而是怕自己的一些回答透露出一些不好的信息,給自己帶來一些沒必要的麻煩。
『叄』 那個股票群比較不錯啊
道富投資為您推薦三隻不錯的股票:
滄州明珠(002108):
鋰電隔膜高速發展;周五收盤價:11.58元;周五漲跌幅:0.35%;目標價:15元;止損價:11元
鋰電隔膜是鋰電池材料中最晚實現國產化的一環,也是鋰電四大材料中利潤最豐厚的一塊。公司鋰電隔膜2013年產能是2000萬平米,產量約為1300萬平米;2014年計劃將試驗線進行技術改造,產能提升至3000萬平米,產量有望翻一倍至2500萬平米。預計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動下,動力電池隔膜的需求量未來三年的復合增速在60%~70%,國內未滿足的市場空間極大。隨著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幾年的快速放量,公司鋰電隔膜也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從技術上來看,該股從2月底起進入主升浪,成交放出天量創歷史新高後回落整理,股價在11元處獲得支撐。短線止損位11元,止盈目標位15元。
銀邦股份(300337):
3D列印業務前景向好;周五收盤價:25.55元;周五漲跌幅:0.47%;目標價:32元;止損價:24元
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鋁合金復合板帶箔生產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括鋁合金復合材料、鋁基多金屬復合材料,應用於下游汽車、電力、機械和家電領域熱交換器製造。在新建投資項目全面投產後,公司總生產能力將增至20萬噸,為原有產能的2.7倍。公司參股的子公司飛而康是國內3D列印產業的引領者,飛而康目前擁有2台3D列印設備,同時鈦粉生產設備(產能約60噸)將逐步釋放產能,一旦公司經營完全步入正軌,3D列印業務將成為公司業績彈性的重要驅動力。該股在創業板的牛市行情中表現平平,後市有挑戰前期高點的動力。短線止損位24元,止盈目標位32元。
保稅科技(600794):
拓展網上化工交易平台;周五收盤價:9.29元;周五漲跌幅:0.43%;目標價:12元;止損價:8.80元
公司所處的張家港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液體化工金三角區域,是全國最大的液體化工進出口集散地和分撥中心。公司持股的江蘇省化工品交易中心,已獲得開展化工品線上交易的資格,標志公司正式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從而占據B2B電子交易產業制高點。公司大股東是張家港保稅區從事保稅資產經營的張家港保稅區金港資產,而保稅區資產規模龐大,作為保稅區資產運作唯一平台,繼續整合保稅區其他倉儲物流資產空間巨大。技術面看,該股從7元起步,經過兩波強力拉升創出11.28元的歷史新高,快速回落至9元附近企穩。短線止損位8.8元,止盈目標位12元。
『肆』 康師傅的最大股東是誰是日本的么
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三洋食品株式會社 (33.17%) 。
頂新集團的最大的股東是魏家四兄弟,是台灣人。三洋食品株式會社是日本的。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於一九九六年二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本公司的大股東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分別持有本公司33.1889%的股份。於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康師傅LOGO為54.5億美元。
現時公司已被納入英國富時指數中亞太區(除日本外)的成份股。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方便麵、飲品及糕餅。本集團於1992年開始生產方便麵,並從1996年擴大業務至糕餅及飲品;康師傅作為中國食品行業的領導企業,目前本集團的三大品項產品,皆已在中國食品市場佔有顯著的市場地位。
據ACNielsen2009年12月的零售市場研究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在這期間本集團在方便麵、即飲茶及包裝水銷售額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4.6%、48.4%和19.6%,同時穩居市場領導地位;稀釋果汁及夾心餅干分別以14.2%及25.5%居同類產品第二位。本集團大部分產品均使用「康師傅」品牌銷售,並相信「康師傅」是中國最為消費者熟悉的品牌之一。
康師傅集團透過自有遍布全國的銷售網路分銷旗下產品,截至2009年12月底本集團擁有493個營業所及79個倉庫以服務5,798家經銷商及72,955家直營零售商。康師傅集團相信此廣博的銷售網路,是構成康師傅集團產品處於市場領導地位的主要原因,亦促使康師傅集團的新產品更成功而有效地登陸市場。
