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宜昌三峽漂流
宜昌漂流出名的就那麼幾個,九畹溪,楊家溪,朝天吼,最出名的是九畹溪漂流。內周一到周五價容是165,周末是195.楊家溪分別為160,170。朝天吼還沒開漂。你自己選吧。這個電話可以預定,0717-6760930
⑵ 湖北宜昌江山國際旅行社怎麼樣是否正規,有沒有捆綁消費報價怎樣想去三峽大壩旅遊
全國近百個出發城市,500個全能客服,提供小時專業旅行服務,以讓旅遊更簡單為使命!
攜手江山,共創明天! 公司名稱: 宜昌江山國際旅行社 ,公司規模: 100-499人 公司行業: 旅遊 公司類型: 民營。
沒有沒有捆綁消費。
三峽大瀑布即白果樹瀑布,是 長江三峽 西陵峽口新辟的以飛泉馳名的旅遊景點,它距宜昌市34 公里 ,位於 宜昌 縣曉峰鄉泰山廟。在長約5公里的峽谷中,絕壁夾天,深潭無底,飛泉竟懸,一條主體瀑布和若干分支瀑布形成了氣勢磅礴的瀑布群,主體瀑布寬約數十米,清泉從百餘米高的陡峭山崖飛流直下,接天連地,水天霧海,蔚為壯觀,即使久旱不雨,這里依然是飛泉不絕,被譽為「 中國 第四, 湖北 第一。」遊人稱贊說:「朝游白果樹,一山日頭一山霧;午游 白果樹 ,一身涼爽一身舒;暮游白果樹,一片晚霞一片 露 。」
長陽清江畫廊風景區位 於三峽 宜昌 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涵蓋隔河岩大壩以上至水布埡鹽池溫泉,沿清江一線的所有旅遊景觀及景區景點。當前重點打造的是(倒影峽、仙人寨 、 武落鍾離山)等三大景點。清江畫廊風景區屬湖北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旅遊度假區,也是國家林業局批准建設的國家森林公園和湖北省旅遊局命名的全省四大甲級旅遊風景區之一。
⑶ 湖北宜昌一河道現大量現金,這些現金的來源搞清楚了嗎
一河道現大量現金,現金究竟從何而來?都說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只有白日做夢才能遇見。可見,要想撿便宜是有多難?然而,近日在湖北宜昌,就出現了一件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一起來去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吧!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永遠也輪不到自己,永遠自己都是只有看著的份兒!也有網友調侃道:新年就是牛呀!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覺得: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既然知道了錢的主人是誰,還是應該主動歸還的!想想,人家有個精神病的父親要照顧,現在又損失幾十萬,也很不容易呢!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⑷ 宜昌 魏瞎子 現在的大徒弟醫術如何能治癌症嗎 誰能告訴我他的聯系方式,電話號碼 謝謝!
