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大了,信託公司是金融公司,一般投資公司只是普通的工商企業;前者需要核發金融牌照才能經營,後者只需要工商備案;前者注冊資本最少3億,後者要求很低,3萬就可以;前者受銀監會監管,後者僅僅受工商局管轄;等等
❷ 信託投資公司的差異
信託投資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無論是在其營業范圍、經營手段、功能作用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諸多的聯系,同時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從中國信託業產生和發展的歷程來看,信託投資公司與商業銀行有著密切的聯系和淵源,在很多西方國家由於實行混業經營的金融體制,其信託業務大都涵蓋在銀行業之中,同時又嚴格區分,故在此以商業銀行為例,與信託投資公司加以比較,其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經濟關系不同。信託體現的是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之間多邊的信用關系,銀行業務則多屬於與存款人或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二)基本職能不同。信託的基本職能是財產事務管理職能,側重於理財,而銀行業務的基本職能是融通資金。
(三)業務范圍不同。信託業務是集「融資」與「融物」於一體,除信託存貸款外,還有許多其他業務,范圍較廣。而銀行業務則是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主要是融通資金,范圍較小。
(四)融資方式不同。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代替委託人充當直接籌資和融資的主體,起直接金融作用。而銀行則是信用中介,把社會閑置資金或暫時不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轉交給貸款人,起間接金融的作用。
(五)承擔風險不同。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在受託人無過失的情況下,一般由委託人承擔。銀行則是根據國家金融政策、制度辦理業務,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存貸資金運營風險。
(六)收益獲取方式不同。信託收益是按實績原則獲得,即信託財產的損益根據受託人經營的實際結果來計算。而銀行的收益則是按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利息,按提供的服務手續費來確定的。
(七)收益對象不同。信託的經營收益歸信託受益人所有,銀行的經營收益歸銀行本身所有。
(八)意旨的主體不同。信託業務意旨的主體是委託人,在整個信託業務中,委託人佔主動地位,受託人受委託人意旨的制約。而銀行業務的意旨主體是銀行自身,銀行自主發放貸款,不受存款人和借款人制約。
❸ 怎樣比較信託公司和信託產品的好壞
信託公司和產品有評級嗎?
信託公司有評級,每年中國信託業協會都會對信託公司做一個A類、B類、C類的排名。
信託產品有風險等級(R1、R2、R3、R4和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類似,信託產品多數為R3),但是沒有評級。
會暴雷嗎?
信託會暴雷。投資都有風險。沒有風險那不叫投資。2020年包商銀行都能變成蒙商銀行。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信託產品作為一種投資產品,自然也會爆雷。
有具體指標判斷嗎?
對於信託公司來說,A類、B類、C類的評級,都有一系列的標准。
評級內容包括信託公司資本實力(Capital Strength)、風險管理能力(Risk Management)、增值能力(Incremental Value)、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四個方面,簡稱「短劍」(CRIS)體系。
資本實力:主要評價信託公司凈資本充足程度及其與業務風險的匹配程度,旨在引導信託公司優化資本結構,合理控制業務發展,確保固有資本充足並保持必要的流動性。
風險管理能力:主要評價信託公司信託業務的風險處置情況,以及固有信用風險資產不良情況,旨在引導信託公司強化「賣者盡責」的經營理念,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防範和化解風險。
增值能力:主要評價信託公司作為專業受託機構對資產的管理能力,旨在引導信託公司通過提高資產運營效率、提供專業化服務,優化收入和成本結構、重視信託主業發展、提升客戶滿意度,不斷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
社會責任:主要評價信託公司作為社會經濟組織對國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公共利益實現、自然環境保護和資源科學利用,以及對利益相關方所應承擔的責任,旨在引導信託公司與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
《指引》本著簡單易行的思路,將信託公司劃分為A(85[含]-100分)、B(70[含]-85分)、C(70分以下)三級。
資本實力板塊(28分):包含凈資本(9分)、凈資本/風險資本(13分)、凈資本/加權信託風險項目規模(6分);
風險管理能力板塊(36分):包含信託項目正常清算率(16分)、信託項目風險化解率(10分)、固有信用風險資產不良率(10分);
增值能力板塊(26分):包含凈資產收益率(7分)、信託業務收入佔比(6分)、營業費用收入比(6分)、人均信託凈收益(7分);
社會責任板塊(10分):該指標主要針對社會價值貢獻度(10分)。
但是這個評級排名都沒對外公布過。要想了解各家信託公司評級,只能等信託公司自己在官網官宣。但是這有個問題,得了A的信託公司可以宣傳一波,得了B和C的信託公司那就不好意思宣傳了。還有些得了A的信託公司,也不一定會在官網官宣,因為這類信託公司呢網路建設不一定好,但是它業務做得好。
這個排名有用嗎?有用,但是這不能成為評價一家公司的核心指標。因為現實中就有去年得了A,今年全暴雷的信託公司。
