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把理財收益最大化呢
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這是金融市場亘古不變的定律。
一、風險的本質是什麼?
有人說,風險就是虧錢,這樣的解釋並不準確:風險的本質是波動。如果是零風險,這就意味著沒有波動,也就是一條直線。
無風險示意圖
風險示意圖
從圖中,你可以看到,在A到C同樣的時間段里,我們分別持有無風險的資產和有風險的資產,後者為我們帶來的收益一定會更高。我們可以總結出:
第一,有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會虧錢,有風險僅僅意味著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承擔資產價格的波動。
第二,如果投資的資產長期來說是上漲的,而且自己在賣出時點的選擇上有足夠的靈活性,不會在虧損的時候被迫賣出,投資是必然賺錢的,而且賺的一定比在同時期去持有無風險的資產要高。
二、小王的投資選擇
小王在2016年元旦許願,2017年元旦要為自己買一部蘋果手機,但在這一年中他希望所攢的錢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投資,產生一些理財收益。數據顯示,長期來看,股票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超過10%,而貨幣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是3.5%,請問,小王應該如何選擇?
從圖中可以看到,小王理財的起點是A點,由於股市是有波動的,所以短期內跌到比A點低的位置是很正常的。如果在這時候,也就是圖中的B點,小王的投資期限到了,小王就不得不在虧損的狀態下賣出股票基金。但是,如果投資期限比較長,小王只要再等等,等到圖中的C點再賣出,小王就能獲得一個不錯的收益,這個收益一定會比投資貨幣基金高。
所以,如果你的投資周期小於投資標的波動周期的話,很有可能在你投資周期結束,你需要用錢的時候,你的投資標的正好處於低谷。就算你知道投資標的以後會漲回來,你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三、如何把投資理財收益最大化
綜上可以得出,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就要承擔更多的風險。但僅僅承擔更高的風險並不能保證我們獲得更高的收益,我們還需有足夠的時間能等到收益實現的那一天。因此,如果想把投資收益最大化,需要做三步:
第一步,確定自己的「投資期限」;
第二步,評估哪些資產可以在自己的投資期限里實現收益,這些資產被稱為「可投資標的」。在「可投資標的」中選擇預期收益最大(往往也是風險最大)的資產。
第三步,評估「可投資標的」在投資期限內的最大潛在虧損,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去選擇預期收益最大的資產。
1.什麼是「投資標的」和「可投資標的」
答:投資標的是具體的投資選擇,比如基金、股票、債券、理財產品等。在自己的投資期限里可以實現收益的資產被稱為「可投資標的」。
2.如何確定「投資期限」
一般來說,理財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有具體目標的,比如為孩子攢教育基金,為自己攢養老金等等;另一類是沒有具體目的的,唯一的目標就是保值增值。
對於第一類,由於目的明確,投資期限自然也是明確的。
對於第二類,就只能預估一下。預估時,你需要注意:(1)投資期限是動態的,很多情況下,需要用錢的時間點是固定的,因此「投資期限」會不斷變動,我們需要根據最新的「投資期限」去持續評估投資策略是否合適。(2)可以以7年為上限,從數據來看,如果「投資期限」超過7年,所有的資產類型都會被納入到「可投資標的」中。
3.如何確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這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建議你不要問自己可以承受百分之多少的虧損,而是應該把百分比換算成絕對值,比如投資10萬虧損1萬你能不能承受。換算成絕對值,再對自己的風險承受力做評估,往往會更加准確。但絕大部分人對自己其實並不了解,就算事前對自己的風險承受力做了評估,當風險真的來臨時,親眼看到賬戶的虧損,很多人還是會受不了。因此,事前的風險評估並不是完全靠譜的。
你可以通過學習,使自己變得更加理性。絕大部分情況下,投資最重要的不是別的,是心態,很多的投資虧損都是心態失衡造成的。關於如何練就健康的投資心態,我們以後詳細說。
―――總結―――
更多精彩請關注頭條號「權二爺說事」
⑵ 工薪族如何理財收益高
現在P2P真是火,連我媽都被線下的拉客的說動的。 據說搜易貸是搜狐投資
⑶ 怎樣理財收益最大這幾個方法可提高你的理財收益
、銀行定期
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銀行定存是最安全的。現在銀行一年定期利率大約為1.5%,那麼1萬元放在銀行,一年後的收益就是150元。當然,定存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另外,現在銀行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定存的利息多少,完全由銀行自己決定。所以存款沒必要只盯著大銀行,可以挑一些城商行或者中小型銀行,這些銀行上浮力度相對大些。
2、國債
國債的優點太多了,門檻低,只要100元就能買;安全性高,發行主體是國家;最重要的是,在其他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集體走下坡路的時候,國債卻很「抗跌」。以4月10號發行的電子式國債為例,3年期收益率為4%,5年期為4.42%。那麼以3年期國債為例,買1萬元的國債,一年可以收益400元。不過,國債提現支取要支付0.1%的手續費。所以,國債作為長期投資,一般不建議提前兌取。
3、互聯網寶寶
不僅僅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下降,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持續在下滑。但是其低門檻、低風險、高流動性等優點還是很多人對它放不下。
4、股票
