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丁克家庭理財

丁克家庭理財

發布時間:2021-04-05 14:13:05

A. 丁克家族怎麼養老

當「丁克」的概念剛傳入中國時,許多高學歷高收入者紛紛被它吸引,加入丁克一族。如今,20年過去了,曾經誓為丁克的家庭過得怎樣?為此,我們回訪了一批老丁克。有趣的是,幾乎沒有一位說後悔的。他們的養老計劃也許對新丁克有借鑒作用。

選擇「丁克」原因多
出生於50年代中期的張某和妻子李某屬於國內早批的丁克家庭。張某自己是公務員,妻子是老師,目前雙方都已退休。因為兩人都是公職人員,所以養老金的返還比例較高。不過,他們並非僅依靠養老金來維持晚年生活。他們目前共同經營著一家廣告公司,公司效益雖然不錯但很費心力,因此兩人已經開始著手將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來打理,以保證能擁有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關於為什麼會選擇成為丁克一族,張某表示:「之前是不想要孩子,後來想要的時候不能要了。當然,以前會有晚景凄涼的擔憂,真的到了現在,反倒是覺得還好。」在他看來,之所以不擔心兩人養老問題,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收入還是完全可以維持養老的」。
事實上,夫妻選擇丁克模式的理由很多,比如夫妻雙方以事業為重,不願意讓孩子影響自己的工作;對傳統結婚必須生子觀念有自己想法,例如全新的婚戀觀、家庭觀、生育觀,因此拒絕「第三者」(孩子)插足;受經濟條件的制約,認為自己現在的工作還不夠穩定,希望能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相信社會保障功能的進步,認為「防老」未必非得「養兒」,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由社會來承擔等等。
來自東北的陳晨今年已42歲,他和妻子也選擇了當丁克一族。陳晨對記者表示,自己丁克的想法起源於他的初中生活。陳晨出身在多子女家庭,一個哥哥四個姐姐,這樣的大家庭並沒有給他帶來應該有的幸福。「如果我的父母沒有生這么多的小孩,我會在人生中得到更多,會更有前途。」由於兄弟姊妹多,上初中時陳晨的家庭生活十分艱難,那時候的他便開始萌生未來不要孩子的想法。
提及養兒與防老的關系,陳晨稍微沉默了一下:「其實就我們的現狀而言,有沒有子女,養老都不是什麼問題。子女真正能給我們帶來的可能是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至於讓他們養老,還真的不需要。」
「丁克」家庭如何選擇養老方式?
事實上,隨著社會觀念的逐漸轉變,養老服務的加速完善,丁克家庭的養老規劃也有了許多選擇。現在越來越多的無子女老人將養老希望放在「機構養老」,2013年7月《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的施行,使得無子女老人難住養老院的困局「部分破冰」。不過,無子女老人想要入住養老院,需由親屬、單位、街道提供的擔保,並且對於這些老人,多家養老院還表示會重點審核他們的收入是否足以支付入住費用。
為了確保晚年生活能夠有所保障,丁克家庭應妥善購買商業健康醫療保險。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沒有子女的老年人來說,身體健康得到保障是養老最應該優先考慮的問題。嘉豐瑞德理財師表示,老人為自己購買合適的醫療健康保險,不僅能保障未來兩人的健康狀況,同時也降低家庭的資金風險。

同時,許多丁克家庭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有的或許擁有不止一套房產。因此,以房養老也是丁克家庭可以考慮的一種手段。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也表示,目前我國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以家庭養老為主,以房養老作為政府養老的補充部分,適合擁有兩套或兩套以上房產的,無子女或者不涉及遺產繼承問題的老人。

B. 80後丁克家庭消費特點分析,筒紙們,求給力啊

丁克是指夫妻均有收入,但沒有小孩。丁克家庭的成員一般夫妻雙方都有收入(大多是較高的收入)。按照有關數據顯示,我國丁克家庭98%集中在城市,其中家庭成員學歷構成100%都是大專以上,目前全國丁克家庭已經達到60萬以上。換言之,文化層次越高成為丁克家庭的比例也就越高。為什麼丁克家庭會得到「知識分子」的推崇呢?