關於爆雷的問題太大。而且原因很多,需要單一產品單一分析原因,不好展開。需要明確的是,你需要一位盡職的投資顧問,需要一位除了了解他自家產品之外,還要對行業里另外67家信託公司的產品有一定了解的投資顧問。
❹ 基金公司和信託公司有什麼區別
簡單是說 最大的區別
基金公司發新基金需要通過證監會審核獲批方能發行。說白了就是公募。
而信託公司發行的理財項目類似私募。
二者均習慣性與券商合作。
❺ 投資咨詢公司和信託公司的區別
簡單的來說,投資咨詢公司是做咨詢服務的,俗稱顧問,就是給客戶提供分析、研內究類的容服務,簡單的說就是給你出謀劃策的,一般投資咨詢都是證券類的,投資咨詢服務對客戶的收益可能會有預測,但根據法律規定是不會給你保證的(敢說保證收益的100%是騙子,直接報警)。信託公司,簡單的說,就是拿了你的錢替你理財的,這個錢是專門投到某個信託項目里的,按照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雖然信託都是有預期收益率,但是也是不能給你保證收益,不過信託有剛性兌付的好處,從目前來說呢,還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理財方式,不過信託的起點比較高。
以我六年證券公司的從業經驗,如果你有大量資金要投資,找信託公司比找投資咨詢公司靠譜的多,不過現在找信託項目,不能光看預期收益,也要看項目的好壞,擔保公司和擔保物的價值。房產項目,地方政府擔保的基建項目,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
❻ 如何投資信託公司
信託公司的股東背景包括地方政府背景、央企國企、金融機構和民營企業四類。
根據《信託投資管理辦法》規定,成立信託公司要遵循以下條款
第 十一 條 設立信託投資公司,應當採取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
第 十二 條 設立信託投資公司,必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並領取《信託機構法人許可證》。
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信託業務,任何經營單位不 得在其名稱中使用「信託投資」字樣,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 十三 條 信託投資公司的設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公司章程;
(二)有具備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入股資格的股東;
(三)具有本辦法規定的最低限額的注冊資本;
(四)有具備中國人民銀行規定任職資格的高級管理人員和與其業務相適應的信託從業人員;
(五)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信託業務操作規則和風險控制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安全防範措施和與業務有關的其他設施;
(七)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和信託市場的狀況對信託投資公司的設立申請進行審查。
第十四 條 信託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3億元。
經營外匯業務的信託投資公司,其注冊資本中應包括不少於等值1500萬美元的外匯。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信託投資公司行業發展的需要,可以調整設立信託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❼ 怎麼比較信託產品
信託產品看來起來要素很多,包括了自項目,期限,收益,信託公司等。但是現在有很簡單的方法,總結起來也不過幾點:
1、不要投資礦業和藝術品。礦業價格下跌厲害,藝術品價值變動太大。
2、不要投資看起來很美的產品,看起來收益高的嚇人,就往往是風險大的嚇人。
3、找央企的信託公司,如華潤、中信等,央企起碼牌子大,能規避一定風險。
❽ 單位信託公司和投資信託公司的區別
「單位信託公司」實際上是基金公司。
「投資信託公司」實際上是投資公司。
❾ 怎樣進行信託投資有哪些較好的平台么
信託投資先看你的投資取向,比如政府類 地產類 工商企業類 等等~找適合你自己風險控制的內方向做,然後就是容具體的產品,比較收益和風控措施,這些來保證您的本金利息安全,當然如果有專業人士給你建議就更好了,而這個就是第三方理財應該做的。
信託現在主要在 信託公司 銀行 第三方理財公司 證券公司 這幾個地方有銷售,從歐美等成熟國家來說,第三方理財未來會是客戶選擇產品的最優選擇,因為好的三方公司以客戶為重點,能夠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好的平台有:恆天財富 諾亞財富 宜信財富等~這些你可以去網上了解。
希望能幫到您
❿ 投資者在眾多信託產品和公司中如何做出選擇
在經歷較長時間的野蠻生長後,信託行業在近期展現出較為克制也更為規范的發展態勢。
近幾個月,高位猛漲的房產信託逐步降溫,行業監管愈發嚴格。除此之外,資管新規的落地也成為了行業調整的重要驅動力。對於信託公司來說,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探索業務轉型成為當務之急;另一方面,這也要求信託投資者們更加謹慎和理性,深入了解信託行業,告別「閉著眼睛買信託」的「躺贏」模式。
投資者到底如何更科學地挑選信託產品?本文將從選擇信託公司、信託產品、發行渠道、底層資產等方面為您提供建議,讓您擺脫信託投資的誤區,避免投資「踩雷」。
04靈活挑選發行渠道
信託公司、券商、銀行以及第三方理財機構,都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發行渠道。在渠道取捨中,我們應該學會靈活選擇。
有些投資者考慮到銀行在我國經濟中的顯著地位,會單一選擇銀行渠道購買信託。但銀行並不承擔產品的風險責任,這一點需要投資者提高警惕。
同時,資金充裕、資源較多的專業代銷信託產品公司也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幫助投資者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通過改變過去的一些投資方式和選擇,聰明的投資者們會洗練出更為科學理性的投資模式,而這也將成為整個信託行業的關鍵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