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媽媽在中國郵政存錢,被銀行忽悠買了理財存了50000說不到一年取給本金得百分之60,到了一年給本金
現在銀行都騙去存錢的人買保險,買理財產品,讓你媽趕緊退了,三天猶豫期內可以退保的。保險理財產品都是預期利率,到時候把本賠掉都有可能,別指望它掙錢!
Ⅱ 美業傳奇亮之堂理財1000,每天返現的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你先投錢進去,然後每天會返給你多少錢,然後估計後面的步驟是內投的越容多返的越多,甚至是讓你拉人進來,你也獲得相應的報酬。不過問題來了,那他這樣,他自己是如何保證盈利的呢?如果沒有盈利,這就會是一個龐氏騙局,建議你不要去投資。
Ⅲ 為什麼有些人炒股會傾家盪產錢堂社區
所謂"炒",馬上讓人想到炒菜的情形:用鍋鏟不斷翻動鍋里的菜。中國人熱衷於"炒"股,就象炒菜一樣不斷的動,不斷的換股票。很多人一天不操作手就癢,三天不換股票就不舒服。好象進股市不是為了賺錢的,而是為了玩一樣。
為什麼絕大部分的中國股民會虧錢?其實,"炒"股才是罪惡的根源。
一、中國股民喜歡"炒"的原因
1、想賺快錢。
很多投資者進入股市,就是抱著在最短的時間內大賺一把的心理。很少有人有長期持有一隻股票的打算,因為在他們看來太浪費時間了,沒時間等它上漲,時間就是金錢。甚至不少人定好了在多少歲之前要"小賺一個億",或者復制「八年一萬倍」。。。。
2、追熱點。
因為股市熱點頻頻變換,今天這個板塊大漲買這個,明天那個板塊大漲買那個,但資金有限,只能"被迫"賣出手裡不是熱點的股票去追買新的熱點,一方面往往賣出的股票是虧錢的,也導致了換手率的持續高企。
3、道聽途說。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消息傳播速度可謂一分鍾傳遍。很多股民喜歡聽小道消息,把道聽途說作為買賣股票的依據,小道消息滿天飛,自然吸引他們不斷的更換股票了。
4、熱心技術派。
很多股民熱衷於研究K線,研究技術形態,研究資金進出等短線操作技術,卻完全忽視基本面研究。華爾通說,在很多股票群,如果問"你是做短線的還是長線的?",估計90%以上的人說"短線"。有些人甚至只看均線資金等純技術面的東西,還有專門打板的敢死隊手法。
以上所有,都導致了中國股市的高換手率,頻繁買賣,也讓"炒"股成了中國股市的奇觀。
Ⅳ 我現在對理財不怎麼理解,但想對個人的收入做一個資產分配,本人月薪2500元。想請教一下理財高手,謝謝!
還是先弄清楚資產的概念,再理財。
Ⅳ 投資1萬元每天返一百元的公司是真的嗎
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如今人們也逐漸富裕起來了,因此不少人手裡是有一些閑錢的,因此他們想用這筆錢來「錢生錢」,那麼有1萬元閑錢怎麼理財呢?網傳的投資一萬每天返還100元是真的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相關信息吧。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
理財方法一:買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是由銀行自己發行或者是代銷,好處是由銀行發行的產品通常來說安全性較好,壞處是收益率偏低。但是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很多產品是有銀行信譽保證的,安全性高就意味著風險低,風險低就意味著收益率低。理財方法二:買貨幣基金產品。在基金市場,貨幣基金產品以其門檻低、風險低、收益穩健、買賣靈活的特點深受投資者的喜愛,可以說這年頭每個人都至少接觸過或者是投資過貨幣基金產品。手中有1萬元投資貨幣基金產品時,萬份收益可以每日達到0.7-0.9元不等。理財方法三:買銀行存款產品。銀行寶寶類產品在今年可謂是火爆開局,比如說富民銀行富民寶、眾邦銀行眾邦寶、藍海銀行藍寶寶、網商銀行定活寶等等,大部分銀行都跟隨市場的腳步推出了自己的寶寶類產品。這類產品通常會被銀行稱之為創新型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以上的這三種理財投資理財方式,大家不妨可以參考一下。但是大家要注意了,目前網傳的投資一萬每天返還100元,這肯定是騙局。因為目前為止沒有哪款正規的理財產品是有那麼高的收益的,而且就算有,那投資風險也絕對非常大。所以,廣大朋友們在投資理財時,一定要注意風險防範,謹防上當。
Ⅵ 有沒有武漢的被銀行騙保的人,一起來維權!我去年到建行存錢,結果他們大堂經理和我說買理財收益更好,我
跟你說實話沒用的,首先這跟銀行沒關系,純粹是大堂經理個人的問題,你們專當時簽合同的時屬候或者說交談的時候有在電子監控或者有錄音設別的情況下進行的嗎,如果收益什麼都是大堂經理口頭上承諾的,是沒有任何法律效益的。你也找不到任何的證據能證明當時他騙你說是理財產品
Ⅶ 余額寶中的工資理財終止後,錢怎麼沒退給我,是不是有時間限制
工資理財應該抄是買基金的襲,普通要第二個交易日才能確認,如果是周五買要周一確認,周六到周一是周二確認,等確認了才在基金里顯示。其實你看支付寶財富里有基金選項裡面應該有交易記錄的,實在是沒有的話聯系客服吧,有扣款記錄錢是不會少的。
Ⅷ 一家三口現居二線城市,保底年收入20萬,該怎麼理財
本文作者系挖財錢堂社區達人:努力賺錢的女漢子
本人挖財記賬5年了,也沒做個理財,基本上就是一個記賬的功能,記下日常開銷,一個月總結下,看自己花了多少賺了多少,五年期間從赤裸裸來到這個城市,到現在這安家,父母小孩都在這里生活,多少有點欣慰,最近我們這汽車行業有點慘淡,就看社區里的文章,有了理財的打算,也迷茫,不知從何做起,我把我現在家庭的收入做了一下分析,希望社區里的理財達人給個參謀!
