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大笨象融資

大笨象融資

發布時間:2021-04-03 09:05:02

Ⅰ 增發A股原股東配售上市

1、增發a股法人配售上市的解釋:
股票增發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資金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
2、股票增發的范圍:
上市公司股票增發,英文為spo(secondary
public
offering
),即發行新股,也稱增加發行。spo常見的種類包括:1、供股發行;2、可轉換證券;3、認股權證;4、配售;5、股票細拆;6、資產拆分上市;7、子公司分拆。可分為:1、一級成熟發行(primary
seasoned
offering):成熟的公募發行(seasoned
public
offering)上市籌措資金;2、二級成熟發行(secondary
seasoned
offering):發起人股東將持有的股份由承銷機構認購後向社會公眾發售。
3、產生影響
增發股本帶來的是直接對於每股收益的稀釋,在林奇、費雪以及巴菲特、格林厄姆的眾多大牛書籍里都有講到,並且我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同樣陷入困境的兩家公司,一家公司是在低迷期回購股票,一家公司是在困境期增發股本,等行業復甦以後,回購股票的公司股價會快速回升,因為每股收益上來的很快,而熱衷於增發的公司,卻像拖著一隻大笨象一樣,再也回不到原來的輝煌。」

Ⅱ 深發展A、浦發銀行可買了嗎

銀行股?
我多年不碰了!
垃圾股!
沒前途!

Ⅲ 配股是什麼意思啊就是增發嗎

配股是指向原股票股東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配售一定數量新發行股票的融資行為。配股不是增發,配股和增發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增發主要是針對原股東或者是所有投資人,但是配股只能是原股東。
(3)大笨象融資擴展閱讀: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再融資的基本方式有配股和增發兩種,其中配股在1999年7月以前是主要方式。
《關於做好上市公司新股發行工作的通知》指出,上市公司申請配股,除應當符合《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外,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依據。
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除應符合《辦法》的規定外,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且預測本次發行完成當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6%。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配股
網路-增發配股

