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間借貸3個月本金翻倍,銀行貸款利率有這么高嗎
銀行沒有這么高的利率,你這類民間借貸不受法律保護,萬一他不還,也沒法起訴他還這么高的利息,風險特別高。回答滿意,請採納。
2. 上市是什麼意思翻倍的是什麼
公司上市意味著你可以到股票市場融資,同時也接受證券市場的監督,翻倍一般是只股票的發行價,上市以後會有較大的漲幅。
3. 借款三年利息翻倍算高利貸嗎
最高法關於審理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規定。年利率在24%以內的受法律保護。年利率在24%到專36%的,如果你給了屬債權人,想要回來,法院不支持。如果債權人想通過法院要這一部分利息,法院也不支持。也就是說,這一部分屬於債務人可以自願給,但給了就不能要回來,而債權人不能主動要。超過36%的部分,就屬於高利貸,法院不支持。如果你約定的是每月三分的利息,那麼年利率就是36%。每年都給,給了以後,24%到36%的部分就不能要回來,那麼三年給了108%。雖然利息有一倍,但不算高利貸。如果你不還錢,債權人去法院起訴你,雖然約定的是三分息,也只能按年利率24%來要求支付利息,超過24%的部分,法院是不支持的。
4. 原始股上市能翻多少倍
原始股上市能翻幾倍是不確定的,主要取決於公司的運營發展前景。
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通過上市獲取幾倍甚至百倍的高額回報。通過分紅取得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在購股的時候,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4)融資翻倍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看承銷商資質
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企業經營情況
購股者要了解發售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的好壞可從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利潤總額等項情況去看,這些數字都能在企業發售股票說明書中查到。
看股票用途
要看發行股票的用途。一般說來,發售股票的用途是用來擴大再生產的某些工程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增強企業發展後勁的某些用項等,這些都是值得投資的。如若工業生產企業發售股票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私有制,那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企業外欠資金太多,發售股票的目的是用來補窟窿還是償還企業的虧損債務,購買這樣的股票是不會創造新的再生價值的。因此也不可能給購股者帶來好的收益,而且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
5. 股票翻倍如何計算
不按現價算,按取得成本算的話經常會翻百倍。
比如陳發樹2000年買紫金礦業,投資回4800萬取得4.5億股,每答股取得成本一毛多。
09年4月解禁,當時紫金礦業是11塊左右,相對當時的一毛多翻了百倍,陳發樹也在這個階段套現了幾十億。
他當年能取得原始股,一個是有錢,一個是地方政府要搞業績牽當地企業家融資。散戶就不用想了。
1樓說的情況也有。
6. 如果一個公司同時在全球不同的市場上市,是不是就可以不斷的融資不斷的賺錢市值不斷的翻倍
不可能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只能在一個地方
7. 股融資 我300萬的股票融200萬的資風險如何
融資後總資金500萬。
風險是:當你買的股票的總價值下跌60%,即下跌300萬時,你的資金將清零。版
而你不融資時,股權票下跌60%,你還有120萬的股票。
同樣的道理,當你的股票上漲60%時,融資的情況下你的價值上升到800萬,換掉200萬,剩餘600萬,相當於300萬翻倍。
沒有融資時,上漲60%,則300*1.6=480. 480-300=180 ,比沒有融資的 情況少了120萬。
可見,風險和收益成比例的。
8. 創業公司在第一次融資時如何確定自己應該融多少錢
第一次融資:別激動得找不著北
早期創業公司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精確的「估值」方法,你和VC去討價還價看著辦吧。這樣吧,換個角度來看,先讓我們限定討論的邏輯假設:
1.萬事有一個起點;
2.錢是在時間過程中增值的(金融風暴暫且忽略不計);
3.我們吃飯是一口一口吃的,爬樓梯是一節一節地爬上去的,融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4.公司的規模等於公司創造收入(包括利潤)的能力;
5.賣方永遠希望以最高的價格出售;
6.買方(理論上)永遠希望以最低的價格購入(奢侈品牌除外);
創業者們心急火燎地尋找錢,就算你運氣好,一出門就撞上了一個肥頭大耳的VC,他問你需要多少錢,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給我20萬吧……不對不對說錯嘴了,是200萬……不不不,又錯啦,還是給我2000萬吧。」
VC輕松地一笑又詭異地轉轉眼睛:「錢嘛,當然是沒問題的……不過你得告訴我,出這筆錢能買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錢?」
如果這是你有生以來第一次找VC要錢,我猜這時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聽到一個女孩對你說「我愛你」那樣,會頃刻間面紅耳赤、不知所措。
創業者們,要是此時此刻的你一無所有、只有一個idea,請原諒我,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幫助你找答案。
不過,假如換了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我絕對不會連20萬和2000萬都搞不清楚……我會精確算計好我未來6到12個月內必不可少的資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後這樣地對他說:「如果你能給足我6到12個月的運營資金,我可以給你1/3的公司股份,這是我的底線,絕對不會超過;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輩子的經營給全部包下來的話,你我肯定應該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討價還價:買方確認估值價格
早期創業的公司,尤其是還沒有成型的、沒有現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實在是很難確定出一道公式的。無論是創業者還是VC,可以看好未來的發展潛力,相互談判公司的估值和定價,應該客觀、理性、適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讓,寸土必爭。
創業者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設法搞定「第一個機構投資人」來確認你公司的估值。因為專業的投資人通常不會莫名其妙地拍腦袋叫價砍價,他們會根據分析和判斷來對你的公司進行估值,其依據包括但並不限於:
1.你的公司目前和未來的盈利能力如何?