。這位張玉仙老師做多一天可以看上45百人之多。張玉仙,女,1947年生於甘肅省靖內遠縣。現系靖遠縣文化容局博物館職工。道號玄玉,佛號慧禪。
據說在八十年代,就把未來二十年中國和世界發生的事寫了報告,一一應驗。
張玉仙今年62歲,書只讀到小學畢業,從未學過詩詞、書法、繪畫、建築,更沒學過中醫、丹道,自從通靈以後,這一切不學自會。
張玉仙以通靈的神通力,二十多年來為百姓看病,自籌資金數千萬元,復興了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的隴上名剎法泉寺,得到政府的肯定。她的神奇本領,一是「靈映」,能為人斷吉凶禍福;一是「處方」,給人看病,不需要見面,只要告訴病人的姓名、病名或病情,她不假思索,馬上處方,開出中葯為你治病。處方時,經常先用詩句寫出病因以及治療原則,如果病不可治,或不想處方,也會寫出詩句。
張玉仙幾十年治癒了不計其數的各類疑難雜症 ,一些癌症也不在話下。現在仍在診病廣結善緣普度眾生。
⑸ 宜昌大撤退的行動背景
湖北省的宜昌,素有「川鄂咽喉」之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自1876年,中英簽署《煙台條約》後,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它便成了長江航線上的一個重要轉運港。
抗日戰爭時期,宜昌更成為懸系中國命運的咽喉。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並確定四川為戰時大後方,進出四川的通道就成了抗戰的重要運輸線。當時入川,少有公路,更沒有鐵路,唯一隻有走長江。而宜昌以上的三峽航道狹窄,彎曲復雜,灘多浪急,險象叢生,有的地方僅容一船通過。1500噸以上的輪船不能溯江而上,所有從上海、南京、武漢等地西行的大船,當時都不能直達重慶,乘客和貨物都必須在宜昌下船「換乘」(換上能走長江三峽的大馬力小船),才能繼續溯江進川。
1937年7月7日,抗戰爆發,日本法西斯對中國的侵略是蓄謀已久,已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備。迷信自身軍事力量強大的日本狂妄宣稱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至7月底,北京、天津相繼陷落。8月,日軍進攻上海,3個月後上海被佔領。12月攻進南京,35萬人被屠殺。1938年10月,武漢失守,以後長沙、廣州被侵佔。從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的一年零三個月時間里,華北、華中、華南共13個省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40多座城市淪於敵手。
武漢失守前後,離武漢300公里的宜昌成了敵我雙方注目的焦點,它的重要戰略地位更顯突出了。這是因為,宜昌是長江的咽喉,是入川的門戶。
特別是在抗戰爆發之初,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並確定四川為戰時大後方,於是,華北、華東、華中等地的機關、學校、工廠企業紛紛向四川特別是向重慶搬遷。大批人員、物資的撤退成了戰時交通運輸的最大問題。
而當時的中國,飛機少得可憐,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火車線路被炸得七零八落,無法正常開運;公路運輸不僅運費高,汽車少,且公路少又不能直接入川。因此,長江水道便成了進入四川最便利的路線,成了抗戰期間貫通前後方最重要的「黃金水道」。
而此時的宜昌情況十分危急,處在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因為從上海、南京、南通、蘇州、無錫、常州、武漢匆忙撤出的工廠設備已陸續集中在此,南京撤出的政府機關、各地要撤到後方的學校也集中在此。當時,「宜昌沿江兩岸已堆積了差不多十萬噸機器,布滿了上百英畝的地面,等待轉運。而僅有的一點適於行駛三峽上游湍急流水的航運能力,卻由於恐慌引起的談判而陷於停頓!各個輪船公司擠滿了吵鬧的人群,到處是交涉、請客,請客、交涉,而運輸的阻塞卻絲毫沒有減輕」。這種嚴峻的狀況誠如盧作孚所描述那樣:
「大半年間,以揚子江中下游及海運輪船的全力,將所有一切人員和器材,集中到了宜昌。揚子江上游運輸能力究嫌太小,漢口陷落後,還有三萬以上待運的人員,九萬噸以上待運的器材,在宜昌擁塞著。全中國的兵工工業、航空工業、重工業、輕工業的生命,完全交付在這里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三萬多從各地撤下來准備入川的人員,不少是教師、醫生、工程師、商人和公務員,薈萃了中國各界的精英。何況當時的宜昌,還只是個不大的城市,城區才2平方公里,一下擁來這么多人,所有的房屋都已擠滿了人,還有不少人只好露宿街頭。由於人多船少,他們往往一等就是半個月到一個月,還買不到船票。