Ⅳ 港股操盤指南的圖書目錄


前言
了解港股市
第一講港股市場發展簡史
一、港股市場發展的幾大階段
附1:1968年或以前掛牌上市的港股公司
二、港股市場近50年走勢回顧
第二講股票指數與股指期貨
一、恆生指數和分類指數
二、股指期貨簡介
附2: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區別
第三講港股市場的上市公司構成
一、按市場概念分類
附3:紅籌股與H股的誕生
附4:紅籌股與H股的壯大
附5:紅籌股和H股在香港主板市價總值
附6:紅籌股和H股在香港創業板市價總值
附7:細價股的多個側面
附8:如何選擇優質低價股?
附9:港股市場20種成交最活躍的股份
二、主要行業股構成及分析方法
附10:超級大笨象——匯豐控股
附11:香港股王——宏利金融公司
附12:香港本土八大財團
附13:香港本土之外的六大財團
第四講香港股市監管架構
一、交易和監管機構
附14:香港上市公司條件
二、港股市場的監管架構
三、近十年來港股市場監管政策的演變
港股交易實戰
第五講香港主板主要交易品種
一、股票和基金
附1:指數基金與傳統基金的區別
二、渦輪(認股權證)
附2:權證(期權)與期貨的區別
附3:如何通過引申波幅比較兩只認股權證?
三、牛熊證
附4:港股分類證券市價總值及成交額
附5:香港股市的證券代碼特點
附6:香港交易所現貨市場中股票收市價的計算方
第六講港股市場的主要投行和經紀商
一、主要投行及經紀商
二、股票估值與評級方法
附7:美國投資銀行評級
附8:受歐洲和香港法規監管的投資銀行評級
附9:各機構股票評級釋義
第七講港股投資者結構
一、外資機構佔主導地位
附10:被國際投資界命名的「摩根震盪」
附11: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暗算」中國移動,郎咸平舌戰世界十大投行
附12:瑞銀的「神華門」鬧劇
二、小股莊家專心炒作小市值股票
附13:先科國際案
第八講港股交易系統和規則
一、港股交易系統AMS/3
二、港股投資程序
三、港股交易規則
四、港股交易費用
五、港股交易的結算與交收
附14:渦輪和股票交易規則的不同
附15:內地放寬資金境外投資時間表一覽
六、港股市場資訊查詢
附16:港股公司停牌、復牌有何規定
港股與A股的區別
第九講港股與A股的主要區別
一、交易規則不同
附1:「孖展」(融資)、融券主要方式
附2:「孖展」(融資)交易的監管
附3:融資交易的收益與風險
二、投資理念不同
附4:中國鋁業A股上市後與H股的迥異走勢
附5:大比例送配利空
附6:港股申購新股中簽率高
附7:判斷港股上市公司價值的五大因素
附8:港股與A股價格及市盈率比較
附9:港股市場50家市價總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附10:港股市場20種成交最活躍股份
附11:內地與香港股市部分術語對照
第十講 影響港股的幾個關鍵宏觀因素
一、本港經濟增長狀況
附12:香港本地經濟指標
二、聯系匯率與香港利率
附13:「911」事件重挫港股
三、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
四、政治因素
附14:港股與美國股市的聯動性
附15:影響美國股市的20個重要指標
附16:CEPA和香港股市
附17:美國次貸危機及對國際金融機構的影響
第十一講 直接影響股份趨勢的幾個市場因素
一、新股公開招股的認購倍率和凍結的資金量
二、股票沽空數量、指數期貨的遠期價格
三、利率波動
四、匯率變化
「港股直通車」背景下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第十二講 價差產生套利機會
一、套利的概念及其產生原因
附1:A+H股溢價排行
二、常用的幾種套利方法
第十三講 資金推動港股高估值機會
一、因港股直通車直接受益
附2:港股主要上市券商業績增長情況及股價
二、A+H股:因A股高定位影響H股上漲
附3:擬A股上市的紅籌股
三、中小上市公司的價值有待發現
附4:港股市場上最近5年業績表現平穩的10家中小公司
四、國際性藍籌公司重新定位
附5:中國人壽瘋狂「三周半」
附6:未來港股收益強於A股
第十四講 不能的港股投資風險
一、做空風險
二、匯兌風險
三、信息不對稱風險
四、國際化市場風險
五、新股跌破發行價風險
附7:香港股市歷次危機
附8:1997年香港金融危機來龍去脈
港股投資策略和技巧
第十五講 投資基本面前景和港股直通車以外的投資機會
一、港股基本面解讀
附1:港股直通車大事記
二、專業機構預測
三、港股直通車以外的投資機會
四、港股投資12計
附2:香港股市中的典型投資成功案例
第十六講薪股申購面面觀
一、注意白表和黃表的區別
二、新股也有投資風險
三、新股申購策略
第十七講權證投資策略
一、挑選認股權證的基本步驟
二、止損至關重要
三、權證操作策略
四、不同市況下的投資策略
第十八講利用期揩期貨套翻技巧
一、期指與現貨組合套利以及不同期指組合套利
二、期權及期貨組合套利
參考資料

Ⅳ 我憑什麼為美國人買單

買單?
怎麼全世界頂尖的銀行家都被美國次貸給涮了?這些銀行家可不是常人,他們差不多管理了地球上70%的錢,他們是地球上最懂得投資風險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把錢存到他們那兒,讓他們替我們管錢;我們不知道怎麼投資,他們替我們選擇股票;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每年才能賺到普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

我們都懂得「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的道理,專業高手偶爾犯錯誤誰都能原諒,可是美國這個次貸讓全世界銀行界專業高手一起都濕了鞋,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Ⅵ A股增發A股是什麼意思