2.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公司被VC投資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麼范圍?
3.算算看如果根據計劃發展,你的公司多久後要進行下一輪融資,在那時候,我投入的錢,至少會有幾倍增值?
看出來了嗎?估值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拍拍腦袋就可以搞掂的。我們不妨再來分析一下,
1.盈利能力是硬道理,在你的盈利基礎上雙方討價還價討論倍數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2.和同類被投企業比較估值是危險的,因為一旦發現市場上還有你的競爭對手,大多數VC就會把自己已經伸了出來的頭又縮了回去,人們不是都說VC只投老大、老二的嗎?你要是老三的話,機會很小,即使有VC願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會比老大高;
3.VC其實算計得最多的,並不是你的估值,那是你最關心的事情。VC心裡有他們自己的一本帳,那就是在下一輪投資人進來時,或者在自己投資退出的時候,他們現在投入的錢到底有沒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幾倍?
別總想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
融資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買米,你知道自己創業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飯,預測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輩子要消耗的大米等於25550斤。但是你不會把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買好,而是會每過兩個禮拜出去買一次,吃完了再買。實際一點吧,別老是白日做夢搞定你的「第一個機構投資人」。
初創的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機構投資人的「認價」,等於萬事有一個起點。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後,你公司再融資時就容易很多。
VC投資的游戲就是:在我投入資金以後,這公司就要增值,換句話來說,當下一個投資人進來時,他理所當然要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長需要不斷地引入更多的資金,所以會有一批又一批的VC願意一輪輪地把錢投入到你的公司里來。每經過一輪融資,股價就相應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早進來的VC的持股不斷增值,後來的VC不斷對公司重新溢價認價,公司的價值也就不斷地翻倍。
融資規模越大,風險越高,下一輪融資越難,因為投資者們需要不低於投資成本十倍回報的收益,早期的投資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數據表明,投資人更願意為一兩億的收益投資,而不願意為四五億的收益去冒險,因此設置低一點兒的資金額度更容易完成融資。
假如你在估值2000萬美元時融資500萬美元但沒能成長進入到下一輪估值的話,你會陷入困境,因為風險投資人厭惡「流血融資」(down round,即下調估值)。這將嚴重破壞你與之前投資機構的合作關系,VC管理團隊可能會出於無奈接受下調估值但他們會因此喪失繼續幫忙的動力! 切記,切記!
9. 是不是當一家公司股價越高時,投資翻倍越難
在成熟的市場,上市公司為股東考慮,會選擇分紅的方式回報。中國的股市內還處於發展階段容,還不完善、不成熟,投資者還是以投機者居多。1元的股票炒到2元價格因素和心理因素會讓小散跟進,但500元的股票,散戶的資金有限,散戶考慮更多的是佔用資金的情況,並沒有太多考慮公司的回報,因為中國上市公司真正為股民著想的並不多,都是圈錢而來,預期增長再好,回報股東的有多少???那麼股民只有選擇投機做差價。如果有上市公司每年增長15%,即使拿出一半進行回報股東,我想1元和500元的股價對每一個人的概念也將是一樣。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0. 公司股票價格翻倍公司價值是不是也翻倍
公司發行股票上市以後,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已經對企業的價值,經營,等,構不成太大的影響了 ,價格在多數的情況下存在短期偏離價值的可能,甚至偏離到離譜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