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較長時間的野蠻生長後,信託行業在近期展現出較為克制也更為規范的發展態勢。
近幾個月,高位猛漲的房產信託逐步降溫,行業監管愈發嚴格。除此之外,資管新規的落地也成為了行業調整的重要驅動力。對於信託公司來說,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探索業務轉型成為當務之急;另一方面,這也要求信託投資者們更加謹慎和理性,深入了解信託行業,告別「閉著眼睛買信託」的「躺贏」模式。
投資者到底如何更科學地挑選信託產品?本文將從選擇信託公司、信託產品、發行渠道、底層資產等方面為您提供建議,讓您擺脫信託投資的誤區,避免投資「踩雷」。
04靈活挑選發行渠道
信託公司、券商、銀行以及第三方理財機構,都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發行渠道。在渠道取捨中,我們應該學會靈活選擇。
有些投資者考慮到銀行在我國經濟中的顯著地位,會單一選擇銀行渠道購買信託。但銀行並不承擔產品的風險責任,這一點需要投資者提高警惕。
同時,資金充裕、資源較多的專業代銷信託產品公司也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幫助投資者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通過改變過去的一些投資方式和選擇,聰明的投資者們會洗練出更為科學理性的投資模式,而這也將成為整個信託行業的關鍵一躍。
⑵ 農行理財產品可靠嗎你們買了嗎
農行理財產品是可靠的,但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范的約定。」理財專家說,在當前弱市環境,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不要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過高。
理財產品市場運行的無序狀態主要體現在金融同業之間的市場分割與同質化競爭。這種現象與金融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體制有關。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往往具有不同風格的產品描述與監管規則。
(2)加躍理財擴展閱讀:
理財產品根據幣種分類主要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以及雙幣理財產品;根據收益方式分類主要是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根據銀行和投資人二者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同,主要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
人民幣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658),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