股股票增發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
增發股本帶來的是直接對於每股收益的稀釋,在林奇、費雪以及巴菲特、格林厄姆的眾多大牛書籍里都有講到,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同樣陷入困境的兩家公司,一家公司是在低迷期回購股票,一家公司是在困境期增發股本,等行業復甦以後,回購股票的公司股價會快速回升,因為每股收益上來的很快,而熱衷於增發的公司,卻像拖著一隻大笨象一樣,再也回不到原來的輝煌。」

Ⅶ 配股是什麼意思啊就是增發嗎

不是。配股是指向原股票股東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配售一定數量新發行股票的融資行為。股票增發配售是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
1、配股權
配股權是指當股份公司為增加公司股本而決定發行新的股票時,原普通股股東享有的按其持股數量、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認購一定數量新發行股票的權利。配股權實際上是一種短期的看漲期權。
2、
配股價格
配股一般採取網上定價發行的方式。配股價格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協商確定。
3、配股條件
上市公司向原股東配股的,除了要符合公開發行股票的一般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1)擬配售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總額的30%;
(2)控股股東應當在股東大會召開前公開承諾認配股份的數量;
(3)採用證券法規定的代銷方式發行。
(7)大笨象融資擴展閱讀
特點
配股的一大特點,就是新股的價格是按照發行公告發布時的股票市價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確定的。所折價格是為了鼓勵股東出價認購。當市場環境不穩定的時候,確定配股價是非常困難的。
在正常情況下,新股發行的價格按發行配股公告時股票市場價格折價10%到25%。理論上的除權價格是增股發行公告前股票與新股的加權平均價格,它應該是新股配售後的股票價格。
產生影響
增發股本帶來的是直接對於每股收益的稀釋,在林奇、費雪以及巴菲特、格林厄姆的眾多大牛書籍里都有講到,並且我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話「同樣陷入困境的兩家公司;
一家公司是在低迷期回購股票,一家公司是在困境期增發股本,等行業復甦以後,回購股票的公司股價會快速回升,因為每股收益上來的很快,而熱衷於增發的公司,卻像拖著一隻大笨象一樣,再也回不到原來的輝煌。」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配股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增發

Ⅷ 如何理解港股 A 股化的趨勢

悄悄進行的大變革: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

港股那點事02-03

古人雲 " 風起於秋萍之末 ",又雲 "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很多大的變革都是有一個不起眼不經意的開始,後來才發展到浩浩盪盪不可阻擋。如果不在一個宏大的視野去審視我們所處的大環境,而是過多糾結於細節,我們就不會得到一個對於環境的正確認識。

中國股票二級市場正在悄悄進行不可逆的結構性大變革,格隆匯會員黃超(作者公眾號:知機語)將此總結為港股 A 股化,A 股港股化。在此,借格隆匯的平台把自己的觀點分享給各位做投資的朋友。

港股 A 股化

港股的投資者構成在從前是歐美機構投資者主導,來自內地的投資只佔少數,而近年開通的滬港通和深港通讓港股的投資者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

根據港交所的數據,2008 年內地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的交易佔比是 3%,2009 年至 2012 年這個比例都是 4%,2013 年和 2014 年是 5%,2015 年內地投資者佔比是 9%,市場人士預計,2016 年將上升至 20% 左右。

根據香港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志華的說法,滬港通開通後,內地投資者佔比是在加速上升的,尤其是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預計未來內地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的佔比每年至少提升十個百分點。隨著內地投資者對於港股市場逐步熟悉,未來 3 年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中,內地投資者佔比有望從目前的不到 20% 上升至 50% 到 60%。

資金的投票必然帶來它的偏好和估值邏輯,"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強大的實力是任何高明的技巧也對抗不了的。滬港通和深港通是機制的設立,好像不同高度水槽之間的導管,由於估值水平不同引發的大資金的緩慢流動最終會導致總體水平的動態均衡。據統計,從滬港通 2014 年 11 月 17 日開通以來,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累計達到 3828.57 億元,而從香港北上的資金合計只有 1265.87 億元,南下資金是北上資金的 3.02 倍。國內資金最終會取代現在的歐美資金,奪得港股市場上的話語權,這個趨勢不可阻擋。

