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抖音還能「抖」多久
抖音 APP 由今日頭條孵化,自2016年9月26日正式上線,於2017年1月拿到融資以後,便迅速壯大,獨占短視頻類APP下載量的榜首。據抖音去年公布運營數據,其國內日活躍用戶數突破 1.5億,月活躍用戶超過 3 億。
但在形式一片大好的背後,抖音的內容越來越低俗化、趨同化:一個過年趴地要紅包的視頻火了,就滿屏都是趴在地上喊「過年好」的人;一段「我是一顆糖,一顆什麼糖」的音樂火了,連續十幾個視頻都成了「跳跳糖」……
抖音,究竟是如同它的slogan一樣,在「記錄美好生活」,還是在馴養大眾審美?
01
被資本市場決定的視野
雖然抖音在上線初期邀請了眾多大IP入駐以進行推廣,但整體上抖音的操作模式還是主打「去中心化、去精英化」。
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成為自己的導演和編劇,而不再只是個看客,並且有機會將自己的視頻讓更多陌生人欣賞到。
表面上看起來,「草根」與「明星」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似乎被消除了,但實際上,抖音終究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產品,我們刷上一個小時的短視頻,以為自己遍歷人間百態,實際上,我們的視野始終是被決定的。
當我們以為坐擁百萬粉絲的po主也是和自己一樣的平凡素人時,殊不知他們背後站著的是一整個團隊——MCN。
抖音發布的5月MCN榜
MCN類似於視頻博主的經紀公司,是博主和平台、廣告主之間的紐帶和橋梁,為博主提供宣傳推廣、流量變現等業務。
多數大火的抖音賬號,比如一禪小和尚、仙女酵母等,都來自MCN的背後運作。如今MCN已經占據了抖音的半壁江山,一大半視頻都出自他們之手。
他們憑借強大的運營團隊和製作能力,能夠輕易製作出點贊量、完播量可觀的爆款視頻,這些視頻雖然都無甚內涵,只能給大家帶來部分視覺上的沖擊,但其憑借對用戶胃口的精準抓取,還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流量,也順帶幫助平台留住了用戶。
仙女酵母抖音作品
用戶因為這些爆款視頻願意在平台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平台也因不斷提升的流量而可以將自己的廣告位費一漲再漲;MCN機構則因為給平台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而獲得來自平台更大的流量傾斜,獲得平台的播放量補貼。
抖音平台和MCN就這樣其樂融融,各取所需。
抖音可不是一個免費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公益組織,它的核心目標還是賺錢。所以,它只會結交越來越多的能讓它賺到大錢的MCN「朋友」。
據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