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投資股票怎樣合理避稅?
1、境外交易
個人在從事金融商品轉讓業務時,可以通內過境外交易來免徵收入容的增值稅費,常見的就有QFII,指的是合格境外投資者委託境內公司在我國從事證券買賣業務,當然香港合法居民在大陸證券市場進行A股交易也是能避免增值稅的。
2、股權登記日
喜愛短線操作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在股權登記日前賣出股票,再等股權登記日後買回,來合理的避免部分紅利所產生的稅費,如果該股持股期接近一個月或一年,則最好不要進行操作,避免造成持股損失。
3、積極分紅
一些公司在特定期間會通過積極派送分紅來進行合理避稅,比如沒10股派發1元的現金紅利,然後再送紅股5股,而這些派發的股利都是含稅的,如果公司正處於解禁階段時,那麼多派送的5股則無需繳稅。
『貳』 居民想要合理避稅,可購買哪些理財產品
基金,國債
『叄』 利用購買保險理財產品合理避稅
保險可以指定受益人,受益金歸受益人所有,不屬於遺產,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是可以達到避稅的效果的。馬上我國也要開始收遺產稅了。很多人通過這種方法傳承財富和資產的。
『肆』 什麼理財產品可以避稅
目前看一般的理財都是不需要個人繳納所得稅的
『伍』 理財型保險可以避稅嗎
保險避稅就是一個偽命題。保險是不能夠避稅的!只是我們通過合理的保單架構設計可以幫助客戶合法節稅。(所以通過一位專業的顧問做服務是非常重要的)
『陸』 有50萬左右的閑錢,想買理財產品,要求風險低、保本金、避稅,請專家推薦,謝謝!
購買國債,最保險、無稅收、利率高。
『柒』 我公司有點閑錢,想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作為會計該如何做賬,又該怎樣的合理避稅。
我們公司做的理財產品不需要交稅的。並且我們的理財產品比銀行的收益要高的多。不用擔心資金安不安全因為我們有固定資產抵押,擔保公司擔保。
『捌』 哪些理財產品可以避稅
樓主您是想問什麼呢。理財避稅?如信託類,有些就融資方或管理方包稅。看收益及風控合不合適了。
『玖』 投資如何合理避稅
合理避稅並不是偷稅漏稅,它是在合法的范圍內減輕稅收壓力,避免因為稅務知識的盲點,而導致企業多繳稅或被稅務局罰款。所以,企業有必要了解合理避稅的基本知識。
3種常見的根據政策來避稅的方法:
一、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下:
1、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按175%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
2、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少繳10%的企業所得稅,按照利潤的15%繳納。(非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二、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如下:
1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到30萬元(含30萬元)之間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3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的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可享受小微企業暫免徵收增值稅優惠政策
三、年終獎繳稅的優惠政策如下:
年終獎的准確叫法是「全年一次性獎金」, 年終獎個稅計稅方法是一種比較優惠的演算法,是全年僅有的一次可以除以12計算合適稅率的稅收優惠。
年終獎是對企業員工們一年來工作業績的肯定。「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外企普遍會使用這種方法。
企業要利用好「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負,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2)納稅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並,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3)由於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納稅主體是個人,企業為員工承擔的個人所得稅不能稅前扣除,在年度匯算清繳時,企業應進行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容易忽視而導致多繳稅的4種情況
一、沒有生意也要進行零申報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營業執照批下來後,企業每個月都必須向稅務局申報企業的經營情況。不管有沒有賺錢,也不管有沒有生意,每個月都要根據運營情況做賬然後根 據賬本向稅務局做稅務的申報。現在小規模企業一個季度的開票量不達九萬元的話,可以進行零申報。零申報辦理起來也比較簡單,如果不辦理,企業將會面臨 2000元的罰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長期零申報,可能會被稅務機關納入重點監控范圍,如有不實情況,將會被稅務機關依法查處。
二、增值稅稅率與進項稅的稅率無關
關於這一點,舉個例子:增值稅第二條規定:圖書銷售的稅率是13%。即只要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銷售圖書的稅率就是13%。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某銷售圖書的公司,也符合一般納稅人的條件,但他拿到的印刷圖書的進項發票是17%,在進行繳稅時,還能繼續適用13%的稅率嗎?(即繳稅時,按13%的稅率抵扣17%的稅率)。
答案是肯定的,該公司仍然適用於13%的稅率,因為行業性質決定了增值稅稅率,與進項稅的稅率是多少無關。
三、合同作廢也要記得納稅
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必然要與外界簽訂合同,如果中間發生意外,雙方廢止了合同,也是需要完成印花稅繳納義務的。
四、不拿發票就要多繳稅
稅務機關實施「以票控稅」,企業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憑證,否則不能稅前列支。能夠取得合法憑證(發票)成了企業節稅的重要方法。
然而有些人不以為意,當對方以優惠為名,誘導企業不開發票時,有些企業就會同意,這樣做其實是吃虧的,舉個例子:
某公司購買1000元的辦公用品,如果不開發票只需付900元,而如果開發票則需付1000元,表面看起來,不要就可以為企業節省100元。
然而現實是:如果多付100元,企業的所得稅就可以少繳330元;而如果少付100元,企業的所得稅就要多繳330元。拿不拿發票的區別一看就明白了。所以,企業人員一定要記住:不拿發票就會多繳稅。
創業者不可不知的 5個節稅技巧
一、將個人專利以技術入股的形式
投入公司使用
如果企業老闆或員工個人擁有專利,並將其提供給公司使用,公司在對待個人的專利時,可以為其合理估價,並以有價入股的形式納入公司使用,並簽訂正式的合同。
這樣一來,專利就會成為公司的無形資產,會計人員可以採用合理攤銷的方式,將其計入成本費用,從而減少利潤,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二、合理提高員工福利,攤銷利潤
中小企業主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可以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例如: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基金(如: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教育基金等),增加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而且這些費用都可以列入企業的成本,從而攤銷企業利潤,減少稅負。
三、混合銷售要依法而簽,分別計稅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涉及服務又涉及貨物,就是混合銷售。這里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必須是同一項銷售行為,二是必須要涉及服務和貨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稅務籌劃點。
四、發票丟失,及時補救,仍能報銷
我國實行以票控稅,因為涉及到稅收,如果發票丟失想要重開一張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沒有了發票就不能憑票報銷和公司入賬,該怎麼辦呢?
兩種措施進行補救:
第一種,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出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
第二種,如果確實無法取得證明的,如火車、輪船、飛機票等憑證,由當事人寫出詳細情況,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代作原始憑證。
五、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要劃分清楚
例如,有些公司出資購買了房屋、汽車,卻將權利人寫成了股東,而不是付出資金的單位,而且該筆資金也沒有在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這樣做合理嗎?
這是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費用相混雜的事例。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上述事項視同為股東從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相關費用不得計入公司成本費用,要在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從而給公司帶來額外的稅負。
『拾』 買p2p理財可以避稅避債嗎
避稅避債只有保險 P2P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