本報記者從丁克家庭產生的經濟文化背景、丁克家庭的消費、丁克家庭的理財等方

面對當今的丁克家庭進行剖析,為讀者展現一個生動的丁克群體。如今的社會越來越寬容,每個人的選擇也越來越寬泛,合理定位適合自己的人生,並努力去完成,這是包括丁克家庭在內的所有人士的至高求索。

——編者按「丁」得有理

我國自古就有很多形容家庭的諺語,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防老」等,都為一個家庭的未來勾畫了固定模式。但隨著社會觀、家庭觀的不斷轉變,現在許多的年輕夫婦都選擇了充分享受二人世界,把精力放在職場打拚上;此外,在沒有形成一個好的經濟條件前,不要小孩的心理也佔了主導地位,種種心結導致了把生小孩的計劃束之高閣。

從目前丁克家庭經濟構成情況看,可以分為4類。

一類是夫妻雙方都是高收入的情況,出於對生活的浪漫追求,以成為旅遊型家庭為主旨,充分享受生活情趣為追求,是這部分家庭的主要心態。今年35歲的王德新先生,因在某大型企業擔任部門經理,收入每月達5000元以上,其妻也在政府部門當公務員,每月收入也近3000元。因有單位住房,對購房沒有太大需求,於是沒有太多生活壓力的王先生夫妻,買了一輛20多萬元的車,以車為伴,以車會友,周末、假期都出外自駕旅遊,充分享受著「無後的快樂」。王先生說:「我們沒有太多後顧之憂,及時享受生活是我們小兩口的主要追求,所以對理財也不是很在意,有就花,反正每月生活有保證。」

第二類是雙方收入處於中等水平,此類人群是「丁與不丁」的一類,因為很多的考慮是來源於自身工作上的壓力和競爭,怕因為有了小孩影響自身發展,於是在短期內會採用一種「丁克」的生活方式。今年28歲的陳女士,因在雲南某大學任教,從結婚後就忙於自身的不斷深造,出於能立足校園的考慮,她和愛人都考慮不要小孩,因為所有收入除了生活開銷外,大多數都用於陳女士的進修所用。陳女士對此說:「我必須在35歲前,確定一個在學校的有利位置,不爭取更高更全面的學歷是很難立足的,為此攻讀高學位是為以後有優異生活打基礎。待工作和收入都趨於更好情況,就可以考慮要小孩,而此時也能夠為小孩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第三類是收入中下,但有著超前意識的夫妻,此類家庭因為要「白手起家」,但又想追求生活的質量,於是就在忍受著生活壓力的同時,還要去憧憬著生活的美好。周全興今年30歲,結婚5年,至今不要孩子,因為在結婚後他與妻子先後成為了「房奴」、「車奴」,每個月都要向銀行還3000多元的貸款。偏愛生活情趣的周先生夫婦「痛並快樂著」,於是犧牲的就是下一代,10年內不改變家庭結構是他們的家規。周先生說:「我們將來經濟情況好了,貸款也都還清了,就可以考慮下一代的問題,不過可能也晚了,所以只能將丁克進行到底了。」

第四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丁克家庭,此類家庭從嚴格意義上,應該不屬於「丁克」,因為他們有後代,但是從生活方式上看,他們又屬於「丁克」類型,充分享受著生活帶來的樂趣,原因是孩子由雙方父母代管。此類家庭的比例目前呈現一種增長趨勢。李女士就是此類代表,她說,從收入上她和愛人加起來每月有5000元收入,生了小孩後,都由雙方老人帶,至少有6年時間可以體驗丁克生活,所以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她很願意享受現在這段美好的「丁克時光」。

「丁」得可愛

隨著丁克的組建增加,此類人群也成為了社會消費人群中的主力,從某種層度上講,是商家最喜愛的人群。記者從家電賣場、旅遊行業等人員處了解到,一些丁克家庭已經成為類似行業的「重點扶持」對象。一位在昆明白馬小區開餐館的張先生說,他的餐館就有一對中年夫妻,幾乎每天下午都會來吃飯,後來才知道兩人沒有小孩,也很少在家做飯,生活很隨性。

在雲南汽車交易市場工作的彭先生說,從2004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就出現了一些針對丁克家庭的車型,如上海通用推出的凱越HRV兩廂中級車,其目標群就是將丁克一族鎖定在內。此外,從富康到兩廂賽歐,再到派力奧、威姿、高爾,還有波羅、飛度等,都可謂是為丁克一族量身定做的車型。所以,丁克現象已經成為商家關注的焦點,此種人群的消費潛力實在巨大。

不難看出,商家對丁克家庭有了商界的定義,有著比較好的學歷背景,具有很強消費能力,不用存錢給下一代,很少下廚房,不為柴米油鹽忙碌,能經常外出度假,收入高於平均水平的人群就是丁克一族。

「丁」得明白

據銀行界人士分析,在存款能力以及投資能力方面,丁克家庭的潛力也是很大的,由於沒有太多的子女投入,大量閑置資金被丁克家庭用來消費外,還有部分結余,但丁克家庭最集中的問題,只在乎朝夕的快樂,很少考慮到長遠計劃,投資行為也多集中在一些短期見效快的項目上,尤其是如何應對年老後的養老問題,是丁克家庭考慮較少的部分。