集團於1996年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本公司的兩大股東頂新(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分別持有本公司33.2%的股份。於2009年12月31日,本公司之市值為137.5億美元。現時本公司已被納入英國富時指數中亞太區(除日本外)的成份股及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香港成份股指數。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總部設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從事方便麵、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生產和經營。康師傅自1992年研發生產出第一包方便麵後,迅速成長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生產銷售企業。1995年起陸續擴大產品范圍至糕餅及飲品,先後在中國四十餘個城市設立了生產基地。2009年全年度業績,年內集團總營業額同比上升18.94%至50.81億美元。
『伍』 台積電最大股東是誰
張忠謀
在台積電背後,美國資本控制了大部分股份。所以台積電雖然地處台灣、創始人也是台灣人,但台積電的最大股東依舊還是美國資本。當然,美國資本僅享有股息,實際控制人還是張忠謀。
台積電共有280億股股份,其中260億股已經上市。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美國花旗銀行託管的台積電存托憑據專戶持股20.78%;第二大股東是台灣行政院發展基金,持股6.4%。
台積電背後
台積電是張忠謀於1987年創辦的,而張忠謀此前的履歷也是非常華麗,1949年考入了全球頂尖學府哈佛大學進行深造,可以說在當時張忠謀是唯一的一位中國學生。
次年張忠謀又被轉入了麻省理工學院正式進入了半導體的行業。而且張忠謀畢業之後成為了德州儀器的電路部總經理,而德州儀器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家半導體公司。
張忠謀在從美國離開之後,便成立創辦了台積電,得益於張忠謀的經驗和對半導體行業的敏銳性,張忠謀很快將台積電帶入了正軌,而台積電此時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晶圓製造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陸』 中國工商銀行的股東是那幾個
中國工商銀行的大股東如下: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34.71持股總量(股):123717852951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持股比例(%):34.6 持股總量(股):123316451864 ;
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33 持股總量(股):86721570319 ;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3持股總量(股):3687330676 ;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66 持股總量(股):2362841594 ;
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0.4持股總量(股):1420781042 ;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0.28持股總量(股):1013921700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11持股總量(股):388570049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08持股總量(股):290882510;
以上數據來源於中國經濟網,截至日期為2018-10-15;數據公告日期2018-03-31 。
(6)飛而康最大股東擴展閱讀
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同日掛牌上市。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行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將服務作為立行之本,積極建設「客戶首選的銀行」,向全球627.1萬公司客戶和5.67億個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柒』 eooc品牌的股東構成
eooc品牌的股東構成?ECCO
ECCO(愛步),成立於1963年,是來自丹麥的鞋履品牌。產品涵蓋男士系列、女士系列、休閑正裝系列、戶外系列、運動系列、高爾夫系列和兒童系列,同時還包括包袋配件、小皮件、鞋護產品等。[1]
ECCO是為數不多達到資源垂直整合模式的製鞋公司之一——採用自上而下的營運模式——即從皮革原料的生產,到設計研發和產品製造,每一環節都由ECCO直接監管。迄今為止,ECCO已在全球87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4000家銷售點;在中國,擁有超過1000個銷售點。成立於1963年的丹麥知名家族企業,ECCO在全球各地擁有19000多名員工。ECCO也是好的皮革生產之一,其皮革不僅用於製作ECCO鞋履及皮具,也供應給多家奢侈品品牌。[2]
公司名稱
愛步
外文名稱
Ecco
總部地點
丹麥
成立時間
1963年
經營鞋類
休閑系列、戶外系列、運動系列等