而日本飛機不斷飛來轟炸,日本軍隊又節節逼近,恐懼和不安,籠罩在人們心頭。宜昌沿長江兩岸都堆滿了待運的機器設備,不少機器設備由於撤走時十分倉促,來不及裝箱,都敞露在地上,任憑日曬雨淋。各單位各企業各機關都在爭先恐後要求盡快撤出宜昌。宜昌陷入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盧作孚目睹的狀況是:
「遍街皆是人員,遍地皆是器材,人心非常恐慌。因為爭著搶運的關系,情形尤其紊亂。我恰飛到宜昌,看著各輪船公司從大門起,直到每一個辦公室止,都塞滿了交涉的人們。所有各公司辦理運輸的職員,都用全力辦理交涉,沒有時間去辦運輸了。管理運輸的機關,責罵輪船公司,爭運器材的人員,復相互責罵。」
此時的宜昌,處於非常重要、又非常嚴峻、緊急的關頭。
一是宜昌扼守著長江三峽,是長江的咽喉。從宜昌往上游,航道狹窄彎曲,灘多浪急、暗礁林立,1500噸以上的輪船不能直達重慶,且夜晚不能航行。因此,所有上行的大輪船,到了宜昌必須等候換載開川江的大馬力小船,才能穿過三峽前行。
二是當時距川江每年的枯水期只有40天了,枯水期一到,水位下降,運載大型機器設備的船隻根本無法開航。
三是當時運輸船隻奇缺,特別是能夠穿行三峽的除盧作孚的民生公司22艘輪船外,只有2艘中國輪船和幾艘外國輪船。依當年運力計算,這么多人員,這么多物資要全部運抵重慶,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
但是,面臨的任務是必須在40天內將這些人和物全部運出宜昌。
誰能在此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呢?那就是盧作孚。
恐怕今天不少的年輕人,對盧作孚這個名字是陌生的。
第一,盧作孚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實業家。自20世紀20年代起,抱著「實業救國」的目的,以一條70噸的小火輪起家,創辦了民生實業公司。經過20多年的慘淡經營,到解放前夕,民生實業公司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民營航運企業,擁有140餘艘大小輪船,9000多名職工,航線遍及長江及其支流,以及東南亞沿海,被譽為「中國船王」。他被毛澤東同志譽為發展中國民族工業不可忘記的四位實業界人士之一(即搞重工業的張之洞,搞化學工業的范旭東,搞紡織工業的張謇,搞交通運輸的盧作孚)。
第二,盧作孚是我國民國時期鄉村建設運動的理論家和實幹家。1927年2月他出任江北、巴縣、璧山、合川四縣峽防團務局局長起,在嘉陵江三峽地區推行鄉村建設運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北碚這個昔日貧窮落後、交通閉塞、盜匪橫行的鄉場建成了一座中外矚目的美麗小城。可以說,沒有盧作孚,就沒有北碚的今天。盧作孚是北碚的開拓者、奠基人。北碚是民國時期那場規模大、時間長、波及面廣的鄉村建設運動中,在600多個鄉村建設團體和機構,1000多個鄉村建設實驗點中,極少獲得巨大成就的一個。
第三,他是我國著名的愛國教育家。從青年時代起,他就抱有「教育救國」的思想,努力於教育工作。他在滬州擔任教育科長時,以川南師范學校為中心,積極開展教育改革和新文化運動。後到成都創辦四川通俗教育館,積極開展民眾教育。以後他在創辦民生公司時,在北碚推行鄉村建設運動中,都堅持開展正規教育和民眾教育。誠如他1948年在《如何改革小學教育》的演講中所說:「自己現在是辦實業的,但實際上是一個辦教育的,幾乎前半生的時間,都花在辦教育上,而現在所辦的實業,也等於是在辦教育,是想把事業當中全部工作人員,培養起來,提高他們的技術和管理能力。」他在振興教育、普及教育、改革教育等方面的超前思考和實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增添了光輝的篇章。
第四,他是抗日戰爭中的民族英雄。當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號召民生公司全體員工無條件地投入到保家衛國的戰斗中去。他指出:「國家對外的戰爭開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務也就開始了。」他號召「民生公司應該首先動員起來參加戰爭」。從抗戰一開始,民生公司就投入到搶運人員和物資的戰斗中去。「據不完全統計,民生公司在抗戰前期(1937—1940年),從上海、南京、蕪湖、武漢和宜昌搶運入川的兵工器材和航空油彈器材,共計196000噸。」