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生信託有沒有慈善的項目在北京備案
2020年5月20日,中國民生信託首隻多委託人模式慈善信託——「中國民生信託·2020年度交大高金語言築橋慈善信託」成功完成北京市民政局的備案手續。
『貳』 基金會跟NGO有什麼不同
1、NGO:
是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一詞的縮寫,非政府組織(NGO)這一概念主要是指「處於政府與私營企業之間的那塊制度空間」。它是現代社會結構分化的產物,是一個社會政治制度與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斷趨向分離過程中所衍生的社會自組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政府組織一詞來自國外。據考證這一詞彙最早出現在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的一份重要文件里,當時主要指那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機構,如國際紅十字會、救助兒童會等,後來成為一個官方用語被廣泛使用,泛指那些獨立於政府體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職能的社會組織。1995年,北京舉辦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因同期舉行的「世界婦女非政府組織論壇」,而使非政府組織這一詞彙在中國推廣開來。
2、基金會
基金會(慈善基金會,foundation),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
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是基金會的基本特徵。
1、公益性
基金會的公益性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金會源於捐贈,是公益捐贈的制度化和組織化形式;二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宗旨;三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用途,通過各種項目活動使特定群體和整個社會受益。公益性決定了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公益組織。
2、非營利性
非營利性體現在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及其相應的制度規范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存在非營利的分配與收入約束機制,要求基金會的捐贈人、實際受託管理者不得從基金會的財產及其運作中獲得利益;二是存在非營利的組織運作和管理機制,要求基金會具備有效規避較高風險與較高回報的自我控制機制;三是存在非營利的財產保全機制,要求基金會不得以捐贈以外的其他方式變更財產及產權結構。
3、非政府性
基金會的非政府性是其區別於政府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基金會在決策體制上不同於政府,是具有自主決策、自治的獨立法人;二是基金會在治理結構上不同於政府,是民主治理、公開的社會組織;三是基金會在運作機制上不同於政府,是追求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優勝劣汰的組織。
4、基金信託性
基金會是以捐贈為基礎形成的公益財產的集合,是以基金形式存在的公益財產,有兩層含義:一是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信託關系,是捐贈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之間圍繞公益財產達成的公益信託,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二是基金會是以公益財產形式存在的財產集合,通過有效的財產運作實現保值增值是其生命力的體現。
『叄』 北京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生態葬嗎
北京不斷推進來節地生態安葬獎自補政策。2017年,北京生態葬比例達43.85%,全國領先。這是北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在今天舉行的2018年北京市民政工作會議上透露的。
李萬鈞表示,今年,北京將加快慈善事業發展。完善慈善法規政策體系,健全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實施「互聯網+慈善」計劃,舉辦「慈善北京周」系列活動,開展「慈善夥伴互助計劃」,弘揚慈善文化;綜合施策加強監督管理,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健全慈善信託備案、年報、評估等制度,推行慈善組織、慈善活動預警、約談機制,規范網路慈善行為,促進慈善事業規范發展、充滿活力。
『肆』 NGO是做什麼的呀有誰在那裡工作過呢簡單介紹下吧。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詞的縮寫,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統下,不被視為政府部門的協會、社團、基金會、慈善信託、非營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 不是政府,不靠權力驅動;也不是經濟體,尤其不靠經濟利益驅動。她的原動力是志願精神。是公民社會興起的一個重要標志。
中國NGO主要集中在環保領域、婦女領域、扶貧領域,如北京的「自然之友」、「地球村」、「綠家園志願者」,天津的「綠色之友」、江蘇徐州的「綠色之家」、雲南昆明的「健康與發展研究會」等。
『伍』 哪些部門可以舉辦慈善捐款
政府的工青婦等部門舉辦定向的捐款救助行動。
或者是市委指定的其他部回門。
……
一般來說,慈善捐款答行為要看捐款單位的選擇意向或黨政主體的要求。
1,黨政主體的要求。