快速
導航
品牌理念品牌系列品牌歷史產品特點核心技術保養關於尺碼購買渠道
公司規模
ECCO於1997年正式進駐中國,在北京開設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一家店鋪。從分銷商(愛步)開始,到後來的愛步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直到2006年才全線接管ECCO品牌的銷售,在中國大陸市場推廣的10多年間,ECCO品牌已在全國各地建立起約850個銷售點。中國大陸市場的巨大規模和飛速增長的經濟,使它名副其實地成為ECCO全球業務中最具有戰略意義、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經歷了快速、健康、持續的增長,ECCO於2012年在上海成立了愛步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這是ECCO品牌在大中華區的執行總部,管理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及台灣的一切事務。
品牌理念
作為一家企業,ECCO一貫秉承正直、誠實的經營宗旨;並同時力求保障我們每一個員工,無論他身處於世界各地的哪個工廠,都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4]
ECCO以三大核心特徵為依託:北歐設計風格、鍾愛鞋履製作、營造積極的生活方式。
北歐設計風格:北歐設計被世所公認的特點是獨一無二、有格調、實用和簡約,並且品質優良。
鍾愛鞋履製作:ECCO鍾愛鞋履製作以及一切與鞋履製作相關的事物。
營造積極的生活方式:ECCO的創始人希望製作出的鞋履無需磨合,即可完美貼合腳型,幫助人們享受行走的樂趣。
ECCO的成功源自其產品質量和創新的技術水平,恪守「鞋遵循雙足」的設計理念,將的舒適度和風格融為一體。ECCO跑遍全世界尋找創新的原料。從製革製鞋一體化的設置,源頭上控制皮革質量,確保對人體無害。[5]
品牌系列
休閑系列
男士休閑系列鞋子外部大多是上等的真皮材質,鞋子兩側有透氣孔,系帶的休閑設計適合休閑穿著。鞋子內部是柔軟的襯里,鞋墊可以更換清洗。鞋底橡膠採用一次成型技術,不僅耐穿而且有著良好的緩沖性能,保證了ECCO的舒適性。[6]
2016年新款盈速拖途系列女鞋,外觀簡約時尚,擁有多種明亮的顏色。盈速拖途系列內里柔軟,光滑皮革層面的耐鹽水性,軟速乾的紡織面料舒適,透氣性強;PU外底可提供持久緩沖,帶來舒適的感覺。[7]
運動系列
ECCO運動鞋柔軟的楔形結構,增強鞋身的減震性和柔軟性;直接注塑的PU泡沫中底,一體化彎型凹槽,可以增強腳前部的靈活性。[6]
包袋和配件系列
ECCO包袋包括有男女款手提包、肩背包、牛皮手包、時尚休閑包、拉鏈皮夾等;ECCO配件包括有鞋帶、鞋墊、皮帶等。
『捌』 楚楚推是哪五大股東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如果真的是,我願用一萬次去換與你的相遇,能告訴你:“好想好好愛你”。,來到雞年的身旁,淡忘昨日的輝煌。播灑勤奮的陽光,開辟心靈的廣場。抓住當下的時光,繼續騰飛的夢想。寫下新年的願望,步入幸福的殿堂。願你雞年愛情芬芳,事業輝煌。
帶給你平安,命運自認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
八方來財,九九同心,新年天氣預報:你將會遇到金錢雨,幸運風,友情霧,愛情露,健康霞,幸福雲,順利霜,美滿爽,安全雹,開心閃,它們將伴你一生!
煙花綻放著歡樂,9.
一夜春風到,元旦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報福來報。冬雪靜靜飄,祝福悄悄到。快樂在你身邊繞,好運相伴不會少,幸福吉祥把你抱。,怒海的危難,平原的險阻,應不致使你沮喪,因為主近在身旁,當飽受痛苦憂傷,當你勇氣全失,他的應許會成為你的幫助,叫你靈魂得以安息!
喝枸杞菊花水降火,你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追趕游戲。這學期你有了很大的進步。平時你喜歡畫畫,還特別愛看圖書。就要上小學了,如果你再改掉一些壞毛病,比如上課喜歡掉頭和別的小朋友講話,那就更好了,加油噢!
聲聲的祝福,深深的情誼,請這條小溪捎帶著這一切,路過你的家門時送給你。祝福你的生日。,又是你的生日了,雖然殘破的愛情讓我彼此變得陌生,然而我從未忘你的生日,happybirthday。
臉上綻放小酒窩,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我想說我真高興,時光沒有改變我們的情意,祝你生日其樂無窮。
『玖』 sina的股東真的是鬼子嗎
不是
對大多數理性的國人而言,歷史與現實是涇渭分
明的,日本企業並未讓人覺得芒刺在背。相反,中日間的經濟與文化往來一直水漲船高。但新浪畢竟是控制中國網路話語權的強勢媒體,地位格外敏感。近日來,新浪資深副總裁陳彤不得不利用一切機會,澄清新浪是日資控股企業的謠言。
■新浪是日資謠言再起
從上個月開始,陳彤就一直利用新浪公布其股東結構和股東名單的機會,強調新浪不是日資企業。當時,業內以為那隻是他在轉移媒體對盛大收購新浪事件的注意力。但從近日的種種跡象來看,日資控股的謠言確實已重創新浪。
連記者本人也曾受到來自圈外好友的質疑:「你幹嘛要報道新浪新聞?那是一家日資企業,連名字都是辱華的,而且其從來不報道有關日本的任何負面新聞。」
一些網民甚至在論壇上留下了過於偏激的言詞,譬如「我再也不上新浪了」、「號召大家一起抵制新浪」等。