昆明某保險公司的白經理說,丁克家庭收入高,消費能力強但缺乏較強的計劃性,還有對今後自身的養老,以及日後如真添丁家口後的生活安排缺乏計劃等因素,都成為丁克家庭在理財、養老方面的主要問題。為此她建議丁克家庭,要對自己的收支有個很好的計劃,不要一味地考慮沒有孩子的情況,還應該多考慮用閑置的資金去多購買一些養老類別的保險,這樣即便「無兒防老」也可以有養老金防老。其次,在做投資時,風險性較強的投資理財產品,需要慎重考慮。

丁克一族「自白書」

「丁女」宣言

(一)生孩子太辛苦,生完孩子更辛苦,本來事業是能有所成就,全被孩子耽誤了。

(二)兩人世界的浪漫沒過夠。

(三)學習或者生存壓力大,年輕時沒有時間生孩子,等到年長些,事業算有小成,比以前更忙,索性就不生孩子了。

「丁男」宣言

(一)我沒有能力負擔孩子,如果生孩子,就要讓孩子過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不然就不生。

(二)不想讓孩子受罪 ,我們吃的苦夠多了,不想再讓孩子吃這個苦。看看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沒有星期六、星期天,背著書本去上這個班、那個班,這是沒辦法的事,如果現在不學習「十八般武藝,」將來就會被有「十八般武藝」的人擠垮!

(三)不想被孩子打擾,「我不想被孩子打擾。我和妻子都覺得二人世界很好,我們有很多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也有各自的自由空間。如果有了孩子,我們就不能去旅遊,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覺得孩子是個負擔。如果我有了孩子,可我沒有耐心和時間去照顧他,那叫負責嗎?」 (虞南)

C. 丁克家庭唯一的養老方式是以房養老

不是吧!可以存款,理財,自己做商業的養老保險等等。不是非要以房養老才行,而且現在以房養老的制度還很不完善。

D. 丁克家族的特點

丁客家庭的指的是只有夫妻雙方而沒有孩子的家庭。丁客家庭的夫妻雙方一般是從事高知識型的工作,並有較可觀的收入,生活觀念與模式和普通的家庭是有很大的不同。相對來說,丁客家庭理財動機和需求要小於普通家庭,但如果理財得當,還是能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並能給老年生活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夫妻雙方各自為陣是家庭理財的大忌,因此建議A先生和太太要把夫妻兩人的收入集中起來統一支配,當然兩人可以留出一塊少量的收入由各自支配。總體來說,A先生和太太的生活相當寬裕,可以有實現普通家庭暫時無法達到的各項奢求。
1、腳下生風:汽車使得丁客家庭更徹底地從時間和空間中解放出來,充分享受悠閑自在的生活,為丁客家庭所必備。A先生和太太可考慮通過汽車消費貸款購買價款在15-20萬元的汽車。首付8萬元,貸款期限定為5年左右,這樣每月還款金額不超過2300元,加上汽車的其他支出每月約1000元,兩項養車的費用合計為每年40000元。
2、行萬里路:每到假期到來時,丁客家庭可以無牽無掛地背上行囊出門遠行。五一、十一、春節的假期加起來有二十多天,趁年輕時應該覽盡東西河山,閱遍南北風土。A先生和太太每年可花在旅遊上20000-30000元。
3、讀萬卷書:知識型的丁客家庭會有更高的事業追求,不斷地給自已充電來更新知識,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也是一項收益巨大的投資。學歷教育、專業證書、技能培訓、自我學習等教育費用也會成為一塊比較大的支出,A先生和太太每年應投資10000-20000元在教育上。
4、積水成淵:離退休還有近三十年,給自已的投資列一個計劃。A先生和太太兩人收入較高,無孩子培養和教育的負擔,因此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強。投資可作一個組合:1/3的銀行儲蓄,1/3的債券或信託產品,1/3的股票基金。如果這個投資組合能達到較好的平衡,每年平均收益達到5%就已非常理想。假如每年能投資20000元,以5%的年收益率計算,等退休時就可以有130萬元可以養老。

E. 丁克家庭如何面對養老問題

當「丁克」的概念剛傳入中國時,許多高學歷高收入者紛紛被它吸引,加入了丁克一族。以前都說養兒防老,對於丁克家族來說,好處就是有更高質量的生活,但是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沒有子女養老,那麼養老就要靠自己。一種是通過養老院,另一種是購買商業健康醫療保險,還可以通過以房養老的形式。