根據企業對市場上的投放規模、行業、參與市場的深度等,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來指定慈善捐款的形式、方向目標、名譽等內容。
2,企業自願主動捐助的,要看企業的意圖所對應的黨政層面,可進行定向投放.操.作,或經政府部門報備後自行投放。
3,個人捐助的,可向受娟區域基層政府或村街委員會報備後投放。
有固定受娟目標的,可通過本地媒體監督投放。
4,通過慈善捐款管理基金組織,在監管部門的見證下投放。
……
為此,舉辦慈善捐款,要根據捐助人的救助方向目標和目的,選擇救助捐款的投放方式。
『陸』 一個公司出資成立一個基金會能獲利嗎
基金來能否獲利是要看公司的投自資運營、是一種間接
的證券投資方式。
投資基金是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交給銀行
保管,由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
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
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證券投資基金可分為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和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可簡稱為封閉式基金,又稱為固定式證券投資基金,是指基金的預定數量發行完畢,在規定的時間(也稱「封閉期」)內基金資本規模不再增大或縮減的證券投資基金。從組合特點來說,它具有股權性、債權性和監督性等重要特點。
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可簡稱為開放式基金,又稱為變動式證券投資基金,是指基金證券數量從而基金資本可因發行新的基金證券或投資者贖回本金而變動的證券投資基金。從組合特點來說,它具有股權性、存款性和靈活性等重要特點。
所以這是一個很復雜的運作過程、既能從中獲利也會一敗塗地……
『柒』 中國方圓基金會是什麼是國家單位嗎
方圓基金會全稱為:方圓國珍基金會。不是國家單位,是民間組織。
基金會(慈善基金會,foundation),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
基金會的特徵:
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是基金會的基本特徵。
1、公益性
基金會的公益性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金會源於捐贈,是公益捐贈的制度化和組織化形式;二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宗旨;三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用途,通過各種項目活動使特定群體和整個社會受益。公益性決定了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公益組織。
2、非營利性
非營利性體現在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及其相應的制度規范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存在非營利的分配與收入約束機制,要求基金會的捐贈人、實際受託管理者不得從基金會的財產及其運作中獲得利益;二是存在非營利的組織運作和管理機制,要求基金會具備有效規避較高風險與較高回報的自我控制機制;三是存在非營利的財產保全機制,要求基金會不得以捐贈以外的其他方式變更財產及產權結構。
3、非政府性
基金會的非政府性是其區別於政府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基金會在決策體制上不同於政府,是具有自主決策、自治的獨立法人;二是基金會在治理結構上不同於政府,是民主治理、公開的社會組織;三是基金會在運作機制上不同於政府,是追求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優勝劣汰的組織。
4、基金信託性
基金會是以捐贈為基礎形成的公益財產的集合,是以基金形式存在的公益財產,有兩層含義:一是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信託關系,是捐贈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之間圍繞公益財產達成的公益信託,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二是基金會是以公益財產形式存在的財產集合,通過有效的財產運作實現保值增值是其生命力的體現。
『捌』 現在中國有哪些公益組織呢
1、公益中國·慈善聯盟
公益中國·慈善聯盟;英文名稱「Alliance of Charities in China」,縮寫為」ACC」,面向全球慈善機構、NGO組織發起聯盟倡議;聯盟由知名人士及公益中國組委會發起。
2、中國大學生公益聯盟
「中國大學生公益聯盟」 China Student Alliance (簡稱CSA)致力於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促進大學生公益社團間的交流,發布大學生公益活動信息。
3、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
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原名北方進德)是於1997年5月在石家莊創辦的非公募基金會,是中國首家天主教非營利機構(NGO/NPO)。
4、公益中國
公益中國,是由廣而告之有限公司創辦的綜合性公益網站。以構建「公益心」為己任,圍繞公益三大元素「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力圖打造最廣闊的公益平台,宣傳最廣泛的公益思想,呼籲社會和平與和諧,讓「公益」能夠更加深入人心。
5、感恩中國
感恩中國【owecn.com】(其中owe英文翻譯中文的意思是及物動詞感恩的意思,cn是代表中國,統稱為感恩中國)
