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醫療養老等領域將放寬行業准入拓寬投融資渠道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37條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旨在進一步激發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專家表示,通過放寬行業准入,擴大投融資渠道,落實土地稅費政策等措施,可以激發民間投資進入社會領域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對沖未來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放緩,對穩定投資增長有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引導社會資本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教育機構、文化設施、體育設施建設運營,開展PPP項目示範。
多位專家認為,通過PPP模式擴大社會領域投融資渠道很有必要。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國PPP項目已簽約落地1351個,總投資達到2.2萬億元,項目落地率超過30%;與年初相比,項目落地的數量、投資規模都增長了四倍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此前透露,PPP是促進民間投資的一種模式,今年首先就是要通過PPP,使民營企業能夠進入更多的領域。
高玉偉也表示,要保護好民間投資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除了放寬市場准入,以PPP帶動民間投資也非常重要,要給予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的機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告訴記者,從PPP發展的角度看,政府如何採取措施推動PPP健康平穩發展,會是未來的重要內容。政策層面要盡可能按照收益分享、風險共擔相匹配的原則,推動優化PPP的實施,對於收益和風險的不確定性等問題,要進一步細化,要有可操作的細則。
支持 將派發土地稅費等政策紅包
《意見》提出,認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除對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指標分配適當傾斜外,鼓勵盤活舊廠房、倉庫等既有資源,制定閑置校園校舍綜合利用方案。同時,強調稅收政策落實,加大水電氣熱等價格優惠政策的監督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在土地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持,提出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新供土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依法可按劃撥方式供應。對可以使用劃撥用地的項目,在用地者自願的前提下,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支持市、縣政府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應有償使用的,依法可以招拍掛或協議方式供應,土地出讓價款可在規定期限內按合同約定分期繳納。支持實行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的土地供應方式。
「落實土地稅費政策,有利於有效盤活土地等存量資源,拓寬企業抵押擔保的融資渠道,也有利於切實減輕企業成本負擔,提高企業的經營收益。」吳琦表示。
還有專家表示,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對激發市場活力有積極作用。以養老產業為例,政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的發展,才能使養老項目實現層次化、差異化、商業化。不僅有中低端項目,也有高端項目,以實現從基礎養老到養生養老的全面覆蓋。
《意見》還提出,大力促進融合創新發展。制定醫養結合管理和服務規范,發展壯大在線教育、在線健身休閑等平台,鼓勵各地探索創新發展試驗區,在准入、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此外,要加強監管優化服務。完善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服務市場監管體系,充分發揮部門、地方、協會商會的積極作用,建立全行業綜合監管和評價機制,完善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實施監管信息常態化披露。
② 擁有祖傳中醫功能性飲料配方,其口味好,適用於長期養生保健飲用。但想融資投產為什麼這樣難呢
如果是祖傳的抄方子,那麼自襲己做了在街上或是葯店賣賣看,一般祖傳有效的方子都會有明顯的效果,其實也確實如此,如今那麼多中醫專家在傳葯酒秘方,實話,很多方子配出來喝一個月就有很好的保健養生的效果,所以如果你所謂的秘方,不能讓人喝一周就有明顯改善的話,那麼沒人會買,因為秘方太多了。美容方面如牛奶洗臉,能有很好的保養功效,很多自稱秘方的保護品,甚至是祖傳配方製成的面膜都未必有其安全有效。排毒養生上,服決明子和菊花,配點山楂,就有很好的排毒養顏保健養生的作用。以上方法每天花費不到2元,效果甚好,試問,現在隨便一種秘方飲料,價格過3元,幾乎是一瓶清水的東西,能讓人滿意的買嗎。如果你覺得你的葯方很有效,一周能讓人感覺出效果,可以讓人免費使用,傳開了,自然有人來和你談投產的事。就像王老吉一樣,你的東西能否有那個價值呢。
③ 健康產業的未來趨勢有哪些
【摘 要】在21世紀這個人類關注健康、需要健康的大健康時代,大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健康產業順應了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趨勢,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同時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亞健康和老齡化的威脅、健康需求增加等要素也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大健康;產業;前景
大健康產業是以維護健康、修復健康和促進健康為主要目的的服務業與製造經營業,主要包括以醫療服務、醫葯產品製造經營為主的醫療性健康產業和以健康管理、健康咨詢、養生保健、健康知識傳播等主要內容的非醫療性健康產業。健康產業被國際經濟學界確定為「無限廣闊的兆億產業」。近年來,國家的高度重視、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經濟轉型的推動等因素都為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非常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
一、大健康政策導向
2016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放到國家戰略高度。提出人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健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等發展目標。為面保障人民健
④ 想開一家養生館,如何寫商業計劃書呢
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哪些因素起到決定作用?