同時,許多丁克家庭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有的或許擁有不止一套房產。因此,以房養老也是丁克家庭可以考慮的一種手段。不過目前以房養老適用於北上廣深超一線城市,一、二線城市尚有待進一步觀察明確。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也表示,目前我國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以家庭養老為主,以房養老作為政府養老的補充部分,適合擁有兩套或兩套以上房產的,無子女或者不涉及遺產繼承問題的老人。

F. 如果成為丁克,要如何養老

存點錢,養老院走一個。

任何事物,任何決定都會有它的兩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丁克一族不用養育小孩,不需要在孩子生養方面花那麼多的心血,也省下了非常多的錢可以用於自身,瞭然一身沒有負擔,到處玩耍,想想就覺得很爽,這是好的一面。

但是,既然你爽到了,又不想承擔這好處帶來的後果,沒有孩子養老,是不是就有點太貪心了呢?

所以呀,想要有孩子親人養老,那就別去丁克,如果下了決心要丁克,那就別後悔,存點錢找一家不錯的養老院,現在養老院都挺好的。

而獨身主義者,完全就可以領養一個小孩啊,用心對待他,養育好他,等你老了,他也會用心的幫你養老,雖然你多了責任,而且還要花費大量的金錢,但沒有付出又怎麼又收獲呢。

有得有失,一切看你自己的取捨。

G. 丁克家庭理財上存在哪些風險

補足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

H. 丁克家庭如何養老

養老的方式有很多種。
如果你一生單身,經濟條件一般,可以聘請保姆居家養老;如果你身體需要照料,可以選擇去養老院養老,這樣其實有沒有子女,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如果你經濟條件比較好,對生活品質要求比較高,可以選擇去高端養老社區去養老,這樣和其他人並沒有太多關系。
現在社會上針對老人不同的需求,已經有了各類型的養老社區。做的比較好的比如說:梧桐人家,它是央企中國太平傾力打造的高端頤養社區,設立在上海周浦,基本上滿足了老年人對於健康,娛樂,吃喝住行等所有的需求。居住在這樣的地方,也不需要子女過多的去照顧老人。
所以,養老的核心在於錢和養老觀念,單身有否,有無後代,並不是主要問題。

I. 【致學堂】丁克家族該如何理財

庭變遷是社會變遷的縮影,丁克家庭能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主要是因為人們的家庭功能觀念有所轉變。丁克一族,即是在不少青年夫婦,雙雙有良好收入,婚後卻不要孩子。因此,對於丁克家庭既然已「無兒防老」,在理財中就需要為養老做准備,進行合理的投資理財,那麼丁克家族如何理財養老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1、建立家庭風險保障。
為了避免重大疾病、意外或身故帶給家庭帶來巨額資金支出的風險,丁克家庭可以購買商業重大疾病險和商業保險。
2、設立家庭應急基金。
丁克家庭需預留5到6個月工資以應對緊急開銷。這部分資金可以存銀行活期存款,但預期年化利率較低。丁克家庭可以考慮投資銀行中短期理財產品。
3、調整現有資產配置。
如果把所有資產都投資在股票、股票型基金等高風險高預期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上,會為養老埋下隱患。養老理財一定要「穩」,年輕的丁克家庭可以將投資總額的70%進行高風險高預期年化收益的投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部分投資份額要逐步減少,把餘下的考慮投資風險較低、預期年化收益適中但穩定的銀行理財產品等。
4、合理管理現金流。
養老理財要有持續性,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丁克家庭來說,理財師推薦「宜盛財富月定投」是最簡潔便利的養老理財方式。然而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為了降低風險,投資者建議再選擇銀行理財產品進行組合配置購買。
通過家庭理財「打敗」通貨膨脹
假設現在有10000元存款,那麼這些存款在未來的購買力情況如下所示。如果按照最為溫和的通脹率2% 計算,那麼10年後就打了8折,30年後只有原來的一半。如果通脹率達到10%,可以看到,30年後只相當於現在424元的購買力。因此理財對於人們來說是勢在必行的,通過理財行為增加投資收益,「打敗」通貨膨脹帶來的資產貶值;通過理財控制不必要的支出行為;通過理財了解日後將如何掌控自己的「財務人生」。
丁克家庭由於「無兒防老」,將來養老得完全靠自己,建議丁克家庭理財養老要趁早。才能保障退休後的生活品質。

J. 中國丁克家庭近幾年的數據 ~~~跪求~~~

中國丁克家庭領跑消費人群
2006年06月28日13:35
華夏經緯網

丁克是指夫妻均有收入,但沒有小孩。丁克家庭的成員一般夫妻雙方都有收入(大多是較高的收入)。按照有關數據顯示,我國丁克家庭98%集中在城市,其中家庭成員學歷構成100%都是大專以上,目前全國丁克家庭已經達到60萬以上。換言之,文化層次越高成為丁克家庭的比例也就越高。為什麼丁克家庭會得到「知識分子」的推崇呢?