記者梳理了新浪近年來此類新聞的脈絡,發現把新浪和日資拉扯到一起的謠言集中在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00年9月初,因新浪的名稱發音與日語中「支那」一詞的發音相近,有人據此認為新浪名稱對中國人有侮辱性;第二階段是2003年11月至2004年初,有人在網上說日本人在珠海買春的消息在新浪上找不到;第三階段則為2004年7月,網上有人發帖說新浪沒有關於「七七事變」的任何消息。
4年來,廣受詬病的新浪一直掙扎在是是非非的漩渦中。
對此,陳彤在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深表憤怒:「新浪從四通利方時代的歷史就是明明白白的。你可以看到,現在全球公開的新浪股東名單中,沒有一個股東是日資的。以前關於新浪是日資企業的所有傳言,都不符合事實。其中一些傳言不僅嚴重失實,而且可以說是非常惡毒的。這些傳言和謠言,使我們的企業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個損失是無法估算的。」
■Sina不是「支那」
實際上,在所有傳言中,關於名稱中有辱華嫌疑的說法對新浪影響最大。
幾年來,針對新浪最「危險」的一篇文章中提到,Sina在日語羅馬字里就是「支那」,是部分日本人對中國帶有侮辱性的稱呼,新浪由此便成為「有損民族情感的網站」。
但真實的情況是,Sina是新浪前身之一華淵資訊公司的英文名稱。當時華淵旗下的網站叫Sinanet.com。Sina是Sino(印度語中「中國」之意)和China的合拼,取意「中國」。中英文結合起來,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為全體華人服務的網上世界」,與日語的「支那」毫無關系。
「Sina的發音與日本'支那'發音'西納'確實相近。但因為發音相近就認定Sina就是日語中的'支那',也太牽強附會了,」陳彤說,「因和'支那'發音相近就應改名也沒道理。'手紙'在中文裡一般是指廁紙,但在日語里是'信'的意思。難道因為這個原因,日本就要把'信'的稱謂改變嗎?」
■陳彤怒斥造謠者
盛大近日對新浪的一場「珍珠港式」的股份收購行動,成為幫助新浪洗清日資控股嫌疑的最好路徑。
在新浪公開其股東名單後,記者隨即進行了查詢。在前十大機構投資者中,僅有3家股權比例超過5%。10家機構投資者和10家共同基金投資者合計持股63%,在股東中並無日資企業。
「包括所謂新浪不報'七七事變'的消息,不報道日本人在西大買春事件的消息,都是無中生有的說法,」陳彤說,「沒有任何一次與日本有關的新聞,新浪沒有報道過,這都是有據可查的。」
「捕風捉影地說新浪和日資企業有關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人不惜挑起民族和國家矛盾,用心更為陰險,」陳彤說起這一點來憂心忡忡,「有人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網路上故意發一些仇視中國人或者仇視日本人的言論,煽動不理性和不健康的民族情緒。新浪只不過湊巧因為在網路媒體中的影響和具有公眾效應,在這時往往容易成為被人利用的靶子。有時候為了證明我們沒有不關注的嫌疑,對這些言論在處理上不得不特別醒目,結果很可能正好掉入別人的陷阱。今後,新浪作為一個網路新聞媒體仍不可避免地會遭遇這樣的問題,希望所有熱愛祖國的網民都能理性地看待一些事情,不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
『拾』 負債20億,創始人失聯,兒子上億豪宅曝光,國產飲料巨頭倒下,後來怎樣
只有先聲奪人,出奇制勝,不斷創造新的體制、新的產品、新的市場和壓倒競爭對手的新形勢,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黃漢清
炎炎夏日,來瓶飲料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各大飲料生產廠家也都趁著旺季各出奇招,來提高自己的銷量。
飲料市場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競爭非常激烈,即便我們印象中的可口可樂、娃哈哈這種大公司,日子也過得提心吊膽。畢竟對於飲料這種快銷品牌來說,想找到一個替代品非常容易,一個公司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和清晰的銷售路線,那對於一家以飲料生產為主體的公司幾乎是致命的。
曾經的國產飲料巨頭天喔,就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中走到了窮途末路。
其次,一個公司想要長盛不衰,一定要時刻關注市場動向,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產品的經營渠道變得五花八門,如果還是一味依賴著實體市場,那麼被市場淘汰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中國有成千上萬家飲料公司,這個行業有著巨大的利益,也就意味著巨大的競爭風險,每一家公司為了讓自己被消費者喜愛都會使盡渾身解數,聯名、廣告、甚至微電影都不在話下,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只有不斷創新升級的公司才能更長久地活下來。
如今的天喔集團,前董事長林建華仍處於失聯狀態,林奇帶領著公司苦苦掙扎,至於這家曾經創造過奇跡的公司,未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大家都在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