BP的頁數:看似一個簡單的文稿處理工作,其實起到了敲門的作用,對於絕大部分早期項目,BP不應該超過20頁PPT的信息量。許多投資人對於超過20頁的BP,內心是抵觸的,更有些創始人為了追求美觀,用了太多設計圖片,造成一份BP超過20M,投資人在收到這類BP的時候,如果周邊信號不佳,很大可能是不會選擇下載查看,這樣就白白錯過了許多機會。
BP的邏輯:這點是一份BP的核心價值,每個投資人一天要看的BP不會少於20份,能從這幾十份BP中脫穎而出,讓投資人牢牢記住你的項目,靠的就是清晰的邏輯。另外投資人看BP通常都是快速掃描,甚至一分鍾讀完。所以一定要直奔主題,講重點,在最短的篇幅內講述自己項目的商業邏輯。
BP的美觀:之前說過有些創始人為了追求美觀,過度包裝造成BP過大,這一點是不可取的,不過適當的顏色搭配選擇,還是可以讓投資人在大量垃圾BP中耳目一新的。「創業者不要過於迷信模板,相信你乾的事情是獨一無二的,不建議代為撰寫BP,親自撰寫與修改BP也是對自己創業邏輯的一次次梳理,最終面對投資人的也是創業者自己,代寫人無法取代。
投資人閱讀商業計劃書(BP)後需得出3大核心1、你要做什麼(what)?你的產品或服務到底有什麼價值2、怎麼做(how)?你是不是有執行能力和成功的把握3、怎麼賺錢(商業模式)、怎麼分錢與需要多少錢(融多少資金)
商業計劃書的主要框架
商業計劃的主要框架主要從事(內事和外事)、人和錢三個部分。商業計劃書的框架模型主要分為如下圖所示四大部分和十二小節。
二、以下從12個小節介紹商業計劃書的撰寫細節和注意事
1、項目定位項目定位:通過一句話簡明扼要地介紹你們的項目是什麼,項目定位介紹寫在商業計劃書首頁,讓人一眼就知道你們是干什麼的。
2、提出問題(市場痛點在哪裡)提出問題:現有的客戶需求哪些沒有被滿足,市場痛點在哪裡,市場需求是創業的基礎,很多創業者提出的需求多為偽需求或非剛性需求,在確認市場需求的過程中也是創業者在找差異化,如果創業的方向都沒有抓住,自然很難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創業需要對自己和對別人負責任,市場需求的了解和深入至關重要。
3、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通過哪些方法與方式解決市場痛點。
4、市場分析(市場容量)市場分析:需要證明市場需求的存在以及這個需求市場容量
5、進入策略(如何啟動)進入策略:項目從無到有,如何啟動?
6、競爭優勢(競爭對手)競爭優勢: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有哪些,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7、核心團隊(團隊背景)核心團隊:核心團隊的背景履歷,以及要表明為什麼你們的團隊能幹這個事情
8、執行現狀(已做的事情)執行現狀:目前項目已經進展到什麼程度,已經做的事情做個說明
9、計劃目標(未來前景)計劃目標:未來一段時間需要乾的事情有哪些
10、商業模式(怎麼賺錢)商業模式:如何賺錢的問題,在什麼時間點能夠做到盈虧平衡
11、股權結構(怎麼分錢)股權結構:創始人及核心團隊的股權結構,決定未來長遠發展基礎
12、融資計劃(需要多少錢)融資計劃:需要多少錢干這個事情
⑤ 怎麼寫關於養生館的商業計劃書
撰寫有關於養生館的商業計劃書,必須能夠吸引投資者的注意與投資版的商業計劃書,讓你權的項目有足夠大的市場容量和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有一個完善、務實和可操作的項目實施計劃;有完全具備成功實施項目素質能力的管理團隊並且具備項目的運營具有成功的保證條件。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建議你,最好能夠明確事業經營的構想與策略、產品市場需求的規模與成長潛力、財務計劃以及投資回收年限,同時也要有對市場財務的分析預測。
往往因為商業計劃書寫得不夠專業,導致和VC/PE見一面的機會都沒有。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創業者和資本市場長久、持續、良好的合作關系,更進一步的提高了你融資成功的可能性。
⑥ 2020年對健康行業是什麼看法
我覺得2020年至以後前景最好的行業是互聯網加教育、互聯網加大健康、互聯網加環保三大產內業。
您說的大健容康產業我個人認為是能火的,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追求越來越大,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生活里,人們不停的為了賺錢,當名利權貴雙豐收的時候,人們更佳渴望腸壽、渴望健康!