本報記者從丁克家庭產生的經濟文化背景、丁克家庭的消費、丁克家庭的理財等方面對當今的丁克家庭進行剖析,為讀者展現一個生動的丁克群體。如今的社會越來越寬容,每個人的選擇也越來越寬泛,合理定位適合自己的人生,並努力去完成,這是包括丁克家庭在內的所有人士的至高求索。 ——編者按

「丁」得有理

我國自古就有很多形容家庭的諺語,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養兒防老」等,都為一個家庭的未來勾畫了固定模式。但隨著社會觀、家庭觀的不斷轉變,現在許多的年輕夫婦都選擇了充分享受二人世界,把精力放在職場打拚上;此外,在沒有形成一個好的經濟條件前,不要小孩的心理也佔了主導地位,種種心結導致了把生小孩的計劃束之高閣。

從目前丁克家庭經濟構成情況看,可以分為4類。

一類是夫妻雙方都是高收入的情況,出於對生活的浪漫追求,以成為旅遊型家庭為主旨,充分享受生活情趣為追求,是這部分家庭的主要心態。今年35歲的王德新先生,因在某大型企業擔任部門經理,收入每月達5000元以上,其妻也在政府部門當公務員,每月收入也近3000元。因有單位住房,對購房沒有太大需求,於是沒有太多生活壓力的王先生夫妻,買了一輛20多萬元的車,以車為伴,以車會友,周末、假期都出外自駕旅遊,充分享受著「無後的快樂」。王先生說:「我們沒有太多後顧之憂,及時享受生活是我們小兩口的主要追求,所以對理財也不是很在意,有就花,反正每月生活有保證。」

第二類是雙方收入處於中等水平,此類人群是「丁與不丁」的一類,因為很多的考慮是來源於自身工作上的壓力和競爭,怕因為有了小孩影響自身發展,於是在短期內會採用一種「丁克」的生活方式。今年28歲的陳女士,因在雲南某大學任教,從結婚後就忙於自身的不斷深造,出於能立足校園的考慮,她和愛人都考慮不要小孩,因為所有收入除了生活開銷外,大多數都用於陳女士的進修所用。陳女士對此說:「我必須在35歲前,確定一個在學校的有利位置,不爭取更高更全面的學歷是很難立足的,為此攻讀高學位是為以後有優異生活打基礎。待工作和收入都趨於更好情況,就可以考慮要小孩,而此時也能夠為小孩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第三類是收入中下,但有著超前意識的夫妻,此類家庭因為要「白手起家」,但又想追求生活的質量,於是就在忍受著生活壓力的同時,還要去憧憬著生活的美好。周全興今年30歲,結婚5年,至今不要孩子,因為在結婚後他與妻子先後成為了「房奴」、「車奴」,每個月都要向銀行還3000多元的貸款。偏愛生活情趣的周先生夫婦「痛並快樂著」,於是犧牲的就是下一代,10年內不改變家庭結構是他們的家規。周先生說:「我們將來經濟情況好了,貸款也都還清了,就可以考慮下一代的問題,不過可能也晚了,所以只能將丁克進行到底了。」

第四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丁克家庭,此類家庭從嚴格意義上,應該不屬於「丁克」,因為他們有後代,但是從生活方式上看,他們又屬於「丁克」類型,充分享受著生活帶來的樂趣,原因是孩子由雙方父母代管。此類家庭的比例目前呈現一種增長趨勢。李女士就是此類代表,她說,從收入上她和愛人加起來每月有5000元收入,生了小孩後,都由雙方老人帶,至少有6年時間可以體驗丁克生活,所以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她很願意享受現在這段美好的「丁克時光」。

閱讀全文

與丁克家庭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橡膠未來 瀏覽:108
建行日鑫月溢理財產品 瀏覽:891
股票期權通俗 瀏覽:653
遠期外匯價牌 瀏覽:284
股票上的融表示什麼 瀏覽:739
理財資金算作銀行自有資金嗎 瀏覽:200
美元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56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
津貼買理財 瀏覽:262
中國股指期貨的事件 瀏覽:564
油菜籽期貨相關外盤品種合約 瀏覽:733
科創板基金靠譜嗎第一批 瀏覽:791
理財女銷售 瀏覽:174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
如何看股票的資金流入 瀏覽:18