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復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制」的集合投資方式。指通過契約或公司的形式,藉助發行基金券的方式,將社會上不確定的多數投資者不等額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一定規模的信託資產,交由專門的投資機構按資產組合原理進行分散投資,獲得的收益由投資者按出資比例分享,並承擔相應風險的一種集合投資信託制度
2. 2015年私募基金有監管部門嗎
根據監管層日前下發的《信託公司證券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要求,證券投資信託設立以後,信託公司應當親自處理信託事務、自主決策,並親自履行向證券交易經紀機構下達交易指令的義務,不得將投資管理職責委託他人行使,私募基金經理僅能作為第三方投資顧問來開展服務,不得代為實施投資決策。「如果按此規定來嚴格實行,那麼現有的相當比例的陽光私募難符合要求,將對整個行業將帶來較大沖擊。」某私募基金經理對上述政策如此評述,該基金經理曾在南方某信託公司發行多期信託產品。一位陽光私募的投資顧問認為,上述政策恐怕只能停留在形式之上,而難於真正落實。他表示,現在他與信託公司合作發行的陽光私募產品表面上就是按照這種新規則在運作,但實際操作指令都是由他們團隊來下發。「市場的擔心是多餘的,自陽光私募誕生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強調信託公司要直接履行決策義務,但實際並未如此嚴格操作。」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銀行理財產品教授李勇說。李勇表示,監管層新規中要求的信託公司履行決策義務與投資顧問掌控陽光私募並不矛盾,其間還有很多空間和辦法來實現。他認為,在所有的陽光私募產品中,投資顧問的主要職責就是在自己的策略下決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投資風格,這點不可能改變,不然市場就失去了投資者,證券投資信託這類陽光私募難於存在。而國內某知名信託公司信託部負責人也表示,要求信託公司履行投資指令,這其實只需通過電腦軟體設置就可解決,而不用投資顧問通過信託公司來下操作指令———盡管形式上顯示的仍是信託公司下發操作指令。「說白了,證券投資信託就是要求信託公司對投資者負責,投資顧問對信託公司負責,投資顧問不需直接對投資者負責。」李勇說,此次政策的出台,監管層主要目的就是要提示信託公司注意風險,不能簡單依靠投資顧問的建議。不過,也有信託公司認為,監管部門的確需要加強對投資顧問的監管力度。上海某信託公司一位副總就表示,如何應對投資顧問在投資過程的道德風險,諸如內外勾結進行老鼠倉操作等,是監管層必須面對的問題。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
3. 2017年股市二季度的暴跌與2015年時情形相同嗎
與2015年時情形大不相同
「最近市場中部分中小盤個股下跌幅度較大,確實有不少證券類信託產品平倉。」說起市場關注的「閃崩」個股,某信託公司相關人士並不避諱。
據該人士透露,此次市場關注的「閃崩」事件中,之所以出現較多的信託產品,主要是因為去年下半年以來大量券商資管計劃轉移至信託通道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據記者了解,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即便在盤中出現了一批迅速下跌的個股,但當前市場的情況與2015年清理配資時諸多賬戶被平倉的情形大不相同。「不論是涉及的賬戶數還是恐慌情緒,都不一樣。」某市場人士表示。
前述信託公司高管也透露,此前由於監管層嚴格規定了結構化配資產品的杠桿比例,目前優先順序與劣後級的資金比例最高不能超過2:1。故而從杠桿水平來看,當前市場的杠桿比例也沒有2015年時高。
對於後市而言,盡管當前指數依然在低位震盪,但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A股市場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出現大幅下挫,其實已經對諸多利空進行了充分釋放。在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看來,雖然監管趨嚴是趨勢,但市場當前的表現卻有點反應過度,因此短期內存在反彈動能。
吳照銀指出,當前二級市場的投資再度回歸價值,業績成為當下選股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以中小板、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仍面臨較大的估值壓力,當前的「一九」行情仍將延續,具備業績基礎的藍籌股也將繼續受到機構青睞。他認為,當前的投資策略仍是買入有業績的白馬股,其特徵為三個「二」:即市盈率20-30倍;每股盈利增速20%-30%;市值大約200億元—500億元。
4.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5民一終字第86號
2015年4月19日—20日,來最高人民法院在源召開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新疆維吾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分管民事審判工作的副院長和民一庭庭長,解放軍軍事法院民庭庭長,以及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分管民事審判工作的副院長參加了會議。
5. 國內保險公司排名前十是哪幾家
說到中國保險公司的綜合排名,誰也沒辦法給個定數,畢竟衡量一家保險公司好不好的因素太多了,如:償付能力、理賠糾紛、服務等級、盈利周期、保費收入等等……每個因素都能拎出來弄成榜單進行單獨比較,倒不像是中高考分數那樣,多少分就是多少名。
奶爸這里正哈有一份最新的保險公司排名,好奇的小夥伴趕緊戳《2020保險公司全國排名新鮮出爐!》
衡量選擇一家保險公司,消費者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綜合考慮:
1、品牌規模
如果從險種上看,各家保險公司都各有特點,但如果從安全方面考慮,規模大的保險公司肯定會更穩妥些,萬一保險公司經營出現問題,國家可能會優先扶持規模大、客戶多、影響大的保險公司。
2、產品種類和產品細節
通過各保險公司網站或咨詢電話都可以了解有關產品信息,看看公司產品是否涵蓋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險產品,給買家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滿足更多的保障需求。更重要的是,應當選擇能為客戶量身打造人性化產品的保險公司。
選擇一家靠譜的保險公司難,選擇一份合理的保單更難,如果自己不太懂又想買保險不被坑的話,可以找一家第三方咨詢公司進行咨詢。比如奶爸保,奶爸保是一個互聯網第三方保險咨詢平台,從客戶角度出發,用大數據模型在全網產品中整合資源、篩選比優,推薦真正適合客戶和高性價比的保險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