目前一家三口在二線城市-鄭州定居,婆婆來接送孩子上學,照顧家裡,我們夫妻倆正常上班,我是從事汽車銷售類的,工資不是很穩定,平均一年10萬左右,碰上熱銷車型市場行情好會有12萬左右,老公做汽車配件,平常固定工資有6萬+,跟老闆合夥做幾個熱銷車型的配件會有5萬-10萬不等的收入,總計一年有20萬左右的保底收入。
15年初按揭一套小三房,17年裝修好入住接孩子老人來鄭州上學居住,17年過年時候家裡雙方父母拿了十萬作為我們的裝修費用,這里要好好感謝下父母,一直在給我們這小家添磚加瓦,幫我們帶孩子,家裡的一切都不用我們擔心,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賺錢回報父母,努力經營好這個家。
18年開支如下幾項:
房貸:45000
商業保險:30000
家庭日常開支:72000
車輛保養:8000
車輛保險:3000
小孩上學開支:20000
共計:178000
去年把我和老公的商業險身價又提高了,有給小孩和小姑子買了平安的商業險,加起來有三萬多
家庭日常開銷:以前我們夫妻倆上班基本都在外面吃,一年大概5萬-6萬的開支,現在老人孩子都來了,小孩長身體,各種營養都要均衡,魚肉蝦牛奶水果每天都搭配這來,預算一個月6000,一年大概72000左右的開走預算。
小孩剛上一年級在小區附近上公立小學基本上除了報補習班興趣班,平常買學習資料,並沒有幼兒園的開銷大,2萬的預算基本上報補習班和興趣班,我一直認為投資學習和興趣是必不可少的
17年可以說是花費最多的,裝修房子加上孩子家人來,出行不方便又添購了一台車做日常出行代步,加上房貸房租日常開支差不多35+萬,該花費的大項支出基本都在17年完成了,18年也沒啥大項的開支,18年汽車經濟不是太好加上老公店裡效益也不好(老公做汽車裝飾也是根據汽車市場而定的)就想著開源節流+理財規劃,增加些穩穩的安全感,我把18年資產結余給做了統計,希望得到理財達人的指導:
18年結余如下:
銀行活期存款:200000
余額寶:80000
房貸卡:18000
其他債務:100000
銀行活期本來給老公准備開店的,因為合夥人出了店問題,暫時擱置,估計今年是沒戲了,親戚朋友加起來借走的有十萬左右,有的都欠幾年了也不說換,有個朋友給抵了兩台新車,但是在手裡賣不出去也看不到錢啊,所以以上錢都這么閑置這,感覺不會理財每天都錯失了好多錢的感覺,心裡很不安,心裡也想過了幾種方案,大致如下;
在買套小戶型和商鋪,從去年都有在關注但是一直沒抽時間去下功夫找房子,鄭州的房價現在基本上都是13000+,加上限購,住宅我們都成二套房了,首付都要60%,商鋪價格基本上都在18000+,首付高,現在房市太多的不確定因素,為了房子再貸款去買,都成了正在的房奴,會過的好焦慮,首付可以湊夠,可是加上兩個房子的房貸,生活質量也會下降,感覺當下有更好的事情要做,孩子在身邊,不如拿錢投資孩子的學習,培養興趣,父母健在,帶著多出去走走!
另一方面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現在開放二胎,我也想生個二胎給孩子做個伴,一個孩子也不行,性格都自我霸道慣了,如果有個老二會一起成長,對雙方都是好事,也就是因為這我才沒有再買房,我這工作性質,懷孕等於失業,就靠我老公一個人壓力也大,所以最近才一門心思的想做理財,苦我是一個小白,兩眼一抹黑,天天在社區逛,就想著讓大神給支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