1萬元本金的小散在股市中也並不少見,除了購買一些高價股會受到限制,1萬元是可以買賣股票的。當然,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假如你是新手,還是不建議炒股,因為風險太高,且耗費時間和精力。如果一定要炒,記住用來炒股的資金最好控制在總投資資產的20%以內。
5、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具有很多的優點和好處,股神巴菲特一直極力推薦指數基金。跟蹤指數的基金不容易受到單只股票波動的影響,個別股票的下跌對指數基金的收益影響並不太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規避了這類風險。
6、投資自己
投資的成本不單單是金錢,還有你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這些時間和精力都要算成機會成本。如果因投資活動而影響了工作或學習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如果把這些精力用在學習上,個人會成長的更快。投資也包括身體投資,感情投資和知識投資,把這1萬元花費在學習上,用讀書、考證等方法來提升自己。記住,最好的投資方法就是投資自己。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更具有競爭力,讓收入漲得更快,持之以恆地「投資自己」,也能夠產生「復利效應」,進而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⑷ 家庭怎樣理財,收益最高。
想理財,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理財???
理財即對於財產(包含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知識產權)的經營。多用於個人對於個人財產或家庭財產的經營,是指個人或機構根據個人或機構當前的實際經濟狀況,設定想要達成的經濟目標,在限定的時限內採用一類或多類金融投資工具,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達成其經濟目標的計劃、規劃或解決方案。在具體實施該規劃方案的過程,也稱理財。
看你適合哪個方式?
二、什麼是理財 ?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了解了理財的含義後,就是設定自己的財務目標了
短期財務目標(3-5年):
進修?結婚?買房?買車?或者一些其他財務目標
中期財務目標(10-20年):
孩子的教育金生活費需要多少?雙方父母醫療和贍養費用?
長期財務目標(退休後):
退休後,需要多少錢來享受老年生活?
想達到什麼樣的一個生活水平?
設定好自己的財務目標後,再來選擇用適合的金融工具來一步步實現它
只能簡單給你說一說理念性的東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想要制定一款完善的理財方案,還需要溝通很多的
ps:建議你現在還是學習和工作為主,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收入,才是最好的理財
閑余時間,可以學習些基本的金融知識,嘗試性的進行一些投資
⑸ 如何理財才會收益最大
理財產品過多,若想收益大無非就是風投產品,看你資金量的大小選擇的。
⑹ 40萬怎麼理財收益最大
個人理財來選擇正規大平台很重自要,獲得安心收益同時能更好的保障資金安全。度小滿理財就是原網路理財,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和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度小滿理財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此條答案是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點擊測額最高可借20萬。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滿易貸最低日息0.02%起,借款1萬元利息最低每天2元,息費透明,最快30秒審批,最快3分鍾放款,支持提前還款。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
⑺ 怎樣理財收益高
可供投資者選擇的高收益理財有:股票、期貨、期權,預期收益率可專高達20%;P2P理財產品屬,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高達10%以上;信託、債券基金,預期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但高收益的同時也有虧本的風險。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著如何通過理財,讓自己賺到更多的收益。但是,我們似乎走入了一個誤區,一味的想要讓本來就不多的錢,讓它翻番,甚至是大賺特賺,這,就有些不合理了。
當理財久了才會發現,什麼所謂的收益率都不重要,對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保住本金。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購買最保險的定期理財產品,每年也會有4%的收益率,而如果為了求高收益而炒股或者說購買其它期貨投資,最終收益有可能為負,而非為正。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或許不是求收益率,而是想著細水長流。這樣的話,每天都能有幾塊錢、幾十塊錢甚至是幾百塊錢進賬,不香嗎?當然了,這里所謂的幾塊、幾十塊以及幾百塊,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有多少本金。本金數量的不同,收益自然會有高有低。
老實說,目前很多普通人都開始涉足理財領域了,這是好現象。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提,那便是我們在理財之前,先糾正自己一定要在裡面賺到大錢的這種想法,不然,最終吃虧的肯定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