國內資金實力的增強增加了港股估值邏輯的 A 股色彩,這種力量在中小市值公司和大市值公司上都有體現。

A 股 3000 多家上市公司,分析師有數千人,平均一家公司數個分析師,每個公司的價值都得到充分研究。而港股有近 2000 家上市公司,港股分析師才幾百人,遠遠不能做到全面覆蓋。很多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沒有分析師覆蓋造成價值發現功能不能充分發揮。

港股有不少小而美的小市值公司,它們根植內地,因為市值小、覆蓋成本較高而長期被歐美機構投資者忽視。但如果它們報告的業績優良很容易被各路資金追捧,股價也會有很好的表現——它們是待發掘的金礦。

所以現在也有不少國內分析師開始覆蓋港股公司,畢竟其實市場聯通的橋梁已經建好,港股市場已經和國內市場融為一體。港股中還有一些公司是 A 股缺少的標的,如科技股,賭博股,殯葬股等,它們對國內投資者有很大吸引力,更容易受到國內資金的影響。

對於大市值公司,同一個上市公司在兩地的價差也會因為港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而有縮窄趨勢。AH 溢價指數是追蹤同一家上市公司的 A 股和港股價差綜合水平的指數,指數高於 100 說明 A 股更貴,指數低於 100 說明港股更貴。

在 15 年 A 股牛市前它曾長期低於 100,也就是普遍來講同一家上市公司港股更貴;但 15 年牛市之後它就一直保持在高於 100 的位置,最高曾到 150,最低 118,一直維持 A 股比港股貴的態勢。

由 AH 溢價指數十年的歷史來看我們也發現在 07 年和 15 年 A 股大牛市中,AH 股的溢價迅速攀升,說明 A 股受情緒化影響更多,價格偏離價值的程度更高;而牛市過後在更長期的時間內它們的價差都比較小,基本是在 100 上下浮動。

(十年恆生國企指數,綠色線為市凈率)

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在筆者之前的文章《機會十年一遇——港股的巨大投資價值不可錯過》里做過介紹,包含的都是很優質的大型企業,大部分比重是在金融股,用 PB 估值更合理。觀察十年的估值區間可以說,這樣的估值是處在一個非常低估、非常吸引的區間。

港股如此低估的原因除了外界對於處在困境中的中國經濟的擔憂,還有一個因素是擔心人民幣貶值。

大多數市值的港股上司公司主要收入都來自中國內地,盈利以人民幣計價,而卻以錨定美元的港幣交易。如果人民幣大幅貶值,那麼以港幣計算的利潤會大幅減少。但這些因素已經被計算在現在的價格里。已經眾所周知的風險不是真正的風險,如果實際結果沒有預期那麼糟糕,反而這個預期差會提供一個不錯的回報。

筆者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回暖、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外界疑慮的逐漸消除,未來港股會有很大機會。兩地市場的融合和港股投資者結構的變化會讓港股變得越來越像 A 股。

A 股港股化

A 股滬深交易所在牛市頂峰時創造了日交易額破兩萬億的人類歷史上的空前記錄,而作為對比,港股一直被詬病缺乏流動性。筆者相信,隨著未來 A 股注冊制的放開、退市制度的成熟,這種超高的換手率和流動性將成為歷史,很多中小股票也將陷入流動性匱乏的窘境。

A 股的注冊制正在悄悄進行。最近在達沃斯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說," 盡管去年 IPO 數量創新高、再融資體量很大,但仍有 600 多家公司在排隊等候上市。這一方面說明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發展機會非常大,但這也說明中國自身的改革還不到位,如果改革夠好的話,IPO 排隊不應該這么長,中國證監會還面臨很多任務。"

A 股是國家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工具,最開始中國設立金融市場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融資解困,現在則是給實體經濟輸血。讓投資者的財富得到保值增值不在國家考慮問題的優先方向。