用心經營網站,用愛回報社會。每個人都應該有感恩、知恩的心!感恩中國倡議:用自己的愛心回報社會,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構造和諧社會。
『玖』 請問NGO和NPO有什麼區別啊
名稱不同:
NPO是英文「non-profitorganization」的縮寫,直譯為「非營利組織」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譯,翻譯為非政府組織。
2.性質不同:
NPO這種組織形態最早於17世紀便存在,是應生於工業革命中出現的社會不平等現象,其後伴隨著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因而它也具有豐富的西方文化和社會體制的背景。
非政府組織一詞來自國外。據考證這一詞彙最早出現在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的一份重要文件里, 當時主要指那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機構,如國際紅十字會、救助兒童會等,後來成為一個官方用語被廣泛使用,泛指那些獨立於政府體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職能的社會組織。
3.成員不同:
在英國,非營利組織很少被視為一個單一類型的實體。所有善心組織都必須向慈善機構委員會登記為慈善機構而不是非營利組織。在美國被歸類為非營利組織的其他團體,例如職業團體,分別受到不同法規的規范。
非政府組織是一個多源的群體,它們包括:國際非政府組織,面向商業的非政府組織,宗教非政府組織,環保非政府組織,由政府運行的非政府組織,半自治非政府組織。
4.產生時間不同:
NPO一詞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縮寫,漢語直譯為「非營利組織」。這個概念的產生晚於NGO,大致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之後興盛於全球。
NGO一詞最初是在1945年6月26日在美國舊金山簽署的簽訂的聯合國憲章第71款使用的。該條款授權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為同那些與該理事會所管理的事務有關的非政府組織進行磋商作出適當安排」.
『拾』 民政局 是不是NGO
1830年,法國學者托克維爾在美國訪問期間,感受到美國社會中存在一種獨特的志願精神。他認為正是這種精神,正是因為美國在政府、企業之外還存在一個強大的非政府組織才造就了美國的繁榮。自此,人們開始認識到NGO(非政府組織)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NGO,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詞的縮寫,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統下,不被視為政府部門的協會、社團、基金會、慈善信託、非營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
NGO在全球范圍的興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球人口、貧困和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發現僅僅依靠傳統的政府和市場兩級還無法解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作為一種回應,NGO迅速成長並構成社會新的一級。
NGO不是政府,不靠權力驅動;也不是經濟體,尤其不靠經濟利益驅動。NGO的原動力是志願精神。
一個發達的現代社會需要發達的非政府組織。據調查,美國非政府組織總數超過200萬個,經費總數超過5000億,工作人員超過900萬人。如此龐大和活躍的非政府機構(NGO),是與美國「大社會,小政府」的制度結構相配套的。這種制度的來源,與美國建國之初移民互助自助的傳統有關。
非政府組織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社會及私人的捐贈。美國有力量極其強大的各種私人基金會支撐美國的各種NGO。國家從稅收上確立捐贈部分可以抵稅的制度,鼓勵捐贈。
NGO是政府有效的「減壓閥」和「穩定器」,還有著不可忽視的精神功能。NGO在中國有兩種:一種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較長的歷史和「半官方」的特色;另一種多由民間人士自發成立。目前全國稍具知名度的民間自發公益類NGO大約在300家左右。中國NGO主要集中在環保領域、婦女領域、扶貧領域,如北京的「自然之友」、「地球村」、「綠家園志願者」,天津的「綠色之友」等。
國際知名NGO
綠色和平組織:當今國際上影響最大的環保NGO之一。自1971年在美國反對阿拉斯加州的核實驗基地以來,綠色和平組織以其激進、頑強、堅定而聞名於世。
無國界衛生組織:1971年成立於法國,主要由一些醫療救助志願者組成,目的在於向人們提供醫療救助,特別是賑災援助。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成立於1969年,宗旨是防止對動物的虐待行為。
美國福特基金會:1936年創立,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會之一。1988年,福特基金會是第一批被中國政府允許在中國設立辦事機構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之一。
英國救助兒童會:英國最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之一,成立於1919年,是救助兒童會國際聯盟的重要成員。英國救助兒童會以倫敦為總部,在全球60多個發展中國家開展項目。
日本笹川和平財團:成立於1986年,為了進一步促進中日友好關系,笹川和平財團與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共同設立了中日友好交流基金,總額為一百億日元(約6.5億元人民幣),是迄今中日間數額最大的民間友好交流專項基金。
所以答案是不屬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