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民生公司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危亡,在搶運物資和人員的戰斗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總共有16艘船隻被炸沉炸毀,69艘船舶被炸傷,117名員工壯烈犧牲,76名員工傷殘,無怪愛國將領馮玉祥稱贊「民生公司是愛國的公司」。而作為民生公司總經理的盧作孚本不想當官,但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敢於挺身而出挑重擔。抗戰初期,全國的交通運輸極為緊張,人員物資撤退,戰時物資調撥,軍隊調動等任務十分繁重。正在此時,盧作孚被國民政府任命為交通部常務次長,主管水陸交通工作。而宜昌大撤退正是他主持水陸交通運輸的一場輝煌戰績。
抗戰中期,全國糧食緊缺,糧食的收購、轉運、分配關繫到抗戰的成敗。1940年7月,他又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全國糧食管理局第一任局長,擔負起全國軍需民食的糧食任務。他的最突出政績是,提出了運輸糧食的「幾何計劃」,即將偏僻地區的余糧,先用人力運送到鄰近的公路或水路邊特定地點集中起來,然後再用汽車和船隻,就近將糧食運到需用之處。他親赴各地區視察和部署。不到半年時間,就解決了軍需糧食和一些地區缺糧問題,穩定了市場、安定了人心。
可以說,交通部常務次長和全國糧食管理局局長都是位尊權重的職務,都是關系抗戰勝敗的顯要職務。必須是由有極高的使命感、責任感且清正廉潔的人來擔任;必須由大智大勇的人來擔任。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盧作孚受命於危難之際,挑起了重擔。
「東方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他高度使命感、責任感和大智大勇的體現。
當盧作孚火速趕到宜昌時,這里正是人心驚恐,極度混亂之時。在這關鍵時刻,盧作孚處驚不亂,有條不紊運籌全局,當機立斷,作出了力挽狂瀾的決斷。
他親赴各輪船公司和碼頭視察,並登上輪船,檢查各輪船的性能、運載量、運行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然後他又來到各輪船公司,對那些爭先恐後、相互責罵、爭吵不休的各單位負責人有禮貌且很堅決地說:「請大家回去,明天早晨我將在12碼頭和大家見面,宣布撤退安排!」並連夜召集各輪船公司負責人和各輪船船長、引水、宜昌港的技術人員開會,制定出在40天內運完撤退人員和物資的詳細計劃和具體措施。他以國民政府聯合運輸辦事處主任的身份宣告,經過他實地考察和初步估算,以現有的運力完全可以在40天內完成轉運任務。
但盧作孚強調:大家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即所有公司、輪船、碼頭只聽盧作孚調遣,各單位的人員物資的轉運順序一旦排定,必須堅決執行,服從指揮。至於什麼單位的物資由什麼輪船運輸,何時登船,只聽盧作孚一人安排,要嚴格聽令,決不準自行其是!當他向所有需要運送人員物資的各單位負責人宣布他的轉運計劃和嚴格紀律,並保證在40天內運完壅塞在宜昌的全部人員物資時,全場爆發出一片歡騰,不少人甚至激動得流下了眼淚。人們從盧作孚堅定自信的目光和言語中,看到了希望,人心穩定了,混亂局面改變了。
必須指出的是,面對宜昌如此混亂的局面,面對宜昌如此嚴峻的形勢,面對宜昌如此艱難的轉運任務,盧作孚為什麼還能如此胸有成竹,向大家誇下海口,保證在40天里將全部滯留的人員、物資運出宜昌呢?其中一個關鍵的法寶就是民生公司創造的著名川江枯水期間實行的「三段航行法」。
三段航行法」就是民生公司創造的在長江枯水期間水位下降時保證輪船正常航行的辦法。
長江上游每年從12月初到第2年的2月末,就進入枯水期。這個期間,長江水位大大下降,以致大一點的輪船都不能開進來,只能停航。但是停航,對於航運公司來說,就意味著輪船閑置、經營虧損、人員失業;對於市場來說,由於貨運不暢,就意味著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怎麼辦?盧作孚和民生公司技術人員反復研究,創造出枯水期間不停航的「三段航行法」。
「三段航行法」就是將長江上游宜昌至重慶的航線分為三段,每段根據不同的水位、流速、地形來調整馬力、船型、速度合適的輪船分段航行運輸。
這種航行雖然麻煩一點,運輸成本高一點,但卻保證了枯水期間長江上游的正常運輸和航行。這是中國航運史上的一大創造,顯示了盧作孚和民生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而此時,「三段航行法」又在宜昌大撤退中派上了用場,顯示了神威。