我國健康產業在醫療、衛生、保健、生命科學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國健康產業也開始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高速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健康產業也正面臨著發展的新趨勢。所以互聯網加大健康產業我個人認為是未來的趨勢!
舉個簡單的小例子吧,我個人因為工作性質原因,長期需要應酬,所以腸胃一直不是很好,吃完火鍋喝完酒後都會拉肚子,在朋友的推薦下我使用了江南大學聯合實驗室研製的原小益益生菌,使用了一段時間,腸胃真的有改善,並且在這樣一個快速並且大壓力的時候,我覺得益生菌我長期吃下去,這也算是我個人的一個保健!
所以樓主的問題問的很對,大健康產業有新的趨勢,我覺得在2020年至今後將有質的飛躍,因為是科技時代,互聯網的時代,更佳希望大健康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這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所在!
⑦ 為什麼要實施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轉的供參考: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吳劍
2014年11月24日
我贊成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最近說的: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是我們中國人對人類健康的新理解,也將顯示健康政策對健康的巨大促進作用。他認為,我們中國需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健康促進型的發展模式。我馬上就要去參加福建省健康促進培訓班,需要進行一些思考。
一是健康是人民最強烈的需要和追求。國內的調查顯示,人民的幸福指數與健康關系最密切,連續幾年的調查說明,與金錢的地位一樣。我們可能對金錢對幸福指數的影響誇大了,但是對健康的關注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那麼就應該把人民的健康利益放在史無前例的高度去重視。因為,我們過去已經把人民的金錢追求放在第一位了,現在是把人民健康利益放在最高利益追求的時候了。如果不這樣做,那就是違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健康是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目標的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過去我們高度重視身體健康,與我們高度重視經濟發展有關系。現在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心理健康,至少需要與身體健康放在同等水平,可是我們十分忽視心理健康,這些是需要我們大力加強的。因為心理健康,與人民幸福指數和生活滿意度關系更加密切;
三是健康是全社會各部門的主要責任。我們必須走出一個嚴重誤區:健康是醫院的事情,衛生局的事情。研究顯示,一個人的壽命與醫療服務的關系,大約只有15%。我們把大量資源花費在15%上,而在85%與健康相關因素的資源配置上,少得可憐,這樣的健康資源配置是錯誤的,是低效率的。政府需要做的是,增加和調整健康資源的配置。可以說,健康與政府各部門都關系密切,教育部門的健康教育對健康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稅務部門增加煙草和酒精的稅收可以促進健康,環保部門加強環境保護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些疾病的發生率,體育部門加強全面健身管理可以促進健康,文化部門多傳遞正能量能夠促進心理健康,規劃部門增加小區的健身場所能夠提高健康水平……;
四是健康是社會重要產業需要市場化。在美國第一大產業是健康,中國在房地產產業發展退潮後,什麼才是支撐性的產業,信息產業?汽車產業?文化產業?服務產業?我看還是健康產業。主要原因:健康已經成為人民的第一追求,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以市場需要為導向。健康是一個產業鏈長,影響面廣,服務性明的產業。包括健康教育行業(如醫科大學),醫療器械行業,葯品行業,保健品行業,醫療服務行業,健康信息行業(如健康雜志,健康網站),健康保險行業,體育健身行業,健康養生行業,心理咨詢行業等。隨著社會,政府,民眾對健康的持續性投入增加,能夠有效支撐健康產業的長期發展,並且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五是健康是機制創新才能健康發展。確保健康產業的科學發展,關鍵還是需要改革,核心是需要機制創新。要把健康促進納入基本國策,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健康發展目標,要建立全社會各部門的健康促進責任,要建立健全與健康事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要制定與健康產業相關的市場准入、產業政策、稅收政策、投資融資、科研立項、評估評價等政策,要建立大健康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