據媒體報道,2016 年中國股市 IPO ( 首次公開募股 ) 家數和融資額創近 5 年來新高,再融資規模也創歷史新高。2017 年 1 月以來,滬深股市新股發行速度保持在每周 12 家左右。有觀察家預測 2017 年上市公司將會超過 400 家。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管理層意在維持或提高新股發行速度,減少排隊企業,加快給實體經濟輸血的目的昭然若揭。

因為中國是審批制發行新股,新股發行定價不能超過去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每股凈利潤的 23 倍,而 A 股股票大多數的交易價格都遠遠超過 23 倍市盈率。

所以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IPO ( 首次公開發行 ) 只是取得 A 股入場的一個門票,需要盡量少地以如此低的價格發行新股,在拿到上市地位和融資便利之後的增發或者減持過程中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股票。所以中國上市公司真正上市完成是在公司完成了增發之後。這種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了 A 股上市公司增發配股融資金額大大高出首次公開發行的融資金額。

據東方財富 Choice 數據顯示,自 2016 年以來,A 股新股發行約 300 家,首發募集資金規模為 1865.36 億元,平均每家募資約 6.22 億元。而上市公司通過定增、配股募集的資金約為 2 萬億元。具體來看,A 股自 2016 年以來實施了 855 次增發,合計募集資金約 1.97 萬億元,平均每次增發募資金額超過 23 億元,合計發行費用超過 160 億元;同期,配股家數為 11 家,募資總額 298.51 億元。上市公司再次融資的規模超過首次募集資金規模的十倍以上。

A 股加速 IPO 乃至向注冊制發展還必然帶來更嚴格的退市制度。再過幾年 A 股將擁有 5000 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加上超過 10000 家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國股市的規模站到了世界巔峰。

吐故納新是自然界的真理。美股在十年裡退市了上萬家上市公司。A 股將來改革的方向也將是在打開進入的門的同時也打開出去的門。殼股、爛股炒作將會逐漸成為歷史。只要業績好,不愁沒辦法上市;同理,如果業績太差,退市也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A 股上市小市值公司稀缺的邏輯不復存在,反而高估值藍籌股是稀缺的,並且它們很大的市值和很好的流動性能提供流動性溢價,可以讓保險資金、養老資金等大資本有比較大的回轉空間。低估是王道,我認為 A 股的低估值藍籌股未來會有比較大的投資機會,而高估值的小市值股票可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驗證業績,消化估值泡沫。

去年開始還有一個現象是以保險資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的崛起,這裡面暗含著 A 股投資者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變化。A 股從前是散戶主導的市場,而現在攜萬億天量資金的保險資金、養老金、公募私募等專業投資者已經開始逐漸主導 A 股市場。

從前萬科是個大笨象,市值大、成長低,不受散戶青睞,但它擁有強大的品牌、優秀的管理團隊,還有高分紅低估值的股票,因此受到保險資金和恆大等戰略投資者的青睞也不難理解。

和港股一樣,A 股同樣在經歷著結構性的變化。上市公司寬進寬出,中小市值股票因數量眾多而缺乏流動性,而大型藍籌股擁有流動性溢價。同時機構投資者將主導市場邏輯,A 股終將進行成人禮。

機會在港股

筆者相對於國內市場更喜歡港股市場,原因有三:

一、估值低,分紅高,便宜是王道。

二、是沒有扭曲的自由市場,沒有操盤的國家隊,也就是潛在的數萬億的空頭。

三、沒有大量等待融資減持的企業,它們也是潛在的空頭。

未來不確定性依然很多。港股雖然在低估區間,但也可能繼續維持現有甚至更低估的水平很長一段時間。適合的投資方法是定投,即定期投資固定或不固定數額的資金到股票里。股票在短期的波動是不可預測的,那麼長時間的定投可以平均買入成本,化解買入成本過高的風險。

筆者認為對於大多數普通人,根據指數估值水平定投指數是最好的投資方式,長期來看這樣的表現會超越大多數散戶甚至專業基金。

閱讀全文

與大笨象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