在非枯水期,從宜昌到重慶,輪船上行需要4天,下行需要2天。也就是說,一般輪船往返宜昌、重慶一次需要6天。而當時壅塞在宜昌這么多人,這么多物資,如按照這樣的速度,僅靠當時在宜昌的民生公司等20多艘船,則需要一年時間才能運完。盧作孚當機立斷,下令在40天非枯水期間也採用「三段航行法」,以保證40天內將人同物資全部運出宜昌。
盧作孚決定,除了最重要的物資和最不容易裝卸的笨重、大型機器設備以及重要的軍用物資可直接運往重慶外,其他的物資全部按「三段航行法」辦理。有的物資運到萬縣就返回;有的運到奉節、巫山、巴東就返回;有的甚至只運到三峽峽口就卸下,當天返回。這樣,航程縮短了一半或者一大半,從而贏得了寶貴的運力和時間。
⑹ 宜昌市解放路天橋
如果有什麼事 新聞和報紙上會有的吧
反正
我沒聽說過有什麼
看看 有沒有其他人知道咯
⑺ 從宜昌出發,有兩天時間,適合去哪裡玩
香格里拉 [xiāng gé lǐ lā ]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為「香格里拉」旅遊線路的腹地。從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達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縣城中心鎮,距昆明659公里,乘飛機50分鍾可達。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由於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北端,「三江並流」之腹地,形成獨特的融雪山、峽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景觀,為多功能的旅遊風景名勝區。景區內雪峰連綿,雲南省最高峰卡格博峰等巍峨壯麗、僅中甸縣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達470座峽谷縱橫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峽、瀾滄江峽谷等大峽谷,再有遼闊的高山草原牧場、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慶的自然景觀神奇險峻而又清幽靈秀。
香格里拉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英文SHANGRI-LA的漢語音譯,英語發音則源於香格里拉的腹地的藏語方言。
這里生活著藏、傈僳、漢、納西、彝、白、回等13等種民族,他們團結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飾、民居建築以及婚俗禮儀等傳統習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了各民族獨特的風情。
「香格里拉」一詞,是1933年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在小說《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on")中所描繪的一塊永恆和平寧靜的土地。是個有雪峰峽谷、金碧輝煌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廟宇、被森林環繞著的寧靜的湖泊、美麗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慶卻惟妙惟肖的擁有著詹姆斯· 希爾頓(James Hilton)書中描寫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詞是迪慶中甸的藏語,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環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慶高原就是人們尋找了半個世紀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旅遊小貼士
香格里拉雪山聳峙,草原廣袤,河谷深切,蒼涼的茶馬古道上的許多石門關及滇西奇觀的色倉大裂谷都以其絕紗的景緻向遊人暢開懷抱,在雪山深處,在草原的腹地,林海中的碧塔海、屬都湖、納帕海等無數清幽寧靜深遂神秘的高山湖泊呼喚人們去撩開她們美麗的面紗。香格里拉的精華是梅里雪山,梅里雪山的精華是雨崩村。
⑻ 關於宜昌幾家較大的電玩城的比較
我覺得還是城市英雄好玩些,環境比較好些,別的2家我覺的看都看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